·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第一篇 传记
 蔡  齐



  蔡齐(988~1039),字子思,北宋莱州胶水县(今平度)人。
  蔡齐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中状元。宋真宗阅其试卷,赞为“宰相器”;至面试时,见他“仪状俊伟、举止端重”,当即定为第一,并下诏派七名金吾卫士为之清道,“传呼以宠之”。后世状元例受这种荣耀待遇,就是从蔡齐开始的。
  蔡齐登第后,先任将作监丞,继任兖州和潍州通判。在潍州任上,他果断地清理了一起已经拖延十余年、株连成百人的“刻伪税印”的积案,使十余人得免死罪,大批无辜者得释。天禧二年(1018年)被召还京,任集贤院著作佐郎。
  1023年,年幼的宋仁宗即位,刘太后垂帘听政。蔡齐历任右司谏、礼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给事中、起居舍人知制诰、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等职。他刚正廉明,不避权贵。任御史时,曾弹劾刘太后的亲信外戚佞臣钱惟演。任翰林学士时,刘太后派太监罗崇勋主持营建景德寺,并命蔡齐写一篇记事颂德的文章。罗崇勋派人告诉蔡齐:“快把文章写好,可望升任参知政事。”蔡齐却故意迟迟不写。罗崇勋向刘太后进了谗言,蔡齐被免了翰林官职,出知密州(今山东诸城)。当时密州一带连年荒旱。蔡齐到任后,奏请朝廷免除百姓积年所欠税粮,并请准开放“盐禁”,以此救活了无数饥民。再后,调任南京留守,入京升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
  宋明道二年(1033年),刘太后病死,遗命由其亲信杨太妃继续“听政”。百官已准备进宫朝贺,蔡齐去找宰相们力争,避免了太后“垂帘”的重演。
  宋景祐二年(1035年),蔡齐升任礼部侍郎参知政事,成为朝廷重臣。此时黄河溃决北流,朝议多主张堵塞决口,恢复旧道。蔡齐则认为旧河道以北地势低洼,倘顺水势疏导之,既可久免再溃之患,又能把贝州、博州(今冀南、豫北一带)等广大地区改在黄河以南,于国于民都十分有利。其主张被采纳后,果然收到了预期的效益。
  “契丹祭天于幽州,以兵屯境上”,朝廷震惊,宰相们在宋仁宗面前聚议,多数主张发兵备边,以备不测。蔡齐却冷静而全面地分析了北宋与契丹两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契丹必不叛盟”的结论,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变三策,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应付的办法。事实证实了蔡齐的判断和主张是完全正确的。
  宋景祐四年(1037年)夏,蔡齐因与权臣意见不和,辞去宰相职务,以户部侍郎归班。旋又出知颖州(今安徽省阜阳市)。宋宝元二年(1039年)四月四日病逝于颖州,享年51岁。赠兵部尚书,谥“文忠”。欧阳修为他写行状,范仲淹为他写墓表。欧阳修称颂他“在大位,临事不回,无所牵畏,而恭谨谦退,未尝自伐,缙绅倚以为重。”范仲淹赞美他“浩然示至公于内外,以进贤为乐,以天下为忧。见佞色则疾,闻善言必谢。”欧文和《元史》都说他“生平喜荐士”,他所荐拔的杨偕、郭劝、庞籍、段少连等都成了北宋的名臣。
  史称蔡齐“精学博文”,平生所著诗文甚多,可惜以后都散佚了。现仅存《小孤山》七律一首,有“月生西海初三夜,潮到东吴第一关”之句,可略见其文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