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7321
- 名望
- 2459 点
- 铜币
- 20371 枚
- 优惠券
- 118 张

|
百度了一下相关资料 不知是否准确
国军93师就是国民党战败后的唯一例外。1950年,元江战役后,国民党两支残军辗转来到缅甸,1600人合并为中华民国复兴部队93师。他们修好电台,跟刚刚逃到台湾省的国民党联系,得到的回答是自行解决出路。闻此讯息,全军恸哭。国军开始残军的生存历程。
即使是残军,他们也让缅甸政府头痛了二十年。缅甸政府在与这支残军几次作战败下阵来后,向联合国控诉:“他们是一支拥有美式先进装备,有着十年军阀混战,八年抗曰战争,五年内战经验的部队。”仅凭这样的战争经验,缅甸政府的雇佣军团怎么打得过呢?
导游复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我们哈哈大笑。笑声中不乏同为华夏儿女的骄傲--尽管我们谈的是战争,谈的是一段远离我们生活的残酷年代。
但这段残军的辉煌战绩的开始,仅仅因为要“自行解决出路”,解决生存与温饱的问题。
1950年,为了生存,他们为当地贩运鸦片的马帮护商。三千人马独自面对缅甸政府一万二千人大军。
1952年春节,缅甸政府重金雇来原英属印度国际军团,发起旱季风暴。这次攻势双方共计投入兵力十万人,也是迄今为止金三角最大的战事。残军中,许多士兵未死于雇佣军,却死于国民党督战队。此时,金三角开始武装贩毒。
1961年春,缅军发起湄公河之春战役,意欲彻底消灭心腹之患。来势凶猛,孤军由此分裂至金三角周边国家和地区,成为残军。
历数这些大大小小的战役时,我们不禁沉默了。民俗村前的铭刻又浮上眼前。
他们在异域战胜,仍是天地不容:因为他们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无法投奔大陆,又无法转向台湾,更无法被当地政府所容纳。
他们在异域战败,只有死路一条:怎能不死呢?前有追兵,后已无退路。除了看似更英勇的死之外,他们还能选择更光荣的活吗?
他们在异域战死,与草木同朽:他们已是一群被遗忘的中国人,无名无姓,不被纪念地在他乡化为灰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