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路12号的青岛剧院已有70年的历史。记者 陆金星
青岛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据不完全统计,青岛至今仍存有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丹麦等28国风格的建筑千余处。12月7日,记者从市规划局、市文物局了解到,经过长达半年的排查筛选,从整个青岛地区新发现1200余处“老宝贝”,拟新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素1231处,并于12月7日将名录对外公布。但在记者采访中发现,部分“旧宝”或被占用或将拆除。目前,市规划局仍在征集隐没于市民身边的历史文化宝贝,并向公众征集护宝“良方”。
“筛”出1200余处旧宝
青岛剧院旧址、杨家大楼旧址、旧炮台……这些在老青岛人心中留下过深刻记忆的地方,如今成了展示岛城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元素。12月7日,市规划局将半年排查筛选出来,并经过文史专家初步认定的“旧宝贝”汇总成《拟新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素目录》集中对外公布。
据介绍,从今年 5月份开始,市规划局、市文物局就分成了五个专业组,在七区五市范围内全面展开普查摸底工作,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共普查保护要素3108处(七区2092处 、五市1016处),其中复查项1877处,新发现1231处。
普查完成后,市规划局又邀请知名文史专家,对近现代优秀文化历史建筑、工业遗产建筑、军事建(构)筑物、传统民居、历史文化街区、名村名镇等6大类保护要素进行了认定,最终确定了此次拟新增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素1231处。
新增黄台路文化街区
市规划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青岛市共收录历史文化项目2680处,其中近800项是新增项目。本次公布的保护目录还对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面积为718.52公顷,较目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扩大63.65公顷。“综合各种意见后,新增了黄台路历史街区。”工作人员介绍说。 据了解,北沿贮水山路,南至大连路,西起无棣二路,东至登州路围成的区域,均被认定为黄台路历史文化街区范围,但位于市北区大连路18号的青岛市第十三中学不在此列。
此外,岛城还有128处近现代优秀历史建筑名列新增目录,其中市北区以63处的新增数目居于各区市之首。位于四川路25号的青岛造船厂和华阳路20号的颐中烟草公司(现1919产业园)被认定为工业遗产建筑要素,闽江路22号的陆军病院碉堡遗址被认定为军事建(构)筑物要素。
全市征集护宝“良方”
市规划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尽管本次的普查较为细致和彻底,但青岛地区可能仍有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旧宝贝”没有纳入保护范围,欢迎市民继续提报隐藏在自己身边的“旧宝贝”信息。市民如果对本次公布的新增名录有意见或建议,对岛城的这些历史文化宝贝有好的护宝“良方”,可邮寄信件至青岛市香港西路55号1303房间青岛市规划局选址处(收),邮编266071;或者发送电子邮件至qdghxzc@sina.com;咨询电话0532-83893233。本版稿件均由记者 马正拓 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