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Lumix是Pnanasonic数码相机系列的代号,如果说Sony的cybershot是指one and only(来自官网)讲求相机的新可能性,那Pansonic的Lumix则是Luminance与Mix的混合,也就是融入光芒的相机(Lux同时也是leica著名的镜头设计代号之一)代表两个不同领域的巨头合作的结晶(光学的leica和电子的panasonic),必定会做些什么让你惊讶的产品!

如上所述,光学交给Leica,可以看到全线panasonic都挂上了Leica认证(是真的有派工程师在日本认证喔),另外在镜头上面也都标注了ASPH(少像差鬼影高解析等blabla一堆的保证啦)

Panasonic则全力投入相机软件的研发创造了Venus处理引擎(美之神),很认真的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好质量的照片,并且希望旗下产品都更加更加的融入每个消费者的生活之中,IA系统就是这样的产品,包含了场景选择,亮度调整,防手抖,被拍摄者的移动速度,脸部对焦以及曝光,全部交给相机,以期拥有优秀的处理器之后,在单纯的以镜头能力做为系列区分!(很明显的可以看到panasonic的广告方式就是以镜头能力做为指标-wide is wonderful)

一直以来,所谓的画质好就很模糊的概念(就广大消费者的心中),它是画面锐利,也是色彩饱和,也是色调柔顺,也是曝光正确(多数消费者心中的正确),是高对比,也是高动态宽容度,当然,还要是低噪声...。
但是其中有许多部分是相冲突的,高饱和高对比就表示动态宽容度不会太大,色调也不会走柔顺路线等等,我们拍人像时希望柔顺白里透红,风景时希望饱和鲜艳,希望用最低限度的iso拍摄抓到最刚好的安全快门去减少噪声产生,但是消费者多半很难去在每一次的随意拍摄做到理想的设定拍到最好的"画质",IA系统就是要解决这样的情形,以下开始介绍以IA系统为主轴的全线PANASONIC产品。



FX xx / FS-style compact
FX系列应该是已经耳熟能详到不行的机种,也是panasonic一直当作主力的美型机种,但是每一代都为了能有比他厂更强悍的镜头"能力"使得体积一直都缩减不下来(从镜头防手抖到28mm到25mm每一代推出都是话题,也许是要不辱Leica之名吧),但是相对应FX xx系列(在此以FX35为例子),S系列则是X的改弱版本(命名逻辑,S<X),而差异则是主打的镜头广度。


FX xxx –premium compact
相对于S系列,FX xxx系列则是FX系列的顶点(在此以FX520为例),从FX35已有的优点进行增幅加强,进而加入触摸屏幕(上一代的FX100则是就画质进行加强),手动功能,这系列通常也代表着PANASONIC接下来的风向球(将全系列能够投入的优点集合于一身),这样的倾力之作也得到的TIPA的认定为 2008年最佳轻薄机种(panasonic是真的把能丢的全都丢下去了,还差点被samsung NV24伏击)


一般来说,这区块的目标客户多半是在口袋机的需求下对相机要求比较高的客户,在推出FX520满足新功能的需求之后,继续推出FX100的后继机种FX180来去满足对画质上要求严苛的消费族群。


LX-creative compact
而相对于其它的compact机种,LX2在厂商给予的意义则是creative!LX2也的的确确有一点是和目前市面机种全部不同的,那就是16:9的 感光组件尺寸,我们都知道LX2的画质很好,但是对于这个感光组件的尺寸一定让不少人伤透脑筋,不符合多数人LCD上面的4:3,也不符合冲洗照片的3: 2主流,其实,他根本只符合panasonic自家的电视比例阿!从宣传文宣也一直看到一语双关的广就是好这种宣传!(至于creative是否隐含着创 造新规格就有点阴谋论了),LX3也将会是众所瞩目的一台DC,也许读者很在意它能否提供更好的画质,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妨注意CCD比例是否依然16: 9,这可是关系着电视屏幕比例和液晶屏幕等等方面panasonic接下来的态度呢!


LZ / LS-AA battery models
当战场到了低价机种的时候,其实真的各家的差异不会到很显著,一来是成本受限导致要下放特色也有困难,二来是这些机种很多都是台湾地区的厂商统一代工,而且三号电池使用的限制先天就让相机体积不小,卖相不好,这样严苛的条件下,做出有趣机种的厂商实在不多,前面的nikon P50是一个例子,LZ10又是一个例子,有趣的IA系统搭配比一般机种更广一点点的30mm镜头,其实可以明确的感受到panasonic独立的将使用 AA电池的使用者也当作一个市场,以AA电池作为出发点在设计机种(代号L),而Z则是代表zoom之意,都有五倍光学变焦,来和S的三倍光学变焦作为区隔。


TZ / FZ-super zoom models
很明显拉,super zoom的机种包含了TZ和FZ,也的确都打出了Z这个符号给你看,TZ机种的标语也写了-trip,也就是专门给旅游使用的机种,在panasonic 的逻辑里面,已经拥有最好处理器的相机,因应旅游所需要的就是能包含一切同时又小型化的机身以及镜头,看看TZ5所拥有的28~280mm,的确很强大!


而fz系列就是比较尴尬的存在了,松下自己已经将专业摄影的产品线都交由L系列的DSLR去支撑了,那拥有超强规格的FZ50反而有点尴尬不知道该算在哪 里,但是他的的确确是FZ系列的顶点,FZ18则和olympus有志一同的朝超多倍光学变焦的道路前进,今后,应该也会在IA系统的辅助下面朝超多光学 变焦机种的方向去研发以及竞争吧!
严格来和死对头sony一直想搞出新概念机种比起来(无论T系列或是R1或是G等等),panasonic一直走在相机的本分上,更广的镜头,更好的画质,更聪明的判断,更稳定的画面,但是16:9这的规格却是panasonic一个摇摆不定的棋子,它隐含的是电视以及液晶屏幕大战的丰硕果实,但是以 PANASONIC现有DC市场的影响力投入竞争屏幕规格大战,是否有帮助呢?但是在DC发展到一定程度,录像的部分势必需要表态是否跟随16:9的规格,这也是笔者相当在意LX系列接下来发展的原因!


Fz28的出现应该就是Panasonic厂商在专业机种上面的明确分水岭了,Fz50掰掰!18X光学变焦将会是接下来Panasonic的主流之一, 但却不见得是高价位机种(价位上比LX3低,请不要一直将高变焦机种当成类单反机种了,无论是价位接近上,操控,速度,画质,根本就找不到有相近的地方,难道DSLR有18X的镜头吗?)加油!super zoom这条线就靠你了!


刊出前夕LX3推出,笔者紧急更改并且同时保留LX2的部份,因为LX2的本身代表很大的厂商动向,而LX3则是明确的厂商动向表态
1. 也许很多人认为LX3和Ricoh GX200杠上,但是就笔者对厂商的creat一词来说,还有一个真正的对手是Canon G系列才是(前面所说的Genius和做出你所想做的任何创作),就笔者手边厂商的PDF来看,LX3支持FL36和FL50这两颗闪光灯TTL,就有闪 光灯需求(创作性质很高的一项摄影器材)的人来说,市面上能选的就是Nikon,Canon和Panasonic了,Ricoh和Sigma在闪灯上面的 支持实在不算完善(无小型可抬头翻转或是无线遥控TTL灯),Nikon搭配的镜头和另外两家比起来真的是平淡无奇了,C和P的对决态势很明显。

(上稿者注:科科,刚好跟个人观点不同,因为个人是体积先决,除非G系列体积再小,不然还是LX3与GX200对决)



2. Whole frame的采用,其实这个技术在Tz2就已经有了,主要概念就是无论你用4:3或是16:9都能够得到完整无缺的24mm,所付出的代价是要拿比你本来 所需要的范围更大的感光组件去函盖各种你可能需要的比例(也就是要付出体积的代价),这也可以看到Panasonic想要将DC的力量投入电视比例的战场,但是比较缓和的中庸作法。

3. 戳破厂商鬼话,一边说高像素不见得好,同时间推出的FX180却高达14.7百万像素,其实可以看出来Panasonic走得亦步亦趋。

4. 一个拥有的乐趣,操控的趣味?我相信24mm F2.0是一个让人很爽的规格,更别说外挂闪灯还有不同比例调整,F2.0光圈全开下画质是否理想,机身反应是否够好,就有待市场来考验它了!

在观看了前面几篇各个版本的情形之后,发现笔者有时后过度啰唆,可能让读者最后搞不清楚文章想说的意思了,因此此篇之后特别整理一下。

PANASONIC全线小相机都适合轻薄需求的消费者(透过IA系统辅助),但是如果认同广就是好的概念,则要要去找型号FX开头,如果不需要则选FS,如果想要三号电池则选L开头,在三号电池的概念下,如果想要小台但是光学变焦多者,则选LZ(zoom)。


小秘密:Panasonic在推广用的PDF上面则是很奇妙的除了L开头的AA电池系列之外,全线都还特注MIJ符号,相当有意思。

如果想要豪华版本的口袋机则是FX三位数的机种,panasonic会将他大部分拥有的技术全部塞进去(像是全手动或是触摸屏幕甚至是发丝纹外型)。

旅游机种可找TZ系列(trip zoom),超多光学变焦则选FZ18,多光学变焦下想走专业路线则可考虑FZ50(但是很尴尬,因为也可找DSLR系列)。

至于有写读者反应为何不一起讨论DSLR系统,这是因为DSLR无论怎么买都是属于一整个系统,而非一个完整体,今天我们说canon 450D的小巧是旅行用,可是如果我们搭配的是35L这颗镜头呢?这样画质上面他根本就没有因为旅行用而有任何折衷,相对的,这样体积还能说是为了旅行而 量身订作吗?就好像笔电和台式电脑的不同一样,DSLR可以靠着高度的扩充性来达到各种需求,但是本身架构的问题却已经限制了他很难去真正的像DC一样 贴近消费者的需求,像是轻薄,防水(很贵),录像(还在等),超高速连拍,防摔等等,正因为DC的多样性所以身为相机狂的笔者想要去了解不同的DC,至于 DSLR,加了把手,买齐镜头,有三颗闪光灯以后,无论微距,运动,人像,风景,彼此之间的差距似乎也就没那样的大了(无论不同厂商或是不同等级的机 种)。

下周见。

资料来源:瘾科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