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们从小就受了“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教育,又牢记“求人不如求己”的古训,如何能放下“铮铮铁骨”去用自己的真心“求”人呢?情急之下即便是“求”了人,事成之后也必会通过酬谢来平衡自己的心理和人格,然后才能心安理得,自己还要在心里默默地把这种“求”解释成为“互相利用”,否则觉都睡不踏实,这就是人的可悲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