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心情日记] 高学历者更需锻炼“逆商” [打印本页]

作者: 桂圆专卖    时间: 2009-11-7 10:07     标题: 高学历者更需锻炼“逆商”

近日,一则消息引发了社会关注:在浙江大学任讲师的海归博士涂序新留下6页遗书后跳楼自杀。据报道,他自杀的原因可能与工作不顺及家庭遇到麻烦有关。
近几年来,以博士、教授为代表的高知人群自杀事件屡有发生,自残、自虐的现象也不少见。究竟现实给了他们怎样的压力?心理危机该如何化解?
高知群体易形成慢性心理压力
心理危机本质上并无群体差异,每一群体都面临同样的压力源。这些烦恼基本上来自于家庭(包括自身)和工作两方面。家庭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夫妻感情不和睦、失恋、经济困难、疾病、家庭其他人员发生变故等;工作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职位晋升、职称评定、人际关系、工作失误等方面。差别只在于烦恼的类型和表现形式。
高知人群大多长期从事超强度、超负荷的脑力工作,因此比较容易形成顽固的慢性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是内在的、持久的、隐性的。慢性心理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一旦遇到突发的急性生活事件,就比较容易爆发出来。而其他群体的压力是外在的、即时的、可释放的,他们往往通过加大体力劳动强度、酗酒、聊天等方式适时加以宣泄。
工作家庭并重是化解危机的关键
应对心理危机,高知人群应注入更多的自我关怀。作为高知人群,应该工作和家庭并重,心理能量平均分配。人的心理能量是有限的,当所有的心理能量倾注于某一个方面时,这一方面的失利、挫败就会带来更大的心理创伤。高学历者通常更重工作,多是“工作狂”,这就使家庭成员情感疏远、关系恶化成为可能。只重视工作,处理不好家庭关系,心理问题就容易显现。若工作、家庭并重,一方面带来的能量缺失就可以从另一方面得到补偿。
弹簧长期处于压力状态,就会缺乏弹性,容易断裂,人的心理亦如此。学会自我调节,学会放松,可适时释放压力。方式可因人而异,旅游、聊天、体育锻炼等等。除此之外,高知人群还应及时调整自我期望。既然无法改变世界,那就不妨转向自我,改变或是降低自我期望值,使自我预期目标和现实相匹配。
高知人群还应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自我构念包括我的工作、我的家庭、我的学习、我的父母、我的同事、我的朋友等支点。多个支点可以将压力分散。支点越多,压力越容易分散,心理危机越容易消解。
高学历者更需要锻炼“逆商”   
现在的博士生,几年读下来,交际圈子仅限于实验室里的同学和室友,再就是网络。在人际沟通与协作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也常常导致他们产生不良心理情绪。   
美国成功学家卡耐基说过一句名言:一个人要想成功,机遇占5%,社会交往占95%。一个不会沟通不会社交的人,能力再强,也会是被炒鱿鱼的第一个,而这种挫败感给他们的心理带来的影响更深远。
博士生的智商较高,情商差一些,但可悲的是逆境商(面对逆境时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差,这才是他们最需要弥补的。社会变化太快,只有正确应对逆境的人,才会成功。




欢迎光临 青岛圈|青岛旅游论坛 (http://199.83.49.77/)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