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眼界大开--揭秘徕卡相机工厂 [打印本页]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15:13     标题: 眼界大开--揭秘徕卡相机工厂

徕卡在135摄影领域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虽说曾经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衰退,但是在爱马仕(奢侈品牌)入主徕卡工厂之后,研发资金已经不再是问题,并且专注做精品高端相机的理念也让徕卡的日子越来越好过。
但是,这个135相机王国中璀璨的明珠究竟出自哪里?或者说这些精彩的产品究竟是如何生产的呢?今天的文章就会带你一起去看看。在德国中西部的小镇威兹勒(Wetzlar),这里山清水秀、古朴典雅。而这里就是徕卡的出生地,同时也是德国乃至整个世界最重要的光学重镇,因为当年蔡司以及今天的主角就是两个极为著名的例子。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15:13, 74.04 KB) / 下载次数 142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148&k=8e18c7b99d0c54067632b4a72759325d&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15:14

虽然徕卡工厂现在已经远离小镇几十公里,但是却依旧能够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气质,进入这里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圣地,或许对于一个相机爱好者来说,蔡司、徕卡公司就应该是他们的圣地,只是蔡司几经搬迁,并且现在也逐渐推出了传统摄影领域,而徕卡因此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同很多拥有多年历史的公司一样,进入徕卡公司之后第一个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参观徕卡的陈列室,这里摆放着徕卡一路走来最为重要的产品,而在隔壁的商店则可以买到多种徕卡的纪念品,不过对于大部分来参观的人来说,或许这些纪念品或者徕卡在售的产品都已经不再稀奇了。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15:14, 55.31 KB) / 下载次数 124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149&k=f0788b4b9abefed28ad288b61d93bb7a&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15:15

他们真正关心的是这里,这就是历史上徕卡所有机型的汇总,无论是最早的ur-Leica还是M6旁轴以及R8单反在这里都可以看到,不过你可能会发现,M7、MP、R9、R10却不在这里,因为这是历史产品的展示,这些在产的产品自然还没有资格摆上这面纪念墙。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15:15, 64.24 KB) / 下载次数 133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150&k=c53c2c6815b67d484b9ceb151d5ea58c&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15:17

而另一侧则展示着徕卡一些特殊型号的机型,很多产品只是为特制或者极端稀少的纪念版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15:17, 61.78 KB) / 下载次数 151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151&k=ff46f1fb23c8f555d67d974f126b1937&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15:18

现代135相机的鼻祖产品--1913年问世的Ur-Leica!当然了展示的只是复制版本,真正的原版机型被徕卡锁在某个银行的保险柜里,徕卡为其投保的金额超过1亿欧元,这也是目前全球最值钱的胶片相机。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Ur-Leica很简陋,但是它率先提出了24x36mm的胶卷规格;因此它在整个135摄影领域当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15:18, 40.23 KB) / 下载次数 113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153&k=90bd3fa32a3e470bd0c39f5d20eff935&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15:20

徕卡相机的创始人--奥斯卡·巴纳克(Oscar Barnack)当年制造Ur-Leica原型机时候制造的一些试验品,其实也是价值不菲,不过在徕卡展示柜中同样只是复制品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15:20, 48.49 KB) / 下载次数 121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154&k=ba6c1cafb00df37940e73fe9fb4b09d6&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15:21

当年设计这些产品时候的图纸和工具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15:21, 50.5 KB) / 下载次数 140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155&k=56bb844b68a17599a4aa86a7525f9426&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15:24

徕卡开发的一款体育专用相机,拥有更快的过片速度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15:24, 62.75 KB) / 下载次数 127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156&k=64c634ba58dde277539beeb7fc3364e9&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15:25

这里书写的是整个135旁轴相机历史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15:25, 70.11 KB) / 下载次数 127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157&k=ec6ce7fb1ad7285436ff46e7b2f9ffe9&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15:26

上个世纪30年代,徕卡的镜头群,在当时已经是极为丰富了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15:26, 64.58 KB) / 下载次数 109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158&k=23df3de4cc98112f3530e95130baf222&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15:27

联合美能达开发的徕卡CL,这款被称为小徕卡的机型同样拥有可以更换的镜头,加上徕卡的品质(其实镜头也是美能达代工的,因此美能达被誉为日系机型中最接近德国味道的品牌),成为市场上的宠儿,只是这款产品停产太早了,不过现在市场上也能买到品相很好的二手产品,价格也不是很高。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15:27, 40.67 KB) / 下载次数 117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159&k=8b32f9fb70d24f739b4d97678eb67532&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15:28

特别复刻版的M6纪念版,不过未正式上市,搭载了经典的50mm f/2饼干头,不过这支镜头可不是天塞结构的,而是标准的6片4组的高斯结构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15:28, 48.66 KB) / 下载次数 143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160&k=ae6606db004161b3a1640f14cde92281&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18:18

极为搞笑的ABCDE 30相机,这是一款徕卡上世纪70年代开发的一款单反相机,知道这款相机的人微乎其微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18:18, 45.04 KB) / 下载次数 133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175&k=bab3f11b4ac7c9d7cb6fd5067bc11e29&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10-9 20:42

或许也只有德国 才配拥有徕卡品牌!徕卡是一种精神和信仰。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1:40

继续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1:42

千万不要认为徕卡涉足数码领域很晚,实际上早在1996年,徕卡就推出了这么一款独特的数码相机--S1,这也是徕卡S2的前一代产品,搭载了36x36mm的扫描后背,拥有2600万像素,在当时可是了不起的事件。

bell: 2600万,就是放在现在也是很牛B的啊

[ 本帖最后由 bell 于 2009-10-9 21:44 编辑 ]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1:42, 44.37 KB) / 下载次数 80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22&k=c51d6b7b74e417463a54b42c85ea7b15&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1:45

重头戏开始了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1:45

看了这么多历史机型,我们有必要还是来看看徕卡最重要的机型--M系列机型的装配车间吧,或许说徕卡的R系列单反还只是半路出家弄出来的,而M则是徕卡的核心,因为从第一款徕卡出现以来,徕卡从来都是把重点放在这种旁轴取景机型上的,几十年一直如此坚持。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1:45, 64.8 KB) / 下载次数 76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23&k=33e47277f3ac9c88101d77fd12ef927d&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1:47

同几十年前不同,徕卡现在也实现了自动化的装配生产线,相机的测距联动系统、快门机构、PCB等都在流水线上生产完成,之后装箱送到手工装配车间

[ 本帖最后由 bell 于 2009-10-9 21:48 编辑 ]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1:47, 64.03 KB) / 下载次数 69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25&k=9592dc8d04c503f62efd3c4242dc5cb2&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1:49

这是刚刚发布的徕卡新一代旁轴单反M9所使用的传感器,这种1800万像素的CCD全幅传感器其实由柯达代工生产,并且在装配上其他必要元器件之后送至徕卡工厂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1:49, 43.95 KB) / 下载次数 105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26&k=f772fe83cf85a6ea348ba4539d1cc02a&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1:50

这些部分都是由机械装配生产好后送往徕卡,很显然其实应该是交由某代工厂代为生产和加工的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1:50, 59.55 KB) / 下载次数 81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27&k=d34104052e1032d12f7125e17c220b11&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1:52

这些部分都是由机械装配生产好后送往徕卡,很显然其实应该是交由某代工厂代为生产和加工的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1:52, 66.94 KB) / 下载次数 77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29&k=6938429403a46e292656a65fc09d87dc&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1:53

看起来徕卡的工厂就是个高级的手工作坊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1:57

原帖由 admin 于 2009-10-9 20:42 发表
或许也只有德国 才配拥有徕卡品牌!徕卡是一种精神和信仰。


10月3号是德国国庆日,今年这帮穷鬼演了个木偶剧来庆祝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1:59

这时候经验丰富的工人的价值就体现了,譬如说安装这个1/100mm厚度的垫片如果使用机械手就很难完成了,而且它需要卡主三个支点,从而使得传感器能够同机身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并且没有偏差,差一丝都会造成最终拍摄的问题。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1:59, 37.87 KB) / 下载次数 78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30&k=363868200ba63ddab05cc5106ce9a95a&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2:01

由于每台相机的传感器安装在机身上都需要人工来完成,因此必要的检测设备必不可少,通过仪器可以测试传感器位置的偏差,如果出现偏差工程就需要进行相关的调节了。

bell: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显示器是台湾出的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2:01, 60.44 KB) / 下载次数 91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32&k=1d5a19b444faa68c721c879dcfa618f8&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2:03

图中三个黄色的就是用来调整传感器位置的三个固定点,如果传感器尺寸出现偏差就需要进行调节,一般来说整个检测过程需要6-7分钟,如果出现问题需要调节,那么时间就更长了。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2:03, 63.45 KB) / 下载次数 64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33&k=0a3e0d58458abfe3eef952981db183a9&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2:04

至此,一台M9就大概成型了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2:04, 58.1 KB) / 下载次数 86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35&k=68cd87d0f1c91fad659002605c21e324&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2:06

接下来又得手工安装测距联动系统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2:06, 52.57 KB) / 下载次数 63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36&k=5b3498233fa47605d03c673444d7f454&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2:07

徕卡M9的装配就算是完成了,但这还只是开始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2:07, 52.15 KB) / 下载次数 92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38&k=98c43c0602d302e3fd17823a6918af20&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2:09

一台裸体的M9哦,好性感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2:11

接下来就是机型的校准了,这里需要对TTL测光进行调节,由于徕卡M8.2和M9采用一样的测光系统,因此调节步骤是差不多的,每一台徕卡机型都要进行测光校准之后才能出厂。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2:11, 62.41 KB) / 下载次数 60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40&k=21f6f18b5f201f7b0d3a8da98038700c&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2:13

下一步就需要测试闪光灯的同步问题,由于徕卡M系列机型属于帘幕快门,这里的测试是很重要的。

[ 本帖最后由 bell 于 2009-10-9 22:18 编辑 ]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2:13, 55.9 KB) / 下载次数 80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42&k=62fd7fd2deb6f041603e4879d6389139&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2:14

接下来是各档快门精度的调节,测试仪拥有三个激光探头,随时跟踪快门的动作,它可以测试快门释放速度、快门回位速度等等,如果出现偏差将进行必要的调节,可以说我们买到的任何一台徕卡M机型,只要是新的,它的每一档快门必然是准确的。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2:14, 66.19 KB) / 下载次数 110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43&k=4b4a676fdcbd84de4528d1b997744054&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2:15

快门测试结果,能够落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就可以算过关,否则必须调整后检测通过才能进入下一个工序。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2:15, 55.13 KB) / 下载次数 71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45&k=63b3cdaf9de1f273040b3fc11e2c250f&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2:17

下一步进行白平衡测试,徕卡的实验台上使用两个光源系统,一个模拟日光、一个模拟白炽灯,如果相机白平衡不准确,那么还得调节;此外,对于测距联动系统也得进行测试,如果出现偏差依旧得调。

[ 本帖最后由 bell 于 2009-10-9 22:19 编辑 ]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2:17, 59.7 KB) / 下载次数 80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47&k=a9bdc29dd855eaa7f6d50ef43972197c&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2:20

徕卡测距联动机构的校准仪,1951年成为标准,一直沿用至今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2:20, 45.87 KB) / 下载次数 87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49&k=d30de97d8ed972e9dee3f540b77f98a6&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2:21

对焦精度测试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2:21, 64.19 KB) / 下载次数 110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50&k=94091a67b21475d34e5e0cc92ce9bb57&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2:24

通过激光透射对比实际成像焦距之间的差来验证对焦的精度,这是很科学和严谨的测试,如果佳能的每一台相机都这么测试,或许也就不会存在跑焦问题了吧?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2:24, 51.9 KB) / 下载次数 95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52&k=57e20c7a743b561d2a8e32f2b1c85d28&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2:25

标准测试台,测试距离分别为0.7米、0.9米、1.2米、1.8米、3.5米和8米,而这些焦距规格在徕卡的每一支镜头上都是必须要对焦刻度。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2:25, 60.23 KB) / 下载次数 109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53&k=83f92732d31c014aa7797c590c6dbe4e&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2:27

测试返回的结果,只要测试的结果不低于上面的红线,那么测试就算通过,否则就得去调节了

除了这种相机的基本检测和调节以外,接下来徕卡的工人还会对传感器进行实拍测试,如果有瑕疵或者坏点将被舍弃;同时还得进行全部电气性能的测试,包括连拍和SD存储卡读写测试。这样的流程可以发现徕卡对自己机型的精益求精了,也难怪徕卡M系列机型会卖这么贵,就这么多检测步骤就不是其他相机厂商能提供的。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2:27, 52.02 KB) / 下载次数 98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55&k=dc69756d7430d62c028b59e659abc431&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2:28

在经过全部测试之后,一台M9就差不多大功告成了,不过到现在为止,M9还只是裸机,接下来徕卡的工人将为M9贴上饰皮,M9有两种饰皮较粗细的应用在黑色机身上,较粗的饰皮则用在银色机型上。不过由于各种保护法案的出台,徕卡现在M9上使用的饰皮已经是人造革而非真皮了,这一点对于徕卡迷来说或许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2:28, 57.16 KB) / 下载次数 100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57&k=57e3248ad5e4f5c1710c3e3f766c6dbb&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2:29

接下来就是涂抹饰皮粘合剂了,这里基本上都是拥有多年经验的老师傅来操作,并且每个细节都需要很小心,否则涂抹到了外面会很麻烦,看到了把这老师傅涂胶的时候还是用上了古老的遮挡法,让胶不会污染到其他部位。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2:29, 56.29 KB) / 下载次数 97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58&k=1a8f373d9d63c5f411b28af23441448f&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2:30

贴饰皮绝对是个技术活,需要一次就搞定,否则效果就差多了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2:30, 48.71 KB) / 下载次数 99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59&k=a15676f1df0ab899481467bce7c4269d&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2:31

手工小制作!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2:32

最后重新安装上自拍手柄,这样一台徕卡就差不多成型了(M8.2)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2:32, 59.6 KB) / 下载次数 128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60&k=1e948f4aa6bb6fce2037444b96286f66&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2:34

最后贴商标也是一个技术活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2:34, 68.17 KB) / 下载次数 145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61&k=574c68d3d7716c32f7221a065006770b&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2:36

贴上徕卡的金字招牌,这才算是完整的徕卡,一个原厂的徕卡小标可以卖到500人民币,但实际成本不会超过5块

图片附件: 1.jpg (2009-10-9 22:36, 60.75 KB) / 下载次数 152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31262&k=8ba982a1ee81a4a6420b1cd1fac33c6d&t=1747740913&sid=8zm8JY


作者: bell    时间: 2009-10-9 22:37

这人指甲够长的,不讲卫生
作者: 皮皮精灵    时间: 2009-10-10 02:39

我来顶一个




欢迎光临 青岛圈|青岛旅游论坛 (http://199.83.49.77/)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