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第一篇:传记]
青岛人物志:高益伦
[打印本页]
作者:
leon
时间:
2009-10-5 14:19
标题:
青岛人物志:高益伦
第一篇 传记
高 益 伦
高益伦(1905~1966),民间艺人。胶州葛埠岭村人。
高益伦自幼生长在民间鼓乐班世家,6岁随父做差,11岁学吹唢呐,15岁便掌握了一般“红白喜事”的调牌。1922年,脱离其父的鼓乐班子,只身赴即墨投拜于伦仙、于理仙、于文仙三名高师学艺。他日夜苦练,颇受“三仙”喜爱,经尽心调教,于1924年3月学成丝竹乐奏,回归故里。不久,他组建起一个鼓乐班,活动于胶县、即墨、平度、青岛一带,名声鹊起。他吹奏的单管《牧羊》,曲调悠扬入耳;双管吹奏的《哭长城》,其音如泣如诉,催人泪下;大唢呐演奏的京剧《捉放曹》、《黑风帕》、《扫松下书》等,不仅惟妙惟肖地模仿剧中全部曲牌,而且在曲调上能分出“马、麒、谭、言”四派特色。
建国后,高益伦专门研究胶州秧歌音乐。1954年春,随胶县秧歌队赴济南参加山东省农民音乐舞蹈会演,获个人音乐奖。山东省文化厅决定留胶县秧歌艺人谭敬甸、高益伦和杨洪花住济南担任秧歌舞蹈教练,筹备晋京演出。山东歌舞团、济南军区文工团、济南市歌舞团等丝竹乐器演奏者,先后向他学习演奏技巧。同年秋,胶县秧歌赴北京汇报演出,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擎天柱接见。中国唱片公司还专门为高益伦灌制了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唱片。1956年,他参加华东音乐舞蹈会演,荣获一等奖,所演奏的曲目均被收入获奖作品专辑。同年,当选为胶县政协委员,还曾担任过山东省红旗歌舞团、青岛市跃进歌舞团的伴奏。1966年9月19日病逝。
欢迎光临 青岛圈|青岛旅游论坛 (http://199.83.49.77/)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