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地形复杂,土壤类型多样,气候温暖,光热资源比较充足,为各类作物生长、繁衍提供了较好条件。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209天,常年平均降水量714.6毫米,多集中在6~9月份,比较适于农作物生长发育。但是,地下贫水,砂姜黑土和棕壤土等旱薄土壤面积较大,对农业生产发展不利。建国前,青岛市的农业生产力低下,农业经济凋敝。建国后,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1949年末青岛市有耕地面积985.6万亩,其中粮田面积864.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7.67%。种植业以生产粮食为主,经济作物少,粮经比为1:0.09。粮食以粗粮和薯类为主。1986年青岛市有耕地面积754.4万亩,其中粮田480.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3.71%。粮田比1949年减少44.38%,粮田亩产量532公斤,总产2555640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5.33倍和2.53倍;花生193.8万亩,单产228公斤,总产442716吨,比1949年面积扩大了1.14倍,单产和总产分别增长1.92倍和5.23倍;棉花23.48万亩,单产61.3公斤,总产14383吨,比1949年面积扩大了84.88%,单产和总产分别增长5.1倍和10.24倍。粮经比发展为1:0.28。1986年开始在平度、莱西、即墨3县建立粮食生产基地(以工补农粮食生产基地),总投资1209万元。作者: leon 时间: 2009-9-24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