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青岛盐业产品较少,制盐工具与设备陈旧,工艺技术落后。建国后,积极开展了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活动。1966年以青岛东风盐场为起点,进行了老滩技术改造,使滩场结构合理化,达到了扬水、制卤、结晶、堆存四中;实现了生产机械化,摆脱了笨重的体力劳动;实施了科学化的“新、深、长”(新卤、深卤、长期结晶)新工艺和塑苫结晶技术,摈弃了“老、浅、短”和“光头淋”(无苫盖)的旧操作,达到了“三化四集中”的要求,取得海盐优质、高产和稳产的经济效果,被树为国内海盐中型样板场,为国内海盐生产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在海盐科技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加工盐、盐化工、制盐机械、海产养殖等科技工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作者: leon 时间: 2009-9-24 10:04
第五篇 盐业科技
第一章 科研机构
第一节 专门机构
青岛盐业科研机构的建立,始于1940年私营永裕制盐股份有限公司在女姑建立的盐滩研究室。1956年3月,由胶州盐务局划给省盐务局,1957年3月又划回胶州盐务局。1958年10月,该室又升格为山东省轻工业厅制盐工业科学研究所(于1960年11月由女姑迁至寿光县大家洼)。青岛市盐务局为推广新工艺和提高盐业科技水平,1958年在张哥庄盐场建立了局的“试验滩”。1965年3月,经市编委批准该滩增设科学技术研究室。并设化验组,计20余人。
1987年,青岛盐务局在该科学技术研究室基础上改建为青岛盐业科学研究所,有职工24人,其中科技人员18人。下设化工研究室、产品分析室和试验厂。试验厂主要产品是用碳氨法生产的氧化镁,1985年试验成功。1987年投入生产,年产能力100吨。主要设备仪器有锻烧窑1座、0.5吨快装锅炉1台、离心机4台、离心清水泵17台、水泥反应槽3个、沙滤罐1台、电热恒温干燥箱、电光分析天平、分度计等分析检测设备和小型科研装置。
此外,青岛盐业学会和科技情报工作,也在市盐务局生产处设有专人负责。目的是为全市盐业科技情报及其工作经验交流和组织专家、学者围绕盐业生产、建设的重大课题进行学术探讨与论证。作者: leon 时间: 2009-9-24 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