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青岛市志32:电子仪表工业志 第五篇 电子应用整机及其他 [打印本页]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23 11:27     标题: 青岛市志32:电子仪表工业志 第五篇 电子应用整机及其他

第五篇 电子应用整机 其他电子产品  
第一章 电子应用整机

第一节 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 1968年12月,青岛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接受了国防科委、国防工办联合下达的,由第八机械工业部所属第十六研究所研究设计的火炮指挥仪(系专用电子计算机)的试制任务,在第十六研究所的帮助指导下,青岛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集中了4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用了近3年的时间,于1971年5月将样机试制成功。随后该指挥仪移交海军,为舰艇装备配套。通过这次试制,为青岛市培养了第一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
  在完成指挥仪试制任务的基础上,1975~1977年,青岛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先后研制成功5万次专用计算机2台,用于海洋仪器的配套。1978年,青岛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开始研制DJS—19计算机。1979年,试制出样机2台。同年12月,通过市级鉴定。认定样机性能良好,其主要技术参数达到了设计要求:运算速度20万次/秒;储运器4K,可扩展到32K,指令单地址、访问指令6条,基本运算微指令32条。
  微型计算机 1975~1977年,青岛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为海洋仪器配套研制成功051型微型计算机1台。1979年,青岛无线电三厂开始研制TQ—12G台式计算器。同年上半年,该厂采用青岛电子元件四厂生产的芯片研制出样机。当年生产了20台。翌年,又生产了83台。之后,停止了生产。
  80年代,微型计算机在国内推广使用。1984年,青岛电子研究所开始致力于微机的软件开发,为100余家企事业单位设计了工资管理、人事档案、财务管理、干部测评等应用软件。1984年起,青岛无线电三厂从香港联发行、永佳、集益公司购进PC—301XT型微型计算机散件,组装微型计算机35台;1985年,又组装PC—401XT型微型计算机51台,IBM—PC/XT型微型计算机29台。3月,该厂又同香港KHL集益公司签订了150万元(内含外汇48.5万美元)的“微型计算机应用”引进项目合同。4月,青岛计算机服务中心在无线电三厂成立。
  同年,青岛半导体研究所根据仪器仪表智能化的要求,自行设计研制成功主振为3.5759兆周,内存为2K—4K,功耗小于39毫安,带40—LCD显示的MiNi—6850型低功耗仪用微型计算机。当年,生产9台,销往山东、陕西、四川等地。该机是目前国内功耗最小,可构成各种智能仪器及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等的仪用微型电子计算机。
  1986年,青岛无线电三厂从香港联发行、永佳、集益公司购进IBM—PC/XT型微型计算机散件组装了30台微型计算机,从香港KHL集益公司引进的20台仪器、设备到厂。青岛计算机服务中心开始承接对外服务项目。
  商用计算机 1983年,青岛微电机厂在电子工业部所属合肥第四十三所研制的计算机的启发下,确定在SY—5A1型打印机的基础上研制商用计算机。1984年,首批10台商用计算机研制成功,并送往河南省产棉区试用。经试用,用户反映良好,由过去十几人每天工作24小时收购500多份,提高到仅两人每天工作8小时可收购1300多份。翌年,批量投产80台。
  该机投产后,由于设计方面尚存有缺陷,一度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针对用户需要增加储存容量和汇总项目的要求及反映墨带盒故障太多和机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青岛微电机厂对产品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先后将储存容量由10K逐步增加到12K、20K和30K,可变项目由12项扩大到45项,墨带盒从容纳6米墨带增加到12~13米,盒带由平接改为扭接,盒体由塑料注射成型改为铸铝整体,机座由箱式结构改为积木式结构。同时,对机头座板、电源印刷板、反面板、支架等零部件亦做了不同程度的改进。
  至1986年,商用计算机历年累计产量达140台,行销河南、湖北、山东等省产棉区。
  教育电脑 随着微型机的应用领域逐步扩大,1984年,青岛无线电厂决定引进散件组装教育电脑。同年11月,先后与香港太古公司和日本索得公司签订了引进LASER310型(香港)和SORDm5型(日本)教育电脑的合同。1985年1月,5000台散件到厂。4月底,全部组装完毕,并一次性投放市场。
  快速纸带穿孔机 1972年,青岛微电机厂开始研究为军事通讯设备配套的快速纸带穿孔机。该厂以国外穿孔机为参照机样进行改进:由低速穿孔改为高速穿孔,滑动走纸改为轴承滚动走纸,增加了光电松纸机构等。1973年,样机研制成功,定型为CK160B,其快速走纸精度达到2.54±0.1毫米的标准。经通讯兵部队试用后,针对误码率较高的缺点,改换了定位槽板的材质,采用了高精度的加工方法,使误码率由<10?-5?yrnrhbk降低到≤10?-5?。1974年,又试制成功CK160—C型快速纸带穿孔机。1978年,青岛微电机厂在CK160B和CK160C的基础上试制成功采用集成电路、可与100系列计算机配套,使用更为广泛的CDZ—D型和CDZ—D2型快速纸带穿孔机。同年,该产品在国家重点工程廊房会议上被确定为“7.18”和“巨浪”工程配套。是年,CDZ—D型和CDZ—D2型快速纸带穿孔机先后获全国和山东省科学大会奖。1980年5月,青岛微电机厂为中国首次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工程提供了高质量CDZ—D型纸带穿孔机,受到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通电表彰。
  1972~1986年,青岛微电机厂累计生产各种型号的快速纸带穿孔机3040台,为北京、上海、苏州、天津、广州等全国计算机的主要生产厂家配套使用。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23 11:28

第五篇 电子应用整机 其他电子产品  
第一章 电子应用整机

第二节 电子燃油器 音乐电疗机 激光治疗仪


  电子燃油器 1976年,青岛无线电厂在与海军某部取得联系并得到其支持的情况下,开始了燃油器的试制工作。年底,完成样机试制任务。经舰艇试用,节约油料1/2。之后,开始批量投入生产。到1978年,在累计生产了552台之后,停止了生产。
  音乐电疗机 1985年6月,青岛无线电厂根据济南军区第二疗养院设计研制的初型样机,与本厂生产的双卡收录机相结合,开始试制工作。于1986年6月研制出第一台海歌牌音乐电疗双卡机样机,随后投入批量生产,当年共生产2100台,并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1987年1月,国家专利局发布公告予以认可。3月音乐电疗机通过了市级鉴定后,逐步扩大生产。
  激光治疗仪 1977年,YCG型激光综合治疗仪和H—N型激光针疗仪先后在青岛无线电厂试制成功。1978年,激光针疗仪投产,当年产50台。激光综合治疗仪因电源容量低、激光输出功率受到限制,未能投入生产。1979年,激光针疗仪停产。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23 11:28

第五篇 电子应用整机 其他电子产品  
第一章 电子应用整机

第三节 光电保护器


  1976年,青岛无线电二厂(现青岛电视机厂)接受了济南铸造机械研究所的D207C型光电保护器研制课题。4月,生产出样机。5月,在徐州市参加了由一机部主持召开的课题定型会议。经徐州锻压机床厂安装于160吨摩擦压力机上进行实验,性能良好,其性能指标:动作时间0.01秒,光束数1~6条,保护距离0~8米,达到设计要求。1977年,D207C型光电保护器正式批量投入生产,当年生产了1000台,产品行销全国27家大型锻压机械厂。同年,安装在该厂JD—63T冲床上的良好使用效果,引起了有关上级部门的重视,青岛市科委、电子仪表工业局、劳动局共同召开现场会,号召在全市进行推广。1977~1980年,产品畅销。1980年后,市场滞销,生产数量减少。
  1983年,青岛电视机厂又研制成功红外光电保护装置。1984年6月,通过省级鉴定,定型为ZHK。红外光电保护装置的研制成功填补了中国的一项空白。该产品先后发展到三光束、五光束、七光束3个品种。青岛电视机厂从1976年开始研制光电保护器,到1986年累计生产了1700台?(其中红外光电保护器321台),产品销往全国18个省市的49个厂家。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23 11:29

第五篇 电子应用整机 其他电子产品  
第一章 电子应用整机

第四节 步进式电子程序控制器 升板自控仪


  步进式电子程序控制器 1975年,青岛无线电二厂(现青岛电视机厂)在没有样机和缺少资料的情况下,开始了该产品的研制。翌年3月,试制成功3台样机。通过青岛电站阀门厂泡沫铸造生产线的试用,各项技术指标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定型为CHK—20。之后,3台样机分别用于苏州砂轮厂六面顶人造金刚石压力机的程序控制和济南铸造锻压厂机械研究所熔模铸造生产线程序控制,受到好评。同时,该产品随上列程序控制系统通过部级鉴定,并投入批量生产。为了适应用户对不同规格的需求,该厂于1978年又先后试制成功CHK—10型电子程序控制器和SK—10型数字程序控制器。
  1976~1982年,青岛电视机厂(原青岛无线电二厂)研制生产的各种型号程序控制器,累计生产了246台,产品行销全国8个省市的13个厂家。1977年,该产品还曾参加全国和山东省电子新产品展览会,获山东省和青岛市科技大会奖。
  1982年,青岛电视机厂为集中力量发展电视机生产,各种型号的程序控制器均停产。
  升板自控仪 1975年,以青岛半导体实验所为主,有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山东海洋学院、青岛仪器仪表研究所和青岛晶体管实验所等单位共同参加的升板自控仪开始研制。1977年,升板自控仪研制成功,并交付使用单位。该产品可同时控制40根支柱提升,提升误差0.5厘米。1978年,获青岛市科技成果奖。后未继续生产。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23 11:30

第五篇 电子应用整机 其他电子产品  
第一章 电子应用整机

第五节 电生理仪 红外测温仪


  电生理仪 1973年,青岛半导体实验所开始研制JD—1型电生理仪。同年,该所参照上海生理研究所的刺激器和放大器,研制出电生理仪样机。1974年,该产品通过市级设计定型鉴定并投入生产。1978年,获青岛市科技成果奖。同年底,累计生产100台之后停止生产。
  红外测温仪 1984年,青岛半导体研究所开始研制红外测温仪。1986年,研制成功2台IHS—1型样机,并交用户使用。同年,通过设计定型鉴定,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其主要技术参数:测温精度±1℃,反应时间<2秒。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23 11:31

第五篇 电子应用整机 其他电子产品  
第一章 电子应用整机

第六节 自控装置 数字打印机


  广播节目自控装置 1984年,青岛半导体研究所应青岛人民广播电台的要求,接受了为该台研制BK—1型广播节目自控装置的改型设计研制任务。同年,研制出由CMOS电路代替PMOS电路,具备32条程序的广播节目自动控制装置。该装置的研制成功,实现了播音人员的工作自动化,减少了播出事故,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1984~1986年,累计产量8台,产品销往大连、宁夏、包头等广播电台。
  数字打印机 1966年,为适应数字化仪表的发展,青岛微电机厂开始试制数字打印机。翌年,以青岛微电机厂为主,有北京无线电研究所、第三机械工业部机械研究所参加的联合试制小组,设计出由电子管和弧刷片旋转接触器产生脉冲信号,打印速度为5行/秒的SY—1型数字打印机。为增加品种,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运行寿命和可靠性,继而又设计出采用晶体管与旋转鼓感应产生讯号的SY—2型数字打印机。两种型号的样机均于1968年上半年完成试制任务,并随即投入批量生产。1969年,为扩大数字打印机的生产,改建生产车间3100平方米。
  1970年青岛微电机厂设计试制了SY—3型数字打印机。该打印机速度提高至10行/秒,增加了接口多样化功能(兼有二进制、十进制和正负逻辑)。同时,还采用步进电机拖动脉带和送纸,替代SY—2型机械式传动。
  1978年,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和应用,青岛微电机厂开始研制为微机配套的数字打印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980年样机研制成功。1981年7月,通过了山东省科委组织的鉴定,定型为SY—5型。该机采用了全集成电路和通用接口电路,可直接与TTL逻辑电路、分立元件电路、CMOS或PMOS逻辑电路接口配套。1983年,获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奖。
  SY系列数字打印机自1968年生产至1986年底,累计生产了3175台,为中国国防、科研部门和整机生产厂提供了可靠的配套产品。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23 11:31

第五篇 电子应用整机 其他电子产品  
第一章 电子应用整机

第七节 矿山铁路自动停车装置


  1985年5月,青岛半导体器件三厂(1986年5月改名青岛科学仪器厂)与辽宁省阜新矿务局、辽宁铁道学会签订了研制矿山自动停车装置的协议书。协议书规定由阜新矿务局提出自动停车装置的功能和使用要求,辽宁铁道学会提供技术设计资料,青岛半导体器件三厂负责试制和生产。8月,青岛半导体器件三厂在辽宁铁道学会会员、沈阳铁路信号工厂主任工程师刘永庆(自动停车装置发明人)的指导帮助下,试制出第一台样机。
  1986年1月,东北内蒙古煤炭联合公司在阜新矿务局召开了ZTK型矿山铁路自动停车装置现场评议会,认为符合设计使用要求。11月,通过了由煤炭工业部主持的技术鉴定,投入批量生产,当年生产了50套。1987年6月,该项目获国家适应新型发明专利。同年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已形成年产200套的能力。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23 11:32

第五篇 电子应用整机 其他电子产品  
第一章 电子应用整机

第八节 毛细管等速电泳仪 微血 管电视图像测试仪


  毛细管等速电泳仪 MDD—1型毛细管等速电泳仪,是北京新技术应用研究所研制成功的一种国际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电泳新技术。经青岛无线电三厂与该所协商,1986年5月接受该所技术转让,并开始试制工作。1987年10月,试制出第一台样机。1987年底,试产了5台。
  毛细管等速电泳仪当时在国际上只有瑞典LKB公司和日本岛津制作所生产,它的试制成功,填补了中国的一项空白。
  微血管电视图像测试仪 MS—1型微型血管电视图像测试仪,是1985年12月中国科学院微循环研究所研制定型的科研新产品成果。经青岛无线电三厂派员与该所协商,1986年11月接受该所技术转让。在中国科学院微循环研究所所长、中国著名微循环专家修瑞娟教授等的帮助指导下,青岛无线电三厂进行了生产定型设计,1987年6月试制出3台样机。7月,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微循环卫星大会上,青岛生产的测试仪受到各国专家的好评。
  该仪器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际、国内的一项空白。至1987年底,已生产15台。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23 11:32

第五篇 电子应用整机 其他电子产品  
第二章 其他电子产品

第一节 数字万用表


  1977年,青岛无线电厂获悉第七机械工业部五○二所研制成功高精度、高稳定数字万用表,随即派人赴该所请求试制生产这一产品。在征得该所的同意和支持后,该厂试制小组于9月赴五○二所学习,并在该所试装1台SWB—1A万用表样机。1978年,五○二所与青岛无线电厂对SWB—1A数字万用表进行了改进,研制出海歌牌SWB—1B型数字万用表。该表采用CWOS集成电路和液晶显示,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其中大部分指标居国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六万码数字万用表中,该产品属国内首创。1979年,通过市级鉴定。1980年,获青岛市科技成果三等奖。1984年,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
  1984年,青岛无线电厂对SWB—1B进行了改进,研制成功SWB—1C型。该表与电传打印机配套,由原8种功能增至9种功能,使产品更为先进,实现了更新换代,当年生产了31台。
  青岛无线电厂从1977年开始试制生产数字万用表,到1985年,累计生产了383台。1986年,因产品供过于求,停止生产。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23 11:33

第五篇 电子应用整机 其他电子产品  
第二章 其他电子产品

第二节 晶体管挂钟


  1966年,青岛电器修配厂(1979年7月并入青岛电唱机总厂)对晶体管座钟进行试制。年底,第一台样机试制成功。至1967年10月,试产晶体管座钟60台。由于座钟选用的元器件及磁性材料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气温在0℃的条件下,座钟停止走动),未能批量生产。1968年,青岛电器修配厂由试产晶体管座钟转为研制晶体管挂钟。10月,在派员去上海、烟台学习并购置、自制专用设备的基础上,第一台晶体管挂钟研制成功,形成月产百台的生产能力。
  1974年,在青岛市革命委员会关于把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包括挂钟)三大件搞上去的指示推动下,青岛电器修配厂再次派人去上海学习全国统一机芯,开始了试制工作。年底,第一批全国统一机芯挂钟样机试制成功,同时试制成功的还有晶体管无触点报时挂钟。之后,针对线圈匝数不准、手工焊接速度慢、有虚焊等问题,革新了数字控制绕线机、割丝机、点焊机和铣齿机等专用设备,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产量由1975年月产200台提高到1976年月产1000台以上。
  1978年,青岛市轻工业局投资60万元,扩建厂房2680?平方米。同时购进一批自动车床和滚齿机,产量逐年增长。1980年,最高月产量达4000台。
  由于市场的变化,晶体管挂钟于1982年底停产,历年累计总产量为12.31万台。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23 11:33

第五篇 电子应用整机 其他电子产品  
第二章 其他电子产品

第三节 通用运算放大器参数测试仪


  1978年,青岛半导体实验所研制成功QF—B型通用运算放大器参数测试仪。同年,该产品投入生产。1980年,通过产品设计定型。至1984年,在累计生产60台之后,因产品更新换代停止生产。




欢迎光临 青岛圈|青岛旅游论坛 (http://199.83.49.77/)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