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青岛市志32:电子仪表工业志 第二篇 通讯设备 [打印本页]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23 11:15     标题: 青岛市志32:电子仪表工业志 第二篇 通讯设备

第二篇 通讯设备  
第一章 雷  达

第一节 炮瞄雷达


  1968年初,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防工办和四机部将342型炮瞄雷达的研制生产任务下达给了青岛。青岛市确定青岛微电机厂、青岛机床厂分别承担雷达的电气和机械部分的研制工作。1970年底,在国防科委七院二十三所的协助下,在青岛微电机厂组装成功第一部样机,经海军装舰试验,各项技术参数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
  1971年4月,青岛市革命委员会选定青岛印刷机械厂为雷达生产定点厂。同时,将青岛微电机厂、青岛机床厂研制生产的342型炮瞄雷达生产任务及有关技术人员和设备仪器一并移交给了该厂。1973年,青岛印刷机械厂试制出第二部炮瞄雷达。同年,海军司令部、后勤部确定将342型炮瞄雷达转605厂生产。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23 11:15

第二篇 通讯设备  
第一章 雷  达

第二节 导航雷达


  1970年,青岛机床厂和青岛微电机厂接受了国防工办下达的研制导航雷达的任务。在派员到上海无线电四厂学习并取回751型雷达的全套图纸及1套散件后,年底组装出样机1部。1971年1月,该样机装于海军舰船实验,各项技术参数达到设计要求。4月,751型船用导航雷达转交青岛印刷机械厂试制生产。至年底,青岛印刷机械厂试制完成了3部样机。翌年7月,装备了海军。10月,751型雷达通过部级鉴定并投入批量生产。
  1973年12月,青岛印刷机械厂在751型船用导航雷达的基础上,开始研制发射功率较小的小型船用导航雷达。1974年底,试制完成样机,定型为7511。1976年9月,经山东省国防工业办电子局批准设计定型,投入批量生产。至年底,共生产了18部,后停产。751型雷达至1979年停产,累计生产223部。1985年,应部队需要又续产5部。
  1985年5月,青岛无线电三厂用外汇114万美元同英国雷卡公司签订了引进年产200台导航雷达的全套技术与设备合同(另投资人民币350万元,用于国内配套),开始试产970BT彩色雷达和RM1070清晰扫瞄雷达。1986年,组装2部。这两种导航雷达具有适应全天候工作的特点,经国际海事组织(IMO)认可,达到80年代世界水平。1987年下半年投入批量生产。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23 11:15

第二篇 通讯设备  
第一章 雷  达

第三节 警戒机动与警戒侦察雷达


  警戒机动雷达 1976年5月,青岛无线电三厂承接并开始研制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声纳雷达部下达的岸对海警戒机动雷达的任务。1977年4月,通过技术方案论证。1978年7月,试制完成1部样机。1979年9月,经海军鉴定委员会检查组定型检查,基本符合设计要求,投入批量生产。至1983年,累计生产14部后停产。
  警戒侦察雷达 在411型雷达研制成功之后,1980年,军工部门和四机部共同下达给青岛无线电三厂研制在各种气候及敌方施放干扰的情况下,不间断地侦察、掌握近海敌情的第二代岸对海警戒侦察雷达的任务。1983年12月,通过了总参二部和电子工业部(原四机部)主持的技术审定。1985年,完成两部试用样机。1986年1月,批准了设计定型,定名为412型岸对海警戒侦察雷达,当年开始投入批量生产,年产2部。412型雷达采用数控频率捷变技术,成为国内首创,获1986年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23 11:16

第二篇 通讯设备  
第二章 其他通讯设备

第一节 电  台


  1970年,青岛无线电厂被选定向济南军区提供116型通讯机的生产定点厂。2月,该厂派工程技术人员赴天津764厂学习并取回全部图纸和技术资料,开始试制工作。1971年9月,用764厂提供的零部件组装出5台样机,经天津764厂例行实验,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同年10月,开始试生产。随后,在完成700套工装模具,形成年产100台能力的基础上,批量投入生产。1975年9月通过市级鉴定。
  1971~1979年,116型通讯机在累计生产了740台以后,因部队通讯设备更新而停产。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23 11:16

第二篇 通讯设备  
第二章 其他通讯设备

第二节 电传打字机


  1974年,国家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在武汉召开会议,通过了四机部所属武汉长江有线电厂(即733厂)当年研制成功的DCYL101/102型半电子式电传打字机的定型鉴定。同年,四机部决定,全国共设9个生产点同时进行试制和生产。青岛微电机厂被列为北方地区3个生产定点厂之一。
  鉴于半电子式电传打字机工装数量大、技术复杂,1975年,由四机部主持在广西桂林召开了一次技术协调会议,确定组织全国定点生产厂进行工装及主要零部件试制生产的大协作。1976~1977年,青岛微电机厂在山东省、青岛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抚顺、长治、武汉、镇江、桂林、赣州等有关定点生产厂家的密切配合下,相继开展了工装设计大会战和工装制造大会战。会战中,对该机原设计中的字轮框架与打印电磁铁的联接位置、色带架摆杆定位凸台形状等进行了改进,自行设计制造了软氮化炉等专用设备,圆满完成了试制前的一切准备工作。1978年,样机试制工作开始。试制完成的6台样机,经有关单位试用,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1979年投入批量生产,当年生产50台。1980年,DCYL101/102型半电子式电传打字机停产。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23 11:17

第二篇 通讯设备  
第二章 其他通讯设备

第三节 发射机


  1970年,山东省电子工业局下达青岛无线电二厂试制为驻山区部队发射和抗干扰的1千伏中波发射机。同年6月,该厂派出工程技术人员赴辽宁省鞍山市广播电讯器材厂学习,并从该厂取回全部图纸和技术资料,开始试制工作。同时成立了专门试制生产车间——101车间。于1971年试制出两台样机,各项技术指标基本达到设计要求。至1973年,共生产了17台,后停产。




欢迎光临 青岛圈|青岛旅游论坛 (http://199.83.49.77/)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