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收录机产品在国内刚刚问世,青岛微电机厂即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开始试制单卡盒式录音机,1977年试制出1台样机。但因工艺和技术上存在着不少问题,未能投入生产。
1981年,青岛微电机厂试制出樱花牌LST—1型台式收录机,当年生产了605台。青岛微电机厂被四机部确定为录音机电机重点生产厂家。为集中力量投入录音机电机的生产,1982年樱花牌收录机在继续生产了2001台后停产。1982年4月,青岛无线电三厂从广东省韶关市无线电二厂购进2000台总统牌RC232型四喇叭立体声收录机进口散件组装成机。8月,青岛无线电二厂参照上海美多牌收录机机型,使用北京录音机厂生产的机芯,自行设计制造底盘,试制出青岛牌塑木结合的3TS10型台式收录机,当年生产了90台。12月,青岛无线电厂研制成功第一台海燕牌2TSL—1型收录机,翌年,投入批量生产。1983年,青岛无线电二厂建成日班产150台收录机的生产线。同时,又试制出青岛牌3TS11型收录机,并投入生产。该厂年产量从1982年的90台上升到7716台,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好势头。10月,青岛无线电厂设计完成便携式收录机,定型为海歌牌SL—575,并投入批量生产。与此同时,电子工业部批准青岛无线电厂为收录机生产定点厂。1984年7月,青岛无线电厂与香港联发行事物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购买2万台SDC—898型收录机散件的合同和由该公司无偿赠送两条年班产15~20万台收录机生产线的协议书。12月,生产线安装完毕并开始试生产。年底,组装300台。同年,青岛无线电二厂生产的青岛牌3TS10和3TS11两种型号的录音机产量总计达8436台。是年底,该厂生产的3TS10型收录机在累计生产了8178台之后停产。1985年2月,青岛无线电二厂与上海格林无线电厂签订协议书,为其组装星浪牌8585型收录机。当年组装13782台。3月,3TS11型在连续生产3年,累计生产9925台后停止生产。9月,该厂还与上海申立技术设计服务所签订了从该所购买收录机技术资料之协议书。利用这些资料和几年来生产收录机的经验,先后研制成功扬帆牌GF—690和9696两种型号的全塑便携式调频调辐双声道收录机样机。同年,青岛无线电厂生产的海燕牌2TSL—1型收录机,在累计生产了8375台之后,停止了生产。
1986年,青岛无线电厂分别组装了RC2030、RC1616两种型号收录机12500台和1572台。同年,青岛无线电二厂试生产了696和9696两种型号的收录机,当年分别生产了15台和388台。
到1986年,青岛市累计生产和组装了收录机93173台(其中微电机厂生产3606台,无线电厂生产组装51010台,无?线电二厂生产组装36557台,无线电三厂组装2000台)。作者: leon 时间: 2009-9-23 11:13
第一篇 音像整机产品
第一章 收音、录音、放音机
第三节 电唱机
青岛市电唱机生产始于1975年。它起步于电唱盘,逐步发展到电唱机整机,并形成单声道、双声道立体声等系列化产品。
1975年,以生产手套、围巾、手提式电动砂轮机为主要产品的青岛无线电五厂开始转向电唱盘的生产。12月,在先后到上海中国唱片厂、上海漕河径唱机厂和无锡唱机厂学习考察之后,选定了上海中国唱片厂的206电唱盘作为仿制产品,并在简陋的生产条件下开始试制。翌年12月,第一批30台交流四速手提式电唱盘问世。定型为海鹰206。为迅速形成批量生产能力,上级主管部门投资3?3万元,电唱盘产量由月产十几台增加到2000多台。
1979年1月,唱盘、面板、音臂底板和马达底板四大冲压件扩散到青岛起重电器厂和青岛第二钟表厂。电唱盘的产量由平均月产200多台增加到600多台。7月,青岛无线电五厂、青岛无线电设备维修厂、青岛第二钟表厂等3个单位合并,组成青岛电唱机总厂。从此,青岛电唱机生产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电唱盘产量从1978年的1200台增加到1981年的51481台,月产能力达到6000台的水平。青岛电唱机总厂在发展电唱盘生产的同时,开始了整机的研制工作。1979年12月,在海鹰206型电唱盘的基础上,增加了收、放音部分,第一台落地式收放两用机试制成功,定型为SF—2。1980年春节,投放市场50台。
1981年6月,青岛电唱机总厂开始研制立体声电唱盘。1982年2月,落地式收放两用机SF—2型在累计生产了3610台后停产。3月,J型音臂和S型音臂双声道立体声电唱盘研制成功,分别定型为821、822。1984年5月,青岛电唱机总厂进一步研制出一种比SF—2型体积小,收、放音配套的电唱机,定型为842A。1985年,842A型的木制面板改为塑料收音面板,定新型号为842B。1986年3月,将842B的放大功率从0?36瓦提高到0?72瓦,并由单扬声器改为双扬声器,定型为842C。
1975~1986年底,累计生产206型电唱盘18?38万台,821和822型立体声电唱盘6090台,SF—2型和842A、B、C型电唱机23438台。其生产能力已达年产10万台。作者: leon 时间: 2009-9-23 11:13
第一篇 音像整机产品
第一章 收音、录音、放音机
第四节 扩音机
青岛市从1969年开始研制生产扩音机,先后生产过R150瓦、600瓦电子管扩音机和WK200瓦、WK2×400瓦、QY—550瓦晶体管扩音机5个品种,累计产量为485台。1969年5月,以生产收音机为主要产品的青岛无线电厂,为扩大产品品种,开始试制扩音机。7月,试制成功150瓦电子管落地式扩音机。定型为咏梅牌R150,随后投入小批量生产。翌年6月,采用晶体管电路的WK200瓦扩音机亦问世,当年生产114台。1971年,青岛无线电厂试制成功WK2×400瓦晶体管落地式扩音机,当年生产2台。同年,WK200瓦晶体管扩音机因销路不畅而停产。1973年,该厂又开发出QY—550瓦新产品。同时,用库存积压电子管组装完成600瓦扩音机,一并投入试生产,是年,咏梅牌R150型电子管落地式扩音机在累计生产了251台后停产。1975年,由于市场供过于求,QY—550瓦和电子管600瓦扩音机在累计生产了58台和16台后也停止了生产。青岛无线电厂的屏蔽检验室作者: leon 时间: 2009-9-23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