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青岛市志11:政协志 第六篇 第五届委员会 [打印本页]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8 17:55     标题: 青岛市志11:政协志 第六篇 第五届委员会

第六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1978年7月至1983年4月)  
第一章 组织机构

第一节 第五届委员会


  委员构成 第五届委员会,由23个界别(方面)组成,委员413名(包括第五届委员会常委会第八、十五、十七次会议增补的46名)。其中:中共党员195名,占42.7%;妇女72名,占17.4%。各界别(方面)委员名额为:中国Our Party31名、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8名、中国民主同盟14名、中国民主建国会11名、无党派爱国人士7名、九三学社7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1名、青岛市总工会21名、青岛市妇女联合会13名、农民13名、青岛市青年联合会5名、青岛市工商业联合会10名、文学艺术界23名、科学技术界56名、教育界48名、体育界7名、新闻出版界3名、医药卫生界36名、对外友好团体2名、少数民族5名、归国华侨5名、宗教界3名、特别邀请人士74名。
  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委员名单(共367名):
中国Our Party(25名)
  丁一九 王 寅(女、驻会) 王稔五 邓兆祥 邓和山 兰 陵(驻会) 刘 华
  刘众前 廖弼臣(驻会) 孙 波 牟 周 牟志仁 许云湘 李光远(驻会) 时保琛
  赵 宁 赵 晓 赵西林(驻会) 周 方 张云汉 张成杰 张雨村 张秉勋
  韩大昌(驻会) 黎 辉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6名)
  刘汉耀 杜宗甫 陆许溱 张家宝 陈志藻 徐一贯(驻会)
中国民主同盟(12名)
  尹学熙 石雪筠(女) 刘国琼(女) 沈元毅 杨 枫 杨有林 杨镇岳 张永耀
  陈仰之(驻会) 高枋传 徐荣卿(女) 郭树芳(女)
中国民主建国会(11名)
  马绪涛 王景伍 刘祖赉 孙级三 杜均寰 杜异慈 李腾蛟 杨浩春 郑永海
  侯光春 童昌基
无党派爱国人士(6名)
  张培林 陈建文(女) 范鸿恩 凌一欧 唐伯涛 曾在因(驻会)
九三学社(6名)
  史道生 刘效舜 许继曾 杨衍普 陆光庭 高振洲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0名)
  于赞德 马向东 王 萍(女) 王静山(女) 沙洪秀(女) 张 明 陈玉文(女)
  袁法治 董云选 魏邦岩
青岛市总工会(21名)
  王明非 王俊孔 傅中友 孙云礼 任 荃 朱秋华(女) 朱瑞芳(女) 曲春君
  李还才 李德泉 宋立成 杨 榴 杨秀花(女) 周同亮 邱正武 赵淑云(女)
  郑德财 徐进贵 徐海江 贾玉芬(女) 郭永年
青岛市妇女联合会(13名)
  于秀花(女) 王芹香(女) 申淑华(女) 刘桂珍(女) 吴桂香(女) 岳淑卿(女)
  单桂兰(女) 单瑞香(女) 苗丽蓉(女) 宫秀珍(女) 徐桂英(女) 徐瑞香(女)
  郭志荣(女)
农民(6名)
  王敦修 张式清 张提湖 陈秀美(女) 董中一 高 森
青岛市青年联合会(5名)
  王志宾 王厚群(女) 史广智 刘革新 张 莉(女)
青岛市工商业联合会(10名)
  仇缵武 孙鸿正 何绍武 杨善书 陆太兴 周世英(女) 周棣轩 胡海滨
  袁嘉绪 戚文轩
文学艺术界(20名)
  丁素秋(女) 王子安 石 可 刘宝英 冯子祥 吕少华 李 时 李 铮
  李兆瑞 李师斌 杜士俊 陈 辅 胡克杰 姜志仁 徐本福 聂希文 黄志道
  程慰世 雷仲谦 赫保真
科学技术界(54名)
  王 镇 王凤亭 王祖武 王明哲 王火斤庚 由子真 卢志忠 刘 驼 刘 炯
  刘允丹 刘开耀 刘成竹(女) 朱少卿 孙凤元 成庆泰 纪明侯 江迈基
  江颜景 李 缺 李在贤 李世昌 李国明 李松林 李惠群 李聚馨 汪廷椿
  苏逢周 杨 进 杨文铎 杨洪烨 肖茂才 吴洪年 张 鑫 张华庭 张连生
  张金城 张亮恭 陈文珍 陈立诚 周念曾 金汝元 洪秀华 费忠耀 唐泽惠
  徐寅忠 席德瑾 黄光斗 黄秋桐 黄振铭 龚幼松 唐书堂 裘忱渠 潘静贤
  濮振威
教育界(46名)
  于培荔 马贤成 王广才 王作儒 王宝柔(女) 王松坡 王相格 王基洪
  王翔南 王锦文(女) 刘子勉 刘天伦 刘思舜 刘伟林 纪 毅(女) 修凤照
  孙德俊 李月华(女) 李作民 李延恩 李萌初 何立中 冷淑玲(女) 陈崇钫
  林建华 苗玉卿 张 氵爰 张学枝(女) 单德元 郑泽锡 姜毅生 侯文瑞
  侯连三 袁法德 原惠亭(女) 徐如萍(女) 徐法敏 晏文正 逄树琮
  梁 敏(女) 郭淑英(女) 程圣清 彭其祥 彭家祯(女) 阙晶文 管瑾讠刃
体育界(7名)
  丛 林 冯洪涛 纪嘉才 陈 恂(女)陈才元 徐秀文(女) 郭谨安
新闻出版界(3名)
  沈之庸 赵 丹 钟德成
医药卫生界(35名)
  王立恭 王元生 王守山 王汇清 王磊明 王淑媛(女) 王斐先 王雅臣
  白爱民(女) 邓仁爱(女) 孙克诚 孙思哲 任礼林 朱慎斋 辛力石 辛复兴
  沈书府 别际昌 林香山 范迪初 张秀生(女) 张贯千 张桂芹(女) 张慧航
  孟铭三 高 辉 逄宝忠 殷丽明(女) 顾守敏 彭 修 隋仁增 崔维洪
  韩明泮 甄达玲 蔡廷榆
对外友好团体(1名)
  朱建章
少数民族(5名)
  马晓林(维吾尔族) 李占奎(白族) 肖连芬(女,回族) 金宝兴(回族)
  赵书麟(满族)
归国华侨(5名)
  方宗熙 白雪娥(女) 杨赞周 陈国超 郑国祥
宗教界(2名)
  刘柏年 张天人
特别邀请人士(58名)
  丁悟荪 于守真 于绍梅 于惠民 马文清 马骏农 马黄汉(驻会) 王斗生
  王玉珂 王丙南(驻会) 王耀庭 方 彭 亓仲馨(驻会) 尹淑怡(女) 左焕徽
  邓汉祥 丛心明 刘 光(驻会) 刘 彬 刘希彦 刘恒山 刘深桂 刘健民(女)
  庄立安 任桂美(女) 吕建嘉 李 明 李介民 李洪才 汪 静(女) 杨文炳
  杨修青(女) 衣吉民 陈水木 陈子峻 岳健民 张宜范(女) 张钧显
  张喜云(女) 邹凤舞 胡 炜 赵光煜 赵仲玉(女) 侯建存 侯岳西 姜汉文
  姚轻耘 高 材 徐国梁 徐家兰(女) 顾贞祥 黄培基 龚志恒 郭心斋(驻会)
  蒋正鑫 蒋恩钅奇 隋松久 谭 良
  1980年7月7日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增补委员(43名):
  于矛雷(特邀,驻会) 于仲淑(特邀,驻会) 于晋玉(民盟) 于锡玲(农民)
  王儒林(特邀) 王卓青(特邀) 王桂浑(民革) 王培旭(科学技术)
  尹左芬(女,民盟) 历延河(农民) 白天增(宗教) 谭长祥(农民) 谭河亭(中共)
  史守萍(女,农民) 任家翔(科学技术) 吕运明(九三学社) 朱思红(农民)
  刘维理(中共) 刘新鸿(农民) 余 任(特邀) 李克锐(特邀)
  李学林(中共,驻会) 李敬斋(对外友好团体) 李蔼茹(女,特邀) 吴寿彭(特邀)
  周 正(无党派爱国人士) 罗 毅(特邀) 董润生(特邀) 段子珍(特邀)
  张 朋(文学艺术) 张心语(中共) 张公庭(特邀,驻会) 张伏山(文学艺术)
  张先平(共青团) 张继梅(农民) 姜东皋(医药卫生) 赵贡琳(特邀)
  徐 彬(女,特邀,驻会) 贾维琴(女,回族,教育) 崔北川(民革)
  康仲蒲(女,满族,教育) 宿艳琴(女,文学艺术) 谢明钦(特邀)
  1982年3月23日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增补委员(2名):
  孙竹年(中共,驻会) 阎同科(中共,驻会)
  1982年8月18日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增补委员(1名):
  黄雪娥(女)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8 17:55

第六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1978年7月至1983年4月)  
第一章 组织机构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


  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组成,共112名(包括第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增补30名,中共青岛市委建议安排2名)。其中:中共党员56名,占50%;妇女6名,占5%。
主席
  刘众前 中共青岛市委员会书记、青岛市革命委员会主任(1980年1月调山东省Gov
      工作)
  刘维理 中共青岛市委员会副书记(1980年7月25日补选)
副主席
  赵西林 上届市政协副主席(驻会,1980年7月调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工作)
  廖弼臣 上届市政协副主席(驻会)
  牟 周 中共青岛市委常委、秘书长,青岛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80年7月为减少
      兼职,不再担任市政协副主席)
  李光远 原青岛市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副主任(驻会)
  方宗熙 山东海洋学院教授
  曾在因 原青岛市副市长(驻会,1980年7月调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工作)
  陈志藻 民革青岛市委主委(1980年11月驻会)
  兰 陵 中共青岛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驻会)
  许继曾 山东海洋学院教授
  王 寅(女) 原山东省妇联副主席(驻会)
  范鸿恩 原青岛港务管理局副局长(1983年3月病故)
  马绪涛 民建青岛市委主委、青岛市工商联副主委
  第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80年7月25日增选:
  李学林 原中共青岛渔业公司党委书记(1979年4月已根据中共青岛市委建议安排任
      市政协副主席,此次会议补办手续,驻会)
  周 方 原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处书记
  徐一贯 青岛市政协常委(驻会,1981年3月病故)
  1982年3月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和中共青岛市委提议安排任市政协副主席:
  孙竹年 原中共淄博市委常委、淄博市副市长(驻会)
  阎同科 原青岛市市南区顾问(驻会)
秘书长
  兰 陵(兼)
常务委员(80名)
  丁一九 马黄汉(驻会) 马绪涛 王 寅(女,驻会) 王玉珂 王明非 王松坡
  王稔五 亓仲馨(驻会) 方 彭 方宗熙 尹学熙兰 陵(驻会) 廖弼臣(驻会)
  卢志忠 邓仁爱(女) 邓汉祥 邓兆祥 邓和山 刘 彬 刘天伦 刘汉耀
  刘众前 刘成竹(女) 刘柏年 刘祖赉 刘效舜 石 可 史道生 牟 周
  牟志仁 朱建章 朱慎斋 许云湘 许继曾 纪明侯 孙 波 孙鸿正 孙级三
  李 铮 李光远(驻会) 李聚馨 何立中 沈元毅 杜士俊 杜均寰 杨 进
  杨 枫 杨有林 杨赞周 周 方 张云汉 张永耀 张成杰 张秉勋 岳健民
  岳淑卿(女) 陈立诚 陈志藻(驻会) 陈仰之(驻会) 陆光庭 金宝兴(回族
  范鸿恩 赵 宁 赵 晓 赵西林(驻会) 洪秀华 侯光春 侯连三
  徐一贯(驻会) 高振洲 袁法治 唐伯涛 凌一欧 郭心斋(驻会) 郭谨安
  黄光斗 韩大昌(驻会) 曾在因(驻会) 黎 辉
  第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80年7月25日增补常务委员名单(30名):
  于矛雷(1979年4月根据中共青岛市委建议安排为市政协专职常委,此次大会补选,驻会)、于仲淑(驻会)、王儒林、王凤亭、王卓青、王桂浑、白天增、吕运明、刘维理、余任、李明、李克锐、李学林(1979年4月根据中共青岛市委建议安排,此次大会补选,驻会)、李敬斋、沈书府、罗毅、杨洪烨、段子珍、张朋、张心语、张公庭(1979年6月根据中共青岛市委建议安排为市政协专职常委,此次大会补选,驻会)、张先平、顾贞祥、赵贡琳、徐彬(女、驻会)、崔北川、康仲蒲(女、满族)、隋仁增、谢明钦、谭河亭。
  根据中共青岛市委于1982年3月提议,市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同意安排名单(2名):
  孙竹年(驻会) 阎同科(驻会)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8 17:55

第六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1978年7月至1983年4月)  
第一章 组织机构

第三节 工作机构


  学习委员会
主 任
  兰 陵(1978.9~1980.9)
  李学林(1980.9任)
副主任
  曾在因(1978.9~1980.7)
  马绪涛(1979.8任)
  韩大昌 张云汉 张永耀
  陆光庭(1978.9~1979.8)
  陆许溱(1978.9~1979.8)
  马黄汉(1978.9~1980.9)
  徐一贯(1979.8~1980.9)
  侯光春(1978.9~1979.8)
委 员
  王明非(1978.9~1979.8)
  卢志忠(1978.9~1979.8)
  孙思哲(1978.9~1979.8)
  刘启堂 李 明 陆许溱
  杨衍普(1979.8任)
  杨赞周(1978.9~1979.8)
  苗玉卿(1978.9~1979.8)
  岳淑卿(1978.9~1979.8)
  赵 丹(1978.9~1979.8) 侯光春
  聂希文(1978.9~1979.8)
  袁法治(1978.9~1979.8)
  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主 任
  赵西林(1978.9~1980.9)
  李光远(1980.9任)
副主任
  陈志藻 兰 陵(1979.8~1980.9,1981.10又任)
  马绪涛(1979.8~1980.9,1981.10又任)
  徐一贯(1978.9~1981.3) 陈仰之 衣吉民
  刘 光(1978.9~1979.8)
  于矛雷(1979.8任)
  聂希文(1979.8任)
  徐 彬(1980.9任)
  张云汉(1981.10任)
委 员
  王丙南 沈之庸 陆许溱 杨衍普 张永耀 张复臻 黄 苏 黄志道
  张伯荧(1981.10任) 姜维翰(1981.10任) 黎 民(1981.10任)
  对台宣传委员会(1980年9月设立)
主 任
  廖弼臣
副主任
  兰 陵 许继曾 马绪涛 徐一贯(1980.9~1981.3) 张永耀
委 员
  马黄汉 王桂浑 刘汉耀 陈水木 陆许溱 周 正 杨衍普 张公庭 张家宝
  姚轻耘 崔北川
  提案审查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设立,1981年10月改为常设机构)
主 任
  李学林
副主任:
  曾在因(第二次全体会议期间担任)
  陈志藻(第二次全体会议期间担任)
  卢志忠(第二次全体会议期间担任)
  马绪涛 王桂浑(1981.10任)
  张永耀(1981.10任,第二次全体会议期间任委员)
委 员
  丁一九 王明非 张公庭 张成杰 卢志忠 陈仰之 孙 波(1981.10任)
  许云湘(1981.10任) 岳健民 岳淑卿 张先平 韩大昌
  董润生李介民(1981.10任) 丛 林 孙思哲 邹凤舞 李洪才 吕建嘉 聂希文
  隋松久 杨衍普 陆许溱
  刘深桂(第二次全体会议期间担任)
  刘成竹(第二次全体会议期间担任)
  金宝兴(第二次全体会议期间担任)
  张秉勋(第二次全体会议期间担任)
  苗玉卿(第二次全体会议期间担任)
  文化工作组
组 长
  聂希文
副组长
  李 铮 沈之庸 石 可(1978.9~1980.7) 李师斌
  教育工作组
组 长
  李光远(1978.9~1980.9)
  苗玉卿(1980.9任,以前为副组长)
副组长
  郭谨安 何立中 刘天伦 刘伟林(1980.9任)
  工商工作组
组 长
  马绪涛
副组长
  吕建嘉 侯光春 孙鸿正 周棣轩
  医药卫生工作组
组 长
  孙思哲
副组长
  杨 枫 尹学熙 史道生 石雪筠
  科技工作组
组 长
  曾在因(1978.9~1980.7) 卢志忠(1980.9任,以前为副组长)
副组长
  杨衍普 纪明侯 陈立诚 刘汉耀
  市政建设工作组
组 长
  丁一九
副组长
  李介民 沈元毅(1978.9~1980.7) 吴洪年
  王凤亭(1980.9任) 董润生(1980.9任)
  妇女工作组
组 长
  岳淑卿
副组长
  周世英 张宜范
  华侨工作组
组 长
  谭 良
副组长
  杨赞周 白雪娥
  民族宗教工作组
组 长
  李 明
副组长
  刘柏年(1978.9~1980.7) 金宝兴 白天增(1980.9任) 肖连芬
  对台宣传工作组(1978.9~1980.9)
组 长
  廖弼臣
副组长
  亓仲馨 张永耀 张家宝 陆许溱 陈水木
  法制工作组(1979年3月决定设立)
组 长
  衣吉民
副组长
  邹凤舞 李洪才 张永耀
  经济建设工作组(1982年5月设立)
组 长
  孙 波
副组长
  许云湘 孙鸿正 杨 进
  体育工作组(1982年5月设立)
组 长
  丛 林
副组长
  郭谨安 李宏文
副秘书长
  韩大昌(驻会) 刘 光(驻会) 王丙南(驻会) 张永耀 杨衍普 侯光春 陆许溱
  黎 民(1981.9任,驻会)
  机关办事机构
  第五届委员会时期,机关办事机构设秘书处,工作人员34人。驻太平路29号。
主 任
  刘善斌(1978.7~1979.10)
  孙熙福(1980.5任)
副主任
  孙熙福(1979.2~1980.5)
  赵子光(1978.9~1980.5)
  于烽之(1980.5任)
  宋仁正(1980.5任)
  盛天昌(1980.5任)
  赵芳珍(1982.9任)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8 17:55

第六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1978年7月至1983年4月)  
第二章 重要活动

第一节 全体会议


  第一次全体会议 于1978年7月22日下午至29日上午在市南区礼堂举行。应到委员367人,实到344人;在青岛的全国和山东省政协委员35人列席了会议。
  会议由7月22日下午预备会议选出的主席团主持,主席团成员:马绪涛、王寅(女)、王明非、王松坡、王稔五、方宗熙、尹学熙、刘众前、刘成竹(女)、刘柏年、刘效舜、邓汉祥、邓兆祥、邓和山、兰陵、卢志忠、史道生、廖弼臣、牟周、许云湘、许继曾、纪明侯、孙鸿正、李光远、李铮、李聚馨、杨枫、杨有林、杨赞周、张云汉、张永耀、张成杰、张秉勋、陈志藻、金宝兴(回族)、岳淑卿(女)、范鸿恩、赵宁、赵西林、侯光春、侯连三、袁法治、高振洲、黄光斗、曾在因、韩大昌、黎辉;常务主席:刘众前、牟周、赵西林、廖弼臣、赵宁、兰陵、陈志藻;秘书长:兰陵。
  会议于7月23日下午开幕。执行主席赵西林主持开幕式。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动员全市各界人士贯彻中共十一大路线和全国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精神,揭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罪行,进一步发展革命统一战线,加强全市人民的大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把中国建设成伟大的初级阶段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会议听取和讨论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刘众前的讲话;列席青岛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和讨论市革委主任刘众前作的题为《全市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的工作报告,讨论青岛市1978~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规划草案;选举政协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
  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刘众前在讲话中批判了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阴谋篡党夺权、破坏统一战线、破坏政协工作的罪行,提出了青岛市到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的奋斗目标,并对全体委员提出以下希望和要求。(一)要积极参加新的持久的学习运动,在全市掀起学政治、学科学、学文化的热潮。(二)要继续投入揭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伟大斗争,肃清其流毒和影响,拨乱反正。(三)要积极参加初级阶段建设,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多作贡献。(四)要积极参加有关国家政治生活和统一战线的政治协商活动,向各级领导机关提出建议,协助中共青岛市委落实好中共的方针、政策,改进工作;推动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积极参加初级阶段革命和初级阶段建设。(五)要积极开展解放台湾的有关工作,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贡献;要贯彻执行中国的革命外交路线和政策,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揭露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战争政策,支持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学习了毛泽东1962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五届一次会议文件。对刘众前的讲话和青岛市1978~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规划草案进行了认真的讨论。20名委员作了大会发言,畅谈了为四化作贡献的心愿,揭批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罪行。这次会议,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落实政策问题。许多委员在发言中,要求迅速处理由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所造成的各种冤案,以及历史遗留的问题,主要是解决被挤占房屋问题、复议历史结论问题、补发工资和安排使用问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共有67件。大会主席团研究了这些意见和建议,决定转请市革委有关部门处理。
  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对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刘众前的讲话、市革委工作报告、青岛市1978~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规划(草案),一致表示坚决拥护。号召全市各族人民、各界爱国人士,坚决贯彻中共十一大路线,实施新宪法,坚决贯彻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Gov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各项任务;进一步清除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流毒和影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展革命统一战线,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解放台湾,统一祖国,推动国际反霸统一战线的发展,为奋战八年把青岛建设成为大庆式的初级阶段工业城市,为在本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初级阶段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
  大会于7月29日上午闭幕。新当选的市政协副主席赵西林主持了闭幕式,副主席牟周致闭幕词。
  第二次全体会议 于1980年7月19~25日在市南区礼堂举行。应到委员397人,实到328人;在青岛的全国和山东省政协委员21人列席了会议。会议由政协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持。
  会议于7月19日上午举行预备会议,下午正式开幕。市政协副主席牟周主持开幕式,副主席赵西林致开幕词。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进一步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扬民主,进行政治协商,进一步动员和团结全市各界人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为搞好青岛市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实现台湾回归祖国积极贡献力量。
  会议列席青岛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并讨论青岛市革命委员会代主任李秉政所作的青岛市革命委员会工作报告、市革委副主任许善义所作的青岛市1979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和1980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意见的报告、市财政局局长杨维新所作的青岛市1979年财政决算和1980年财政预算的报告,以及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青岛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市政协副主席李光远作的政协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补选政协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主席,增选副主席和常务委员。
  李光远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回顾了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以来,积极恢复和开展市政协工作,动员各界人士投入揭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协助中共青岛市委落实政策,推动各界人士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所做的工作。并提出今后的工作任务:坚决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执行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调动各界人士的积极性,为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为争取台湾回归祖国和发展国际反霸统一战线作出更大贡献。为此,(一)要加强政治协商工作,进一步发挥政协在国家生活中的积极作用;(二)要继续组织和推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和各界人士学习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三)要进一步加强工作组的活动,充分发挥委员和各界人士在政治生活和四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四)协助中共青岛市委和Gov进一步落实政策;(五)大力开展对台湾的宣传工作。
  与会人员讨论了李光远的报告,认为青岛市政协恢复活动两年来,工作开展很积极,协助中共青岛市委和市革委做了大量工作。同时,对改进政协的工作,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要求。主要是:要求多组织一些参观活动;建立科学会议中心和成立科技顾问团;做好文史资料的抢救工作;加强专业组活动;经常召开民主座谈会等等。
  与会人员讨论了市革委的工作报告,认为报告是实事求是的。并对青岛市基本建设、环境保护、工业生产、落实政策、干部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批评和建议。
  会议期间,设立了提案审查委员会,收到委员提案295件。经提案审查委员会审查提出办理意见后,提请大会审议并作出了《关于提案审查决议》。
  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决议》,表示拥护市革委工作报告,同意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决议》认为,四个现代化建设是当前最大的政治,政协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进一步团结动员各界人士,为四化建设不断作出新贡献。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挥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发扬政治协商的优良传统,认真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充分调动各界人士的积极性,为发展青岛市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为四化建设和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全体委员决心在中共青岛市委的领导下,紧密地团结在中共中央周围,同全市人民一道为把青岛市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以轻纺为主的工业基地,以海洋科学为重点的科研基地、外贸出口基地和旅游疗养胜地,成为一个工农结合、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文明、整洁、优美的初级阶段城市而努力奋斗。
  大会于7月25日下午闭幕。执行主席谭河亭主持了闭幕大会。新当选的市政协主席刘维理致闭幕词。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8 17:56

第六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1978年7月至1983年4月)  
第二章 重要活动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会议


  第一次会议 于1978年7月29日下午举行。会议讨论决定赵西林、廖弼臣、李光远、曾在因、兰陵为驻会副主席;马黄汉、亓仲馨、郭心斋、徐一贯、陈仰之为驻会常务委员;决定韩大昌、刘光、王丙南为驻会副秘书长。
  会议研究了政协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的贯彻问题。市政协主席刘众前在讲话中提出了贯彻意见:(一)组织和推动各方面人士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中共中央的指示、中共十一大文献、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五届一次会议文件、全国科学大会文件,学习新时期的总任务和新宪法,完整、准确地领会和掌握毛泽东思想体系,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多作贡献;(二)组织和推动各方面人士继续投入揭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三)认真处理来信来访,协助有关部门落实政策;(四)组织和推动各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和统一战线的政治协商活动;(五)政协和各民主党派要分别定出下半年工作方案,开展活动。与会常委讨论同意刘众前的意见。
  第二次会议 于1978年9月16日下午举行。会议讨论通过了政协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1978年下半年工作要点,总的要求是深入揭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一步肃清其流毒和影响,深入开展打击贪污盗窃、投机倒把和反革命破坏活动的“双打”运动,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要做好举办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爱国人士座谈会的工作,交换有关时事政策和统一战线的意见;采取报告会、批判会、自学和小组座谈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各界人士学习毛泽东主席《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全国科学大会有关文件,深入揭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及其在山东、青岛代理人的罪行;设立工作组开展活动,协助国家机关宣传和贯彻中共中央的政策,改进工作;开展文史资料研究工作;开展对台宣传工作;组织委员进行参观访问,了解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各条战线发生的变化;做好信访工作;为加强委员、各界人士的联系,活跃文娱生活,要举办一些晚会,国庆和新年举行文艺晚会、座谈会、茶话会等。
  会议通过成立学习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和文化、教育、工商、医药卫生、科技、市政建设、妇女、民族宗教、对台宣传、华侨等10个工作组,并任命了两个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和各工作组的负责人。会议还听取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丙南关于对政协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办理情况汇报。
  市政协副主席赵西林讲话,要求政协常委进一步提高对做好统战、政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政协工作全面活跃起来。
  第三次会议 于1979年3月14日举行。市政协主席刘众前在会上讲话,介绍了青岛的形势。会议主要讨论和通过了市政协副主席兰陵作的《青岛市政协1978年工作总结和1979年上半年工作意见的报告》。报告指出,政协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以来,深入揭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破坏统一战线工作的罪行,进一步肃清其流毒和影响;举行各党派、团体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围绕落实政策等问题进行协商;组织委员学习和参观,解放思想,调动了为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积极性;开展工作组活动,为四化建设广开了言路、才路;通过处理来信来访,落实了有关政策。随着国家工作着重点的转移,1979年上半年的工作必须转到为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要组织委员学习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领会工作着重点转移、落实政策、发扬民主、加强法制和安定团结的重大意义;推动落实政策;围绕工作着重点转移,开展工作组活动;召开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会等进行政治协商活动;适当健全机关办事机构。
  与会常委在讨论发言中,围绕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畅谈了心得体会。认为中共中央这项重大战略决策,把中国的初级阶段革命和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有着重大、深远的意义。并联系青岛市的工作,对各行各业如何搞好工作着重点的转移,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主要是有关落实政策和发展科学技术问题。对于如何使政协工作跟上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也提出了建议。会议决定建立法制工作组。
  第四次(扩大)会议 于1979年7月12日下午举行。驻青岛的全国和山东省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领导成员、工作组负责人也出席了会议。市政协副主席曾在因传达了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文件,市政协副主席许继曾传达了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情况及个人体会。
  市政协副主席赵西林讲话指出,两个会议文件给青岛市政协指出了前进的道路,希望各位委员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跟上战略转移的步伐。
  市政协副秘书长刘光汇报了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邓汉祥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期间逝世及追悼会的情况。
  第五次会议 于1979年8月21~24日举行。会议学习了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精神和山东省革委会第五届第三次全委会议、政协山东省第四届第四次常委会议精神;列席青岛市革委会第八届第二次全委会议,听取并讨论了市革委主任刘众前作的青岛市革委关于前段传达学习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精神的情况和青岛市1979年以来的工作情况及今后工作意见的报告;讨论通过了《青岛市政协常委会关于贯彻全国五届人大和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精神的工作意见》。《意见》提出今后的主要工作:(一)认真学习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精神,并结合重新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继续深入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深入批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极“左”路线,把思想和行动真正统一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二)通过各种形式,就青岛市政治生活和四化建设中的问题,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实行充分的协商;(三)协助中共青岛市委和Gov抓紧落实政策,特别是统战方面的政策;(四)积极开展工作组活动,推动工作组成员及其联系的群众,为四个现代化献计献策;(五)积极开展对台宣传工作,为台湾回归祖国贡献力量;(六)把文史资料的征集、整理工作开展起来。
  与会人员讨论了刘众前代表市革委作的工作报告,一致表示赞同,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这次会议还通过了学习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成员调整名单。
  第六次(扩大)会议 于1980年1月5日举行。出席会议共280人,除青岛市政协常委、委员,各工作组、学习组成员外,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部分社会知名人士,也应邀参加了会议。市政协副主席赵西林、陈志藻分别传达了政协山东省第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盛况及文件。会议讨论通过了《青岛市政协常委会关于贯彻省人大五届二次会议和省政协四届二次会议精神的意见》。《意见》提出今后的主要工作,要进一步开展政治协商,活跃政治生活,促进四化建设;推动落实政策;组织和推动委员和各界人士紧密结合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的实践,学习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进一步开展对台湾的宣传工作;把文史资料的征集、整理、编辑工作开展起来。要求在新的一年里,把委员和各界人士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做解放思想的促进派、做安定团结的促进派、做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促进派、做统一祖国的促进派。
  与会人员在讨论中认为,市政协在中共青岛市委的领导下,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协助中共青岛市委了解情况、落实政策做了大量工作,政协的工作比较活跃。同时,希望进一步协助落实政策、积极参与青岛市四化建设规划的讨论和制订、配合有关部门对市场物价进行检查。
  第七次(扩大)会议 于1980年4月8~9日举行。市政协学习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和各工作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中共青岛市委第一书记李治文出席会议并讲了话。
  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公报;市政协副主席李光远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认真传达好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的通知》;山东省政协常委、青岛市政协常委徐一贯传达了政协山东省第四届第八次常委会议精神。
  会议通过了《政协青岛市第五届第七次常委扩大会议决议》,表示热烈拥护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平反等各项决议,认真学习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文件,坚决贯彻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精神。
  会议还讨论通过了《青岛市政协1980年工作要点》。《要点》提出1980年的工作,要贯彻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和维护中国Our Party的领导,坚定不移地执行中国Our Party在新时期的政治路线和有关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初级阶段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Our Party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青岛市爱国统一战线和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调动各方面人士的积极性,为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和争取台湾回归祖国作出更大贡献。
  与会人员还对整顿领导班子、干部作风、落实政策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
  第八次会议 于1980年7月7日举行。会议协商召开政协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的事项。讨论了常委会的工作报告;研究了五届二次全体会议议程(草案);听取中共青岛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赵宁对增补委员的说明后,协商通过了增补委员的名单。原有委员367名,刘众前、刘柏年、李聚馨、程慰世、管瑾讠刃、石可等6名委员调离青岛市,邓汉祥、唐伯涛、沈元毅、朱建章、李萌初、张秀生、高材等7名委员病故。增补委员43名,共有委员397名。
  第九次会议 于1980年7月24日上午举行。这次会议是在政协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期间召开的。会议听取了第二次全体会议分组讨论的情况;协商通过补选主席、副主席,增补常务委员候选人名单及有关选举的事项;讨论大会决议(草案)。中共青岛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赵宁对补选主席和副主席、增补常委作了说明:主席刘众前调山东省工作,副主席牟周、赵西林、曾在因拟到市Gov或市人大常委会任职,不再兼任政协副主席,常务委员李聚馨、刘柏年、石可已调离青岛市,袁法治工作有变动需要更换,邓汉祥、唐伯涛、朱建章、沈元毅病故,因此,要补选主席和两名副主席,李学林已安排任副主席,需补办手续。原有常务委员80名,除去调离本市、减少兼职、病故的,还有68名。这次拟增补30名,共98名。
  第十次会议 于1980年9月3日举行。会议讨论通过了《青岛市政协1980年下半年工作意见》,对学习、各工作组活动、对台宣传、提案处理、文史资料等工作作了具体安排。会议还通过了《青岛市政协第五届委员会部分组织机构调整名单》,并决定将对台宣传组改为对台宣传委员会。
  市政协主席刘维理在会议结束前讲话,要求政协工作充分发挥协商、监督作用,对青岛市的大政方针进行协商,把各方面的意见反映上来;要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改善党的领导,发扬初级阶段民主,健全法制,巩固安定团结的局面,促进现代化建设;要为争取台湾回归祖国努力工作;要加强学习,适应新形势。
  第十一次会议 于1980年10月11~16日举行。驻青岛的山东省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领导成员,以及区、县、局、所、大专院校统战工作部门负责人,已成立的区、县政协负责人列席会议。会议学习了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五届三次会议文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开幕词和闭幕词、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列席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听取了市长李秉政关于山东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精神的汇报,听取和讨论了副市长许善义关于青岛市1980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和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初步安排的报告、副市长宋玉珉关于青岛市赴日经济考察情况的报告,及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和青岛市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汇报;听取和讨论了市政协副主席李光远、常委谭河亭关于政协山东省第四届第九次常务会议情况和有关文件的传达。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第五届第三次会议为中国指明了政治上、经济上改革的方向,意义非常重大和深远,表示坚决拥护,一定要当改革的促进派,为改革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大家还围绕改革和反对官僚主义问题,联系实际,对青岛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批评和意见。
  会议通过了《政协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决议》,号召全体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一切爱国人士,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第五届第三次会议的精神,为实现两个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而共同努力。要更好地发挥政协的协商和监督作用。要调查揭露和批判官僚主义现象和违法乱纪行为,提出处理意见。要协同有关部门积极为国家发现和推荐人才,积极参与干部制度改革,提出建议。要积极开展对台工作,为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统一大业作出积极贡献。
  第十二次会议 于1981年4月6~10日举行。会议列席了青岛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兹心传达的山东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精神、副市长陈宗元《关于青岛市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的报告》、市公安局局长李逵道《关于青岛市社会治安情况的报告》,市民政局局长、市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马玉堂《关于青岛市县级直接选举工作情况的报告》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治文、副主任武杰的讲话。
  与会人员紧紧围绕经济调整、政治安定这个中心议题展开了讨论,一致拥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在经济上实行进一步调整、在政治上实现进一步安定的重大决策;赞同市Gov关于青岛市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的安排和主要措施。委员们对国务院确定青岛市为全国十二个中心城市之一,感到欢欣鼓舞。同时对青岛市的工作也提出了49条意见和建议。主要有:要解除知识分子的后顾之忧;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抓好青少年教育;加强大专院校的治安工作;对经济体制改革应取慎重态度,防止有的工厂成立公司后生产下降、成本提高等问题。
  会议审议通过《青岛市政协关于1981年工作安排意见》。提出1981年要紧紧围绕经济调整和政治安定这个中心,积极开展工作,为促进青岛市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建设,为完成青岛市以调整为中心的各项任务,为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贡献力量。为此,要通过政治协商活动,宣传和贯彻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精神,调动各界人士的积极性,为完成1981年的各项任务而共同努力;组织和推动各界人士继续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文件,同时继续学习《中国初级阶段经济问题》,逐步认识中国初级阶段经济建设的规律;组织好工作组的活动;继续加强对台宣传工作;加强文史资料的抢救和征集工作;认真做好提案处理和信访工作;加强同县、区政协的联系。会议还审议了《青岛市政协关于五届二次会议提案办理情况的书面报告》。
  会议通过政协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热烈响应全国政协第五届第十五次常委会议号召,要求市政协全体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做经济调整和安定团结的促进派;加强调查研究,注意经济调整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Gov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协助中共青岛市委和Gov做好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初级阶段民主和法制,热情关怀青少年的成长,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形势教育、前途理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开展以“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貌活动,大力支持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发扬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共产主义道德,促进青岛市初级阶段精神文明的建设。
  第十三次(扩大)会议 于1981年10月5日举行。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各县、区政协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思想战线问题座谈会文件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
  会议通过了《关于学习贯彻全国思想战线问题座谈会精神的决议》,要求全市政协委员认真学习领会全国思想战线问题座谈会文件的精神,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初级阶段民主和法制,努力改造世界观,本着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原则,实行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的方针,又红又专,在各自的岗位上,振奋精神,积极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拥护叶剑英委员长进一步阐明的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决议》。号召全市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为促进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积极贡献力量。
  会议还通过《关于任命黎民同志为青岛市政协驻会副秘书长的决议》、《关于增补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及委员的决议》、《关于把提案审查委员会改为常设机构的决议》,并对政协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期间提案审查委员会的委员做了调整。
  会议结束时市政协副主席廖弼臣对会议做了总结,并提出了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活动的意见。
  第十四次会议 于1982年1月11日举行。各县、区政协负责人列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列席了青岛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代表郭绍仪、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训0关于全国和山东省人大第五届第四次会议精神的传达;听取了市政协副主席许继曾关于全国政协第五届第四次会议精神的传达,市政协副主席廖弼臣关于政协山东省第四届第四次会议精神的传达;听取了市政协副主席兰陵关于召开政协青岛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说明,并通过了召开这次会议的决议。7人在会上发言,畅谈了学习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的Gov工作报告的感想,表示了致力于四化建设、发展青岛市大好形势的信心和决心。
  第十五次会议 于1982年3月23~25日举行。会议列席了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市计划委员会主任顾建华《关于青岛市198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1982年安排意见的报告》,市财政局副局长王明远《关于青岛市1981年财政决算和198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市经济委员会主任祝盛业《关于企业整顿工作及安排意见的报告》。与会委员认为,三个报告是实事求是的,表示赞同。同时提出,整顿企业首先要整顿领导班子、教育好职工队伍,从根本上解决供水和乘车难等问题的建议。
  这次会议还听取和讨论了中共青岛市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协常委谭河亭关于全国、全省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的传达。与会委员对中共党员与中共党外人士建立“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关系的号召,深感亲切,表示要更自觉地接受中共的领导,同中共党员交知心朋友,肝胆相照,同心同德。同时,对贯彻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安排使用党外人士、发挥知识分子作用、落实房屋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要求退还民主党派、工商联原在中山路72号、74号办公用房。
  会议还听取并讨论通过了市政协副主席兰陵作的青岛市政协《关于1981年以来的工作情况和今后工作的意见》的报告。
  会议增补孙竹年、阎同科为政协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市政协主席刘维理在会上传达了中共山东省委和青岛市委的提议:孙竹年、阎同科任青岛市政协常务委员、副主席,待全委会补办手续。常委会表示同意。
  刘维理在会议结束时讲话,要求尽可能做一些视察、调查研究,落实会议提出的各项工作,促进1982年政协工作有决定性进展。
  第十六次会议 于1982年5月12~14日举行。会议学习讨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真关于宪法修改草案的说明。一致认为《宪法修改草案》交付全国人民讨论,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的大事,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力的生动体现。认为这是符合中国国情比较完善的一部宪法。会议通过了《关于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决议》,号召全市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积极地投入宪法修改草案的学习和讨论。
  这次会议,还列席了青岛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西林关于山东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精神的传达;听取和讨论了青岛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旭生关于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的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汇报、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马骏农关于第三次人口普查准备情况和实施意见的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治文关于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友好访问团访问日本的报告。
  与会人员在关于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的讨论中,一致认为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防腐防变的斗争,关系到四化建设的成败、党和国家盛衰兴亡的大事,表示坚决拥护。对青岛市打击经济犯罪的工作,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建议。
  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建立经济建设组、体育组的决议》。
  第十七次(扩大)会议 于1982年8月17~18日举行。驻青岛的山东省政协委员、青岛市政协驻市内五区的委员也参加了会议。中共青岛市委书记王今吾,副书记、市长李秉政出席了会议。市政协主席刘维理主持会议并讲话。他说:这次会议的任务是传达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和山东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有关文件,讨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改草案》。兰陵副主席8月14日向中共青岛市委常委会议汇报市政协的工作,中共青岛市委常委会作了认真的讨论,对市政协近几年来的工作比较满意,希望政协常委、全体委员,今后团结各方面的人士,为四化建设,为台湾回归祖国,积极作出贡献。
  会上传达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宁一《关于政协章程修改草案的说明》、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澜涛《关于全国政协机构改革和人事任免事项的说明》及在各省、市、自治区政协负责人座谈会上的讲话、山东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扩大会议精神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改草案》。与会人员通过学习讨论认为,政协章程草案反映了新时期政协工作的特点,体现了统一战线的政策,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修改的建议。
  会上还听取和讨论了市政协副主席廖弼臣关于青岛市政协1982年上半年工作情况的汇报,审议通过了《1982年下半年工作要点》。《要点》指出:9月1日将召开中国Our Party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青岛市政协1982年下半年的工作,要根据十二大的精神来安排。各工作组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任务,通过视察、调查、专题座谈会等方法,了解情况,研究问题,对Gov和有关部门的工作提出建议;召开为四化服务的经验交流会,推动委员和各界人士为四化建设作出新贡献;加强与各界人士的联系,听取他们对落实政策特别是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和合作共事方面的意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从政协实际出发贯彻对台工作会议精神;继续着眼于“抢救”,大力征集文史资料。
  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增补黄雪娥为本届委员会委员的决定》。
  会上还座谈了中美两国Gov就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发表的联合公报。
  第十八次会议 于1983年3月30日举行。讨论了召开政协青岛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有关准备事宜。讨论通过了政协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审查委员会的报告;协商决定了政协青岛市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名单;审议了关于召开政协青岛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方案等事项。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8 17:56

第六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1978年7月至1983年4月)  
第二章 重要活动

第三节 主席会议


  第五届委员会期间,多次召开主席办公会议,主要研究了如下工作:(一)学习中共中央文件和全国政协、山东省政协一些会议精神,协商研究贯彻意见。学习全国思想战线问题座谈会文件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协商提出了贯彻上述文件的两个决议草案,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草案,听取了各工作组讨论情况的汇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二)协商研究召开常务委员会议、全体委员会议的议题和筹备工作及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等大型纪念活动的安排等。(三)研究市政协委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政策落实问题。(四)研究工作计划要点,安排日常工作。(五)研究政协机关的人员编制等机关建设事项。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8 17:57

第六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1978年7月至1983年4月)  
第二章 重要活动

第四节 日常工作活动


  揭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拨乱反正,落实政策 1978年青岛市政协恢复活动初期,把揭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罪行,拨乱反正,解放思想,落实政策,恢复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作为主要任务,动员和组织各界人士积极投入了揭发批判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及其在山东、青岛的代理人肆意践踏中国Our Party的各项统战政策,诬陷迫害各民主党派、各界爱国人士和知识分子的罪行。通过批判,分清了是非,消除了余悸,调动了各界人士为初级阶段建设事业服务的积极性。
  随着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揭发批判和中共中央关于纠正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等指示的贯彻,许多委员提出落实政策的问题。在第五届委员会期间,收到和接待各界人士的信访839件,其中大多数是要求落实政策的问题。为协助中共青岛市委和Gov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市政协通过各种途径,调查了委员及社会人士中平反冤假错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私房被占等方面的情况和知识分子的政策、宗教政策、原起义投诚人员政策、去台人员亲属的政策、原工商业者政策的执行情况,以及各界人士在安排使用、合作共事、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向有关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督促办理。对有些案件,市政协的领导亲自出面和有关部门联系协商,求得迅速妥善解决。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还邀请各方面的知识分子进行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下达关于纠正反右派斗争扩大化错误的指示后,配合有关单位对青岛市政协系统内错划右派人员进行复查甄别,作了改正。
  组织、推动委员和各界人士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Our Party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时事政治 第五届委员会期间,中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转变时期。为使委员和各界人士适应新形势,市政协学习委员会及时地作出学习安排,组织了90多名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来市政协学习。除分散和分组学习外,还召开大型学习座谈会20多次、小型座谈会30多次。着重学习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所确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多次开展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1979年9月组织103人的各界人士大型座谈会,进行了讨论,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学习了邓小平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邓小平关于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陈云、李先念、邓小平等在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胡耀邦关于思想战线问题的谈话;学习了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第五届第一、二、三、四次会议的文件。帮助大家清除“左”的思想束缚和影响,加深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重大决定及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上来的理解,解放思想,调动积极性,活跃政协工作,收到良好效果。1980年2月市政协常务委员列席青岛市革命委员会全委会议,听取市革委副主任刘维理传达邓小平关于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后,一致认为,邓小平提出的“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三大任务,和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具备的四个前提,表达了人民的要求,是行动纲领,经过学习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之后,市政协用了近五个月的时间,推动各界人士深入学习了《中国Our Party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帮助大家正确认识和理解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分清建国以来的是非功过,增强了对实现新时期总任务的信心。中共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市政协先后邀请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各界人士进行多次座谈。大会闭幕后,组织委员和各界人士深入学习了大会文件。此后,对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文件、“六五”计划以及新宪法和政协章程等重要文献,都组织了认真的学习。帮助大家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开创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及方针政策。
  在此期间,对中美建交、中日建交、对越进行自卫反击战、对日本文部省篡改侵华历史的谴责等等,都及时组织了座谈。1981年10月10日举行了有200多名各界人士参加的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座谈会,1983年3月举行了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座谈会。为了帮助大家学习,先后组织辅导报告31次,参加人数达8000多人次,印发了一些学习材料。同时,组织参观了工业生产,考察了农村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还去泰安、济南、淄博、西安、成都、重庆、武汉、南京等十多个城市和地区参观学习。
  参加对青岛市大政方针的讨论,发挥协商、监督作用 第五届委员会期间,除全体会议和常委会议对青岛大政方针进行协商和监督外,还经常围绕中共中央和国家的中心任务、重要决定及同人民生活有关的重要问题,邀请有关委员和各界人士进行座谈。如:1978年12月召开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交谈时事政策和统战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1979年1月召开非中共党员的市政协常委和民主党派负责人会议,传达中共中央批转的中共上海市委落实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八条政策,讨论在青岛市民主党派中传达贯彻的意见。1979年11月中央决定调整部分职工工资和调整部分产品价格,在向群众公布之前,市政协召开座谈会,向部分委员和各界人士代表介绍了情况,听取了他们对贯彻的建议,并配合进行宣传工作。1980年春节前后,又组织对市场情况和私自提高商品价格问题进行了座谈,提出了严格控制物价的建议。有的委员还参与了市革委统一组织的物价检查,协助Gov加强物价管理。1981年国务院决定调整涤棉布、烟酒价格,市政协也组织了座谈会,提出了贯彻的建议。市政协还协助中共青岛市委多次举行“双月座谈会”,邀请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各界人士同中共青岛市委领导一起,就落实政策、市政建设、教育等青岛市政治生活和经济建设方面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中共青岛市委、市Gov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也多次应邀向政协委员介绍情况,就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对于青岛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多次组织委员和专家同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提出许多建议。1981年市Gov发来《青岛市总体规划说明》(讨论稿)后,又组织座谈会,提出了修改补充意见;1982年为协助Gov实施青岛市总体规划中关于对城市风貌保护方面的措施及如何发展旅游事业,又召集有关委员和专家座谈会,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在此期间,还对青岛建筑风格和浮山居住小区规划问题、新辟山东路及其两侧建设规划问题,进行座谈,提出了建议。1982年10月举行座谈会,市政协副主席兰陵、陈志藻、许继曾及部分政协委员、各界人士30余人参加,就《青岛市经济长远发展目标的设想》(讨论稿),同市计委负责人一起进行讨论。与会人员认为该设想符合青岛的实际情况,并提出了许多补充意见。
  推动、组织委员和各界人士为初级阶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第五届委员会期间,各工作组根据各自的专长,围绕青岛市的中心工作活动达107次,参加工作组活动的委员,占委员总数的60%以上。通过这些活动,请有关部门负责人通报工作情况;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进行参观视察,调查研究,提出建议。如:法制组召开座谈会,传达全国五大城市治安座谈会情况,并请市中级人民法院负责人就青岛市社会治安和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情况作介绍,与会人员提出了一些有关维护社会治安、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意见和建议。还组织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各界人士视察了劳改队和劳教所,对管教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民族宗教组组织少数民族中的政协委员,参观调查清真糕点厂、清真饭店、清真副食品商店,并邀请少数民族中部分爱国人士,就青岛市落实民族政策方面的问题进行座谈,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了建议。1980年3月是国家环境保护宣传月,为推动这项活动的开展,科技、市政建设、医药卫生三个工作组,请市建委、环保局和防疫站的负责人参加,共同讨论了青岛市的环境污染和治理问题,并组织部分委员分头到16个单位进行了调查,推动有关单位采取措施,改进了工作。文化组先后三次组织有关人士赴崂山、即墨、胶县、胶南等地考察文物古迹保护情况,写出了有关保护文物的书面建议,得到了中共青岛市委和市Gov领导的重视,并批交有关部门办理。教育组先后考察了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盲童学校,针对存在的问题,写出了书面意见,送交有关部门参考。医药卫生等有关工作组还座谈了青岛市医院经济管理和卫生管理部门贯彻调整方针的问题,调查了海水养殖情况,考察了旅游点,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为寻找解决青岛市交通拥挤状况的途径,市政协组织工商组部分委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对青岛旅社住宿分布和外地来青岛车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提出了调整旅社住客分布、缓解市区交通紧张状况的建议。中共青岛市委领导认为建议很好,批示有关市长、局长研究解决。为支持和推动“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开展,有关工作组先后组织了关于建立共产主义道德规范讨论会、共产主义道德报告会,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妇女组举行座谈会,就深入宣传新婚姻法,发扬共产主义道德风尚,促进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座谈。在此期间,科技等工作组还举办学术交流会,邀请出国考察的专家和来青访问的外籍华人学者作学术报告,邀请辽宁省科协副主席、四机部1447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李铁映作“电子计算机与未来世纪”的报告,进行学术交流。
  为推动工作组的活动,交流工作经验,第五届委员会期间先后召开工作组组长会议11次,组长联席会议4次。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经过落实政策,拨乱反正,很多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和各界人士,心情舒畅,工作积极性提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显著成绩。为交流经验,表彰先进,1982年11月召开了有400多人参加的青岛市各界人士为四化建设服务经验交流会。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政协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主席刘维理在会上讲了话。35人在会上发言或书面发言,介绍了他们的工作成绩和经验。有35人和3个集体单位受到大会表扬。会议还向全市各界人士发出《倡议书》,倡议各界人士深入学习中共十二大文件;为进一步健全初级阶段法制、加强初级阶段民主而努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积极做好对台宣传工作,促进祖国统一。这次会议的召开,有力地推动了各界人士为四化建设服务的积极性。
  在第五届委员会期间,常务委员赵贡琳为支持青岛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向青岛市有关部门捐献港币10万元、彩色电视机3台、收录机10台。常务委员杨赞周向青岛市有关部门及蓬莱县长裕村、济南市园林局等单位捐献日本产摩托车10辆、影印机2台、录像机3台、照相机2架、彩色电视机3台、电子计算器230个、电冰箱16台,以及电影放映机、医疗器械、儿童娱乐设备等物资和珍贵动物,向烟台市华侨宾馆捐献港币1万元。
  进行提案的处理工作 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未设提案审查委员会。会上收到67件意见和建议,均转送有关部门处理。第二次全体会议设提案审查委员会,会上收到提案295件,经研究后,转送64个单位办理。办理的情况大体有三种:按立案的意见和建议办理210件,占全部提案的71.2%;筹备办理51件,占17.3%;不具备条件,当时难以办理的34件,占11.5%。对加强商业网点建设的提案,市财委根据全市商业网点的现状,对发展商业网点采取了具体措施。对稳定物价的提案,市Gov及有关部门很重视,多次组织物价检查团,进行全面的物价检查,并要求各商业服务部门不断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坚决刹住擅自提价的歪风。对加强环境保护的提案,环保部门专门召开了与提案有关单位的会议,责成这些单位采取措施,尽快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取得了较好效果。不少单位订出了消除污染的详细计划,积极进行改造锅炉等设备、安装除尘器或厂房搬迁。对解决交通拥挤问题的提案,有关部门多次研究,计划集中较多资金拓宽和新建数条主要交通干线,在主要路口修建立交桥等。对美化市容、发展旅游事业的提案,有关部门根据青岛的特点,在园林绿化和发展旅游的规划中,拟除修整现有园林绿地和风景点外,还计划新建20多个公园以及动物园、植物园等,并大力植树造林,提高青岛的绿化覆盖面;同时在远景规划中,拟修复和开辟崂山、薛家岛、琅琊台、海上诸岛等风景区。
  开展对台宣传工作和对外联络工作 第五届委员会期间,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共中央对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组织和推动各界人士学习和宣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全国政协《致台湾同胞春节慰问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进一步阐明的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廖承志致蒋经国的公开信等。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对去台人员在大陆亲属的政策。每逢中秋、新年和春节等节日,都分别组织赏月会、茶话会、座谈会,还多次组织游园活动,邀请部分在台人员家属、亲友和各界人士,向他们介绍台湾的情况和对台湾回归祖国的方针政策。中共青岛市委负责人多次一起参加活动,同他们相互交谈。为了帮助他们了解祖国大好形势和各方面的发展变化,还先后组织他们到山东省各地观光游览。还通过有关部门,帮助去台人员亲属同在台湾的亲人、故旧取得了通信联系。在此期间,组织和推动有关委员、各界人士,根据各自的条件,积极参加对台宣传工作,先后组写稿件87篇,写空飘信700多封。
  在此期间,还进行了对外联络工作,参加了接待日本下关市友好代表团的工作,多次接待美国、日本等国外宾和外籍华人。
  开展文史资料的征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第五届委员会期间,文史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各县、区政协,各民主党派都建立了自己的文史工作班子,团结了一批热心文史工作的积极分子,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史料的“抢救”工作。这期间,共征集稿件423件,加上“文化大革命”前征集的217件,共有稿件640件。先后编印了三辑《青岛文史资料》,共约30万字,出版后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并影响到部分海外人士。如《青岛文史资料》第一辑刊登了《老同盟会员陈干生平事略》后,陈干的女儿写信并抄录这篇史料,寄给在香港和日本、美国的亲友及同学,又经在美国的亲属转至台湾亲属,使她在海外的亲友都深受感动,不仅写信来表示感激之情,而且直到1986年还陆续辗转寄来有关陈干的文物复制品。
  同各县、区政协进行联系和指导 青岛市各县、区政协组织于1980年先后恢复了活动。为加强同他们的联系和对其工作的指导,市政协常委会和学习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对台宣传委员会的有些会议请他们参加;有些部署工作的文件,如学习计划等,也发给他们参考。
  进行接待服务,同各地政协建立联系 第五届委员会期间,接待了来青岛休养度假的全国政协委员和知名人士,接待了青海、黑龙江、重庆、南京、杭州、昆明、合肥、承德、大连、大庆、抚顺、齐齐哈尔及内蒙古的伊克昭盟、呼伦贝尔盟等60多个省、市、地区政协参观团和几个城市的民主党派参观团,共1100多人。通过接待,相互交流了工作经验,建立了联系。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8 17:57

第六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1978年7月至1983年4月)  
第二章 重要活动

第五节 机关办事机构的工作


  青岛市政协秘书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实际上被取消了。第五届委员会时重新组建,恢复了工作,并不断充实了工作人员。在秘书长的具体领导下,紧紧围绕政协工作的恢复和发展、政协工作重点向为经济建设服务方面的转移,发挥了参与政务、管理事务的职能,在承上启下、协调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期间,具体筹办全体委员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以及纪念会、学习座谈会、辅导报告会、为四化建设服务经验交流会等大型会议80余次。对各工作组的活动和委员的参观、视察活动,进行了具体的组织和服务工作。对委员的提案和来信来访,同有关部门联系,具体进行了处理工作。特别是为落实委员本身的政策问题和统战工作对象的政策问题,经常到有关部门和单位去联系、督促,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同时,还对来青岛休养度假、参观访问的全国政协委员,其他省、市的政协参观团及知名人士等,做了具体的接待服务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加强了秘书处同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联系,建立了同全国政协、山东省政协以及兄弟省、市政协的联系。




欢迎光临 青岛圈|青岛旅游论坛 (http://199.83.49.77/)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