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岸线长730.64公里,蜿蜒绵长,迂回曲折,沿海植被茂密,自然风景优美,极利“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统筹安排,各得其所”。宜依次布列海滨疗养、风景游览、港口、工业、盐业等业配置与利用。
1984年规划提出:“市区南部岸线严格保护,胶州湾东部岸线控制发展,胶州湾北部为盐业使用岸线,西部海岸线发展港口和小城镇”的总体构想。确定:大麦岛以东海洋环境较好,为海洋科研使用岸线。大麦岛以西至团岛自然风景优美,为风景游览、休疗养使用岸线。团岛至小港为造船工业使用岸线,小港性质定为渔港和客运轮渡港。大港以北至楼山后,中潮线附近至现有岸线进行岸滩改造利用。白沙河以北,近期为盐业使用岸线。红岛东南部岸线保留为居住生活使用,西南部为外贸海上过驳口岸和部分仓储用地。红岛至红石崖近期为盐业使用地。红石崖至黄岛为备用岸线。黄岛北部和东部为油港、内海航运使用岸线,对生活居住岸线必须严格保护。黄岛前湾西南部至薛家岛湾为新港使用岸线。安子为客货运轮渡码头岸线。安子至岛关嘴为社队渔业和筑港单位使用岸线。小岔湾为旅游码头和备用岸线。象嘴至鱼鸣嘴为海滨风景游览疗养使用岸线。唐岛湾至灵山卫为渔业造船使用岸线。关于海洋农牧场的发展,有关单位正在进行海产资源与海洋环境的综合调查,根据发展计划再统筹规划。作者: leon 时间: 2009-9-20 23:04
第一篇 城市规划
第四章 详细规划
第四节 岸滩利用规划
1984年《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胶州湾东岸岸滩改造范围为南北长约12.5公里,东西平均宽度约0.5公里,总面积约6.4平方公里,岸滩改造区外缘修筑海堤,堤顶标高为3.7米,地面标高不低于3米(历史最高潮位为2.97米),雨水排泄口标高1.5米(平均高潮位1.36米)。主要考虑对外交通,生活居住及部分仓储用地。规划用地总面积6.4平方公里。工业仓库用地:主要安排在李村河两岸,瑞昌路以南和第二橡胶厂以北。对外交通:为地方运输服务的内海客货运及轮渡综合码头,规划在瑞昌路以南,现有市区铁路港湾编组站迁至沙岭庄围填地新建。生活居住区:考虑到居住区现状,相对集中布置在沧台南路和第二橡胶厂以南。公共绿地:于沧口居民区附近新建公园1个,在快速干路两侧修筑绿化带。道路:岸滩改造区比较平坦,区内道路网采用方格网形式,沿海主干道长12.5公里,为市区快速干道,主要解决港口疏运。防洪排水:岸滩改造用地被海泊河、李村河、楼山后河分割,汇水面积较小,根据地形条件,采取分片分段排水方式。雨水分片集中,通过管道和明渠排入海湾,污水排泄亦采取分片布置管网系统,集中送入李村河口、楼山后河口污水处理厂,经二级处理后加压排入海湾。近期由各单位自行处理后排入海湾内。作者: leon 时间: 2009-9-20 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