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1990年底,共接待来青岛市的海外及岛内台湾同胞265批,857人次;国内台胞89批,1 109人次。向海外及岛内台湾同胞发宣传品及贺年片1 032份。1982年11月组织居住在青岛市的台胞青年赴厦门寻根访祖活动;1986年7月接待美国南加州台湾旅馆业同业公会访问团;1986年8月协助全国台联、山东省台联会承办第三届全国台胞青年夏令营山东营;1988年11月组织部分离退休老台胞赴山东曲阜、邹县参观;1989年8月协助全国台联承办全国首届台湾省籍大学生夏令营的接待服务工作;1989年9月接待台湾“双十八联谊会”赴青考察团;1990年4月接待美国台湾商人经济考察团。
参加1985~1990年山东省对外贸易洽谈会的台胞邀请联络接待服务工作。1990年4月与齐鲁画院联合举办由台湾著名画家参加的书画联谊笔会。
1990年8月配合青岛市Gov举办1990青岛市“海峡两岸经济贸易联谊会”的联络邀请接待服务工作。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2:45
第五篇 其他社团
第三章 青岛市台湾同胞联谊会
第二节 会务活动
宣传党和Gov对台方针政策,反映台胞的意见和建议
自建会以来至1990年,在联络接待和宣传工作中,主要通过广交朋友、联络乡亲情谊,面对面交谈,举办座谈会,用画册、旅游指南、投资指南、录像带及其他宣传材料,组织参观考察等活动,介绍新中国建立40年来的成就以及祖国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取得的巨大变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更多的岛内台胞及海外台胞了解祖国大陆的情况,理解关于“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政策,增强对祖国统一的共识,成为推动祖国统一的重要力量。对台胞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市经贸委、市计委、市建委和市委统战部等部门反映,共反映上百条意见和建议,并妥善解决了在青台胞升学、就业、农转非和住房困难等20多件。其中,会同市对台办、市房产局等有关部门为台湾大学教授、中国统一联盟执委刘文超先生在青亲属解决了住房困难。为表示谢意,台胞刘文超先生赠青岛市台湾台胞联谊会《乡里情深》锦旗一面。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2:46
第五篇 其他社团
第三章 青岛市台湾同胞联谊会
第二节 会务活动
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台胞返乡探亲定居、落实政策和做好“三引进”工作
1982年以来,为使居住在青岛市的台湾省籍同胞能顺利返乡探亲定居,青岛市台联会做了大量工作。市台联负责人深入到台胞所在单位进行协商,宣传中共对台方针政策,落实有关台胞返乡探亲定居的待遇问题,详细地向他们介绍海峡两岸形势,讲明共同做好对台工作对促进两岸民众的交往和对祖国大陆发展的意义,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对台胞提出的合理要求,市台湾台胞联谊会竭诚与有关部门协商解决,为15名台籍同胞返台探亲定居补助路费1.6万元。热心解答问题,提供方便,帮助办理有关手续,对去台台胞进行行前政治思想和祖国统一形势的教育,鼓励他们回到台湾后,向亲朋好友积极宣传祖国的经济建设成就,为促进祖国早日统一多做有益的工作。
青岛市台湾台胞联谊会自成立以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981)38号文件,提高了居住在青岛市台胞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入党、入团、升学的人数增加,“一视同仁,并在各方面优先照顾”的党对台胞的基本政策得到落实。参政议政的人数增加,许多台胞被选为市、区级以上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全市台胞中,中共党员10人,致公党党员3人,全国人大代表1人,省政协委员2人,市人大代表2人。市政协委员2人(其中1人为市政协常委),区人大代表2人(均为人大常委副主任),区政协委员2人(1人为区政协副主席)。自1989年以来,青岛市台湾同胞联谊会每年春节期间对居住青岛市的台湾省籍同胞户给予一次性补助,金额达2.6万元,体现了党和Gov对居住在大陆台胞的关怀。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协调,妥善解决了15户台胞的入托、升学、就业和住房等问题。由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正确路线和中共中央(1981)38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提高了台胞的积极性,激发了台胞的爱国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发展青岛,建设青岛,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积极的贡献。有5名台胞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生产)者,4名台胞被评为市级“三八”红旗手。2户台胞被评为市级“五好”家庭。有的台胞被晋升为教授、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职称。
青岛市台湾同胞联谊会结合实际情况,发挥自身的优势,开展联谊工作,积极为青岛的改革开放,吸收外资服务。至1990年,为台胞牵线搭桥,提供咨询118次。为来青岛市的海外台胞投资、设厂办企业和开展经贸穿针引线,实现协议金额280万美元,实现贸易金额7.5万美元。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2:46
1965年,青岛市红十字会组建了青岛市献血管理站,有职工4人,统一管理全市的献血工作,改变了过去各医院分散管理的状况。1967年,市红十字会献血站移交市卫生局管理。1982年,市红十字会购进科教片《崇高的义务——献血》,配合义务献血宣传。1986年,编写了《献血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一书,印发了10万册。发动基层红十字会员、民兵检验血型、建立血型档案,并资助血站3000元。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2:47
1951年1月10日,青岛市志愿军家属、烈属和参加军干校的学员家属2 500余人在市Gov门前举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和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爱国集会,会上通过了爱国公约和给毛泽东主席的致敬电。20日,青岛市各界人民4万余人举行提灯游行示威,抗议美国对日本单独媾和及重新武装日本的阴谋。同年2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青岛分会及市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发表声明,反对美国对日媾和及重新武装日本。5月1日,青岛市各界人民35万人举行声势浩大的集会和游行示威。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2:51
第五篇 其他社团
第七章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青岛分会
第二节 会务活动
组织报告会
1951年6月30日,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第三分团在总团副团长陈沂率领下抵青,组织安排代表团向各界人民作报告64场,听众达20多万人。1951年7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代表高巢、王剑魂、王有根等一行7人抵青,向机关、工厂、农村和驻青部队作报告16场,听众19万人。1951年12月8日,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四分团一行63人,在团长陈同生、副团长方令孺率领下抵青,向全市人民作报告46场,听众64万人。1951年12月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英模代表王财、车玉琴抵青,向全市人民报告了他们在朝鲜前线的战斗事迹。1952年2月2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华东分团成员张海、王振奎、柳耀胜、黄万峰、石振兰、于宪桂和朝鲜人民军访华团代表李柱贤、金星九、金福得、俞冬元等10人抵青,向各界群众作报告19场,听众20余万人。1952年4月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团长李雪三和朝鲜人民军访华代表团团长洪淳哲一行抵青,受到市委、市Gov及各界代表的热烈欢迎,代表们在青岛参观了国棉二厂和四方机车厂。
为向群众更加广泛地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宣传教育,1952年2月,市委号召建立宣传员、报告员制度。到9月中旬,全市共确定宣传员、报告员4 814名,其中市级30人,各级党委78人,市委书记、副书记等亲自担任报告员。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2:51
第五篇 其他社团
第七章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青岛分会
第二节 会务活动
组织慰问团
1951年1月18日,青岛市各界人民推选山东大学教授、中苏友协青岛分会副总干事陈云章赴东北地区慰问志愿军伤病员。1951年10月24日,青岛市组成抗美援朝慰问团,在团长、“市和大”和“抗援会”负责人邹升三率领下,赴省内坊子、昌乐等地慰问志愿军伤病员,历时11天。1954年1月25日,青岛市赴朝慰问团代表刘泽民归来,向各界群众2 000多人作访朝报告。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2:51
第五篇 其他社团
第七章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青岛分会
第二节 会务活动
发动青年参加军干校
1950年12月和1951年6月,中央军委和政务院先后两次发出关于动员青年学生和工人参加各种军干校的决定。青岛市青年学生和工人响应号召,自愿报名参加军干校,共计8 000多人,其中被批准者,第一批600人,第二批400人。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2:52
第五篇 其他社团
第七章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青岛分会
第二节 会务活动
组织赴朝医疗队
1951年3月1日,青岛市首批志愿赴朝医疗队42人离青赴朝。队长冯雁忱、副队长王训颍、王滋才,同年7月24日归来。1951年6月12日,青岛市第二批赴朝医疗队一行24人离青,队长张之湘,副队长孙维林,次年5月27日回青岛。1951年9月26日,青岛市第三批赴朝医疗队一行18人离青出发,队长韩积义,副队长孙干卿,次年4月11日归来。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2:53
1952年2月26日,青岛市各民主党派和科技、医务界人士集会,声讨美国侵略军在朝鲜战场上使用细菌武器。3月6日、7日和15日、28日,美机连续4次(9架次)侵入青岛上空撒布细菌毒虫。青岛市党政军民齐动员,一方面组织集会和游行示威,抗议和谴责美国侵略者犯下的罪行;一方面组织广大群众采取有效办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散落在市区贵州路、太平路、莱阳路、浮山所、大麦岛及郊区沙子口、李村、湖岛村、沙岭庄等处的带有毒菌的苍蝇、蚊子、蜘蛛、跳蚤、虱子和各色鸡毛等物清除干净。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2:53
第五篇 其他社团
第八章 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青岛分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青岛分会(以下简称“市和大”)建于1950年1月。1951年1月29日,该会举行成立大会,会上通过了决议,选出“市和大”分会负责人,该会为一世界性组织,总部设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1967年初,中国驻总部代表声明退出该会,“市和大”停止活动。分会主席先后为李芸生、孙朴风,副主席为陈仰之、王桂浑、胡文溶、张克俊,委员77人,均是青岛市党政军、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负责人和无党派著名人士。会址在中山路1号。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