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青岛市志13:社团志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打印本页]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22     标题: 青岛市志13:社团志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949年3月中共青岛市委在莱阳香水沟村组建“青年大队”,对外称“青岛教育研究会青年大队”,队部负责人余华、邢山、孙启珊等。同年5月,中共青岛市委任命章若明任青年大队队长,王少林、辛广义任副大队长。
  1949年5月中共青岛市委决定在青年大队基础上组建“山东省民主青年联合会驻青岛办事处”,章若明任主任。
  1949年6月5日山东省民主青年联合会驻青岛办事处随人民解放军入城,在青岛市湖北路17号正式挂牌办公,主任章若明,副主任王少林。下设宣传部、组织部、青工部、青妇部、青年服务处、青年俱乐部(包括图书阅览室、娱乐室、快报供销处)、青年文工团、秘书处、总务股等9个部门。1949年8月统计,总人数为222人(包括“华东学生联合会驻青办事处”)。
  1949年9月10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工作委员会成立。书记章若明,副书记王少林,委员13人。下设秘书处、组织部、宣传部、学生部(学联)、青工部、青妇部、少年儿童部、青年服务部、青年文工团、团校(1949年12月7日正式成立)、工厂等11个部门和单位。1950年整编前总人数170人(不包括勤杂人员),整编后干部定额为64人。
  1950年5月,青妇部撤销,秘书处改为秘书科,青年文工团并入青岛市文联文工团。1950年5月4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一届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组织部(设干部科、组织科)、宣传部(设教育科、宣传科、群众文化科)、青工部、青年服务部、军事体育部、统战部、学生部、少年儿童部、近郊工作委员会(近郊部)、团校、行政科、工厂等13个部门和单位。1951年11月总人数为75人。1952年3月工厂撤销并入青岛实业棉织厂。
  1953年3月30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二届委员会成立,该届撤销青年服务部、近郊部、行政科3个部门,其它9个部门同上届。
  1954年7月2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年市第三届委员会成立。该届增加秘书科,学生部更名为学校工作部,其它8个部门同上届,共设10个部门,编制72人。这一编制一直延续到1958年。
  1956年9月15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四届委员会成立。
  1957年5月24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1958年5月6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成立。该届除与三届、四届设相同的10个部门外,又增加少年儿童部。1959年5月10日成立少先队青岛市队部委员会。1959年8月增设青农部,总编制72人。
  1960年7月5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六届委员会成立。1961年7月学校工作部与少年儿童部合并为学校和少先队工作部(学少部),军事体育部并入宣传部,青农部并入办公室。本届设办公室、组织部(干部科、组织科)、宣传部(宣传科、教育科、群众文化科)、青工部、统战部(青联)、学少部(学联、少工委)、团校、秘书科8个部门,总编制50人。
  1963年4月25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七届委员会成立。本届除保留上届的8个部门外,又增加社会青年工作部(1966年1月并入统战部)。1963年5月建立市少年宫(事业编制11人),为独立单位。本届总编制47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青岛市的共青团工作停顿。1968年11月团市委机关绝大多数干部下放昌北“五七”干校。
  1973年6月共青团青岛市委员会筹备小组建立,组长潘学林,副组长祝盛业。成员6人,总编制8人。1974年2月,孟庆祝任共青团青岛市委员会筹备小组副组长。设秘书长1人,成员增加1人,总编制11人。
  1975年12月13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八届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组织部、青工部、宣传部、学校部(学联)5个部门。1978年8月团校恢复办学,校址暂设在市委党校内,开办团干部培训班。1979年11月,增设统战部(青联)、青农部。部门设置8个,总编制47人。下属单位有少年宫。
  1979年11月5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九届委员会成立。下设8个部门,同上届,总编制47人。下属单位有少年宫。
  1982年10月5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十届委员会成立。下设8个部门,同上届。1984年3月,增设青年运动史办公室(非正式部门)。1985年3月27日增设研究室。1985年5月学校部更名为学少部。本届团市委有9个正式部门,总编制47人。下属单位有少年宫。
  1985年10月21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十一届委员会成立。下设8个部门,团市委机关编制45人。下属单位5个:青岛市少年宫(县级,代管青岛市少年儿童艺术学校)、青岛市团校(原为团校筹建处,1987年6月升格为县级事业单位)、中国青年旅行社青岛分社(科级,1986年7月建)、全国青少年夏令营青岛营地(副县级事业单位,1989年1月建立)、青岛市青少年读物发行社(1989年9月建,是隶属于团市委和中国青少年读物发行总公司双重领导的全民所有制单位)。
  199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十二届委员会成立。部门设置同上届,团市委机关编制45人,下属单位5个,同上届。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23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一次代表大会


  1950年5月4~7日在青岛市政协礼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259人,代表青岛市8 000多名团员。团山东省委书记杨涤生、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向明、副书记薛尚实等党政领导出席会议。
  会上,薛尚实代表市委作《关于目前形势与青年团今年任务的报告》,鲁钊代表团市工委作《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工作委员会关于十个月的总结及今后的工作任务的报告》。会议提出该届团市委的任务是:厉行节约,加紧进行生产救灾,执行国家财政统一政策,协助党和Gov克服当前的财政困难。大会选举产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一届委员会。鲁钊任书记,王少林任副书记,常委7人,委员23人,候补委员7人。
  会上,代表们一致通过了给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中央军委的致敬电及团中央转苏联团中央的通电。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23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二次代表大会


  1953年3月30日至4月3日在青岛市政协礼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680人,列席代表60人,代表青岛市22 339名团员。
  会上,中共青岛市委第二书记、市长王少庸作《关于当前中心工作的报告》,李范作题为《关于青岛市团的工作总结及今年任务的报告》。会议提出该届团市委的主要任务是: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加强抗美援朝工作,支援国防建设,积极参加本市的生产建设和社会改革。团员青年必须把为保卫祖国建设而努力学习作为当前最迫切、最突出的政治任务来完成。
  大会选举产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二届委员会。李范任书记,鲁光为副书记,常委11人,委员29人,候补委员16人。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23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三次代表大会


  1954年7月21日在市政协礼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450人,列席代表51人。代表全市35 654名团员。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孙汉卿作《关于团的工作报告》,副市长张公制代表青岛市Gov讲话。
  鲁光作《积极锻炼身体,奋发地学习,忘我地劳动,为建设初级阶段而奋斗》的工作报告。提出该届工作任务是:在党的领导下,进一步动员全体团员和青年,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认真执行毛主席对全国青年提出的“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指示,积极参加初级阶段建设和初级阶段改造的斗争,按照青年特点适当地开展团的独立活动。团结广大青年树立“一切为初级阶段”的思想,为完成党所交给的任务而斗争。大会选举产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三届委员会,鲁光任书记,何庆丰、丛林任副书记,常委11人,委员37人,候补委员12人。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24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四次代表大会


  1956年9月15~19日在市公安局礼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984人,代表全市52 649名团员。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处书记矫枫代表市委作报告,刘泽民代表第三届团市委作工作报告。会议提出该届团市委的工作任务是:全市团员青年要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勤勤恳恳,奋发学习,锻炼身体,充分发挥积极因素,在初级阶段建设事业中做出更大成绩。
  大会选举产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四届委员会,书记刘泽民,副书记丛林、徐源洲、王文基、王文山。常委13人,委员39人,候补委员10人。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24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五次代表大会


  1958年5月6~10日在市政协礼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453人,列席代表98人,代表全市54 697名团员。会上,中共青岛市委常委曲文代表市委作报告,刘泽民作《多、快、好、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做初级阶段促进派》的工作报告和《关于我市团费收支情况的报告》。会议提出该届团市委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继续加强思想工作,兴无灭资,不断提高广大青年的初级阶段觉悟,来一个思想上的大跃进。积极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初级阶段总路线。使广大青年勤奋劳动,学习掌握革新技术,来一个生产上、工作上的大跃进。认真整顿团的组织,彻底转变领导作风,使团的工作来一个大跃进。
  大会选举产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刘泽民任书记,丛林、徐源洲任副书记,常委9人,委员43人,候补委员16人。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24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五次代表大会


  1958年5月6~10日在市政协礼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453人,列席代表98人,代表全市54 697名团员。会上,中共青岛市委常委曲文代表市委作报告,刘泽民作《多、快、好、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做初级阶段促进派》的工作报告和《关于我市团费收支情况的报告》。会议提出该届团市委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继续加强思想工作,兴无灭资,不断提高广大青年的初级阶段觉悟,来一个思想上的大跃进。积极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初级阶段总路线。使广大青年勤奋劳动,学习掌握革新技术,来一个生产上、工作上的大跃进。认真整顿团的组织,彻底转变领导作风,使团的工作来一个大跃进。
  大会选举产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刘泽民任书记,丛林、徐源洲任副书记,常委9人,委员43人,候补委员16人。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25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六次代表大会


  1960年7月5~8日在市公安局礼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500人,列席代表80人,代表全市13.5万余名团员。
  会上,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处书记宋星路代表市委作工作报告,刘泽民作《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旗帜,在更大、更好、更全面的持续跃进中充当英勇的突击队》的工作报告。会议提出该届团市委的主要任务是:在党的领导下,教育组织团员青年深入、广泛、持久地开展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主席著作运动,认真加强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发动团员青年开展生产活动;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大搞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切实做好团的组织建设工作,把团的工作全面活跃起来,在持续跃进中发挥英勇的突击作用。
  大会选举产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六届委员会。刘泽民任书记、丛林、徐源洲任副书记,常委9人,委员49人,候补委员16人。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26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七次代表大会


  1963年4月25日至5月5日在市政协礼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450人,列席代表47人,代表全市45 555名团员。
  会上,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处书记周化南代表市委作工作报告。卢志忠作《关于共青团青岛市第六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团市委关于团费收支情况》的报告。会议提出该届团市委的工作任务是:在党领导下,团结教育广大团员青年,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提高觉悟、学好本领,在初级阶段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把自己锻炼成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接班人。贯彻执行党中央毛主席提出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积极参加增产节约和农业大生产运动,为争取国民经济的新高涨而奋斗。
  大会选举产生共青团青岛市第七届委员会。卢志忠任书记,丛林、徐源洲任副书记,常委9人,委员69人,候补委员10人。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26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八次代表大会


  1975年12月13~16日在市少年宫礼堂召开。开幕式于15日同市总工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市妇联第五次代表大会同时在市人民会堂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630人,代表全市8.7万余名团员。市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刘众前、团山东省委副书记战平到会讲话。共青团青岛市第八次代表大会筹备组负责人刘福英作《关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八次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报告》。
  会议提出本届团市委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和带领共青团员、红卫兵和广大青年,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贯彻毛主席关于反修防修、安定团结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
  会议通过《全市团员青年团结起来,反修防修,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奋斗》和《全市团员青年紧张地动员起来,为普及大寨县贡献力量》两项决议和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八届委员会。刘福英任书记,袁法治、孟庆祝任副书记,常委12人,委员55人,候补委员10人。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26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九次代表大会


  1979年11月5~9日在市人民会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946名,代表全市26万余名团员。
  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刘众前、团山东省委副书记张守福到会讲话。刘福英作题为《团结起来,为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的工作报告。会议提出该届团市委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贯彻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和省六次团代会精神,学习叶剑英同志在庆祝国庆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动员全市青年在党的领导下,进一步团结起来,为加速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
  大会选举产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九届委员会,刘福英任书记,张先平、刘光享任副书记,常委12人,委员74人,候补委员10人。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27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十次代表大会


  1982年1月5~8日在市人民会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650名,代表全市27万余名团员。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刘维理代表市委作报告。刘光享作《高举共产主义旗帜,团结全市青年为全面开创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奋斗》的工作报告。会议总结提出该届团市委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二大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党的中心,更加生动活泼地开展团的各项工作。坚持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广大青年,引导他们积极投入促进经济建设的伟大斗争,切实抓好团的自身建设,为搞好两个文明建设,把广大团员青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做出积极贡献。
  大会选举产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十届委员会。刘光享任书记,高喜良、王永章任副书记,常委11人,委员69人,候补委员9人。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27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1985年10月20~21日在青岛黄海饭店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721名,代表全市35.8万余名团员。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孙炳岳代表市委作报告,夏国洪作《培养一代“四有新人”,为完成“七五”计划和建设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强国建功立业》的工作报告。会议提出该届团市委的主要任务是:以四化建设为中心,全面活跃团的工作,动员全市团员青年为完成“七五”计划和建设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强国奋发进取,建功立业。
  大会选举产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夏国洪任书记,亢清泉、张泽忠、余洁任副书记。常委10人,委员48人,候补委员7人。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28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1990年10月29~31日在崂山宾馆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600名,代表全市40多万名共青团员。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杨在茂代表市委讲话。
  亢清泉代表共青团青岛市第十一届委员会作《团结带领全市青年为青岛的稳定和现代化建设而英勇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十一次团代会以来团的工作的基本经验,要求各级团组织和团员青年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为稳定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推动青岛的两个文明建设,积极奉献,努力奋斗,以诚实的劳动,创造第一流的成绩,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做合格的接班人。
  大会选举产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十二届委员会。亢清泉任书记,徐学武、余洁、卞建平任副书记。常委13人,委员47人,候补委员13人。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29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三节 工作纪略

组织建设


  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49年7月中旬开始,中共青岛市委根据党中央建团决议,在工人和学生中发展团员,建立青岛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首先整顿原来地下的以及各机关进市的300多名团员,然后派工作组深入工厂,举办工人学习班,学习团的文件。还利用暑假举办学习团和夏令学园,组织学校积极分子和广大同学进行政治学习。这期间先后发展70名青年工人、90名职工学校学生和160余名普通中学学生入团。1949年9月10日,召开全市首次团员大会,正式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工作委员会。10月底,全市有正式团员2 103人,候补团员240人,总支7个,总分支1个,支部82个。11月份又先后成立了中纺、公安局两个团委。齐鲁、码头、水厂、电厂及部分私营工厂也开始建立团的组织。到12月底,团员人数5 412人,总支35个,支部236个。1950年3月,中等学校团委会成立。4月15日,山东大学团委会成立。6月,建立齐鲁公司系统团的工委会。7月建立小学团工委和台东区团工委。之后,建团工作全面推开。5月4日,正式成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一届委员会。
  “四好团支部”、“五好青年”活动 团市委自1958~1964年,开展“四好团支部”和“五好青年”活动,这项活动基层由点到面逐步展开。1964年4月24日,团市委进行总结,市区有5个直属工厂企业的127个支部开展这一活动,评出“四好支部”22个;农村有9个公社的261个团支部开展“四好支部”活动,142个支部开展“五好青年”活动,并评出“四好支部”40个,“五好青年”531名。  整团建团工作 1970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整团建团工作的通知》和省整团建团会议精神,青岛市于11月20日召开整团建团会议。1971年4月,市有关部门又召开整团建团工作经验交流会,要求各级党组织进一步加强领导,帮助团组织认真实行开门整团。在搞好思想整顿的基础上,搞好组织建设。到1973年,全市有32 400多名青年加入共青团,200多名优秀团员加入中国Our Party,许多团员青年被选进各级领导班子。在基层整团建团的基础上,共青团青岛市委筹备小组于1973年6月21日建立。1977年团市委又开展整顿团组织活动,着重解决团内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和作风不纯的问题。
  团干部协管工作 为加强全市各级团组织建设,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1986年4月,市委组织部、市委企业政治工作部、团市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共青团干部配备、管理的意见》,对团干部的选拔、配备、管理、培训、待遇和作用等6个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
  “双推荐”活动 即:推荐优秀团员入党,向党政部门推荐优秀青年干部。这是针对全市党员干部队伍中青年党员少、青年入党难和党政部门干部老化的现象而开展的活动。1986年4月市委组织部和团市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推荐优秀团员入党、向党政部门推荐优秀青年干部工作的意见》。各级党团组织制定出相应的培养教育、考察、评议、选优、推荐制度。到1986年底,全市有9 058名团员加入党组织,向各级党政部门推荐青年人才3 447人。
  创先进团支部 这一活动是1986年团的组织工作的主线,主要是着眼基层打基础,面向支部抓建设,全面活跃团支部的工作。各级团组织在开展“创先”活动中,狠抓增强基层活力,促进工作深入落实,使团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团市委在1986年底对全市团组织层层进行工作考核,具体做法是:实行目标管理,建立考核手册,即《市直团委(总支)工作考核评分手册》和《团支部工作考核评分手册》。根据全年工作安排,分解各项工作,建立6个部分、60分项的考核意见。然后各县(区)、市直单位团委根据团市委的考核手册,制定适合本系统实际的考核标准,使“达标夺旗”活动迅速在全市展开。通过这一活动,评出红旗市直团委5个,先进市直团委20个,红旗基层团委15个,红旗基层团支部30个,先进基层团委45个,先进基层团支部175个,并授予283名团干部以模范、优秀团干部荣誉称号。
  创先争优 自1987年,团市委在全市开展“创建先进团支部,争当优秀团支部书记、优秀团员”竞赛活动(简称“创先争优”),主要成果有:1987年团省委表彰的4批、980名省级优秀团支部书记中,青岛市有77名,占总数的7.9%,居全省第一。建立了团干部市、县、基层团委三级培训网。加强了对市直单位团干部的选拔、配备、管理、使用,配备市直单位团干部由1986年的160人增加到205人。继续开展“双推荐”活动,全市共推荐2 152名优秀团员入党,4 060名青年优秀人才被录用。重点抓了农村团组织建设,农村团支部瘫痪率由年前的22.7%,下降到年终的4.49%。
  1987年团市委评出10个红旗团支部,125个先进团支部,148名优秀团干部。团市委获团省委颁发的“评选优秀团支部书记活动指导奖”。1988年树立了10个红旗团支部、10个红旗基层团委,表彰了110个先进团支部,20个基层团委。1989年表彰了53个红旗市直团委、先进市直团委,35个红旗基层团委、先进基层团委,109个红旗基层团支部、先进基层团支部,165名模范团干部、优秀团干部,200名优秀共青团员。1990年表彰了61个红旗市直团委、先进市直团委,110个红旗基层团支部、先进基层团支部,205名模范团干部、优秀团干部。
  颁发团员证 从1989年8月1日开始在全市全面实行团员证制度。全市40多万名共青团员领到共青团中央统一印发、团市委统一编号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证》。
  莱西村级团建工作 1986年开始,莱西县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中共莱西县委关于村级建设的总体要求,贯彻团建工作的指导方针,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团的建设纳入农村村级建设轨道,完善和加强了农村团组织的系统功能,增强了基层团组织的内在活力,使全县农村基层团的工作初步呈现出全面活跃的局面。1990年8月6~7日,团中央在莱西县召开全国村级建设工作会议。
  团干部培训 1949年12月至1990年底,培训工作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949年12月至1952年,围绕青岛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建团工作,加强对团干部的培训,主要培训对象是各公私营工厂、企事业及铁路、公安部队和中小学教职工以及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中的团干部。共办班10期,每期200~300人,培训团干部2 000多人。
  1953年7月至1963年4月,进行形势、任务、政策、团的基础知识教育。培训的对象有团的专、兼职干部,准备提拔为支部书记以上的团的基层干部,团的辅导员等。共办班38期,每期150人左右。培训团干部近5 000人。
  1963年4月至1966年6月,一是进行形势、任务、政策教育,包括阶级和阶级斗争教育,学雷锋,学习毛泽东著作、党的基本知识等。二是团的基础知识教育。共办班10期,每期150人左右,共计2 400多人。
  1978年8月,青岛市团校恢复团干部培训。校址暂设市委党校内。这期间的培训对象以团的专职干部为主,辅以少量的兼职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共办班40期,每期70人左右,共计3 000多人。   1987年6月,团市委在徐州路征地11亩开始筹建新团校。1987年在简易活动板房举办短训班7期,培训学员285人。1988年举办短训班5期,培训学员218名。同年秋季举办青年干部管理专业中专班,共35名学员,学制两年半。1988年12月28日,团校新教学楼竣工使用。1989年开始,团校培训工作分为在职团干部的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两部分。1989年共举办短训班10期,培训学员371人。秋季开办少年思想教育专业中师班,招收学员40名,学制二年,为全市各县(市)区定向培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1990年共办短训班7期,培训学员241人。
  1949年12月至1990年12月,青岛市团校共举办团干部培训班127期,培训学员12 359人。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30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三节 工作纪略

争当初级阶段建设积极分子活动


  1955年8月2~4日,青岛市青年初级阶段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召开。全市各个行业的青年初级阶段建设先进集体、积极分子代表433人出席会议。会上发布《关于奖励青年初级阶段建设先进集体和积极分子的决定》,授予青岛市人民Gov建设局第二工程队青年突击队、青岛电业局青年变电站以奖旗;授予21名同志以奖状。
  1957年3月25~27日,青岛市第二次青年初级阶段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493人。大会授予473名青年“青岛市青年初级阶段积极分子奖章”,并授予19个优秀青年先进集体以奖旗。
  1958年8月28~29日,青岛市第三次青年初级阶段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935名。团市委授予884名青年积极分子以奖章,授予51个青年先进集体以奖旗。14名积极分子作先进事迹介绍,代表们向全市青年提出积极参加初级阶段建设的10项倡议。
  1961年7月7~9日,青岛市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召开。团市委分别授予151个青年先进集体和325名青年积极分子以奖状和奖章。并通过《致全市青年书》。
  1975年4月16日,召开青岛市第一次青年初级阶段革命和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220个先进集体代表,78名先进个人出席会议。3名先进个人代表在会上介绍经验。
  1977年9月19~22日,青岛市第二次青年初级阶段革命和建设先进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 450人,列席代表400人,特邀代表50人。会上14个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作典型发言。会上通过《关于授予六个先进个人、积极分子标兵光荣称号的命名决定》、《关于开展向六个先进个人和积极分子标兵学习活动的决定》以及《给全市青年一封信》。命名的标兵是:青岛市人民交通公司汽车二队“青年服务线”、青岛市人民市场蔬菜副食品商店团支部、青岛港务局第一装卸作业区团委、崂山县王哥庄公社青年女子营、青岛第一染织厂纪秀芝、青岛市邮电局市话三分局俞树利。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30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三节 工作纪略

新长征突击手活动


  从1978~1990年,全市共召开4次表彰会,表彰先进团支部35个,市新长征突击队756个,市新长征突击手840名。同时有4个集体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队,32名个人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30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三节 工作纪略

青岛市全国新长征突击手(队)名单


  1979年全国新长征突击手(队)标兵:俞树利、李永江;青岛市人民市场蔬菜副食品商店团支部。1979年全国新长征突击手(队):徐孟田、沙衍波、盛筱玉、殷培华、赵以青、吴秀珍、杨秀珍、纪秀芝、江爱珍、朱秋华、段媛凤、陈瑞芬、李炳华、司素贞、袁本珍、朱 律、丁秀兰、马鲁青、赵维杰、宋吉山、李翠珍、阎德文、陈玉业、于法慧、石秀娟、任有明、于仕高、邹积亮、徐正英、刘世礼;青岛市第一染织厂团委、青岛市公交公司汽车二队六路青年服务线。1981年全国新长征突击队,市公交公司“青年服务线”团支部。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31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三节 工作纪略

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


  国际性青年庆祝纪念活动、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 1949年9月1日,全市各界青年1 000余人集会纪念第35届国际青年节,庆祝世界青年第二次代表大会及世界青年、学生联欢会召开。11月10日,团市工委召开有1 200余名青年参加的庆祝世界青年日、世界学生周大会,号召向苏联及各国民主青年学习,为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11月,在山东大学图书馆展出青岛青年学生在中国Our Party领导下进行抗日救国、反美蒋斗争的史料,并听取山东大学教授华岗作的《工人阶级与国际主义》报告。1950年5月1日,团市工委与各人民团体发出“开展保卫世界和平签名活动”通知,在7月1~7日的签名运动周中,通过报告、讲演、广播、时事讲座和街头化装宣传、游行等形式,向青年进行保卫世界和平教育,共有436 077人在和平宣言书上签名。 
<br>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年9~11月,团市工委采用上团课、办讲座、请名人作报告、讲演等形式,宣传抗美援朝运动的意义,明确中朝唇齿相依的关系,划清狭隘民族主义和崇高爱国主义的界限,为开展抗美援朝中的各种实际工作,打下了思想基础。 
<br>  在爱国主义劳动竞赛中,涌现出许多劳动模范和劳动模范小组。1950年5月青岛市第一次团代会上表彰劳模80余人。在全市红五月劳动竞赛中,团员占单位劳模的20.9%。10月,广大团员青年以爱国主义精神投入生产竞赛,涌现出许多青年劳模和青年模范集体。郝建秀创造出一套科学的细纱工作法,在全国全面推广后得到毛泽东主席的表扬,团中央授予她“模范共青团员”称号。在为志愿军捐款、捐书、写慰问信活动中,全市团员青年捐献款约9亿元(旧人民币),其中直属机关团工委团员捐献“中国青年号”飞机款项达6 000余万元(旧人民币)。崂山区70%的团员积极向群众宣传爱国公约,帮助军属解决子弟上学问题。有11所学校捐献书籍55 000多本,8所学校寄慰问信10 000多封。1950年11月至1951年6月,在青年参加军干校活动中,团市委专门召开动员大中学校学生参加解放军军事干部学校会议,发出《告全市青年团员书》。共有10 331人报名,2 247名被录取。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32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三节 工作纪略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教育 1953年9月,中共中央正式公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团市委于11月26日召开专职干部会议布置宣传工作。12月22日,发出《关于协助党做好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宣传意见》。要求各级团组织在宣传教育中,着重对青年进行阶级、劳动和劳动纪律、国际主义和艰苦奋斗、服从国家利益的教育,采取举办业余训练班、讲座、团课教育、宣传先模人物及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等形式,使青年们从政治上翻身、经济上好转、文化上提高、婚姻上自主等方面进行新旧社会对比,激发青年们热爱新中国,调动学习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整风反右教育 1957年下半年,团市委先后分两批召开整风反右单位的团组织会议,参加整风的单位有51个,据36个单位统计,参加运动的团员有12 782人,青年8 936人,占团员青年总数的90%以上。在这次教育中,团市委积极引导青年解决4个方面的问题:(一)坚定无产阶级立场,分清初级阶段革命时期的敌我界限,坚决走初级阶段道路。(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集体主义精神,坚决清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影响。正确理解民主和集中、自由和纪律的关系,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三)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特别是知识青年,要坚持和工农结合,为工农服务。(四)更加热爱党、服从党的领导,永远跟党站在一起。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32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三节 工作纪略

革命传统教育


  1957年2月20日,中共青岛市委转发团市委《关于在全市青年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计划》,指出这次活动主要是针对部分青年在资产阶级思想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滋长着贪图安逸享受,对生活改善要求过高,斤斤计较待遇,不愿艰苦劳动,畏惧困难以及腐化堕落等不健康的现象而开展的。要求各级团组织普遍地向团员、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发动全市青年积极参加增产节约运动。通过组织生活会、主题会、谈心会等形式,讨论“什么是光荣的革命传统”、“向革命前辈学习什么”、“青年团员应该怎样起带头作用”等题目。这期间,共作战斗英雄事迹报告72场,听讲青年达61 700人次。此外放映《上甘岭》影片,包场95次,观众达10万人次。
  1961年1月18日至2月2日,共青团青岛市委、市总工会、市民政局和市教育局共同组织老红军、战斗英雄、模范烈军属、荣复军人10人报告团,在为期16天的时间里向全市142 600余名职工、干部、学生和群众作报告183场。1962年1月11~25日,团市委组织10人革命传统报告团,请老红军、老警卫员、女赤卫队员等为84 000人作报告85场。1961年上半年,团市委为使青年熟悉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学习延安时期革命前辈艰苦奋斗、勇于克服困难的高贵品质,在全市广大青年中开展大兴延安作风,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这一教育以“立第一流思想,学第一流技术,夺第一流产品”的3个第一流活动为主线,把它与大兴延安作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既抓思想又抓生产。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32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三节 工作纪略

学习马列毛泽东著作运动


  从1958年6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三届三中全会开始兴起。前两年主要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团训班的政治课组织学习,人数曾达十几万。1960年2月,团市委召开全市青年学毛著运动大会,通过《团市委关于组织全市青年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决定》,学习涌现新的高潮。是年5月,全国青年学毛著观摩团一行13人来青,用两天时间举行38次报告会,7 000余人听报告,6 200余人收听广播。1964年团市委表彰青岛建筑公司一工区一工段等28个先进集体和董云秀、刘福英等58名青年积极分子,其中团员40名,占69%。到1963年底学习小组达到2 400多个,人数达2万多。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32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三节 工作纪略

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及理想教育


  1954年12月20日,团市委召开扩大会议,通过《关于组织全市团的干部、团员青年学习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所发表的有关培养青年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抑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社论、文章的计划》,从正面加强对青年的集体主义、热爱劳动、遵守法纪和社会公德的教育。从1954年10月至1955年7月,历时10个月,团市委运用故事会、主题座谈会、谈心会、文艺演出、阅报、看电影等形式,开展“怎样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等十几个问题的讨论,共建立青年读报组214个。1955年1~9月,全市有1 924名团员加入中国Our Party,发展团员5 796名。
  1963年由共青团中央发起,在中央领导的倡导下,全国青年开展学习雷锋活动。是年2月,团市委、市人民武装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通知》,3月,市委宣传部发出《关于把学习雷锋的热潮推向新的高峰的通知》。9月5日,团市委在关于深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情况报告中指出:这一学习活动,已由广泛一般的学习,进入到有重点地解决青年的突出问题;由就事论事、模仿雷锋的行动,发展到学习雷锋的精神品质,从人生观上进行根本改造;由一般地联系生产实际,发展到与增产节约运动紧密结合。“学雷锋,看行动”、“学雷锋,比自己”的口号,已经变成广大青年的实际行动,从而出现了一个“好事成堆,好人成群”的新局面。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雷锋精神又得到进一步发扬。团中央“十大”重新把学雷锋树新风,发扬共产主义道德风尚提高到加快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来认识。1979年3月,全市评选出110个学雷锋树新风、为“四化”献青春先进集体和19名省优秀团员,21名省青年突击手,86名市级青年突击手。据1980年1~4月不完全统计,拾金不昧23 171项,38 541次。成立学雷锋小组2 727个,做好人好事199 686件,收到表扬2947封。特别是1981~1985年,学雷锋树新风活动蓬勃健康地向前发展。广大青年团员走上街头、码头、车站,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1981年人数达3万多人次。1982年,与“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结合起来,5月,表彰“学雷锋,树新风、五讲四美”先进集体300个,个人100名。是年11月14~20日,团市委组织20万名青少年,上千支服务队开展“为您服务”活动。18日,团市委发出《向模范共青团员张海迪学习的通知》,引导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人生的意义和目标,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自己培养成为“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1983年的学雷锋日,团市委召集20年来的60多个先模人物和先进集体进行成果及经验交流。“舍己救人的好学生”冷君家,勇斗歹徒、保护国家巨款的第三染织厂准备车间成本核算员张菊萍,以及“五四”崂山救人英雄群体、9号台风抢险救灾先进集体等,在交流会上发言。从1986年起,团市委在全市开展文明青少年达标活动(即语言文明、行为文明、仪表文明、交际文明和岗位文明)。以“达标”活动为主线,相继开展学雷锋见行动、读书演讲、移风易俗、青少年文明监督岗、优质服务竞赛、便民服务和义务助耕等活动。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33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三节 工作纪略

青少年植树造林和阵地建设


  1956年春,团市委和市农林处与中共崂山县委、林场等有关单位组织青年1 754人,在北九水、流清河和上清宫一带,从3月中旬到清明节,造林12 599亩,植树400万株,在林场树立起“共青团林”、“青年风景林”两块碑记。同年春天,团市委带领市区广大青少年义务造林1 200亩,植树40万株,并在八大关树立“少年林”碑记。至此,市区基本达到“山山皆青、路路有树”的要求。1980年3月12日,团市委与崂山县委、王哥庄公社党委联合组织2 000多名青年义务劳动,在北海滩营造青少年林,并树“青岛市青少年林”碑记。1986年4月,团市委在芝泉山组织团员青年义务造林,一星期内垦荒40余亩,植树4 000多株。1990年,团市委在崂山“共青团林”处设立“共青团林”碑记,由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杨在茂题字。
  团市委自1986年以来,充分发掘青岛市革命传统史料,建立纪念碑,直观、形象地对青少年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初级阶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并作为大、中、小学生必须参加的教育活动而列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1986年7月至1987年4月期间,团市委组织全市200万青年以自愿捐款和义务劳动的形式,集资40多万元兴建青岛市革命烈士群雕,坐落在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广场上。1986年团市委发动全市团员青年义务捐款而建成了鲁迅雕像,是年10月31日,在青岛鲁迅公园正门落成,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刘鹏为雕像揭幕,鲁迅之子周海婴来青出席揭幕仪式。
  1989年6月2日,在青岛解放40周年之际,全市团员青年捐款建造的李慰农烈士雕像在贵州路小公园内落成。市党政军主要领导及500余名各界青年,在李慰农烈士雕像前举行纪念青岛解放40周年暨李慰农雕像揭幕仪式,市委书记刘鹏为雕像揭幕。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33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三节 工作纪略

青工青农


  在青年工人、农民及社会青年中,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活动,突出对青年的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纪律、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教育,是共青团的重要任务。
  1949年,市团工委围绕改造新青岛、建设新青岛,加强对青年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国家主人翁的劳动态度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各工厂、企业的团组织普遍发动义务劳动。四方机厂和铁路分局的团组织为迎接十月革命节,发动全厂青年工人和老师傅利用业余时间抢修“中苏友好号”和“新青岛号”机车;青岛汽车修理厂团员青年义务抢修“胜利号”客车;中纺八厂梳棉车间青年义务修好5台梳棉机等。其中,四方机厂10余名青工受全市工人的委托,护送“中苏友好号”机车进京向苏联十月革命节献礼。行前,全厂召开送车进京献礼大会。新团员在车前举行入团宣誓,省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为机车剪彩,市军管会主任向明到会讲话,山东大学教授华岗作《工人阶级与国际主义》的报告。机车驶至永定门车站,受到铁道部部长滕代远、苏联驻华大使馆一等参赞史白夫、全总副主席朱学范、全国中苏友好协会总干事肖三、钱俊瑞等人的迎接。
  1950~1952年,团市委发动青年工人积极参加红5月生产竞赛、爱国生产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涌现出许多青年模范人物和模范小组,其中郝建秀被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和鼓励。团市委召开专门会议推广郝建秀工作法。仅1951年,全市团员青年就推广创造17种新工作法,增产节约300亿元(旧人民币)。此外,工厂和农村的团员青年积极参加爱国卫生运动,扫除四害,讲卫生,更新环境。1952年5~7月期间,青年在卫生突击活动中,挖通和修理排水沟87条,清除万余吨垃圾,修缮了173个公共厕所。在帝国主义的细菌战中,广大青年积极参加防疫,涌现出百余名青年卫生模范。其中,茌平路青年团员叶彩仙被评为全国丙等卫生模范。
  1954年1月上旬,团市委号召工厂企业的团员青年学习王崇伦的革新精神,在青年中反响很大。据第一季度的12个工厂统计:青年工人提合理化建议532件,因技术革新受到嘉奖的团员青年91人。4月25日,团市委、市交通公司举行“青年服务线”命名仪式,表彰交通公司6路汽车线团员青年优质社会服务。9月25日,团市委召开全市青年生产革新者会议,表扬团员青年在技术革新运动中取得的成绩,要求他们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发扬勇于革新精神,继续积极参加技术革新运动。11月15日,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青岛木器厂青年工人徐呈龙“青年技术革新者”奖状,团市委号召全市青年学习他勇于革新的精神。
  1955年1月,团市委与有关单位组成农村冬学工作检查组,召开郊区各区扫盲校长、团委书记联席会议,听取各区各校进展情况汇报,走访各个青年学点。通过座谈会、课堂听课和个别交谈等方式进行检查,推动了农村青年的科技文化学习。3月15日,团市委为帮助青年农民掀起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潮,召开专门会议,号召全市团员青年参加“赠送农村青年一本书”运动,各工厂、企业、机关、学校的广大团员青年踊跃捐书,积极支持。是年5月,团市委召开全市工厂企业团的专职干部会议,要求各基层团组织进一步明确当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意义,把反浪费运动深入开展起来。在反浪费运动中,全市共建青年监督总岗4个,青年节约队134个,青年监督岗350个,为国家回收铁、钢、棉、煤350余吨,提合理化建议4 166件。当年市郊有98%的团员青年参加了农业合作社,各级社队干部中38.2%是团员青年,1 925名团员青年组成青年生产队74个,15 871人参加了694个青年生产突击队,仅一冬就打机井189眼,积肥2 000余吨,修路123条,长约234里,架电线杆2 246根,植树883 900棵。
  1956年初,团市委在青壮年农民中开展赴黑龙江垦荒建设、开发北大荒宣传活动。3月1日统计,有1 122名青壮年农民响应党和Gov的号召报名,市Gov批准104人赴黑龙江集贤县,建立青年集体农庄——“青即第一庄”。是年,团市委鼓励青年农民饲养生猪。有45 000名青年农民担任饲养员、配种员和兽医员,共建青年饲养场815个,养猪5.6万余头,有10个单位和33名个人获养猪先进集体和积极分子称号。是年1月19日,团市委召开“争取提前超额完成五年计划,加速完成初级阶段改造”誓师大会。中共青岛市委书记李广文到会讲话,要求各界青年积极投入这项伟大事业,做出优异成绩。青年代表在大会上踊跃发言并递交决心书、倡议书。2月27日,团市委召开青年职工提前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誓师大会。会上,动员各个担负农具生产任务的地方国营、公私合营工厂和手工业合作社立即开展一个全面突击运动,展开青年突击队之间的竞赛,争当“青年生产突击手”和“优秀青年突击组”。会上还成立青年团监督总岗,中共青岛市委工业部副部长郭锐任总指挥,团市委副书记丛林、重工业局副局长丁如任副总指挥。广大团员青年将这一号召付诸于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仅公私合营企业就组织了356支青年突击队,有6 200多名青年工人参加。据其中8个青年突击队的统计,半年收集废金属8.2余吨,机器零件139件。2月25日,团市委授予国棉七厂青年工人侯秀美为“市青年突击手”称号。侯秀美40个月未出坏筒子,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她是团市委表彰的第一个青年突击手。3月25日,团市委召开青岛市知识青年向科学进军誓师大会。向全市团员青年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总动员。会上,通过了给老科学家的一封信和全市知识青年向科学进军的保证书。
  1957年3月13日,团中央发布关于奖励1956年在增产节约钢材、水泥活动中获得优秀成绩的青年的决定。青岛纺织机械厂铸工车间浇铸班青年节约队和青岛港务局助理技术员祝德明受到奖励。   1958年1月29日,团市委召开全市青年反浪费活动积极分子大会,提出“高举反浪费火把,烧掉一切浪费,促进生产跃进”的口号。之后,发出《关于发动团员积极参加反对浪费反对保守运动的意见》,3月中旬,团市委召开增产节约竞赛大会,向全市5 000余名青年职工提出奋战一年,增产节约出一座价值8 000万元,年产16万吨化肥厂的目标。8月29日,团市委遵照中共青岛市委关于“高举红旗,苦干30天,以钢为纲,争取全面翻一番,向国庆献礼”的号召,召开基层团委书记会议进行动员,并从机关各部门抽调团干部,由书记带队分赴台东、四方、沧口3个钢铁生产重点区开现场会,抓重点,抓经验,鼓励团员、青年在建炉和大炼钢铁活动中充分发挥突击队作用。10月30日,团市委召开钢铁行业青年积极分子大会,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处书记王卓青到会讲话,会上,团市委表彰了33个先进单位和71名先进个人,并代表团中央授予青岛木器厂青年工人徐呈龙“初级阶段建设积极分子”称号。11月初统计,1958年青岛市的团员青年出席第一次全国青年初级阶段建设先进集体、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代表7名;出席全国机械工会先进代表会议代表1名;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代表27名;出席全国交通先进代表会议代表4名;技术革新中,受团山东省委奖励者9名,出席省第二次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代表18名;市级标兵5名;被团市委评为初级阶段建设积极分子的有10 213名。    1959年3月18日,团市委作出《关于开展青年红旗突击手和青年红旗突击队活动的决定》,要求全市青年职工在以技术革命为中心的“六比”红旗竞赛中发挥突击队和先锋队作用。4月,团市委组织全国来青青年工人先进经验报告会,青岛市各行业、工种的青年工人与全国先进青工进行座谈、学习、交流经验等活动。9月12日,团市委召开表彰先进青工和先进集体大会,授予王吉山、殷瑞雅、娄锡庄3人以“青岛市青年红旗突击手”称号,授予青岛市自行车厂炼钢第一工段半吨转炉组、青岛铸造机械厂第三车间车工五组、青岛铸造机械厂第三车间三兄弟车床分别为“青岛市红旗转炉”、“青岛市红旗小组”和“青岛市青年红旗车床”称号。11月4日,团市委召开青岛市青工提前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现场会,团市委书记刘泽民在会上向全市青年职工提出“全市青年总动员。千方百计破关键,苦干巧干20天,提前一个月跨进1960年”的口号。12月18日,团市委召开全市青年职工向1960年进军誓师大会。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处书记周化南作《浩浩荡荡,锐不可挡地向1960年展开大进军》的报告,团市委书记刘泽民作《力争今年更大超率,誓夺明年开门红》的报告。大会通过了全市团员青年向1960年进军的决心书,奖励表彰了在高速度跨进1960年运动中做出突出成绩的27个先进集体和21名先进个人。12月30日,以共青团员和青年为主负责施工的青岛第二水泥厂主体扩建工程举行竣工大会。团省委青工部副部长张祥礼、团市委书记刘泽民等参加大会。团市委授予工程建设者“高速先锋”的红旗,此项工程是580多名建设者苦干13个昼夜完成的。
  1959年5月12日,团市委召开青岛市农村青年积极分子大会,发出《共青团青岛市委关于发动全市农村青年学习张以明的革命精神的通知》,授予一年做了657个劳动日的即墨县城阳人民公社小寨子大队第四生产队第三小队长共青团员张以明奖状,并号召全市农村青年向他学习。团市委代表团中央授予崂山郊区青年造林积极分子王赞奎以“绿化先锋”的奖章。年底,团市委奖励了10个养猪先进集体和33名积极分子,发出给全市养猪行业青年的一封信,鼓励养好猪,为社会多做贡献。
  1960年1月13日,团市委命名98名青年以“开门红突击手”称号,授予69个青年集体以“开门红先进集体”称号,要求全市青年职工响应市委号召,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大搞共产主义协作,保证第一季度生产“开门红”。1月19日,团市委召开青年职工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活动积极分子大会。市委书记处书记周化南在大会上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红旗,深入持久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报告,团省委副书记李范,团市委书记刘泽民、副书记丛林也在会上讲话。会上作出《团市委关于在全市青年职工中开展学习和赶上徐呈龙、马学顺、自行车厂青年红旗炉和青岛模型厂青年技术革新小组运动的决定》。并代表团中央授予在高速度跨进1960年运动中获得显著成绩的4个青年先进集体和5名先进个人奖状。5月4日,团市委召开全市青年职工“大战红五月”誓师大会。会上,团市委授予458名个人和153个先进集体“首季胜百日红旗手、红旗集体”奖章和奖状。
  1964年2月4日,团市委、市总工会发出《关于在全市职工和广大青年中开展学习四方机厂电镀室小组的联合通知》,要求全市职工和广大青年,广泛展开比、学、赶、帮竞赛,争当“五好”班组和“五好”职工。
  1965年4月,团市委在全市青年职工中开展“一红四能手”活动,组织青年在生产中争当思想红和优质高产、技术革新、勤俭节约、服务生产的能手。5月3日,团市委召开“一红四能手”命名大会,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王道义和团市委副书记丛林在会上讲话。会上,奖励和表扬了一批先进青年和先进青年集体,命名了一个“四好”团总支部和4个“四好”团支部。
  1975年团市委筹备小组建立后,在青年职工中广泛开展增产节约、技术练兵、文明生产、义务劳动活动。是年4月,团市委以学习班形式,组织全市200多个单位的530名青年突击队员,在港务局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学习、生产突击活动,支援港口装卸工作。5月5日统计:全市工业、交通、基本建设等行业,先后成立2 327个由团员青年组成的青年突击队,2.8万名青年参加,在抓革命促生产活动中发挥了突击作用。
  1977年4月底,团市委召开现场会总结表彰青年工人开展“增产节约、技术练兵”活动的成果,举办了展览。公交公司6路汽车青年服务线的青工做技术练兵示范表演。
  1979年3月,团市委授予徐孟田等68人“青岛市新长征青年突击手”称号。夏季,团市委在中山路62个单位的团员青年中开展“中山路优质服务一条街”活动,组织青年职工文明经商,提高服务质量。团市委表彰了在活动中成绩显著的市场三路蔬菜店、长青果品店、6路汽车青年服务线等20多个单位。
  1982年,团市委在工交、基建、财贸系统青工中开展争当优秀学徒工、优秀师傅竞赛活动。年底,有760名青工、188名师傅被评为市级优秀学徒工和优秀师傅。6月2日,团市委表彰在“青年小发明”活动中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全市有7名青工的小发明革新项目在1982年全国日用品青年小发明竞赛中获纪念奖,有2个单位、16名青工获山东省小发明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奖,43名青工获得青岛市小发明竞赛一、二、三等奖。
  1983年5月3日,团市委命名公交公司电车二队868号车组为“共青团号”车组。1986年4月28日,团市委命名青岛第八棉纺织厂创国优青年生产线为“共青团号”,授予公交公司电车5队958号车组为“青年先锋号”。9月29日,团市委命名青岛市公安局交通处抚顺路交通岗为“共青团岗”,青岛市公交公司6路车队0201号车组为“青年先锋号”车组。团市委与市商业局联合决定,命名青岛国货公司为“青年优质服务示范商店”。1987年1月18日,团中央授予青岛国货公司“全国城市文明经营示范单位”牌匾。
  1982~1987年,团市委与市劳动局联合组织5届青工技术比武。1982年首届比武,6万多名青工参加技术练兵,选拔出2 401名青工参加市级比武,415名青工获“技术能手”称号,121名学徒工提前出徒,58名青工晋级。1983年16000多名青工参加了层层比武,参加市级比武的3 339名,250名青工晋级,10个企业获先进单位。1984年1 220名青工晋级,近万名青工参加200个工种的操作比赛。1985年全市15万青工参加选拔赛,7 000多名选手参加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424名青工晋级,536名青工受到一次性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1987年20万青工参加选拔,5 300名青工参赛,480名青工获晋升一级工资的奖励。1987年7月,团中央向全国推广青岛青工比武经验,转发了《关于青岛团市委开展青工技术比武活动的调查报告》。
  团市委自1983年连续开展6届青工“五小”(小发明、小改革、小创造、小设计、小建议)智慧杯活动,第一届有1 200个项目获奖,20人授予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第二届有495个项目获奖。第三届有495个项目获奖。1987年,全市取得“五小”成果5万多项,达到省以上水平的115项,创经济效益2 700万元,团市委被团中央命名为“五小”竞赛先进集体。第五届有130个项目,36个优秀组织者和10个先进单位受到表彰。1990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计委、国家科委、中国科协表彰了第三届全国青工“五小”智慧杯竞赛优秀成果和先进集体,青岛市获“先进城市”称号,铁道部四方机车车辆工厂获“先进单位”,获一、二等奖各1名。
  1986~1990年开展的“振兴青岛建功杯”活动,500个集体获市建功杯,5 000名团员青年获市建功奖章。1988年开展“振兴青岛建功杯”竞赛系列活动,其中评选“优秀青年厂长(经理)”活动,有20人获此称号;“青岛市青年日用新产品设计大赛”活动,有199项成果获奖;“争当青年服务新星,争创青年文明岗”竞赛,有50个集体、70名个人分获文明岗和服务新星称号。
  1987~1989年,团市委联合市乡镇企业局、市劳动局举办3届乡镇企业青工技术比武。首届有20多万名青工参加,572名青工参加市级5个工种的三级考试,有331名青工获等级证书。第二届有1 600多名青工参加“应知”、“应会”考核,84名青工达到四级工水平,506名青工达到三级工和专业工种的技术水平。1988年12月,团中央转发共青团青岛市委《关于在乡镇企业中开展青工操作技术比武活动情况的报告》。1989年开展的第三届“万家乡镇企业青年操作技术练兵比武”活动,全市3 056名青工参加50个工种的比武,有1 221名青工达到专业双合格,487名青工获《三级工人技术等级证书》。
  1989年8月,青岛、哈尔滨、沈阳等3城市团市委联办青工技术交流赛,比赛设哈尔滨、沈阳两个赛区,电工、车工、电焊工、钳工4个工种,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青岛市选拔20名选手组队参赛,夺得电工团体冠军,车工、电焊、钳工亚军,8人获“三城市最佳岗位技术明星”称号。
  1989年团市委协同市科委、市乡镇企业局在全市农村开展“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开展多层次培训,培养青年科技带头人和农村规模经济带头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年底,有4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20人获“优秀青年星火带头人”称号。
  1989年11月至1990年,团市委、市旅游局联合开展“青春在旅游业中闪光”主题活动。分优质服务周、报告会、宣传周、义务劳动、征文比赛、评选“青年服务标兵”和“先进单位”等系列活动,全市旅游行业的70多个团组织近千名团员青年参加,有19个单位获先进单位,3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奖,18人获“青年服务标兵”称号。同年4月,团市委、市旅游局为迎接全国第一届旅游行业青工服务技能表演大赛在青举行,组织青岛市首届青工服务技能比武,各基层单位在层层比武选拔的基础上,有23个代表队的108名选手参加了8个工种的比武,有45人获“服务技术能手”称号。6月25~30日,第一届全国旅游行业青工服务技能表演大赛在青岛举行。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冯军、国家旅游局副局长何光伟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全国28个省、市的30支代表队共160名选手参加了中餐、西餐、客房、总台、外语导游等5个项目的比赛。青岛队获两个单项第二名,团体总分第四名。参赛的5名青年选手被团市委授予“青岛市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
  自1980年以来,团市委坚持召开年度农村工作会议,加强对农村青年工作的领导。1984年团市委在农村青年中开展以“两户一体”(青年示范户、青年专业户、青年联合体)为重点的学科学、用科学活动,有160名农村青年获“两户一体”标兵称号,40个农村团支部获标兵集体称号。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33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三节 工作纪略

学校少年儿童夏令营


  1951年7月27日,青岛市首届少年夏令营开营。历时28天,280名营员和70名工作人员参加。夏令营举行山顶集会、市内马车游览、海洋旅行和地图旅行等活动。通过活动对少年儿童进行抗美援朝、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的感情,启发他们的求知欲。
  1954年7月下旬开始,中国夏令营、苏联夏令营、青岛夏令营先后在青开营。青岛夏令营的300多名营员邀请苏联夏令营的140多人以及中国夏令营的30多人(包括朝鲜、越南、保加利亚3国)共同参加开营式。5国营员一起唱歌、跳舞、互赠礼物、表演文娱节目。8月4日,中苏少先队夏令营在汇泉体育场举行大型体育联欢会。会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举行体育友谊比赛。有100多名小运动员参赛,8 000多名儿童观看。市教育局局长彭畏三、团市委书记鲁光、苏联少先队夏令营营长维·维·阿巴库莫夫在联欢会上讲话。
  1979年8月,全国中小学体育夏令营在青举行。600多名“三好学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小组组长、学校代表队队长参加。开营期间,举行体育、军事和革命传统教育等活动。结束时发出《给宋庆龄副委员长的汇报信》。
  1983年7月,全国首届少年儿童文艺夏令营在青开营。聂荣臻元帅担任名誉主任,张海迪担任名誉总辅导员。147名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10个省市的汉、满、蒙、回、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7个民族的少年儿童参加,其中有5名营员是台湾籍。夏令营期间,举办了大型文艺联欢会。
  1984年7月,由团中央、邮电部联合举办的全国青少年集邮夏令营在青岛开营。全国各省市近200名青少年参加活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朱学范、全国政协副主席肖华、山东省委副书记李昌安担任夏令营名誉主任。
   1984年暑假期间,团市委举办青岛市首届中小学“三好学生”夏令营。全市300多名“三好学生”赴北京参观游览名胜古迹,并在团中央礼堂与作家刘心武、空军某院校副校长李大维等知名人士进行座谈。
   1984年8月10日,少先队“小主人”夏令营在人民会堂门前举行开营式。1 000多名少先队员和200多名辅导员参加。全国政协副主席肖华、茅以升,中共青岛市委代理第一书记刘鹏,市委副书记孙炳岳,省顾委常委李治文,委员廖弼臣、赵西林,市纪委书记赵明甫,市人大副主任曾在因,市政协副主席张永耀,驻青部队负责人张慕水等出席开营式。夏令营期间,营员们进行参观、赶海、野炊、演讲、乘坐飞机、交流少先队工作经验等活动。17日晚,在前海栈桥举行闭营晚会。
  1986年暑假,团市委、市教育局组织“我爱北京”夏令营,500多名来自市南、台东两区中小学的“三好学生”和“四有小金星”活动积极分子,分两批参加活动。7月16日,夏令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应聘担任夏令营名誉营长的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郝建秀发来贺信。全国少工委副主任陈海燕、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厂长于蓝、北京儿童艺术剧院院长方掬芬和《中国少年报》的负责同志参加升旗仪式。正在北京中央党校学习的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孙炳岳、副市长胡延森参加仪式并讲话。
  青岛市“小八路”夏令营于1987年7月25日在青岛警备区某部驻地开营。副市长施稼声出席开营式,100多名营员与驻军联欢、参观军事设施、打靶等,历时两个星期。
  1989年暑假,团市委、市少工委、市少年宫与部分企业联合举办青岛市首届“三热爱”夏令营,全市300多名优秀少先队员参加。夏令营营员在市少年宫学习声乐、美术、书法、舞蹈、乒乓球等专业课,还组织营员参观迎宾馆、八大关宾馆、水上飞机、消防表演及乘舰航海等活动。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34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三节 工作纪略

庆祝“六一”儿童节


  1955年6月1日,为贯彻少先队积极大量发展的方针,形成社会声势,举行全市2.5万多名少先队员大集会。会上,举行入队仪式,5 000多名儿童集体入队宣誓。会后,在中山公园举行有1万多名少年儿童参加的游园大会。
  1958年5月31日,在团市委礼堂举行“青岛市少先队员向先锋学习,为红领巾增添光荣”的集会。号召全市少先队员做热爱红领巾、勤学习、爱劳动的好队员。宣布6月份为“红领巾月”,组织广大少先队员围绕红领巾月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1964年6月1日,青岛市少年宫举行建宫典礼。中共青岛市委第一书记、市长张敬焘,书记处书记周化南、统战部长赵芒洲、副市长张公制、王云九,驻青海军部队首长邓龙翔少将、孔瑞云少将,著名科学家曾呈奎和全国先进生产者郝建秀、徐呈龙以及有关部门领导300多人出席,1 000多名少年儿童参加开幕式。场外,7 000余名少年儿童收听了开幕式实况并举行了文艺演出活动。
  1984年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35周年,团中央定为少先队年。为庆祝这一节日,5月31日少先队员在市Gov门前,举行“前进!光荣的预备队”检阅式。市委、市Gov、市人大、市政协负责人周振兴、李秉政、臧坤、赵明甫、乔树荣、宋玉珉、施稼声、周化南、王稔五、陈波萍,驻军各单位负责人及市有关部门、各区委书记参加检阅式。中共青岛市委第一书记周振兴在会上讲话。全市4 000多名少先队员组成40多个方队,5部彩车上的少先队员装扮成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的少年儿童接受检阅。
  1987年“六一”,团市委、市少工委在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广场举行“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大型少先队主题队会。会上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以英雄的名字命名了7所学校的优秀少先队中队。
  1989年6月1日,全市少先队员在第一海水浴场举行庆“六一”海滨联谊会。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松年代表市委、市Gov向小朋友祝贺节日,60多名市党、政、军领导同全市15 000名少先队员进行了腰鼓表演、沙滩运动会、划旱船等联欢活动。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34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三节 工作纪略

少儿文体活动


  1955年1月,青岛市举行少年儿童音乐表演会,7 500多人次参加表演,选出15个优秀节目录音,参加全国少年儿童音乐表演会,一人获全国一等奖。
  1956年5月13日,教育局、文化局、团市委联合创办的青岛市红领巾合唱团成立,由110多名儿童组成。他们是从30多个中、小学中,经过统一试音选拔出来的。聘请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组成艺术指导小组,参加合唱团的训练指导。
  1956年5月25日,青岛市少年体育运动大会召开。来自各中、小学的1 500名少年运动员参加38项田径、9项体操、3场小足球比赛。获男女团体总分中学组第一名的是青岛二中,小学组第一名是台西区小学。
  1956年8月12日,全国首届少年体育运动会在青举行。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2 056名少年运动员参加。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克实致开幕词,副市长李慕到会讲话。
  1959年1月,青岛市少年足球队在威海举行的1959年山东省少年足球赛中以6胜1和的成绩获冠军。
   1960年4月17~19日,青岛市举行第二届青少年体育大会。来自本市各县区和学校等62个单位的万余名运动员和观众参加。这次运动会包括田径、体操两大项。通过比赛涌现出392名等级运动员,占参赛总数的30%,有15项34人次打破或平全国和省市少年运动会纪录。
  1963年5月,团市委、市体委、市教育局联合举办青岛市大中学生田径体操运动会。全市50多所大专院校、中学、中等专业学校的1 929名青少年运动员参赛。在6个组80个田径项目的比赛中,142人次刷新青少年上届田径运动会的45项纪录。
  1964年8月,全国20所中学少年足球赛在青举行。国家体委副主任、全国足球协会主席黄中,团中央常委李文耀,山东省团委书记康晓及市党政军领导出席开幕式。副市长李光远致开幕词。经过70场比赛,青岛十中等6个单位获风格奖。
  1982年,青岛少年宫合唱队获全国少年儿童“红五月”歌咏比赛二等奖、山东省少儿歌咏比赛一等奖。
  1982年8月,第一届全国北方“蓓蕾杯”足球循环邀请赛在山东省威海市举行,青纺机械厂子弟小学足球队代表山东省队获第一名。
  1983年7月,第二届全国北方“蓓蕾杯”足球循环邀请赛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太平路小学足球队代表山东队获第三名。
  1985年7月,第四届全国北方“蓓蕾杯”足球循环邀请赛,在河北省承德市举行,升平路小学足球队代表山东队获第三名。
  1985年12月,团市委决定在市区建10支鼓号队和管弦乐队,由市内5区团委和市教育局团委筹建,并向他们拨款6 000元。
  1986年1月,市少年儿童艺术学校成立。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王玉成担任校委会主任。领导成员有副市长施稼声,教育局局长王锡衔、文化局局长管允其、团市委副书记亢清泉、妇联副主任林志伟。
  1987年4月11日至5月31日,市少年宫、青岛电视台联合举办“青岛市首届少儿艺术节”。全市1 200多名少年儿童参加了美术、书法、摄影、小提琴、钢琴、民乐、独唱、故事等8个项目比赛,有28名少年儿童分获8个项目的一等奖,200多名少年儿童获二、三等奖和纪念奖。
  1987年7月,青岛市两名小选手代表山东代表队参加全国第二届故事大王比赛,双双获得一等奖,并荣获全国“故事大王”称号。
  1988年8月,市少年宫选派18名选手参加山东省“范公杯”电子琴、钢琴、手风琴比赛,在12项一等奖中,青岛市选手获11项。
  1988年8月,青岛临邑路小学足球队代表山东队获第七届全国北方“蓓蕾杯”足球循环邀请赛冠军。
  1988年9月,青岛市小海燕艺术团赴京参加“中国儿童与世界和平”文艺晚会。市长郭松年亲自带队,艺术团分别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中南海、全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为中央领导和首都人民演出,受到党和国家擎天柱芮杏文、阎明复、阿沛·阿旺晋美、康克清的亲切接见。
  1989年8月,青岛万向节厂小足球队代表山东队获第八届全国北方“蓓蕾杯”足球循环邀请赛冠军。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34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三节 工作纪略

辅导员工作


   1952年7月15日至8月17日,团市委少儿部与文教局联合举办两期辅导员工作研究会,150人参加。第一期为各建队小学未受过训练的部分大、中队辅导员。第二期为中学部分中队辅导员及准备聘请为辅导员的中学生,主要研究儿童教育、怎样当好辅导员、团队基本知识、如何配合学校开展少先队活动等问题。
  1960年2月,团市委召开第一次少先队辅导员工作会议。到会的650名辅导员进行工作经验交流,表彰部分优秀少先队辅导员。6月,召开市优秀辅导员表彰大会,表彰115名少先队大、中队辅导员。9月,团市委、市教育局为133名辅导员发了聘任书。
  1963年7月22日,团市委举办少先队辅导员讲习会,全市各中、小学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参加学习。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处书记周化南到会作指示,团省委副书记李范到会讲话。会上,部分优秀辅导员介绍工作经验。
  1976年底,团市委举行首届少先队辅导员聘请大会。市党政领导向市区150余名大队辅导员颁发聘任书。
  1978年暑假,团市委举办市优秀辅导员夏令营。近百名营员自己设计组织实施活动。
  1979年6月4日,团市委发出《关于表彰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的决定》,命名表彰146名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并颁发证书。
  1984年12月,团市委、市教育局联合成立青岛市辅导员进修学校。该校作为团中央少先队工作委员会、教育部初等教育司、中央团校和《辅导员》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刊授辅导员地方分校。全市2 000余名大、中队辅导员,校外辅导员,区、县、乡总辅导员和少儿工作者,自愿报名参加学习。
  1985年11月19日,团市委、市教育局研究决定,聘任各中、小学的大队辅导员。聘任副教导主任担任大队辅导员的81人,大队辅导员104人。
  1987年,历时3年的全国辅导员进修学校首届学员结业。青岛市2 600名辅导员和少儿工作者通过了结业考试。青岛市辅导员进修学校被团中央、全国辅导员进修学校总部授予“优秀组织奖”,成为全国市一级唯一受表彰的单位。
  1988年5月,团市委举行首届辅导员技能技巧大赛,共评出10名市级辅导员技能技巧标兵,30名能手。
  1988年8月,青岛化工厂子弟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齐向前获“全国辅导员技能技巧标兵”称号,并在全国少工委、《辅导员》杂志社举办的“全国辅导员技能技巧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1989年10月26日,市委、市Gov表彰全市104名少先队优秀辅导员,规定他们享受市优秀教师待遇。
  1990年6月5~17日,全国第九期少先队辅导员技能技巧面授班在平度举行。青岛市各县(市)区和天津、济南、烟台、菏泽、淄博、东营等7个地市的少先队总辅导员、大队辅导员150多人参加学习。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35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三节 工作纪略

文化体育


  团市委积极组织青年参加国庆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八一”建军节等纪念性节日活动,围绕纪念“五四”青年节展开活动。1950年团市工委举办为期5天的“五四”纪念展览。1955年,25 000多人参加在中山公园举办的庆祝“五四”青年节游园大会。在1959年召开的纪念“五四”运动40周年大会上,团市委为479名青年红专积极分子颁发“纪念‘五四’运动40周年”奖章。1965年“五四”之夜,15 000余人汇集汇泉广场举行营火晚会,进行了3 000余人参加的火炬接力长跑活动,共使用火炬240多个。1979年纪念“五四”运动60周年期间,团市委举办了“象鲁迅那样学习”专题读书报告会和各界青年茶话会等活动。1981年“五四”青年节,团市委开展文艺调演活动,1 000多名青年参加演出300多个节目,40多个剧目,共310场,评出优秀奖11个,创作奖6个,是“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全市性的大型文艺调演。1985年举行纪念“五四”运动66周年联欢晚会,全市4万余名青年在贮水山滑冰场参加联欢。
  1949年6月,省青联驻青办事处设青年俱乐部,下设图书阅览室、娱乐室和书报供销处,成立由42人组成的文艺宣传队。是年8月上旬,省青联驻青办事处成立文工团,演出《胜利渡过扬子江》、《兄妹开荒》等剧目,到工厂、农村、部队慰问演出。1980年3~11月,团市委等10个单位联合开展的新长征读书读报活动,共涌现先进集体和个人700多个。1984年1月,100多名青年参加市青年振兴中华音乐演唱比赛活动,评选出10个创作奖,15个优秀演出奖和38个演出奖。
  1951~1952年,团市委组织8 780人参加23次市级体育竞赛活动。在全国、省级的各种运动会上,有18人打破全国纪录,285人打破省纪录。1955年团市委在汇泉体育场举行全市团的专职干部体育运动会。是年5月,各级团组织共组织军事体育活动95次,参加人数逾万名,41名体育积极分子和11个群众性体育运动优秀集体获奖。1985年3月,团市委举行市青年火炬长跑活动,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刘鹏为火炬长跑发令,全市37个直属单位队的1 500人参加活动。
  1987年5月,团市委、市级机关党委、机关事务局联合举办“市级机关青年推广普通话比赛”,6月24日结束,团市委机关青年代表队获集体一等奖。1987年团中央宣传部、《中国青年》杂志社和《农村青年》编辑部联合举办“我爱中华”知识竞赛,青岛市81人获奖,占全国个人获奖数的81%,团市委和所属6县(市)团委分获组织奖,名列全国第一。1988年5月3日,团市委在贮水山滑冰场举行大型“庆祝五四青年联欢会”,市委、市Gov领导及4 000多名团员青年参加联欢活动。1988年6~8月,团市委举办“青岛市首届青年电影艺术节”,设有多种比赛项目和系列知识讲座,全市8 000多名团员青年参加活动,有200多人获奖。1989年4月,团市委等6单位联合举办“青岛市青年英语大赛”,采取笔试、听力和口语考试,分专业和业余两组,特邀青岛英语教学权威及两名美籍教师组成评委会,600多名考生中,有81人获奖。1989年,团市委等8个单位主办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青年文化活动——“琴岛青春之光博览会”,自4月初开始至6月6日结束,分表演项目、比赛项目和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三部分,举办全市性活动项目26项,各系统活动2 200多项,全市团员青年近40万人次参加。团市委授予34个单位为优秀组织单位,37项活动为最佳活动,45人为优秀组织者。青岛市还承办了两项全国性文化活动,一是“东方杯”暨“青纺杯”中国青年首届时装设计表演大赛,青岛队总分第四名,列业余队之首,并夺得10个最佳服装设计奖中的6个。二是全国青年“爱我中华”知识竞赛。1989年7月,青岛市健美队(以市少年宫为主)获全国“力士”杯健美比赛团体第三名。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35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二章 青岛市青年联合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951年7月23日,青岛市民主青年联合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山东省民主青联驻青岛办事处代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委员谭西三任主任,张贻侠、陆光庭、胡振华、薛艺农任副主任。   1952年6月,市民主青联筹委会在各区设办事处,设组织、宣传、秘书3个组。1953年5月31日,青岛市民主青年联合会正式成立,鲁光任主任。是年11月,市民主青联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1962年6月,在市民主青联第三次代表会议上,决定市民主青联改为市青年联合会,代表大会制改为委员会制。1967年,青联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工作。
  1980年市青联恢复活动,同年5月,召开市青联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37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二章 青岛市青年联合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青岛市民主青年联合会第一届代表大会


  1953年11月29日召开,529名代表出席会议。会上,听取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长李芸生作的《发动全市广大青年积极参加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的学习和宣传的情况报告》,通过《青岛市民主青年联合会章程》。鲁光当选为该届主席,薛艺农、陆光庭、陆其康、管玉魁当选为副主席。



青岛市民主青年联合会第二届代表大会


  1957年2月13日召开,418名代表出席大会。大会审议市民主青联首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通过《青岛市民主青年联合会章程》。鲁光当选为主席,刘百川、李功九、陆光庭、金宝兴、管玉魁、薛艺农当选为副主席。


青岛市青年联合会第三届代表会议


  1962年6月28日召开,468名代表出席会议。会上,听取青岛市委书记处书记王卓青的报告,传达全国青联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讨论审议民主青联第二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讨论修改《青岛市青年联合会章程》。并决定青岛市民主青年联合会改为青岛市青年联合会。丛林当选为主席,陆光庭、金宝兴、马绪涛、王世臣、朱琼当选为副主席。



青岛市青年联合会四届一次会议


  1980年5月7日召开,150名代表参加会议。青岛市青联因“文化大革命”中断了13年的工作又重新得到恢复。市委副书记、市革委会副主任刘维理、武杰,市委常委、团市委书记刘福英,市政协副主席马绪涛,省青联副主席栾培琴,秘书长杜忠臣等参加会议。会议通过《团结全市青年为实现祖国“四化”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张先平当选为主席,刘光享、金翔龙、李明、余宙文、张积金、武莲芝、胡有谷、牟武金(后补)为副主席。



青岛市青年联合会五届一次会议


  1985年5月3~5日召开,161名青年代表出席会议。市委副书记孙炳岳出席会议并讲话。全会讨论通过《青岛市青年联合会章程》。会议通过《团结全市各族各界青年,为统一祖国,实现四化,振兴青岛贡献青春》的工作报告。高喜良当选为主席,夏国洪、刘举平、赵雪芳、于绍泉当选为副主席。1986年8月,在市青联五届二次全委会上,增补亢清泉为青联主席,张泽忠、余洁为副主席。



青岛市青年联合会六届一次会议


  1989年12月27~29日召开,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杨在茂代表市委、市Gov讲话,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俞正声作形势报告。市青联主席亢清泉代表五届常委会向大会作题为《高举爱国主义和初级阶段旗帜,团结全市各族各界青年,为夺取青岛市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贡献力量》的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25人组成的常务委员会,亢清泉当选主席,张泽忠、余洁、赵克志、史忠健、李扬、李乃胜、于绍泉、陈天浩当选为副主席。该届青联由16个界别的180名委员组成。
  1990年12月18日,市青联召开六届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同意亢清泉、张泽忠因工作变动分别辞去主席、副主席职务的申请,一致通过由徐学武、卞建平分别担任市青联六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职务。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38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二章 青岛市青年联合会
第三节 会务活动

主要工作


  1951年8月,市民主青年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发动各教会学校学生协助Gov取缔反革命组织“圣母军”,通过在各校学生中广泛的宣传教育,揭露“圣母军”的罪恶事实,使“圣母军”迅速瓦解。  1952年2月,市民主青联筹委会联合团市委、市总工会、市妇联、市学联发表抗议书,抗议美帝国主义在中国、朝鲜境内进行细菌战,号召青年积极投身抗美援朝。
  1953年2月,市民主青联筹委会举办市区青年宣传婚姻法培训班,培训学员1 200人,配合Gov宣传贯彻婚姻法。
  1954年,市青联动员青年积极参加私营工商业初级阶段改造,推举出300名工商界青年积极分子,调动了工商界青年在公私合营及合营后的工作积极性。
  1955年5月4日,在青岛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建团5周年之际,市青联举行大型庆祝联欢会,促进各界各族青年的交流与联系,增强“爱国、爱党、爱团”的信念。
  1956年2月2日,市民主青联与团市委召开工商界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市委副书记孙汉卿到会作报告。青联主席丛林在会上表扬了全市工商业青年在公私合营及合营以后的积极作用。会上,选出出席全国工商界青年积极分子大会的代表。6月25日,市青联为进一步动员和促进工商界青年在初级阶段改造事业中的积极作用,发出《关于建立工商界青年“光荣簿”的决定》,以表彰工商界青年在自我改造、生产经营、社会活动中的优异成绩。
  1957年5月30日,市民主青联召开全市科学技术人员座谈会,发动青年科技人员交流推广科学技术,向科学大踏步进军。6月28日,市民主青联举行5 000余名青年参加的反击右派分子大会,动员参加党的整风运动和反击右派斗争。
  1964年3月至1966年,市青联响应党中央号召,广泛发动各界各族青年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学雷锋积极分子大量涌现。
  1980年,市青联接待全国青联首届夏令营。全国青联主席、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李瑞环等与青年联欢座谈。
  1985年,市青联委员、团市委组织部部长刘玉钦、市歌舞团独唱演员于民刚随全国8省市青联组成的慰问团赴云南前线慰问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将士。
  1986年5月3日,市青联与市文联、青岛日报社举办的青岛市首届青年文学艺术大赛揭晓。大赛历时两个月,收到各种作品2 500多件,直接参赛者1 300人,其中218项作品获奖。大赛之后举办美术、书法、摄影参赛作品展览,并挑选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近300幅于10月18~28日在济南展览,受到省市领导,国内外专家和省市各界青年的高度评价。
  1987年“五四”前夜,青年文协举办“青春音乐诗会”,诗人纪宇应邀出席。市青年美协举办苏海青雕塑露天展。青年美协副会长苏海青以“黄河之源”为主题创作的近20件石雕、木雕、泥塑参加展出。青年摄影家协会与青岛警备区长城彩色摄影服务部、市群众艺术馆联合举办首届“长城杯”青年摄影艺术比赛,优秀作品在栈桥回澜阁展出。青年美协举办“自然与艺术”展览,共展出油画、水彩画、雕塑作品73件,各种珍贵花卉100多盆。
  1988年2月,市青联与团市委、市文化局等7单位联合举办青岛市青年文化艺术大赛,包括“地毯杯”青年美术大赛,有2人获一等奖。“长城杯”青年摄影比赛,以“青岛美”为主题,有5幅获最佳作品奖。市青年歌手大奖赛,近千名专业与业余歌手参赛,两名女歌手分获民族组和通俗组一等奖。另外还举办了青年硬笔书法、围棋、桥牌、大学生交谊舞、影评征文、英语演讲等项大赛。9月24日,市青联举行“赏明月、话改革”仲秋联谊晚会。
  1989年9月13日,市青联举行“为‘七五’建设出成果做贡献”竞赛活动经验交流会和“颂祖国、庆佳节、赏明月”篝火晚会,70多名市青联委员参加,有6名委员作典型发言。
  市青联按照全国青联的部署,1986~1990年在全体青联委员和各会员团体中开展“为‘七五’计划出成果做贡献”及“我为岛城增光彩”竞赛活动。1990年12月表彰了7个先进集体,62名先进个人。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38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二章 青岛市青年联合会
第三节 会务活动

外事活动


  外事活动 1951年11月6日,市民主青联筹委会邀请苏联、朝鲜等国侨民青年代表200余人,与市各界青年举行庆祝苏联十月革命34周年联欢晚会,并于17日举行青岛青年学生纪念世界青年日、国际学生周大会,全市青年、学生及苏联、朝鲜等国际青年友人600余人出席大会。1952年庆祝国庆联欢大会,市民主青联筹委会组织社会各界青年,包括少数民族、华侨(旅苏、旅朝)青年共18 000人参加大联欢。1957年7月,捷克青年汉学家一行5人来青游览。同时,苏联、越南等8个国家部分留学生来青游览参观,并与海军、华侨学生、各界青年举行联欢和篮球赛等活动。10月,市民主青联先后接待以穗坂正人为团长的日本青年团协议会代表团和以吴波阵为首的缅甸青年代表团。1959年3月7~10日,蒙古青年团代表一行10人在蒙古革命青年团中央常委、团乌兰巴托市委第一书记爱尔顿朝克图率领下,由团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王传斌陪同来青。1965年7月,越南南方民主解放阵线病员11人来青疗养。1980年6月18日,日本青年代表团一行6人来青参观游览;是年9月17日,日本日中友好九州青年之船首次访华团应青岛市人民Gov邀请来青访问,团市委、市青联领导陪同该团游览崂山,并参观部分工厂、学校、科研单位、生产大队等。19日晚,访华团举行答谢宴会,市长李秉政及市100名青年应邀出席。1982年6月7日,日本青年会议所青年之船访华团一行547人由大连乘“新樱丸”客轮抵青,并同青岛青年一起在中山公园栽植友谊雪松树;6月15日,日本东亚9 006团抵青参观访问;1983年4月7日,市青联接待西德基督教民主大学生联合会访华团,并陪同参观基督教学堂、天主教堂,游览了市容;5月3日,日本青年研修会友好访华团一行7人,在日本外务省顾问、该协会副会长兼理事长法眼晋作率领下,由全国青联副主席克尤木·巴吾东陪同抵青访问;7月28日,由吉布提财政部税收局科长阿罕迈德·吉雷瓦贝里率领的吉布提青年代表团一行3人抵青岛访问;8月9~21日,市青联接待了联邦德国青年联盟巴伐利亚分会代表团一行31人,并陪同游览市容、参观汽水厂、啤酒厂等。8月21日至9月1日,青岛市青少年友好交流团赴日本下关市访问,共14人,团长为市青少年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玉成,副团长为团市委书记刘光享,乘日本“理想之国”号赴下关市。与日方举行青年联欢座谈会、大中学生座谈会。与此同时,日本下关市青年代表团抵青岛访问,团长为失崎八郎;是年9月2日,多哥青年农民工作者考察团一行3人来青考察;1984年11月12~29日,团市委副书记王永章参加中国青年代表团赴日本访问;1985年7月,应团中央邀请,尼日利亚青年工作者考察团一行6人,由团中央、团省委有关人员陪同来青访问参观;1986年5月10日,马里全国青年联盟代表团一行4人来青访问;7月14日,全国青联与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农村青年参与社会发展训练班抵青参观访问。
  1987年1~11月,市青联接待9个日本访华团,946人。1988年9月15~17日苏联大学学联代表团一行7人来青访问。1989年2月15~25日,青岛市青年工作考察团一行5人,应邀对日本下关市访问;1990年3月22日,“苏联青年之船”旅游团一行371人来青访问,在青活动两天。8月4日,日本下关市青年研修团一行11人,乘日本“理想之国”号游船抵达青岛市访问。11月5~10日,非洲布基纳法索全国少儿辅导员代表团一行2人来青访问。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38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二章 青岛市青年联合会
第三节 会务活动

所属协会


  青岛市青年摄影家协会 1983年9月成立,宗旨是宣传两个文明建设,活跃青年文化生活,促进摄影事业发展,提高青年摄影艺术水平。有会员50人,会长任锡海。
  青岛市青年美术家协会 1985年成立,宗旨是团结美术工作者,促进和活跃青岛市青年美术活动,为青岛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有会员75人,会长赵德伟。
  青岛市青年书法家协会 1985年3月成立,宗旨是团结广大青年继承、发扬传统书法、篆刻艺术,为初级阶段精神文明服务。有会员90人,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杨在茂任名誉会长,贺中祥任会长。
  青岛市青年文学家协会 1985年12月成立,宗旨是坚持党的“双百”方针,繁荣文学事业,活跃青年文化生活,培养文学新人,团结文学爱好者为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有会员90人,会长李明。
  青岛市青年医务工作者协会 1986年7月成立,宗旨是团结和组织全市医务青年,提高医学科学水平和普及医学知识,为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有会员66人,市立医院院长王训颍任名誉会长,李扬任会长。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40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三章 青岛市学生联合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949年6月5日,华东学联驻青办事处正式成立。谭明甲任华东学联驻青办主任。1949年6月17日,市学联筹备委员会成立,由省青联华东学联驻青办事处、山东大学、青岛一中等10个单位的代表组成市学联筹委会,谭明甲任筹委会主任。1949年11月26日,青岛市首届学生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青岛市学生联合会。
  1955年,全国学生第十六届代表会议修改学联章程,各高等学校学生会直接受全国学联领导。团中央提出“除部分大城市仍保留学联组织外,其他省、自治区等均可撤销学联机构”,市学联随即撤销。
  1965年8月3日,团市委申请恢复市学联。1966年1月9日,召开全市89所大、中学校学生会主席联席会。推选出29个委员单位的代表,组成青岛市学生联合会。同年2月1日,市学联召开四届一次委员扩大会议,选举产生市学联第四届委员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联工作停顿。
  1985年5月4日,青岛市学生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第五届委员会主席团单位。主席单位: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副主席单位:山东海洋学院、青岛化工学院、青岛轻工业学校、青岛师范学校、青岛第二中学、青岛第一职业中学;委员单位32个。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41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三章 青岛市学生联合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青岛市首届学生代表大会


  1949年11月26日召开,全市24个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代表145人出席会议,代表全市14 000名学生。会议总结解放后5个月的学运工作,学生代表介绍了学运经验。大会通过《青岛市学联组织章程》、《青岛市学生运动当前任务》,指出当前主要任务是:团结广大同学,为建设新青岛而努力。大会选举产生青岛市学生联合会。刘卓被选为市学联主席。


青岛市第二届学生代表大会


  1950年10月底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335人,代表15 000余名学生。大会总结11个月以来的工作成绩,上届学联主席刘卓介绍交流工作及学习经验。大会选举产生学联执委会,张贻侠被选为市学联主席。



青岛市第三届学生代表大会


  1953年2月22日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409人,列席代表71人。大会通过《青岛市学生联合会章程》、《青岛市学生联合会执行委员会选举法》,任世英为市学联主席,副主席6人。

青岛市学生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


  1966年1月9日,根据全国十八届学生代表会决定和团省委的指示,市学联召开89所大、中学校学生会主席联席会,推选出29个委员单位的代表组成的学联第四届委员会。2月1~5日,召开四届一次委员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有269名。会上选举产生市学联第四届委员会,李效良当选为主席,副主席7人。



青岛市学生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


  1985年5月4日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90名,列席代表50名。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孙炳岳主持大会并讲话。团市委书记刘光享致祝词。会议审议和通过市学联第四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通过《青岛市学生联合会章程》(草案)。选举产生青岛市学联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会由32个单位组成。李航当选为主席,副主席6人。
  1987年10月,市学联五届三次会议改选青岛师范专科学校王剑为市学联主席。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42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三章 青岛市学生联合会
第三节 会务活动

政治活动


   1949年11月26日,青岛市首届学生代表大会期间,在山东大学图书馆举办青岛学生运动史料展览,展示青岛学生在中国Our Party领导下进行抗日救国、反美蒋斗争的史料。
  1949年12月16日,组织教员学生代表2 000余人,在万国公墓举行纪念青岛反甄审运动和费筱芝牺牲4周年纪念会。市军管会、文教部、教育局、团工委、市青联、市学联等单位的代表到会讲话。团工委还举办反甄审运动及费筱芝牺牲史料展览会。
  1950年7月23日,市各教会学校反美爱国运动代表会议发出《宣言》,抗议美帝国主义利用精神鸦片对中国青年学生进行毒害的罪行。12月,市学联召开反美爱国运动大会,学生代表310人参加会议。会上,代表们痛斥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发表的侮辱中国人民的滥言,控诉美帝的文化侵略,澄清学生中的亲美、学美、恐美思想,树立中国青年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并在学校中掀起抗美援朝的高潮。团市委召开“动员大中学校学生参加解放军军事干部学校”会议,市内各大中学校、工厂设军干校报名处,青年、学生争相报名。12月底,全市21所学校的报名人数达4 382人。有505名学生和126名青年职工被批准参加军干校。1951年1月,又进行了第二批招生。到2月份,全市共有1 155人参加军干校。
  1952年1月,市学联组织“三反”运动学生宣传队,市学联设立指挥部,领导全市宣传活动,该队由山东大学和全市各中学的学生组成,共有12个大队,4 000人参加。
  1985年12月4日,团市委、市学联召开青岛市纪念“一二·九”运动50周年报告会,全市8所高等院校和部分中专、中技、中学的学生1 000多人参加大会,当年参加?“一二·九”?运动的南路总指挥、时任民革市委主任王桂浑作报告。
  1988年5月1日,团市委、市学联开展“社会实践一日”活动,有2 000名大、中专学生在栈桥一带,通过咨询、便民服务,向社会展示他们在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中取得的成果。
  1989年暑假,各大中专院校团组织根据团市委、市学联的部署,针对大中学生思想状况,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民主法制、爱国主义、初级阶段、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和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政治教育。
  1990年5月3日,市党政领导邀请大学生代表座谈。出席座谈会的有市委书记郭松年、副书记刘镇、市长俞正声,学生代表23名,座谈会以“爱国、成才、奉献”为主题。
  1990年7月12日,中共青岛市委、市Gov办公厅,转发团市委等单位《关于组织青岛市大学生参加省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意见》,组织青年学生参加山东省“国情省情考察营”、“重点工程劳动营”和“科技兴鲁建设营”。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42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三章 青岛市学生联合会
第三节 会务活动

文体活动


  1951年1月27日,团市委、市学联举办大中学校春节文娱晚会,参加的13个学校共演出26个节目,选出《夫妻观灯》、《诺多尔江边》、《好姐妹》等参加省青年业余文艺会演。
  1951年,团市委、市学联利用暑假组织各校中学生开展夏令乐园活动。全市集中成立3处乐园,分设在一中、礼贤、文德3校。学生们通过读报、听报告和各种文体活动,提高爱国主义思想,加深学校之间、同学之间的联系和友谊,约13个中学的1 800名同学参加活动。
  1960年2月,市学联举办大中学生文艺会演。参加会演的有市内、郊区的大专院校、中等学校49所,共演出102个节目,其中学生创作的节目63个。2月14日,举行授奖大会,33个优秀节目获奖。  1987年“五四”青年节期间,举办“青岛市首届大学生艺术节”,市学联组建的“大学生艺术团”和13所高校1万多名大学生参加,历时10天。艺术节包括革命历史歌曲大联唱、征文比赛、校园歌曲创作精英赛及器乐、武术、书法、摄影、时装、健美等活动。
  1989年4~6月,为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团市委、市学联及各高校共同举办“青岛市大学生校园文化博览会”。共举办跨院校竞赛项目8项,各院校开展的文化、体育、文艺活动130多项,参加活动的大学生近10万人次。?7月10日,?团市委、市学联表彰了6个优秀承办单位,13个先进组织单位和13名优秀组织者。
  1986年6月28日,成立青岛市大学生艺术团,省长李昌安发来贺电。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42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三章 青岛市学生联合会
第三节 会务活动

其他活动


  1957年3月24日,全国学联主席胡启立向山东大学和青岛医学院学生会的干部传达全国学联第十六届二次全会精神,提出学生会的主要任务和青年学生的努力方向。
  1959年1月,市学联勤工俭学产品元旦献礼馆开放,共分4个展室,向社会展示全市学校勤工俭学所取得的成绩。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43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四章 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工作委员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市级机构


  1959年5月10日,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队部委员会成立,这是中国少先队青岛市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少先队市一级的领导机构,是中国少先队青岛市工作委员会(简称“少工委”)的前身。1961年根据团省委电话指示,少先队青岛市队部停止活动。
  1965年团省委根据团中央九届二中全会决议精神,决定区、乡及市各级队部要改选。1966年1月,团市委提出改选建设市少先队队部。
  1966年1月18日,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队部第二届委员会产生。
  “文化大革命”期间,少先队组织由红小兵组织替代。
  1978年6月6日,按照共青团十大的要求,经市委同意,青岛市红小兵组织改称中国少年先锋队,少先队组织恢复活动。
  1985年10月24日,召开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工作委员会。
  1989年10月1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第二届委员会。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43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四章 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工作委员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基层组织


  1953年8月,队龄儿童80 498名,大队267个,中队1 119个,小队3 320个,队员34 210名,辅导员1 236名。
  1955年1月统计,普通中学18所,其中队员6 886名,大队辅导员18名,中队辅导员266名。市区小学78所,共有学生71 649名,队龄儿童54 309名,队员20 879名,大队辅导员78名,中队辅导员669名。崂山郊区共有小学89所,学生30 844名,队龄儿童24 604名,队员12 669名,大队辅导员90名,中队辅导员418名。另外全市还有31所文化补习学校,共有学生7 708名,队龄儿童4 903名,队员?3 463?名。
  1965年12月底统计,全市建队772个,市区225个,农村547个。市区队员213 543名,农村队员84 683名。总辅导员225名,市区209名,农村16名。中队辅导员4 861名,市区2 972名,农村1 889名。  1990年12月底统计,全市建少先队3 108个,城市170个,农村2 938个。少先队员总数668 371名,市区10万名,农村568 371名,大队辅导员2 661名,中队辅导员18 565名,校外辅导员6 783名。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47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四章 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工作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少先队青岛市第一次代表大会


    1959年5月10日在团市委礼堂召开,全市中、小学校的426名少先队员代表30万少年儿童参加会议。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处书记王卓青、副市长孙刚以及驻青陆、海军部队领导机关,市教育局、团市委、总工会、妇联等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王卓青代表中共青岛市委讲话,团市委书记刘泽民向大会作《听党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共产主义的优秀接班人》的报告。
  会议选举出少先队青岛市队部委员会。队长杨淑兰,副队长3人,委员17人。表彰和奖励少先队组织中涌现出来的26个优秀集体。通过致西藏小朋友的一封信。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47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四章 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工作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少先队青岛市队部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


  1966年1月18日在市少年宫红领巾剧场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市队部委员及县区队部委员会正、副大队长,市区各中、小学少先队大队委员会的正、副大 队长等近200人。团市委副书记徐鸿顺在会上讲话。会上改选了少先队青岛市队部,选举产生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队部第二届委员会。队长谢丽萍(青岛二十中学),副队长3人,常委7人,委员17人。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47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四章 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工作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第一次代表大会


  1985年10月24~26日在黄海饭店举行,这是“文化大革命”后,少先队组织的第一次代表会议。由团市委、市教育局联合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400名,代表全市83万少年儿童,74万少先队员和2.7万名辅导员。
  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孙炳岳到会讲话,共青团青岛市委副书记张泽忠作《面向21世纪,培养创造型的新人才》的工作报告。
  会议酝酿讨论并通过团市委、市教育局协商提交大会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第一届工作委员会组成方案。张泽忠任主任,副主任3人,委员23人。会议还通过《关于表彰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优秀少先队中、小队,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的决定》,表彰市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101名,优秀少先队中、小队100个,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17个。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47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四章 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工作委员会
第三节 工作纪略

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第二次代表大会


  1989年10月13~15日在市人民会堂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400名,代表全市68万少先队员和2.5万名少先队辅导员。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孙炳岳代表市委、市Gov到会讲话,团市委副书记、市少工委主任余洁在大会上作题为《适应新时代,造就新主人,开创少先队工作的更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少先队青岛市第二届工作委员会。余洁任主任,梁永东、钟觉民等任副主任。大会新增设由20名少先队员组成的市少先队理事会,王璐任主席。会议期间,团市委、市少工委、市教育局表彰了510名少先队员,893个优秀集体和25个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同时还表彰了100名优秀辅导员。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1:48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四章 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工作委员会

第三节 工作纪略


  1956年3月,在全市少年儿童中开展以公益劳动为主要内容的“小五年计划”活动。如种植向日葵、蓖麻,组织护林队,拥军优属等。教育少年儿童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培养集体主义情感。  1956年各级少先队组织开展“万能手”活动。组织儿童进行课外科技钻研和工艺劳动。各校建立各种科技小组、少年工厂和儿童农艺场。许多作品在全国和省市获奖,并举办“我们的能手”、“我们的小五年计划”、“我们爱科学”等展览。
  1959年,市少先队发动少年儿童投入全民增产节约运动,提出“为建国10周年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8~9月底,全市少先队员共植树424 942棵,建立果树苗圃881个,收蓖麻籽4 648斤,建卫生劝阻队341个,清扫街道?2 162?条。
  1960年,各级少先队组织开展“三面红旗万万岁”活动。少先队员通过参观访问、主题队会、展览会等,了解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并组织“三面红旗万万岁”观摩团一行10人,赴胶南、即墨、崂山等地指导帮助开展活动。
  1985年,各级少先队组织开展“创造杯”活动竞赛。口号是:“人人搞设计,队队夺奖杯,校校搞竞赛,区、县争冠军,使青岛的少先队工作冲出山东,走向全国。”全市少先队组织共开展活动3万多次,上报活动稿件17 809篇,夺得“创造杯”398个,获“最佳创造杯”7个,位居全国省辖市之首。获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开展“创造杯”竞赛活动的“特别组织奖”。青岛市和4区5县被团省委评为“创造杯”竞赛活动红旗单位,市少工委在“创造杯”活动征文竞赛中被全国少工委《辅导员》杂志社授予组织奖。
  1986年少先队开展“万枚四有小金星”奖章活动。教育少年儿童“树理想、学创造、做主人”,做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全市共评出金星队员2 000名,优秀活动500项,先进区县9个,最佳指导奖200个。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分别被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少工委评为全省“万枚四有小金星”奖章竞赛活动红旗单位。同年,团市委、市少工委被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评为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
  1987年市少工委根据“面向新世纪,造就新主人”的原则,开展“热爱Our Party,做党的好孩子”教育活动月。参加了由中国儿童报社举办的“全国各族儿童勤巧小队友谊赛”,全市获奖511个,列全省之冠。开展“爱劳动的小金星”活动,全市68万少先队员参加。
  1988年市少工委在少先队员中开展“争创金星大队”活动,金星大队的基本条件是:开展活动好,日常工作好,“两化”建设好,教育效果好。1989年1月,市少工委表彰100个少先队大队为“金星大队”,300个少先队中队为“金星中队”,800个少先队集体为“青岛市少先队阵地化、制度化合格单位”。
  1990年少先队开展“学赖宁,学十佳,做党的好孩子”活动。5月18~19日在胶南县召开学赖宁活动现场经验交流会。5月27日,市少工委举行少先队“学赖宁做党和人民的好孩子”主题队会,市委、市Gov的有关领导出席主题队会。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表彰学赖宁活动先进集体和个人,其中红旗单位7个、先进单位6个、先进乡镇30个、优秀大队100个、最佳指导者100名、优秀少先队员500名。市少工委被评为全国学赖宁活动先进单位,全市有5个红旗大队、10个红旗中队列入全国先进,有11人列入全国最佳指导者,45人获全国学赖宁活动奖章。




欢迎光临 青岛圈|青岛旅游论坛 (http://199.83.49.77/)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