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日商各厂工人反抗日本人压迫的斗争日趋激烈,日本厂主加紧对工人迫害。6月20日,日商青岛火柴厂600余名工人要求改善伙食罢工,被开除22人,强行复工。7月17~19日铃木丝厂、华祥火柴厂、山东火柴厂连续开除21名工人,激起工人义愤。大康、内外棉、隆兴、钟渊、富士、宝来(现国棉九厂)6大纱厂工人,各推举代表赴国民党青岛市党务指导委员会(市党部)请愿,要求举行罢工,抗议日本人压迫。21日,6纱厂厂主在日本驻青领事指示下,一齐宣布关厂并开除236名工人,将其全部逐出工人宿舍。经代理市长吴思豫向日方交涉后,24日,6大纱厂复业,但不许被开除的工人回厂,上班工人必须严守厂规。工人忍痛上班,普遍以怠工对抗。秘密工会发动“打狗”运动。大康等6纱厂资本家的凶恶爪牙一个个被秘密纠察队痛打,许多把头、门卫、职员闻风躲避,各厂管理体系瘫痪。8月4日,6纱厂通告无限期关厂。工人失业后,数千人分别在沧口、汇泉集会,抗议关厂与开除、解雇工人,要求复工。市Gov停发失业救济粮,并派军警强迫失业者离境,遣返原籍。日方从乡间另招新工人入厂,大康纱厂11月20日复业。当日,有失业工人1 000多人面涂红色标记,汹涌入厂,大呼“打工贼”,日本人争避,逐与新工人撕打,互伤50余人,器材亦有毁坏。22日,又有失业工人800余人冲向钟渊纱厂,遭厂主预置的高压水龙喷射,20余名日、韩浪人手持长棍,突向厂外反冲,杂有枪声,打伤工人50余人。23日,新任市长马福祥屈从了日方条件,开除工人250名,复工者每人补发2元。随后,即派军警强迫工人复工。工人上班后普遍怠工。国民党指委会与日本总领事馆交涉,将补发工资增至3?5元,恢复部分被开除工人的工作。这次罢工旧称“民国十八年大罢工”。
1930年,大英烟厂、日商纱厂、四方机厂、铁路等工潮迭起。7月21日,人力车工人1 000余人反对增加车租到市Gov游行请愿。25日,人力车工人在闹市区拦砸公共汽车、马车,遭到军警镇压,被抓200多人。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0:33
第一篇 建国前的工青妇运动
第一章 工人运动
第二节 工人斗争
1936年日商纱厂工人反日大罢工
1936年11月上旬,上海日本各纱厂3万余工人爆发大罢工。青岛各日商纱厂工人积极准备响应。各厂自发推举工会组长、代表与总代表,重建秘密工会及纠察队。11月17日,内外棉纱厂一度罢工。19日起,内外棉、大康、隆兴、丰田(现国绵四厂)、富士、钟渊、宝来、同兴(现国棉八厂)以及瑞丰染织厂(原铃木丝厂)工潮汹涌而起。在青日商10家纺织厂24 000多人全部参加罢工,各厂各自为战,此伏彼起,罢工与怠工交错进行,延续时间一个月,每次起因均为反抗日本人殴打或无理开除工人。斗争遭到军警镇压。11月25日,大康3 000工人罢工上街游动,包围公安分局,要求释放工人总代表耿忠柱,并打了路过的丰田纱厂厂主的儿子。市长沈鸿烈闻讯,率海军陆战队镇压,抓走工人29名,驱散游行队伍。
早在罢工之前,日本Gov即派舰来青威胁。11月13日“球磨”号开到后,逐渐增至12艘。大罢工次日,日驻青总领事西春彦急见市长沈鸿烈,要求彻底镇压工潮并铲除“外界煽动者”。11月27日,沈、西达成复工协议,每人每月增加工资5%,严禁罢工、怠工、集会等“越规”行动。28日下午,日本第三舰队新任参谋长自沪来青,指斥市长沈鸿烈镇压不力,提出严重警告。29日上午,沈鸿烈率公安局与社会局官员到四方监督复工,拘押工人150余名,又循日方要求,将市Gov社会局劳动股长陈克曜等4人拘留。日方仍不满意,即由其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下令,于12月3日凌晨,日本海军陆战队700余人强行登陆,窜至四方、沧口、东镇日商工厂所在地,驱逐中国军警,实行戒严。并派出小分队进入市中心袭击国民党青岛市党部、胶济铁路特别党部、青岛通讯社、平民报社、胶济日报社、国术馆、图书馆及向宗鼎(市财政局科长)住宅,大肆搜查、凌辱,劫运大量公私文书,带走张乐古(平民报社社长)、向宗鼎等9人。事起,沈鸿烈撤中国军队于城阳以外,听任日军横行。12月8日,日商各厂一次开除工人531名,并通知市Gov:开除的工人,家在青岛市者由村长监视,外地者一律遣返原籍,凡阻扰复工者由公安局拿办。沈鸿烈完全接受,即从市外调回中国军队,配合登陆日军,挨户强制工人上班。12月14日,各厂开业。15日,日兵回舰。市Gov官员陈克曜等4人因涉及工潮被革职。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0:33
第一篇 建国前的工青妇运动
第一章 工人运动
第二节 工人斗争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工人群众的反日斗争
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并建立伪政权,实行法西斯殖民统治。青岛工人阶级除少部分撤退到内地参加抗战生产或武装斗争外,市内的广大工人在Our Party领导下,采取各种方式,机动灵活地开展反日斗争,有效地支援和配合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的抗日斗争。
1941年秋,日华兴业株式会社绢织工场接到军用绸漂白任务,中共地下组织秘密发动工人投入超量火碱,使白绸大部分烧坏。1942年10月,隆兴纱厂女工反对日本男监工搜身,400多名女工停工3天,迫使日本厂主做出让步。1943年春,埠头株式会社机械修配所奉令制造防空壕铁门。中共地下组织利用日本监工殴打工人事件,发动工人怠工,并让主要技术工人离家躲藏,原定3个月的工期被拖成一年多。1944年秋,该所又接受3个月制造指挥刀?5 000把的?任务,由于工人消极拖延,直到日本投降才造出几百把。同年,华北车辆株式会社青岛工场(四方机厂)奉命生产炮弹30 000发,限期6个月。中共地下组织发动工人集体怠工,并暗中破坏,有的砂型放了盐粒,使弹壳出现麻点,有的弹壳内孔不正,有的撞针被挫去一截,使这批炮弹生产计划最后落空。此外,广大职工还自发地随时随地毁坏原材物料,制造事故,普遍拿走日本人物资工具,使侵略者防不胜防,束手无策。据不完全统计,沦陷期间全市发生的主要停工斗争有9起,2 300多名工人参加,有8次取得了胜利。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0:34
第一篇 建国前的工青妇运动
第一章 工人运动
第二节 工人斗争
隆华3号船员起义
1944年12月中旬,青岛“华北联营社”500吨新型机帆船隆华3号,奉令满载青岛产棉布?40 000匹及白糖等物资开往日本长崎。受中国Our Party抗日救国思想影响与抗战胜利形势的鼓舞,该船9名船员在田均庆(田均)、滑宝发(滑凤鸣、水手长)的指挥下,于出航第四日拂晓,在济州岛附近海面英勇起义,杀死船长等5名日本人,返航祖国。在黄海历十数昼夜,躲过日机3次侦察,于1945年新年期间驶进赣榆县拓汪港(当时属山东解放区),将满船物资全部支援抗战军民。中共滨海区党委城工部长华诚一、秘书长史甄、青岛工委第一书记刘特夫、副书记于荣光、青岛办事处主任李立智等接见全体起义船员。人民Gov向9人分别发给奖金。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0:34
第一篇 建国前的工青妇运动
第一章 工人运动
第二节 工人斗争
青岛工人抗日大队
1943年冬,中共胶东区党委与胶东总工会(胶东职工抗日联合总会)决定成立青岛工人抗日大队,王太和(谢友宜)为队长,耿桥(胶东总工会组织部长兼南海工会会长)为政委。任务是掩护从南海地区到青岛市的秘密交通线,护送过往的中共地下工作者和爱国人士。全队战士近20名,都是来自青岛的纺织厂、火柴厂、四方机厂以及铁路、码头的工人。他们原在市内从事地下抗日活动,身份暴露后撤到根据地,大多数是中共党员。由南海军分区发给武器弹药,主要在蓝村与胶县两火车站附近活动。一年多共护送300多人次,均安全无差错。有时也做宣传、锄奸、扰敌工作。1944年2月18日,奉令配合南海主力及其他武工队,参加“麦丘之战”(胶县北部)。1944年12月工人抗日大队改称“工人武工队”,战士增至近40名,张绍鹏任队长兼政委,活动重心东移崂山脚下,任务主要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战斗渐多,老队员王德才(原隆兴纱厂工人)牺牲。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工人武工队编入青岛武工总队。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0:34
第一篇 建国前的工青妇运动
第一章 工人运动
第二节 工人斗争
1947年码头工人反对封建把头的斗争
1945年8月,南京国民Gov在美国军队支持下抢先从日军手中接收了青岛,并以青岛为基地,向胶东和山东解放区疯狂进攻。特务横行,物资短缺,工人大批失业,生活困苦。中共地下组织领导工人开展反抗美蒋压迫、支援解放区人民的斗争。
南京国民Gov接收青岛港后,港口码头上日伪时期的大小把头全部留用,广大工人十分不满。中共地下组织决定开展反封建把头的斗争,以打击国民党在港口的统治。1946年秋中共地下工作者码头杂货部副司帐王明斋在中共党员姚建春、方启庄协助下,利用官办工会的合法形式,担任了杂货部工人总代表。王带领工人代表首先向官办“码头起卸业工会”提出伙食自理的要求,遭到拒绝。于是几个最顽固的把头相继被打,“工会”理事长大把头鞠国璋与市Gov运输管理处长沈绍宗被迫同意伙食自理。接着工人代表又提出工资自领要求,把头拒绝,再次被打,沈绍宗欲治王明斋指使打人之罪,数十名工人示威,沈被迫同意工人要求。至此把头们数十年来贪污工人伙食费与工资的特权被取消。1947年春,码头搬运、行李、火车等装卸工人,在王明斋帮助下继起斗争,亦均获得伙食自理、工资自领的胜利。王明斋被推举为杂货、搬运、行李、火车四部工人总代表。7月,码头上装卸工人最多的煤盐部500余人又共同推举王明斋为煤盐部总代表。于是王明斋提出煤盐部伙食自理、工资自领和发工作服等3项要求。煤盐部大把头不承认王的总代表资格,3项要求被拒绝。沈绍宗诿称举行大会选举解决。8月20日,在“码头起卸业工会”举行煤盐部总代表选举大会。沈绍宗与鞠国璋竭力操纵,欲使王明斋落选。结果王以绝对多数票正式当选为总代表。众“工会”头头气急败坏,围攻王明斋。正在作业的600名工人闻讯立即罢工,持手钩、抬杠奔至益都路“码头起卸业工会”选举现场,沈绍宗及众把头逃走,鞠国璋躲进警察派出所。工人包围派出所,要求交出鞠国璋。军警赶来镇压,形成对峙。运管处与官办工会只得承认选举有效,并接受了王明斋代表煤盐部所提的3项要求。至此,青岛港装卸业五部1 200名工人全部实现了伙食自理和工资自领,反封建把头的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1948年1月14日晚,王明斋被国民党特务分子绑架,秘密杀害。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0:35
1949年3月,中共胶东区党委在莱西县香水沟,组成154人的妇女大队,宋兹心为大队长,负责进入青岛接管妇女工作,同年6月2日入城。大队部由王毅军、新一、王少木分别负责宣传、组织、福利等工作。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0:41
第一篇 建国前的工青妇运动
第三章 妇女运动
第二节 妇女斗争
青岛早期女团员、党员的革命活动
1924年夏,中国Our Party青岛组成立,邓恩铭任组长。同年9月发展了青岛电话局女接线员赵鲁玉与普济医院护士丁祝华等入团,随后均转为Our Party员。2人经常到邓恩铭处开会,取回党刊《向导》、团刊《中国青年》和“二七”工人大罢工的材料进行学习和宣传。丁祝华的居所湖南路51号成为邓恩铭与上级组织秘密转信处,中央给邓恩铭的经费也由丁祝华代收。
邓恩铭化名丁佑铭,与丁祝华以堂兄妹关系作掩护。1924年冬,丁祝华当选青年团青岛地委宣传委员,赵鲁玉当选候补委员,负责妇运。1925年1月,丁祝华住处被当局注意,组织上调丁祝华去周村,赵鲁玉继任团地委宣传委员。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0:41
第一篇 建国前的工青妇运动
第三章 妇女运动
第二节 妇女斗争
青岛电话局女司机生(接线员)罢工斗争
1923年2月青岛电话局女司机生中年纪稍大的王雪婷、方馨亭、王淑美等人酝酿发起,向局方提出发工服、办食堂等8项要求。近百名司机生一齐罢工,要求局方答复,并推选代表王雪婷、方馨亭、王淑美等与局长孔祥熙交涉,坚持8项条件,无满意答复决不复工。斗争结果,局方答应其中5项要求,司机生恢复工作。1924年12月28日青岛电话局百余名女司机生举行罢工,领班赵鲁玉与郭梦英、郑若芝、王雪婷等代表司机生向局方提出增加工薪、发给年赏等3项要求,市内电话全部中断一小时后,局长姚启儒同意。领班、司机生复工。但次日胡文溶接任局长后拒不承认,赵鲁玉再次领导罢工,胡终于被迫实行。每人增加工薪4元,发给年终赏金2元。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0:41
第一篇 建国前的工青妇运动
第三章 妇女运动
第二节 妇女斗争
青岛电话局妇女进德会的革命活动
1925年1月青岛电话局司机生在中共党员赵鲁玉发起下,成立妇女进德会(工会),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后,电话局妇女进德会的全体会员参加4月10日青岛各界在馆陶路齐燕会馆举行的孙中山先生追悼会。妇女进德会代表任颖贤在会上讲话,赞扬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倡导男女平权、女子独立、放足、妇女解放的历史功绩,表示“要继承先生的遗志,发扬先生的革命精神,发愤图强为中华民族雪耻,为中华民族兴旺贡献力量”。还以进德会名义散发了传单。
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为了支持上海的罢工、罢课、罢市斗争,6月间,妇女进德会以10人为一组,迅速组织起几个“十人团”,到茂昌蛋品公司等工人群众中演讲,揭露帝国主义的罪恶,同时募捐,全部捐款由进德会汇往上海。在此期间,妇女进德会“十人团”还进行过抵制日货的活动。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9 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