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政治界]
“铁嘴钢牙”外交官:李肇星
[打印本页]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2 19:38
标题:
“铁嘴钢牙”外交官:李肇星
下载
(17.78 KB)
2009-9-12 19:38
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男,1940年10月生,
山东
青岛
人,1964年北京大学毕业。
个人简历
1959年—1964年
北京大学
学习;
1964年—1967年 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班进修;
1967年—1968年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科员;
1968年—1970年 在山西离石、江西上高等地的干校和广州军区
汕头
牛田洋农场劳动锻炼;
1970年—1977年 中国驻
肯尼亚共和国
大使
馆职员、随员;
1977年—1983年
外交部
新闻司科员、副处长;
1983年—1985年 中国驻
莱索托王国
大使馆一秘;
1985年—1990年 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司长,
外交部发言人
;
1990年—1993年 外交部部长助理;
1993年—1995年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
1995年—1998年 外交部副部长;
1998年—2001年 中国驻
美利坚合众国
特命全权大使;
2001年—2003年 外交部副部长;
2003年—2007年 外交部长。
2007年4月27日
杨洁篪
接替其出任中国外交部长。
2008年3月,任十一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9年3月,将出任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也将更换新闻发言人。
第十六届中共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
名誉会长。
高校任职
1.
南开大学
周恩来Gov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
外交学院
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3.
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名誉院长
4.北京大学教授
5.
暨南大学
顾问、名誉教授
6.
上海交通大学
名誉教授
7.
山东外事翻译学院
名誉院长
8.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名誉教授
9.
浙江工商大学
名誉教授
10青岛大学名誉教授
11山东科技大学名誉教授
评价:
因经常在举行
记者招待会
时,引用古人的诗句或自己作诗,而又被一部分人称为“诗人部长”或“
诗人
外交家”。出版有诗歌散文集《青春中国》。
因为在台湾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加之出众的个人形象,一部分人称他为“我的脾气不好部长”。
家庭情况 李肇星拥有一个温馨的家,他与夫人秦小梅牵手散步的镜头曾经被外交部传为美谈。他们大学同班,李肇星最让她动心的,就是心地特别善良,是个热诚、有责任感的男人。
妻子:秦晓梅,曾任中国驻联合国代表
参赞
和外交部驻
香港
特派员公署国际组织部副主任。
岳父是著名外交家
秦力真
,
刘少奇
的秘书,原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外交部领事司司长。
李肇星夫妇有一个儿子。为了让他懂得自己是庄稼人的后代,爱自己的故土。禾禾从北京四中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后来又留学美国。2001年,禾禾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大学毕业,通过网络找到工作。2004年,禾禾又考取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李肇星是一个开通的好父亲,他十分尊重儿子的意愿。他告诉禾禾:在这个世界上,靠任何人都不行,只有靠自己。
早在2000年5月,李肇星给正在美国留学的禾禾写了一首诗,这也是他自己的心迹的表白:
别忘了你是谁
你是朋友的朋友
你是亲人的亲人
你是祖国的儿子
这是一切的根
语录:
李肇星:希望
梵蒂冈
勿以任何形式干预中国内部事务。
李肇星:我也访问过一个人口很少的国家叫
佛得角
,这个国家的擎天柱对我很热情,也特别客气,不断地说,我们的
国家
很小。我为他们的谦虚态度所感动,但我也很诚恳地告诉佛得角朋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国不在大,热爱
和平
、主持公道就好。
李肇星:如果两个国家或者两个大国(中国和美国),什么东西都完全一样,一模一样,这个世界也就太单调了,有很多记者可能也就失业了。
李肇星:(参拜问题)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不仅中国人民不能接受日本现任擎天柱到现在还崇拜
甲级战犯
,其他许多国家的人民也都不能接受。一位
德国
官员告诉我,德国人也不能理解,
日本
的领导怎么能干这种事,这种傻事,不合道德的事,这是德国人说的。
关于中美贸易李肇星说:的确,美国朋友也有些抱怨,说他们同中国双边贸易当中赤字太大,但是
赤字
的产生原因很复杂,其中包括美国除了波音飞机之外,只愿意卖给中国大豆、棉花,还有
加利福尼亚
葡萄酒,还有佛罗里达的柑橘。而有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他们不卖了,他们说那是高技术含量的,甚至是军民两用的。实际上很难说得清楚什么叫军用、什么叫民用,这杯茶、我和姜主任喝了那就算民用,如果是当兵的喝了呢,就算军用,说得清楚吗?所以,有些时候不要把什么问题都政治化,还要按照
世界贸易组织
的规则办事才好。
在回答台湾记者有关
台湾
问题的问题时,李肇星说:我不由得想起,不久前逝世的全国政协副主席
巴金
先生的一段话,这位活了101岁的老人如此深情地说:“我家乡的泥土、我祖国的土地,我永远和你们在一起”。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位
母亲
,也只有一个祖国,让我们共同努力,捍卫自己
祖国
的
主权
、领土完整和
尊严
,坚决反对任何分裂活动。谢谢。
作为一名“铁嘴钢牙”的外交官,他见证、参与了中国与世界的种种风云变幻;作为一名激扬、豪放、热情的诗人,由他作词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歌曲正被众人传唱;作为一名父亲,他一次次嘱咐在美国读书的儿子要热爱故土,牢记自己的“根”……
2007年3月“
两会
”期间,记者问及是否统计过过去一年在国外,包括在飞机上度过的时间,外交部长李肇星这样回答:“你问的数字,我没有办法统计,因为太多了。仅仅是去年,我陪胡锦涛主席出访4次,陪温家宝总理出访3次,我自己出访7次,大约到了50多个国家。”
这就是外长李肇星的工作生活,他的足迹只能在地球的经纬线上读出。
下载
(6.27 KB)
2009-9-12 19:38
铁嘴外交官
李肇星可谓中国外交新闻战线的“老兵”。1982年3月,在外交部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他就以翻译身份正式亮相。在他数十年的外交生涯中,最广为人知的是从1985~1990年整整5年间,他以部长助理的身份兼任外交部发言人,频频出现在中外媒体面前。多事之秋担任这么重要的职位,自然非同寻常。面对西方记者提出的许多刁钻尖刻的问题,李肇星沉着应对,他的机智、坚定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被誉为“铁嘴钢牙”外交官。
“事实上,一个人的爱国感情、维护祖国利益的决心和摆事实讲道理的态度,是会得到大多数记者敬重的,尽管他不见得同意你的观点。”这是李肇星的最深感受。记得当初,李肇星作为外交部发言人第一次登场,好几位西方记者就所谓“西藏独立”问题不断地向他发难。一位记者绕了个弯子,说出一句风凉话:“我也有自己的家乡,如果你说我的家乡不是属于我们国家的一部分,我才不在乎呢!而你为什么对西藏问题这样在乎?”李肇星正色回答:“你对自己的国家怎么看是你的问题,但是中国的主权是神圣的,外国人无权干涉!”字字铿锵,掷地有声。据说,后来这位记者因钦佩李肇星的雄辩、热诚,与他成了朋友。
出任驻美大使后,李肇星在美国俄亥俄州大学演讲,又有一位老太太问他:“你们为什么要‘侵略’西藏?”李肇星一改往日之态,没有直接反击,在得知老太太是得克萨斯州人后,他说:“你们得克萨斯州1848年才加入美国,而早在13世纪中叶,
西藏
已纳入中国版图。您瞧,您的胳膊本来就是您身体的一部分,您能说您的身体侵略了您的胳膊吗?”老太太乐了,心悦诚服。最后,她热烈地拥抱李肇星,连声说:“谢谢您,谢谢您让我明白了历史的真相。”
有一次,他和美国一位擎天柱会谈,对方说,我对中国“侵略”西藏感到非常不满。李肇星立刻问他,你了解西藏的历史吗?对方摇摇头。李肇星说:“我可以向您解释,但您理解起来可能会有点困难,因为西藏被划入中国版图的时候,还没有美国这个国家。”
针对沸沸扬扬的美国在中国购买的飞机上安装窃听器事件,一位美国教授追问李肇星的态度。他回答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花这么多钱买这样一架飞机不容易。我希望我们花钱要求装的东西一样不能少,但我们没花钱的东西,就请你们不要‘送’给我们。”这位教授听了后哈哈大笑,赞叹说:“您的这个回答可以编进教科书了。”
中美关系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微妙、最复杂,同时也是最易影响国际关系未来格局的那种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不论是作为外交部发言人、驻联合国大使、主管美洲大洋洲事务的副外长,还是驻美大使,十几年来李肇星一直身处中美关系第一线,既是中美外交的策划者之一,又是主要的执行者。在不同的美国人眼里,李肇星有两种形象,一种是热情儒雅、具有诗人气质的外交官;另一种则是咄咄逼人、不肯退让半步的斗士。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
北约
轰炸中国驻
南斯拉夫
大使馆,时任驻美大使的李肇星在此次危机中显露出强硬本色。当美国记者问到:“你能保证在北京和中国其他城市美国外交人员的安全吗?”李肇星表情严肃地回答说:“你们一直在谈你们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安全,我很奇怪为什么你们不问我在南斯拉夫受伤的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的情况,为什么不问在贝尔格莱德杀害中国人的行为?”对于美国官方把轰炸大使馆归咎于失误的声明,李肇星毫不含糊地反问记者:“你怎么解释三枚精确制导导弹会从不同角度袭击中中国大使馆?你怎么解释这个事实?你怎么能说服中国人民相信这是‘失误’?怎么能让世界舆论相信你的解释?”就在这次危机中,李肇星被美国传媒认为是“强硬派”,美国报纸形容当时的李大使“脸上极具哀容与愤怒”。
在这段最艰难的日子里,李肇星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除了与美方交涉以外,他还时刻与北京的最高层保持着密切联系,利用丰富的经验和老到的外交智慧,提出一系列有关在这一非常时期处理两国关系的具体问题的策略,为决策层调整和重构对美关系的未来框架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李肇星曾在美国多次“舌战群雄”。一次,他出席美国媒体“大腕”演讲。有记者问海峡两岸局势时,他平静地说:“关于台湾问题,我刚才已经谈了看法,不再重复。”随后,他话锋一转,反问:“关于所谓部署
导弹
问题,你能保守机密吗?”全场哗然,提问的记者也感到惊讶,中国大使怎么愿意谈及如此敏感的问题,于是高声回答:“我当然能保密!”李肇星微微一笑,说道:“我也能保密!”
2001年1月29日,是李肇星驻美任期的最后一天。华盛顿市长威廉斯颁布文告宣布这一天为“李肇星日”,借以表彰他任驻美大使3年来的卓越贡献。
2004年10月14日,中国外长李肇星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签署了《中俄关于两国边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此协定与《中苏东段国界协定》以及《中俄西段国界协定》一起,标志着四千三百多公里的中俄边界线走向全部确定。按通俗易懂的说法,苏联霸占中国的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已经合法化!
性情诗人:
李肇星对文学的爱好同样广为人知。早在少年时代,文学梦就在他的心中深深扎根。
1940年10月,李肇星出生在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县(现为
胶南
市)大珠山脚下的王家村。李家三代同堂,一年的收成也仅够填饱肚子。李肇星的爷爷很开明,坚持送孙子读书。
李肇星读书成癖,爷爷带他下地干活,转眼人就不见了。找到时,他正躲在一边贪婪地读书。爷爷从此网开一面,只要李肇星读书,就从不逼他干活。有时,李肇星一边吃饭,一边看书。饭菜掉到桌子上了,他才发现没送进嘴里。
小学毕业后,李肇星来到胶南县城,在胶南一中度过了5年时光。在县城,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图书馆。每当星期日,最早去、最晚离开的那位憨厚少年准是他。虽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李肇星依然利用一切时间学习,英语和语文成绩尤其突出。
上初中时,李肇星就开始偷着学写诗。当时年龄小,好胜心强,觉得自己就是诗人。一次上作文课,他大着胆子写了首诗当做作文交上去,没想到老师不但没批评,还给了高分。初中毕业前夕,他的散文《爷爷越活越年轻》发表在了上海《少年文艺》上。
1959年夏,李肇星高中毕业,开始向大学冲刺。李肇星报考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第二志愿是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没有想到,北大以第二志愿录取了他。从此,李肇星师从著名的英语教育家许国璋等教授,但心中多多少少还是为没能读成中文系而失落。
1964年秋天,李肇星分配到外交部。他没有马上投身外交事务,而是去了外交部委托当时的北京外语学院举办的翻译进修班(相当于研究生)。经过几年的专业训练,李肇星的英语水平让人刮目相看。据他当时的朋友回忆,李肇星结业时已能相当轻松地观看用古典英语演出的莎士比亚戏剧。而即便在英美等国,这通常也是英语专家才能具备的水准。
早年贫寒的生活形成了李肇星性格中朴实、执著的部分。而作为诗人,他又是情感丰富的性情中人。在漫长的外交生涯中,李肇星眷恋写作。驻肯尼亚、莱索托等非洲国家时,儿子还小,为了表达对儿子的思念,他为国内少年读者写了一系列文章,后来结集出版,取名《彩色的土地》。
懂得爱的人,他的精神世界必定无限广阔。从非洲转战到美国,李肇星对祖国对亲人的爱更是与日俱增。爱,是一切的根。
他的一首《青春中国》道出了他心底的眷恋:
万千佳丽中
唯有你不施脂粉
一片纯情
光彩照人
你是青春
百十山岳间
唯有你天地开阔
平等中寻觅挚友
以诚实营救自我
你是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任外交部长
第一任外交部长:
周恩来
(1949-1958)
第二任外交部长:
陈 毅
(1958-1972)
第三任外交部长:
姬鹏飞
(1972-1974)
第四任外交部长:
乔冠华
(1974.11-1976.12)
第五任外交部长:
黄 华
(1976.12-1982.11)
第六任外交部长:
吴学谦
(1982.11-1988.4)
第七任外交部长:
钱其琛
(1988.4-1998.3)
第八任外交部长:
唐家璇
(1998.3-2003.3)
第九任外交部长:李肇星 (2003.3-2007.4)
第十任外交部长:杨洁篪 (2007.4-)
图片附件:
W020060923363930310257.jpg
(2009-9-12 19:38, 17.78 KB) / 下载次数 87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26994&k=6bfd1c2f13f27ff28071bfde1bd2da3a&t=1747790146&sid=trpoOP
图片附件:
3b6833f5f694f43abc3109ae.jpg
(2009-9-12 19:38, 6.27 KB) / 下载次数 91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26995&k=7cb3c5ba84c5ff98d9c803d3ddec441d&t=1747790146&sid=trpoOP
欢迎光临 青岛圈|青岛旅游论坛 (http://199.83.49.77/)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