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演艺界]
著名京剧旦角演员:许翰英
[打印本页]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12 14:23
标题:
著名京剧旦角演员:许翰英
下载
(3 KB)
2009-9-12 14:23
许翰英
(1920-1971)著名的京剧
旦角
演员,京剧
四小名旦
之一(补选)。原名许景烈,曾用名许彦衡。江苏
徐州
人,祖籍山东平度县(现
青岛
平度市)。在
文化大革命
中遭到迫害,1971年6月8日蒙冤致死。终年51 岁。1979年平反,恢复名誉。
艺术经历 自幼酷爱
京剧
,曾在北京“鸣春社”
搭班
学艺,工花旦。出科后,1942年组班在山东一带演出,次年拜何佩华为师深造。后来又随前辈艺人律佩芳、赵绮霞等先生学戏。他十分推崇“
荀派
”艺术,经常观摩荀慧生演出,在京期间学会了不少“荀派”剧目。1947年再到北平,邀请荀慧生的琴师及鼓师为其伴奏,并请荀慧生的合作者
马富禄
、
金仲仁
同台演出,其师何佩华为其把场,使他的技艺大进,声誉日起。1947年,“四小名旦”之一的
李世芳
因飞机失事殒故,北平《纪事报》倡议重新选举“四小名旦”,全国各地京剧观众均踊跃参加。自8月1日至9月14日,共收选票20余万张。15日揭晓:
张君秋
、
毛世来
、
陈永玲
、许翰英当选,一时誉满全国。(以后,京剧界及社会广大观众公认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
宋德珠
是四小名旦。)他被选入后,遂正式拜
荀慧生
先生为师,并得到
梅兰芳
的指教,一时曾有男(许)翰英、女(
童芷苓
)芷苓之说,成为“荀派”
演员
佼佼者。
1948年到山东、上海、南京等地演出。1951年加入青岛市文联京剧团,参加新编古代剧《
闯王进京
》等戏的演出,还加工整理了《
孟姜女
》、《梁祝哀史》等。成为青岛市京剧团头排旦角,一出《红娘》红遍大江南北,久唱不衰。
1952年开始巡回演出,后来进入江苏省京剧团。许翰英于1959年秋天,由江苏省京剧院调入徐州市京剧团。
他未能逃过“文革”的厄运,1970年,徐州市所属的文艺团体集中在铜山茅村乡搞斗、批、改。许翰英随剧团住在后川村,时下三伏天气,酷暑难当。他一面学习,一面艰难地挑水劳动。那年他正是知天命的半百之年。一年后蒙冤致死。
代表剧目 他拿手戏很多。常演剧目有《
勘玉钏
》、《
金玉奴
》、《
香罗带
》、《
钗头凤
》、《丹青引》、《
花田错
》、《
拾玉镯
》、《钗头凤》、《
红楼二尤
》、《
杜十娘
》 、《
鱼藻宫
》、《
绣襦记
》、《英杰烈》等皆为精品, 而尤以演唱《
红娘
》《
玉堂春
》最为精采。
艺术特色 许翰英嗓音甜润,功底厚实,具有生活化、性格化的表演特点。演《丹青引》时,当场挥毫作画,传为美谈。
许翰英继承荀派艺术,学其神似不追求形似,经过他的努力,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尤以《红娘》一剧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屡演屡满,是他的拿手好戏。
任职情况 曾经担任徐州市京剧团团长。他还当选为徐州市六届人大代表。被选为中国剧协江苏分会理事。
所获荣誉 曾被补选为京剧四小名旦,获江苏省戏曲会演演员一等奖。
图片附件:
许翰英.jpg
(2009-9-12 14:23, 3 KB) / 下载次数 95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26953&k=621ddfa692770ca929fce589d8ce2664&t=1747788546&sid=HVM96D
欢迎光临 青岛圈|青岛旅游论坛 (http://199.83.49.77/)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