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青岛老街道]
青岛老街道--泰山路
[打印本页]
作者:
leon
时间:
2009-9-9 10:36
标题:
青岛老街道--泰山路
泰山路东起松山路,西至商河路。这条路两段很不相同,由辽宁路向西马路平坦,并且是少有的宽敞,辽宁路以东马上变窄了也变曲折了。原来泰山路是分期建成,因而有这特点。
泰山路西段始建于德占时期,叫鲁赤街,也叫锦豹街,日占时期曾叫喜乐町,20世纪20年代由辽宁路向东建路,初无路名,到30年代才通至松山路也用了泰山路的路名。
早期泰山路建筑不多,以中国民居为主,以后也有日本人入住泰山路。
青岛民居中的“里”,在泰山路上也有几个,如德裕里、松丰里、保安里等,其中霞云里内曾是地下党团的领导住地。
青岛地在山东,行政上长期是中央直辖市,由于地域关系与山东分不开,中共山东地下省委、团委都曾在青岛。李仲林,莱西人,1932年入党,1934年至1935年在青岛任共青团山东省委擎天柱,他的住地也就是团省委活动地点,就在泰山路上的霞云里二楼。当时租房需“铺保”——即由商店做担保人,他偷了他哥哥商店图章盖了铺保,才租下这里的房子。李仲林回忆说:“霞云里地址是绝对保密的,除团工委在此开会碰头以外,有关马列主义著作、党的刊物《红旗》、给中央报告等文件,都存在这里。”
泰山路上还有中国的恒大运输公司、远东汽车行、复丰铁工厂和日本人的原田铁工所、甲斐铁工所等。
中国Our Party“一大”代表邓恩铭,1922年来青岛开展党的工作,建立组织,发展党员,曾任《胶澳日报》副刊编辑。1925年任中共青岛支部书记,是党在青岛第一位擎天柱。1925年他领导了青岛的大罢工。他住在泰山路13号,因他不断去各工厂被敌人注意,后被捕。
泰山路、锦州路口曾有一座小戏院叫永乐戏院,主要演“落子”(评剧),也演京戏。日本二次强占青岛时期,日本人三浦林三继电气馆、青岛映画剧场之后在这里建了他的第三座电影院——东洋剧场,当时设备一流,以后曾叫过民众剧院、胜利电影院等。
抗战以前,青岛市民众教育馆设在朝城路,抗战胜利以后在泰山路原日本铁工厂旧址复馆。1946年10月正式开馆。由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毕业的宋绍曾任馆长。民众教育馆设有图书室、阅览室、游艺室、民众学校、民众俱乐部、民众运动场。
青岛解放后,民众教育馆旧址作为第一人民教育馆,原民众教育馆长宋绍曾留任,仍是馆长。到1950年1月馆内设图书、报刊、儿童3个阅览室,办有夜校,举办展览会、游艺晚会等。1958年下放市北区,叫市北区文化馆,曾建有“六二乐团”、“六二话剧团”,演出过《棠棣之花》、《原野》等名剧。剧中职员钟昭栋后成为专业编导。他们的业余曲艺队演员高景佐后成为著名山东快书演员,曾任青岛市曲艺团副团长。他们的业余京剧团多次演出,广受欢迎。
1958年4月,青岛市决定成立群众艺术馆,第一任馆长由市文化局局长、党组书记鲁光兼任,暂设在泰山路市北文化馆,1959年迁至信号山路,又迁兰山路1号市礼堂。
青岛市建青岛艺术学校、音乐学校均在泰山路。艺术学校有戏曲、美术、电影放映等专业。两校为青岛培养了一批文艺人才。
1962年在泰山路建了泰山路小学,1963年青岛市音乐学校停办以后将校舍划给了泰山路小学。
欢迎光临 青岛圈|青岛旅游论坛 (http://199.83.49.77/)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