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电影人物周刊】(第十三期)---姜文 [打印本页]

作者: abmin    时间: 2009-8-26 22:18     标题: 【电影人物周刊】(第十三期)---姜文

个人信息  

       姓名:姜文(曾用名:姜小军)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62年1月5日

  星座:魔羯座 

  身高:180cm

  体重:80kg 

  血型:B型

  妻子:周韵

  学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80级 

  籍贯:河北唐山

  弟弟:姜武

  妹妹:姜欢


[ 本帖最后由 abmin 于 2009-8-26 23:28 编辑 ]

图片附件: 81511-5.jpg (2009-8-26 22:18, 105.41 KB) / 下载次数 107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25045&k=bb470ad431f3181c2f8de8e1f89ab820&t=1747715771&sid=FQ4FHm


作者: abmin    时间: 2009-8-26 22:19

早期人生












  1963年1月姜文出生在唐山的姥姥家,童年便是在唐山度过。父亲是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军人,母亲则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从姥爷家回到父母身边后,又辗转到过贵州、湖南。1973年,也就是姜文10岁时,全家才迁到北京定居。四处迁移的生活和部队的特殊环境对姜文产生了不小影响,同时也大大丰富了他的社会阅历。
  小时候的姜文基本上是个普通的孩子,不过在邻人说来,姜文却自觉“长得丑”;少年时代的姜文则相当调皮,爱和人斗智慧。中学时代姜文遇见了好朋友英达,在交往中受到英达父亲英若诚的影响,遂喜欢上了表演(演戏)。1979年中学毕业后的姜文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但没被录取,寄来的公函里勉励他“安心工作,安心学习”。第二年姜文又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最终依靠张仁礼的慧眼赏识被破格录取。同班同学里有吕丽萍、丛珊等,姜文是中戏表演系80班中年级最小的一个,也是成绩最好的一个。

[ 本帖最后由 abmin 于 2009-8-26 22:29 编辑 ]

图片附件: 阳光灿烂的日子剧照.jpg (2009-8-26 22:26, 129.32 KB) / 下载次数 94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25046&k=686b42231c8a93532d02c952f83349c8&t=1747715771&sid=FQ4FHm



图片附件: 英若诚(话剧演员,翻译家).jpg (2009-8-26 22:29, 11.91 KB) / 下载次数 102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25047&k=d50eb47f21123e3ea317f50f73a54dc0&t=1747715771&sid=FQ4FHm


作者: abmin    时间: 2009-8-26 22:31

演艺经历  

1984年姜文毕业,21岁的他被分配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后来主演了《家庭大事》、《高加索灰阑记》等优秀剧目。1985年刚毕业9个月的姜文被导演陈家林选中,在影片《末代皇后》中出演溥仪,为了这个角色,他全身心投入去准备,找资料、看纪录片,专门去找溥杰,甚至晚上躺在了床上也要跟弟弟说溥仪,最终得以塑造一个可恨可悲、可笑可怜的“末代皇帝”形象。

  1986年,谢晋拍摄《芙蓉镇》,年龄显小的姜文和刘晓庆大量精彩的对手戏,23岁的姜文就能与在当时最有号召力的“第三代”导演谢晋合作的确是件不简单的事情。之后姜文还和秦怡演出了中法合拍影片《花轿泪》里年龄跨度极大的角色,换言之,出道没几年的姜文就与当时中国最优秀的女演员潘虹、刘晓庆、秦怡有过精彩合作。

  1987年夏天姜文被邀请到了《红高粱》剧组,面对第一次当导演的张艺谋,同属兔的二人每晚必然要“侃戏”。姜文的搭档则是师妹巩俐,那批合作者里面还有顾长卫、杨钢等,面对记者提问姜文答道“他们将会是中国电影的栋梁”,几年后果然得到了印证。1988年,张艺谋导演、姜文主演的“第五代”代表作之一《红高粱》震撼了世界,勇夺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1988年,姜文和刘晓庆在《春桃》中第二次携手,导演是和谢晋同属“第三代”的凌子风,与《红高粱》里的自由狂放截然相反,姜文含蓄地表现着主人公的苦闷,凌子风评价道“姜文的戏路子很宽,创造性很强”。这一年,姜文又和“第四代”导演谢飞合作,出演了《本命年》里的看似“同龄人”的都市底层青年李慧泉,谢飞认为这是姜文在表演方面最接近他真实年龄和心态的一部戏,谢飞的评价是“姜文聪明,热情又卖力气”。

  1989年夏天,姜文和田壮壮开始写《大太监李莲英》的剧本,他们把自己关在一家宾馆里商量,四处搜集资料,并走访了当时活在人世的最后一位清朝太监。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这段经典而熟悉的旁白正是出自姜文之口,1993年,姜文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成为当年最热播的电视剧集,姜文的表演才华再次得到肯定。而此前极其谨慎选择剧本的姜文并未接拍过电视剧,与他合作的剧组导演里有冯小刚等人。在《北京人在纽约》前期筹备时,姜文和万梓良联合主演了他的第一部商业娱乐片《狭路英豪》.





  阳光灿烂

  1990年后的那段时期,姜文的兴趣从表演转向了导演,尽管他有办法尽自己所能去改变一部影片的剧本状况,但却很难像导演那样从整体去把握一部影片的风格。终于,他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去做导演了,刘晓庆亦给了他积极的肯定,他们四处找好小说,比如池莉的《你是一条河》、苏童的《红粉》等等,但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实现。

  1992年,可能是命中注定的,在聊天之后,王朔送给姜文一本新出刊的《收获》,上面发表他的一篇新小说,《动物凶猛》。那晚上姜文一口气看完了这篇6万字的小说,激动得彻夜难眠,并且下决定一定要把这部小说拍成电影。王朔拒绝了姜文让他做编剧的邀请,只能选择亲自动笔的姜文改稿之后的剧本多达9万字,并且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阳光灿烂的日子》。

  姜文在《阳光灿烂的日子》片场指导宁静这部自编自导的长片处女作通过少年马小军在青春期放肆不羁的生活、回忆与幻想,与动荡的时代背景交织在一起,《阳光灿烂的日子》技惊四座,姜文的导演才华迅速得到肯定。用去25万尺胶片的影片创下了1995年中国最高票房记录,共计5000万人民币。

  1996年姜文调入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研究所。这一阶段姜文出演了周晓文《秦颂》里的秦始皇一角,和葛优、许晴有大量对手戏。1997年在姜文第二次参与张艺谋导演的作品,《有话好好说》在那年掀起了一阵热潮,姜文亦获得不俗评价。

  1997年11月,姜文作为在电影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受意大利电影文化界的邀请,并由意大利电影文化界主办,在意大利五大城市举办“姜文主演、导演个人电影回顾展”。



[ 本帖最后由 abmin 于 2009-8-26 22:33 编辑 ]
作者: abmin    时间: 2009-8-26 22:35



[ 本帖最后由 abmin 于 2009-8-26 22:41 编辑 ]

图片附件: 芙蓉镇里年轻的姜文.jpg (2009-8-26 22:35, 131.59 KB) / 下载次数 110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25048&k=f18f75b6d926c5c77372e21c95293bdc&t=1747715771&sid=FQ4FHm



图片附件: 红高粱.jpg (2009-8-26 22:41, 17.85 KB) / 下载次数 99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25049&k=b484da34aabf3cf57a2f20561872e979&t=1747715771&sid=FQ4FHm


作者: 扣肉    时间: 2009-8-26 22:42

姜武也不错
作者: evakyle    时间: 2009-8-26 22:43

一门两豪杰!
作者: abmin    时间: 2009-8-26 22:51

阳光灿烂的日子

图片附件: 1.jpg (2009-8-26 22:51, 79.64 KB) / 下载次数 123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25050&k=92bda0b5a4250afca8bde9708768d7be&t=1747715771&sid=FQ4FHm



图片附件: 2.jpg (2009-8-26 22:51, 53.27 KB) / 下载次数 119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25051&k=163a74f4e817736ab58e2527f290aaa1&t=1747715771&sid=FQ4FHm



图片附件: 3.jpg (2009-8-26 22:51, 78.79 KB) / 下载次数 108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25052&k=70ef83b33d53fb417c174b7e3e407c0d&t=1747715771&sid=FQ4FHm



图片附件: 4.jpg (2009-8-26 22:51, 51.39 KB) / 下载次数 124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25053&k=90dd09f96c18fe818aabd68c58899d0b&t=1747715771&sid=FQ4FHm



图片附件: “你丫够肥的”.jpg (2009-8-26 22:51, 102.27 KB) / 下载次数 117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25054&k=c0a66d706dc72e32d8436d2ad6a2688b&t=1747715771&sid=FQ4FHm


作者: abmin    时间: 2009-8-26 22:54

鬼子来了》是2000年由姜文自导自演的电影作品,是一部反映二战期间日本军队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影片。影片长达三个小时,剧中男主角马大三是中国一个偏远村庄的农民,该角色由导演姜文本人扮演。影片虽取材于作家尤凤伟的小说《生存》,拍成电影后改动较大,将原著中描写“军民奋勇抵抗侵略”的主题搁置,着重对准了“农民愚昧”和“战争荒诞”的一面,中心直指国人弱点,将更多忧患意识注入影像化的故事中。

  2000年《鬼子来了》于第53届戛纳电影节上获得评审团大奖,由于《鬼子来了》没通过国家广电总局审查就私自参加戛纳电影节,虽然好评连连最终也抱得大奖,但《鬼子来了》在内地被禁映,姜文本人则被责罚5年内不得再导演任何影片。

  不得不承认的是,《鬼子来了》是反映“战争与人”主题的国产电影中最有突破性的一部作品,用2001年法国《新观察家》(Le Nouvel Observateur)周刊的一句评语则是,(《鬼子来了》)没有一丝一毫相似于迄今为止来自于中国的任何一种创作特点,它是一部迎刃而上的电影。同年法国《观点》(Le Point)周刊则以《霸气与绝技》为题评价姜文:“与他的同胞张艺谋和陈凯歌相比,他的风格更接近费里尼和库斯图里卡,一部推陈出新的电影杰作标志了一位才艺非凡的电影人横空出世。”


        此后,姜文先后在陆川的《寻枪》、张元的《绿茶》、何平的《天地英雄》、侯咏的《茉莉花开》、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演出,继续彰显出姜文作为中国优秀男演员的深厚功力。

  2003年姜文受邀成为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之一。

[ 本帖最后由 abmin 于 2009-8-26 23:07 编辑 ]

图片附件: 鬼子来了.jpg (2009-8-26 22:54, 85.52 KB) / 下载次数 109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25055&k=4164a9467af4bc3a38f9be3ba99f3a22&t=1747715771&sid=FQ4FHm



图片附件: 鬼子来了剧照.jpg (2009-8-26 22:54, 129.76 KB) / 下载次数 108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25056&k=d260bf334a8f25d79105cf10afc68725&t=1747715771&sid=FQ4FHm



图片附件: 1.jpg (2009-8-26 23:05, 60.13 KB) / 下载次数 120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25057&k=038494fd6d64e597c819966ff6383a4c&t=1747715771&sid=FQ4FHm



图片附件: 2.jpg (2009-8-26 23:05, 29.39 KB) / 下载次数 116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25058&k=1d70db206d2eed8d7344ad6417068e5b&t=1747715771&sid=FQ4FHm



图片附件: 3.jpg (2009-8-26 23:05, 9.55 KB) / 下载次数 147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25059&k=79e020c46ff6382ba97dbd88a6dba729&t=1747715771&sid=FQ4FHm



图片附件: 4.jpg (2009-8-26 23:05, 20.09 KB) / 下载次数 105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25060&k=2d1e48aa8e3cd0d33ff27699616c9050&t=1747715771&sid=FQ4FHm



图片附件: 4.5.jpg (2009-8-26 23:05, 47.97 KB) / 下载次数 99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25061&k=a9cb599f19aa99c679949f1cba038c55&t=1747715771&sid=FQ4FHm



图片附件: 4.6.jpg (2009-8-26 23:05, 24.63 KB) / 下载次数 105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25062&k=d1f0149afe89c1de235cfcd4dd57dd62&t=1747715771&sid=FQ4FHm



图片附件: 5.jpg (2009-8-26 23:05, 64 KB) / 下载次数 109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25063&k=87141a334c97d36c881b8420120d380b&t=1747715771&sid=FQ4FHm


作者: abmin    时间: 2009-8-26 23:10

照常升起  

2007年耗资1000万美元,辗转西北滇南等地,耗时1年多姜文终于完成他自编自导自演的第三部作品《太阳照常升起》,影片还汇集了崔健、黄秋生、陈冲、房祖名、周韵等演员。顺利通过电影局审查后《太阳照常升起》原定于在2007年5月的戛纳电影节举行全球首映,并于6月在中国和法国同步上映,但由于法国的后期制作公司的洗印事故,导致影片中多处对画面有特别要求的画面被毁,而错失戛纳,但该片入闱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上映日期也推迟到11月。


评论姜文的作品《太阳照常升起》  大陆女作家毛竹

  姜文的新片看时觉得荒唐,可是看完了却觉得有许多的情节细节值得回味。甚至是值得反复回味。

  第一,此片“以文革时期的大陆为背景,叙述周韵爱上的俄国军官死于战场,她在万念俱灰下生下了遗腹子房祖名,她对这个儿子非常保护,但在精神状况不稳定的情况下,反给儿子带来一堆困扰”。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四十五十年代的女孩子都爱一位真正的“勃尔什维克”,都挚爱苏联歌曲,故而整个中国男青年--同性恋臆病一般怪异,整个中国女青年性幻想病一般怪异。而“卡秋莎”也好“塔娜它莎”也好,那个时代的人灵魂中全都怪异地充满了苏联歌曲--就仿佛是“中国肉体”中充实着“苏联灵魂”。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中国硬件”主机中放的全是“苏联软件”。这一点是有深刻涵意的,也是很真实的。而我的老三届朋友,我的那两代的朋友,他们“同性恋臆病”的爱人是“保尔克察金”吗?他们表达这种“同性恋臆病”的方式就衷情地唱那些苏联歌吗?她们的“同性恋臆病”的爱人是“冬妮亚”?异性恋臆病的爱人是“保尔克察金”吗?她们表达这种“同性恋臆病”的方式就是一遍一遍唱那些苏联歌吗?如同一个悲状的修道者在一遍一遍自慰却又不泄让精气悲壮地升华一般。

  外国人和现代青年,根本不明白那几代中国青年的苏联魂。这种怪异是那个时代所特有的。包括周韵的遗腹子房祖名,都似是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就连那个爱上树的女疯子,现在人看起来可笑疯狂痴癫,可是那个时代所有的男人均爱上树,使得所有的女人也爱上树。也正是这种“高大全”人物成了爱情的主角,使得这个时代的青年男女们都好大喜功,都正气凌然,都大气恢弘,而具体的表现就似一个疯子似的爱上树。似乎所有的爱情只有发生在高高的树上,然后现实使他们从树上重重地跌了下来,一次一次又一次。这种疯狂这癫狂也是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是那个时代人追求一种崇高一种高大全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疾病。而姜文的这种表达也是奇特的。

  第二,片中“姜文与黄秋生两个老友在北京的学校教书,在派系斗争的激烈气氛中,黄秋生遭人诬陷,但姜文并未挺身而出,反而也在里面穷搅和,最后黄秋生上吊自杀,姜文则被下放到了房祖名的村落,另一段令人想象不到的故事开始上演。”而这种朋友之间的人斗泥泽也是很真实的,陷进去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整整几个代人。这一点虽然以荒唐的记忆碎片的形式表达出来,但也是很真实的。而这里面那些做饭切菜都跳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的女人们,迷恋那个真刀真枪不入,美女丑女的诱惑勾引不动摇的“勃尔什维克”“保尔克察金”的化身黄秋生--这种人现在似乎绝迹了,可是那个时代却比比皆是,绝不稀奇。那个时代的人女人对“保尔克察金”化身”黄秋生的性幻想性骚扰性向往那么真实,而黄秋生的拒绝和冷静使得他更像一个“保尔克察金”--而黄秋生在拒绝女人的同时,感觉到了自己人格的悲壮,也在上吊的那一瞬和“保尔克察金”的灵魂融为一体,完成一种人格的升华也好,实现一种“同性恋臆想”。而黄秋生的冷酷,那个时代压抑中的女人对至高无上--在上吊架上的爱情的近乎扭曲痴狂,外国人现代人看起来不可思异,但是那个时代也是比比皆是。这种人在外国人和现在青年眼中是那样的不可思议,甚至根本不可能存在,但是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却司空见惯。这一点显然是神来之笔。就如《红色恋人》中,那个一头疼就幻想的革命者让外国人和现代青年不解,两个为了革命事业在一起同居却洁身自好的青年男女让外国人不解让现在青年不解,一个背叛家庭枪杀父亲不在乎却献身组织走火入魔的美丽少女让外国人不解让现代青年不解。而姜文在电影中以自己的卑鄙更加奇特地是把黄秋生的人格升华,以致升华成一个特定时代的宗教符号--上吊自杀,如同十字架上的耶稣被高高吊起。而这上吊的何曾不是那个时代男人的同性恋臆想对象,那个时代女人的单相思臆想对像。男人女人的性不能靠肉体满足因为政治的东氛围太浓,扭曲了人的天性,只能在这种崇拜中扭曲地达到“高潮”。这是人类第一次对那个时代的人做一种深刻的反思,做一种升华到宗教的一种剖析。这一点实在是耐人寻味的。而这种挂成十字架的人在那个特定时代也是多多的。正是这么多的被委曲的“十字架”构成了那个疯狂政治时代的宗教色彩。也是一种性升华后的时代符号。

  第三,片中“姜文和妻子被下放,赶车的是位农村小伙子。到农村后,农村小伙子分配姜文的任务就是带着农村的孩子满山遍野去打鸟,而打了鸟就把鸟交给队里给姜文记工分。而姜文整天在山上带着孩子们野,可是无意中姜文却发现一个野洞,发现这是妻子和农村赶车小伙子私通的地方。”这一点看似荒唐,也不荒唐。大批的右派下放,用热情和精力破坏大自然,而城里的女人被农村的小伙子“受精”,而农村的小姑娘却被谁受精?这一点看起来似是蒙太奇,但仍是有一种感人的东西在里萦绕。这何何尝不是农村文化城市文化的一种交合一种神合,而这种交合神合必有什么被生出,就如那个女子肚子怀着的生在铁路上的孩子。

  第四,新疆的婚礼上大伙儿高声歌唱,疯狂疯癫,那是何等快乐的气氛,音乐是当年的新疆歌曲。姜文似乎要透过此片,找回过去--那个时代的那种疯狂那种癫狂.那似是一种无意识的蝗虫在群体残食农田麦子森林草原人肉鲜血的快乐快感和惬意。就似乎所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嘴里说着对那个时代的不屑,可是骨子里肉体里却对那个疯狂的癫狂的时代有种致命的思念。就如一个老了的肉体对年轻肉体的思念。就如在岁月的流逝中怀念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不论这个年轻的肉体做了什么。不论年轻的肉体曾被什么力量所驾驭,可是他们却仍是忍不住疯狂怀念思念想。虽然那个时代他们毁了多少大自然中的小鸟--那是隐示蝗虫般破坏山林,毁灭鱼儿,毁灭国宝级人物,毁灭文物古迹吗?可是这些只有肉体且被神秘力量支配的蝗虫般群体就如那个时代没有大脑的群体,却对那种轰轰烈烈的神秘大力支配跳出最疯狂的舞蹈。他们这样的重温那种疯狂癫狂,是渴望再被那神秘伟力驾驭吗?就仿佛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生命就是靠那些事情实现的。而最让这一代人奇怪的事情可能是:不论他们做了什么,毁灭了什么,破坏了什么,自己看自已整个是碎的,且人不人鬼不鬼,可是太阳照样升起。

  那个时代是一个疯狂癫狂怪异的时代,故而姜文的片子也给人一种疯狂癫狂怪异的感觉。如同一个濒临死亡的人,在抢救过程中,大脑里交替出现子记忆碎片,似乎是在太强的阳光下,实则是在一种生命的绝望的尽头,昨日重现。而这些碎面,被弥留者无意地描述着,被弥留梦呓般回味着,虽然让看护着莫名其妙。

  这看似荒唐梦中每一个碎片似乎和濒死着的记忆深处的什么潜藏有。而梦的荒唐和而那个时代的荒唐这两个气场是相通的。看得时候觉得荒唐又荒唐,甚至觉得不可思异。可是,回过头去,许多的地方看不懂弄不懂搞不懂的地方都似乎有某种深意。便正是因为此,也使得这片子留下飞白无限,耐人寻味。而这种姜文的这种表达方式真可谓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而许多的粗疵也使得此片经得起琢磨!

  网上姜文诠释影片

  2007年9月3日,意大利,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中国影片《太阳照常升起》主演接受专访。

  从30岁拍摄第一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导演姜文就强调他的电影一定要让观众激动。而在经历数年被迫无法当导演的日子后,姜文的新作《太阳照常升起》依旧让人激动,整部电影清楚的告诉世人,无论环境险恶、命运多舛,还是要好好的活下去,至少太阳每天都会照常升起。

  《太阳照常升起》今天一早在威尼斯影展连续放映两场记者场,结果都是座无虚席,各国媒体都想一窥姜文继7年前的《鬼子来了》后,这些年有没有“变化”。结果一般的说法,都是他保持了当年《鬼子来了》的颠峰状态,甚至有人称此片会是“传世之作”,而无论如何就如同姜文自己所说,这部电影很High,很激动。

  《太阳照常升起》是以文革时期的大陆为背景,叙述周韵爱上的俄国军官死于战场,她在万念俱灰下生下了遗腹子房祖名,她对这个儿子非常保护,但在精神状况不稳定的情况下,反给儿子带来一堆困扰。而就在此同时,姜文与黄秋生两个老友在北京的学校教书,在派系斗争的激烈气氛中,黄秋生遭人诬陷,但姜文并未挺身而出,反而也在里面穷搅和,最后黄秋生上吊自杀,姜文则被下放到了房祖名的村落,另一段令人想象不到的故事开始上演。

  整部电影对爱情、亲情、友情有着深刻探讨,但重点都是无论环境有多糟,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只要太阳照常升起,人生就有希望,而这可说完全反映了姜文的真实人生。全片的音乐与摄影、美术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姜文透过鲜艳的色彩与动人音乐,大声表达他的创作意念。

  姜文在记者会上透露,《太阳照常升起》的确有着他的生活记忆,18岁那年他上大学时,房间内没有空调,晚上同学们就在篮球场喝酒聊天,新疆的同学高声歌唱,那是何等快乐的气氛。于是他把整个情景搬到了电影里的新疆婚礼上,音乐是当年的新疆歌曲,连临演也都是当年的大学同学,感觉得出,姜文透过此片,既要展望未来,也要找回过去。

  这是一部反映人性欲望之中各种极致境界的电影,它同时具备让人心魂驰荡的梦幻色彩、天才不羁的想象力、以及一种趣味盎然的猎奇性。一个香格里拉式的村庄、一所南洋风格的学校、和一片色彩炫烈的新疆戈壁,把几个荒诞可幽默、浪漫迷人、同时又令人震惊的爱情故事巧妙地链接起来将影片分成四个部分,每一部分既独立成篇,又互相影响和关照,最后的结局最后一刹那,与美丽神秘的开篇故事形成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问答,整个故事最大的悬念由此豁然揭开,它带来的震撼力是持久的、惊心动魄的,并且还有迷幻药一样的过瘾效果。


[ 本帖最后由 abmin 于 2009-8-26 23:12 编辑 ]

图片附件: 太阳.jpg (2009-8-26 23:10, 53.97 KB) / 下载次数 110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25064&k=40c776bce567f6cbb3e1eee0de86d863&t=1747715771&sid=FQ4FHm



图片附件: 升起.jpg (2009-8-26 23:10, 104.63 KB) / 下载次数 126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25065&k=b8a06c25319755b1a03a410653b9fa5f&t=1747715771&sid=FQ4FHm


作者: abmin    时间: 2009-8-26 23:13

获奖

  姜文主演/导演影片及个人参加国际影节交流活动简况
  1987年,电影《末代皇后》参加叙利亚第5届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潘虹获最佳女演员奖);巴西第4届里约国际电影电视节获评委会特别奖。
  1988年,电影《红高粱》参加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获金熊奖;第5届津巴布韦国际电影节获最佳影片奖;第35届澳大利亚悉尼国际电影节电影评论奖;摩洛哥第1届马拉卡什国际电影电视节导演张艺谋获“大阿特拉斯”金奖。
  同年,电影《芙蓉镇》参加第26届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获水晶球奖;第33届西班牙瓦亚多利德国际电影节获评委特别表彰奖、观众奖。
  1989年,电影《红高粱》参加第16届比利时布鲁塞耳国际电影节获评委会最佳影片奖。
  同年,电影《芙蓉镇》参加第5届法国蒙彼利埃电影节获金熊猫奖;第40届捷克劳动人民电影节获荣誉奖。
  1990年,电影《芙蓉镇》参加德国电影家协会颁发1989年发行影片最佳外国故事片评论奖。
  同年,电影《本命年》参加第40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获银熊奖。
  1994年,自编自导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参加第51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最佳男演员奖。
  1995年,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参加第8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获最佳男演员奖。
  同年,个人出席旧金山国际电影节;法国秋季艺术节。
  1996年,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参加台湾电影金马奖,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改编、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音效六项大奖。
  1997年4月13日,参加香港第16届电影金像奖颁奖,为最佳导演奖获奖者颁奖。
  1997年9月,《阳光灿烂的日子》作为“重点介绍影片”参加日本福冈国际电影节。理由是该片在日本全国发行获得优异成绩。
  1997年10月,出版《一部影片的诞生》,该书除对《阳光》一片的诞生、获奖、发行做全面记叙和总结之外,还收录了姜文所著《阳光灿烂的日子》文学剧本及完成台本。
  1997年11月,姜文作为在电影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受意大利电影文化界的邀请,并由意大利电影文化界主办,在意大利五大城市举办“姜文主演、导演个人电影回顾展”。
  1998年,主演话剧《科诺克或医学的胜利》。
  1998年8月,改编并导演新电影《鬼子来了》,并在片中担任男主角。
  2000年影片《鬼子来了》获法国戛纳电影节大奖。
  2001年影片《鬼子来了》获美国夏威夷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2001年5月,监制并主演电影《寻枪》。
  2001年8月——2002年1月,主演电影《天地英雄》。
  2002年 电影《绿茶》
  2004年姜文本人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2007年《太阳照常升起》获44届金马奖最佳剪接
  2008年《太阳照常升起》获第二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女配角
  2008年获得由法国杜维尔市市长亲自颁发的城市勋章。另外,姜文的名字将铭刻在位于诺曼底海滩一面特殊的墙上。
  电视电影获奖:
  1987年第十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代表作:《芙蓉镇》
  1989年第十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代表作:《春桃》
  1993年获中国第十二届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代表作:《北京人在纽约》
  1995年获第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代表作:《宋家皇朝》
  1996年第三十七届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代表作:《阳光灿烂的日子》
  2003年第三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男主角,代表作:《寻枪》
  2003年第三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受欢迎男演员,代表作:《寻枪》
  2004年第十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男演员,代表作:《天地英雄》
  2004年第四届华语传媒电影大奖最受欢迎男演员
作者: abmin    时间: 2009-8-26 23:13

年表

  1963年1月5日生于中国河北唐山市。
  198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同年进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主演了《家庭大事》《高加索灰阑记》等优秀剧目。1996年调入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研究所。全国政协委员。
  1985年,主演电影《末代皇后》中“溥仪”(导演陈家林)。
  1986年,主演电影《芙蓉镇》中“老右派秦书田”,获中国第十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导演谢晋)
  1987年,主演中法合拍影片《花轿泪》。
  1987年,主演电影《红高粱》中“我爷爷”。(导演张艺谋)
  1988年,主演电影《春桃》中“刘向高”,获中国第十二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导演凌子风)
  1989年,主演电影《本命年》中“李慧泉”。(导演谢飞)
  1990年,主演电影《大太监李莲英》中“李莲英”(导演田壮壮)
  1992年,主演中港合拍电影《龙腾中国》(又名《狭路英豪》)。(导演周晓文、文隽)
  1993年,主演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王起明”,获中国第十二届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导演郑晓龙、冯小刚)
  1993年,首次自编自导根据王朔小说改就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获第五十一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新加坡第八届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荣获96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剧本改编、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音效六项大奖。美国《时代周刊》在95年底将其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榜首;97.1.13又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96年度全世界令人赞绝的、至今渴望观看的七部影片”之一。人们一致公认这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全新的中国电影,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97年9月,《阳光灿烂的日子》作为“重点介绍影片”参加日本福冈国际电影节,理由是该片在日本全国发行获得优异成绩。
  1995年,友情出演电影《宋家皇朝》三姊妹的父亲“宋查理”(导演香港张婉婷),获第1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
  1995年,主演电影《秦颂》中“秦始皇”。(导演周晓文)
  1996年,监制电视连续剧《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导演赵宝刚)
  1996年,主演电影《有话好好说》中“小帅”。(导演张艺谋)
  由姜文导演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由姜文主演的电影《有话好好说》分别创近年来电影发行(包括中外电影在内)的两大最高票房记录。
  1997年10月,出版《一部影片的诞生》,该书除对《阳光》一片的诞生、获奖、发行做全面记叙和总结之外,还收录了姜文所著《阳光灿烂的日子》文学剧本及完成台本。
  1997年11月,姜文作为在电影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受意大利电影文化界的邀请,并由意大利电影文化界主办,在意大利五大城市举办“姜文主演、导演个人电影回顾展”。
  1998年,主演话剧《科诺克或医学的胜利》。
  1998年8月,改编并导演新电影《鬼子来了》,并在片中担任男主角。
  2001年5月,监制并主演电影《寻枪》。
  2001年8月——2002年1月,主演电影《天地英雄》。
  2002年与赵薇合作主演电影《绿茶》 本片由金仁顺同名小说改编,王朔推荐,张元导演。
  2005年与饰演《大清风云》皇太极一角。
  2007年8月,导演电影《太阳照常升起》。
  2009年筹拍《让子弹飞》


  生平
  姜文,原名姜小军。河北唐山人。1980年进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戏。198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同年进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主演了《家庭大事》《高加索灰阑记》等优秀剧目。1985年拍摄第一部电影《末代皇后》,此片参加叙利亚第5届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获得巴西第4届里约国际电影电视节获评委会特别奖。
  1986年,主演谢晋导演的电影《芙蓉镇》,获中国第十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1987年,主演中法合拍影片《花轿泪》。1987年,主演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红高粱》。1988年,主演电影《春桃》,获中国第十二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1989年,主演电影《本命年》。1990年,主演电影《大太监李莲英》。1993年,首次自编自导根据王朔小说改就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获第五十一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新加坡第八届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荣获1996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剧本改编、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音效六项大奖。美国《时代周刊》在95年底将其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榜首。1997年又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96年度全世界令人赞绝的、至今渴望观看的七部影片”之一。人们一致公认这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全新的中国电影,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9月,《阳光灿烂的日子》作为“重点介绍影片”参加日本福冈国际电影节,理由是该片在日本全国发行获得优异成绩。1995年,友情出演电影《宋家皇朝》三姊妹的父亲,获第1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1995年,主演电影《秦颂》,1996年,主演电影《有话好好说》。1997年11月,姜文作为在电影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受意大利电影文化界的邀请,并由意大利电影文化界主办,在意大利五大城市举办“姜文主演、导演个人电影回顾展”。1998年8月,改编并导演新电影《鬼子来了》,并在片中担任男主角,此片获法国戛纳电影节大奖和美国夏威夷电影节最佳影片奖。2001年5月,监制并主演电影《寻枪》。2001年,主演电影《天地英雄》。2006年的导演作品《太阳照常升起》再次引发了一场广泛的讨论。

[ 本帖最后由 abmin 于 2009-8-26 23:15 编辑 ]
作者: abmin    时间: 2009-8-26 23:21

就是这么牛B的姜文

图片附件: 1.jpg (2009-8-26 23:21, 80.52 KB) / 下载次数 128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25066&k=aebfe8928bc16197426ee8bddec2e273&t=1747715771&sid=FQ4FHm



图片附件: 2.jpg (2009-8-26 23:21, 76.45 KB) / 下载次数 113
http://199.83.49.77/attachment.php?aid=25067&k=686faeac4e898c2f6a0ffc5315feb65d&t=1747715771&sid=FQ4FHm


作者: abmin    时间: 2009-8-26 23:26

原帖由 扣肉 于 2009-8-26 22:42 发表
姜武也不错


姜武是个很不错的演员,不过被他哥哥巨大的光环淹没了。
PS:姜武在《鬼子来了》里客串一名国军士兵,只有一句台词:“报告长官,他(指马大三)确(二声)实在笑(三声)”
作者: abmin    时间: 2009-8-26 23:27

原帖由 evakyle 于 2009-8-26 22:43 发表
一门两豪杰!


文武双全!
作者: 尐稥ル    时间: 2009-8-28 16:26

帅~~

很味道
作者: bell    时间: 2009-8-28 16:48

我国有很多有才华的电影人,姜文跟其他大部分人比起来有一点很厉害,那就是他无论作为演员还是作为导演都没有拍过什么烂片.这就叫认真谨慎.
作者: joye    时间: 2009-8-28 19:59

原帖由 abmin 于 2009-8-26 23:26 发表


姜武是个很不错的演员,不过被他哥哥巨大的光环淹没了。
PS:姜武在《鬼子来了》里客串一名国军士兵,只有一句台词:“报告长官,他(指马大三)确(二声)实在笑(三声)”

比较喜欢姜武在《洗澡》里面演的呢个傻小子,超级可爱
PS:bell童鞋请的的枪手很有水准,赞一个^_^
作者: bell    时间: 2009-8-30 18:29

你记错了。“他”不是指马大三,指翻译官董汉臣




欢迎光临 青岛圈|青岛旅游论坛 (http://199.83.49.77/)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