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1.jpg
三聚氰胺重出市场,让人大跌眼镜。


   2月1日,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针对全国奶制品市场上出现的2008年一批三聚氰胺问题奶粉没有完全销毁,最近又向市场“反流”的现象,市工商系统于2月1日紧急启动了针对奶制品市场的“十日清剿”活动,即日起至10日彻底清查2008年9月14日以前生产的问题乳制品,并要求工商执法人员发现问题奶粉和重要信息,要在2个小时内上报同级Gov和市工商局消保处,以保障春节和两会期间的食品安全。

    国内动态 三聚氰胺奶粉回流市场

    青岛市工商局提供的消息称,根据国务院有关部门通报,2008年闹得轰轰烈烈的“三聚氰胺”事件又有了“后续”:2008年9月14日前生产的部分含三聚氰胺的问题奶粉没有销毁完全 ,被个别利欲熏心的不法生产经营者利用,重新回流到市场上进行销售,给消费者健康埋下隐患,已经有部分城市的主管部门和相关媒体予以曝光。

    根据2010年1月30日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会议和青岛市Gov办公厅《关于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紧急通知》的部署,青岛市工商局决定自2010年2月1日起,利用10天的时间,集中开展全市流通环节乳制品专项整顿工作,彻底清查2008年9月14日以前生产的问题乳制品,防止“三聚氰胺”问题奶粉的“余孽”再次混入奶制品市场。

    岛城应对 全市工商启动“十日清剿”

    根据工商部门的通知,各分(市)局将按照全国会议和青岛市Gov统一部署,在当地Gov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强化一把手领导责任制、工商所属地监管责任制、“网格”执法人员岗位责任制以及业务职能部门的督导责任制,确保整顿工作全覆盖、无漏洞。

    对流通领域奶制品的“十日清剿”具体是指,从2010年2月1日开始,利用10天的时间,统筹安排,集中人力,全面迅速地开展流通环节乳制品专项整顿工作,重点清查2008年9月14日前生产的问题奶粉。

    这一紧急检查包括三点:一是检查2008年9月14日前生产的乳制品是否加贴“经检验符合三聚氰胺限量值规定”标识,是否有法定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报告。二是检查其是否销售2008年生产的已过期乳制品,是否存在篡改生产日期、虚假标识等问题。第三,是各工商所在检查中要认真做好记录,规范填写《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笔录》。

    同时,工商部门还强调,为了保证“一节两会”期间的食品安全和乳制品市场的秩序,对于2008年9月14日以后生产的乳制品也要依据职能加强监督检查。

    全民动员 发现问题奶粉拨12315举报

    青岛市工商系统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其他地区出现了“三聚氰胺”奶粉“回流”的现象,岛城市场将保持高度警惕,甚至布下天罗地网清剿“毒奶粉”。

    为了细致地排查、监控市场,工商系统将责任具体到以各个工商所为单位,将各辖区内的经销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批发市场、食杂店等乳制品可能存在的一切市场领域都不放过,每一个经销单位都要逐户排查,并登记造册,随时备检备查。

    根据“十日清剿”指令,自2010年2月1日至2010年2月10日期间,工商系统以各分(市)局为单位,每天下午3时前将对市场的排查、监控、专项整顿信息,上报至青岛市工商局消保处。同时,对于整顿中发现的问题奶粉和重要信息,强制规定要在2个小时内上报同级Gov和市工商局消保处。

    另据了解,工商部门还将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提高经营者的守法经营和诚信意识,全面落实食品经营者索证索票制度,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同时,工商部门还专门为问题奶粉畅通了12315消费申诉举报热线,鼓励社会一旦发现线索立即向工商部门举报投诉,及时捕捉案源信息。

    记者调查 问题奶粉岛城暂未发现

    “三鹿”奶粉事件曾经让“三聚氰胺”这个词家喻户晓,就在消费者、商家渐渐淡忘的时候,问题奶粉回流市场无疑又是一个重磅炸弹。2月1日,青岛市工商局下发了紧急通知后,发现不少商家在提前开始对奶粉货架进行自查。而截止到当日晚上11时,工商执法人员和大商场商家均未发现问题奶粉在岛城销售。

    当日下午3时,记者来到北方国贸商厦,几名工作人员正站在扶梯上,拿着货品详单对奶粉货架上的商品从上到下逐一对照排查。“其实商场对奶粉的入口把关非常严谨,但听说有问题奶粉回流,商场立即指令还是要把奶粉货架再过一遍,以确保万无一失。”工作人员孙女士告诉记者,排查主要是看奶粉的生产日期是否是在2008年9月14日以前,还要仔细检查奶粉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有没有恶意涂改痕迹。

    “现在尚未发现问题奶粉在售,所以消费者不必恐慌。”沃尔玛超市有关负责人楚先生表示。而记者从佳世客、家乐福、大润发等超市和商场了解到,由于问题产品都是小品牌,到现在为止,媒体曝光的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老年高钙奶粉等产品,截至当晚11时记者发稿时,尚未发现在岛城大型商场超市销售。

    “三聚氰胺”曾一度让消费者对奶粉市场极为敏感,如今问题奶粉再次出现,许多家长比较冷静。“自从三鹿奶粉出事后,我们对孩子的奶粉选择是慎之又慎,都选一些有保障的大品牌,小品牌根本不敢问津,所以应该没什么问题。”市民孔瑜告诉记者。

    记者 王媛

    ■新闻背景

    卫生部曝光六种问题奶粉

    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办要求,全国清查并坚决销毁

    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1月30日召开2010年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视频会议时要求,要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主动出击,彻底清查食品安全突出隐患。

    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主任、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当前,在整顿高压态势下,仍有个别企业和个人置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于不顾,利欲熏心、顶风作案。2009年以来,一些地方查处了上海熊猫炼乳、陕西金桥乳粉、山东“绿赛尔”纯牛奶、辽宁“五洲大冰棍”雪糕、河北“香蕉果园棒冰”等多起乳品三聚氰胺超标案件。这些案件都是使用了2008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作为原料,生产乳制品,性质非常恶劣。

    为此,会议强调,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当务之急是要突出重点,全面彻查食品安全隐患。各地要狠抓彻查任务落实,不留死角;加大追查力度,严肃追究责任,彻查并坚决销毁2008年问题奶粉。

    根据贵州省卫生厅发布的三聚氰胺超标食品“黑名单”,存在三聚氰胺超标问题的具体批次是: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老年高钙奶粉、炼奶酱;山东淄博绿赛尔乳品有限公司产品(生产批号:2009-4-25);辽宁省铁岭五洲食品有限公司的“五洲”冰棒(生产批号:2009-4-9);河北唐山市乐亭县凯达冷冻厂的“香蕉果园”冰棒(生产批号:2009-3-19)。调查发现,这些厂家均从外面购买原奶进行生产,因此生产厂家认为产品的三聚氰胺超标,主要是供应商的奶粉问题。据新华社等媒体综合整理

    小提醒

    市民和商家可这样自查

    市民和商家自查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检查2008年9月14日前生产的乳制品,是否加贴“经检验符合三聚氰胺限量值规定”标识,是否有法定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报告;二是检查其是否为2008年生产的已过期乳制品,是否存在篡改生产日期、虚假标识等问题。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