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首个寒潮蓝色预警发布 青岛气温逼近冰点(图)

1.jpg

10月31日早上7时许,在延安路,一辆货车经过积水区。记者 徐新东 张博


10月31日,一场寒雨携带着大风、雷电突袭岛城 ,让岛城不少市民措手不及。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道路施工尚未回填,辽宁路、鞍山二路、永平路等路段积水都达半米多深,由于车辆无法通行,交通一度瘫痪。此外,大雨所携带的大风和雷电也给岛城造成了很大影响。当然这场寒雨也让全市解了渴,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有效缓解了全市的旱情。此外,寒雨、大风也逼得岛城一夜入冬。市气象台发布了今年首个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计11月1日本市仍有小雨,局部山区会出现小雪,11月2日至3日市区最低气温将跌至1℃,郊区最低气温-4℃~-3℃,降温幅度较大,市民要做好保暖防寒。

  >>>交通瘫痪

  施工未回填路面水深半米

  “由于道路施工没有及时回填,路上的积水能有半米多深,很多车辆都不得不绕道行驶。”10月31日一早,本报96663热线电话就一直响个不停。而据这些热心市民反映,市北区的辽宁路、热河路、大连路、延安路,四方区的鞍山二路、南宁路以及李沧区的永平路等正在施工的路段都被雨水淹了,导致路上的交通几乎瘫痪。10月31日清晨6时许,记者冒雨进行了走访。

  在延安路与延安二路交会处,记者看到,这里的积水已经没过了马路牙子,附近的几家地势比较低矮的商户的门口也已经被水包围,不少经过此处的车辆纷纷绕行,而几个“胆大”的出租车司机则加大油门冲进了积水之中,激起阵阵水花。

  随后,记者闻讯来到热河路、辽宁路的施工现场,只见路面上到处都是水。由于路面坑洼不平,不少车辆正在缓缓地行驶着,而路上很快就排起了汽车长龙。一辆5路电车还陷进了坑里。

  四方区鞍山二路与南宁路交会处的路面积水也很严重,最深的地方能达到半米多深。“这些路段积水主要是因为这些路段施工后没有及时回填,导致路上的水排不出去。”一名交警说。

  >>>商户被淹

  李村河底500家紧急大转移

  大雨袭岛城,而李村河底也深受影响,李村河底众多商户忙着转移。清晨7时许,记者来到了李村河底看到,这里水流湍急,众多摊位已经被水淹没,而一些遮阳伞被大水冲得缓缓移动,水面上漂着很多购物袋。“最深的地方能没到人的膝盖。”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商户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在李村河底开了一家服装店,而物品大都储存在河底南侧的一个仓库。“没想到雨会那么大,我们来到仓库时看到,仓库门已经被水包围。”刘先生说,而见此情形,他们赶紧打开仓库门转移里面的物品。

  “虽然雨大,而且比较急,但河底的500多家商户从凌晨下雨前就开始转移货物了,由于转移及时,各商户的损失并不是很大。”一名商户向记者介绍。

  >>>大风肆虐

  大树连根拔行人绕道走

  除了大雨对岛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外,大风也给岛城添了不少乱。记者根据市民反映的情况进行了走访,在东海东路雕塑园附近,记者看到,一个直径为30多公分高约十几米的大槐树倒在了草地上,其根部裸露在外。“当时一阵风过去后,大树咔嚓一声倒下了。”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目击者高先生告诉记者,事发时,他正在附近等公交车,突然听到背后传来一声巨响,接着,他就看到这棵大树倒在了地上。“幸亏大树是向南倒下的,如果倒向北侧的话,可能就砸到我了。”高先生心有余悸地说。

  “内蒙古路与长春路交会处附近的一棵大树也被大风吹倒了。”记者赶到现场后看到,这根大树从根部断裂,硕大的树枝横在了路上,周边的居民纷纷绕行。“这棵树的根部都已经腐烂了,经大风一吹接着就倒下了。”一名居民告诉记者,不过幸运的是没有造成人员受伤。

  >>>响雷过处

  击断高压线殃及5000户

  “太吓人了!一声响雷过后,位于九水路青岛师范学校附近的两根高压线被雷击断,断线处不停地向外喷射大火球。”10月31日凌晨,家住百通花园小区的麻先生向记者反映了此事。据麻先生介绍,10月31日凌晨3时30分许,他突然被一声响雷惊醒,接着他就看到窗外一个大火球正在不停地喷射火光。“大火球还发出了嗤嗤的响声,很吓人。”麻先生说,随后,他赶紧穿上衣服冲出屋子查看,而这时,他才发现竟然是一根高压线断了。“高压线断了,那还了得!附近是一个工地,工地上住了很多的工人,万一出现危险怎么办。”麻先生说,想到这里,他赶紧拨打了110报警。

  记者赶到现场时,周围200米的范围内已经被民警封锁起来,而电力部门的抢修人员也已经赶到了现场。记者看到,在空中有个火球在不停地闪烁着,而抢修人员立即将电闸关闭,这时,火球才熄灭,之后,抢修人员缓缓向着高压线断开的位置靠近并展开抢修。一名抢修人员介绍说,由于断开的高压线周边全是水,断开的高压线头掉在水中后会导电,如果有人碰到这里的水后果将不设想。

  “这两根被击断的高压线非常重要,主要是给李村商业圈和西山附近的几个小区大约5000多用户供电的。”事后,记者从供电部门了解到,事发后,他们赶紧从另外的线路临时调电,从而确保了李村商圈用电。截至10月31日上午11时许,被雷击断的电线抢修完毕并恢复供电。 本报记者徐新东  张博



一场喜雨庄稼真解渴

  自然降水加上人工增雨有效缓解旱情

  干涸的土地,终于迎来了甘霖。10月31日,全市普降中到大雨,这场“喜雨”让全市都解了渴,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有效缓解了全市的旱情。

      ◎即墨

  记者中午12时从即墨市气象局了解到,从10月31日零时许,即墨市就开始降雨,到31日上午11时30分许,降雨已基本结束。据统计,即墨市降雨量最大的普东镇,降雨量达到26.1毫米。

  记者下午到即墨市通济街道的田野转了一圈,发现地面已湿透,麦苗上沾满水滴,看上去格外绿。于家庄村的柯先生站在地头高兴地说,这场雨太及时了,小麦得救了。记者从即墨市抗旱指挥部了解到,自9月下旬以来,这是该市第一次有效降雨,在这次降雨中,该市在多个作业点进行了人工增雨。

      ◎莱西

  记者10月31日下午4时许从莱西市气象局了解到,他们在大青山人工降雨作业点,发射了4枚火箭弹。莱西市农业局生产科姜科长介绍说,由于今年秋天连续干旱,该市计划播种70万亩小麦,还有6万亩没有播种。播种上的64万亩小麦,大多播种时间很晚,目前刚发芽,影响了小麦的生长。这次降雨使莱西市的旱情基本得到化解,刚发芽的小麦会加快长势,挽回因干旱种植晚,影响生长的损失。

      ◎黄岛

  10月31日凌晨,黄岛区下起了雨,据黄岛抗旱指挥部负责人介绍,由于黄岛区农业作物相对其他区市来说比较少,此次降雨使黄岛区旱情得到极大的缓解,下一步黄岛区将继续按照《黄岛区晚茬小麦生产技术意见》,指导农户结合当前的实际,采取适当的小麦晚播。

      ◎胶南

  10月31日凌晨开始,胶南市下起了雨。10月31日上午记者来到胶南宝山镇丛家屯附近田地看到,田地里的小麦已经长出来了,正在田里干活的村民韩先生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因为干旱,他们都是靠着水库里的水来灌溉已种植小麦的,此次大雨非常及时地缓解了旱情。从整个降雨情况看,胶南市降雨量最小。

      ◎胶州

  10月31日凌晨,胶州市普降中到大雨。从总体的降雨情况看,胶州市的西南乡镇降雨量偏大,北侧乡镇降雨量稍小一些,但降雨仍未停止。10月31日下午,记者从胶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因此次降雨比较及时,而且地面也已经湿透,对于前段时间持续的干旱情况,这场大雨基本上解除了胶州的旱情。

      ◎平度

  10月31日凌晨开始,平度市下起了雨,最大的降水点是新河,达36毫米,最小降水点是双庙水库,达12毫米。从整个降雨情况看,平度市西北侧乡镇降雨量大些,而东南侧乡镇降雨量要稍小一些。10月31日下午,记者从平度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此次降雨时机非常好,虽然没有完全解除旱情,但是对旱情相对比较严峻的乡镇,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缓解作用。

  记者 焦恭森  刘鑫  黄超

TOP

额~~这两天感冒了不要紧
千万别发烧
我们专业都隔离好几个了

TOP

2.jpg

10月31日上午,在内蒙古路一居民院内,一棵粗大的法国梧桐从根部断裂,倒在居民院的进出口处。记者 王滨 张伟


3.jpg

在苗岭路附近,一位商贩用遮阳伞挡雨 。记者 郭婷婷


4.jpg

在即墨石棚水库大坝上,工作人员发射火箭弹进行人工增雨。记者 焦恭森


6.jpg

在台东三路步行街,两位女孩戴上帽子、围上围巾避寒。记者 孟达


7.jpg

在香港中路,一位市民从街头走过。记者 何毅


局部山区会出现小雪

  半岛都市报10月31日讯(记者 任金梅 通讯员 李庆宝) 虽还未到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但冷雨、大风逼得岛城一夜入冬。10月31日,市气象台发布了今年首个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计11月1日本市仍有小雨,局部山区会出现小雪 ,11月2日至3日市区最低气温将跌至1℃,郊区最低气温-4℃~-3℃,降温幅度较大,市民要做好保暖防寒。

  据市气象台监测,10月31日市区最大风力一度达到了8级,6时市区的气温17.4℃,随后就开始一路下降 ,中午12时跌至12.3℃,17时跌至8.1℃,到了18时随着风力的略微减弱,气温又有了小幅回升,到达8.3℃。

  据市环保局监测,10月31日市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2,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良,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青岛市气象台10月31日10时15分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受北方强冷空气的影响,本市未来48小时内最低气温将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低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沿海风力可达7到8级,阵风10级。预计11月1日下午起,风力还将加大,建议菜农固定大棚,渔船不要出海了,路边的广告牌也应该进行加固。

  “这次冷空气是今年以来最强,甚至是近几年来少有的强冷空气!”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李工介绍,预计11月1日本市仍阴有小雨,1日夜间山区局部还会出现小雪 ,但强度不会很大;未来三四天内气温将下降10℃以上,11月2日~3日市区的最低气温将跌至1℃,郊区最低气温-4℃~-3℃。

  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10月31日15时发布了海浪Ⅱ级警报(橙色),较上午发布的海浪Ⅲ级警报(黄色)预警信号又提高了一个级别。

  预计受冷空气和气旋共同影响,10月31日夜间到11月1日上午,渤海、黄海北部、黄海中部将出现4.0米~5.0米的巨浪,渤海湾、莱州湾、山东半岛北部沿岸将出现3.0米~3.5米的大浪,山东半岛以南沿岸将出现2.5米左右的大浪。11月1日中午到2日,渤海、黄海海域将出现5.0米~6.0米的巨浪,渤海湾、莱州湾、黄海北部沿岸将出现4.0米左右的巨浪,山东半岛以南沿岸将出现3.0米左右的大浪。


TOP

百余枚炮弹向天“讨”雨

  半岛都市报10月31日讯(记者 任金梅 通讯员 张诒年  杨凡)10月31日早晨,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紧急开展大规模人工增雨作业,先后发射了69枚火箭弹、40发高炮向天“讨”雨。据估计,降雨量至少增加了30%,全市普降中到大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市的旱情。

  10月30日晚至31日凌晨,炮手们一夜没合眼,将炮管、发射装置仔细检查再检查。指挥中心则时刻通过卫星、雷达随时监控着天气变化,寻找着适合人工降雨的空中作业条件,发现适合作业的云系后,作业人员立即驾车拉着发射架去追赶降雨云系,选择作业场地。

  10月31日凌晨4时许,降水云层的前部进入青岛地区;4时30分,指挥中心与空管部门联络的电台开始工作;5时,胶南市选择好作业场地,开始申请作业空域,以免火箭弹、高炮升空后,击中过往的飞机等物体,这是发射前的最后一步,在发射前2~3分钟内进行,如果空域不允许,作业就必须取消。

  5时13分,胶南市六汪镇作业点率先打响了本市秋季抗旱增雨的第一炮。约10分钟后,豆大的雨点开始倾泻而下。随后,莱西、崂山、城阳、即墨、胶州等地相继进行人工降雨。截至7时,短短两个小时内全市就有11个作业点发射火箭弹62枚,另在棘洪滩水库、书院水库两个高炮点发射炮弹40发。中午,平度上空的云层达到了适合作业的程度,又先后发射了7枚火箭弹。

  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副主任丁锋介绍说,相比较而言,发射火箭弹作业的范围会更大一些,起到的效果是高炮作业的10倍。丁锋解释说,一发高炮中碘化银含量约有1克,能够进入6000米的高空,在降雨云中爆炸后,可影响50平方公里的范围;而一枚火箭弹含有 10克左右的碘化银,可进入7000米至8000米的高空中,在它运行的过程中,会不断燃烧,所走过的地方都会撒播下催化剂,最少会在120平方公里范围内产生降雨效果。

  另外,一枚火箭弹约2000元,而一发高炮仅150元左右。10月31日一天发射的火箭弹、高炮的价值就达到14万余元,这还没有计算人工、燃油等费用。

  在空中撒播碘化银增雨,是否会对居民生活和空气质量造成影响呢?丁锋解释说,碘化银焰条经过燃烧,无论是被云中的水汽吸收,还是最后撒播他处,都不会对人的健康和环境产生任何危害。另外,火箭弹、高炮在碘化银喷撒完毕后,剩余的弹身会全部炸毁,消除一切危险。

TOP

母子骑车掉进深水坑

  半岛都市报10月31日讯(记者 黄超) 10月31日上午8时许,胶州市李哥庄镇市民张女士骑着电动车送孩子去上学,经过李哥庄镇驻地飞龙街时,连人带车掉进了马路中间一处2米多深的大坑。目前,李哥庄镇建设主管部门已出面赔偿张女士4000元。

  10月31日上午,记者闻讯赶到现场看到,马路中间一个长约6米、宽4米的大水坑内积满了水,一台抽水机正在往外抽水,大坑旁边放着几个垃圾桶。“这个水坑最深的地方有2米多深,现在电动车还淹没在里面。”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这个大坑是施工人员10月30日下午挖出来的,而且大坑挖出来后旁边也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加上夜间下了一场大雨,里面积满了水。

  “当时水坑里面的水和路面上的积水连成一片,根本不知道前面有水坑。”目击者刘先生告诉记者,因这个刚挖出来的大坑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路人根本看不清楚。他当时看见那对母子骑着电动车由东向西经过此处时,直接掉进了水坑里。

  事发现场旁边一家商店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当时听到呼救后,他跑出来看到,那对母子正在水里面挣扎,一名经过此处的小伙子二话没说就跳进水坑,将这对母子救了出来,接着穿着一身湿衣服离开了。

  一位目击者称,因这个大坑是刚挖出来的,很多人都不知道,上午7时至8时之间,先后有两名骑摩托车的男子掉了进去。周围居民说,那对母子掉进水坑后,几名工人才从旁边拖过来几个垃圾桶进行防护。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居民郭先生告诉记者,落水的张女士是他妻子,当时他妻子带着12岁的儿子,掉进坑里后,妻子右腿膝盖被碰肿了,而儿子落水后也呛了几口水,因受到惊吓现在已经回家了。

  记者随后将此事反映给李哥庄镇党政办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随后赶到现场,并与镇建设主管部门进行了联系,但对方称在外面有事。记者随后又将此事反映给胶州市Gov值班人员,下午1时许,李哥庄镇建设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才来到事发现场。该负责人了解情况后,立即派人将受伤的张女士送往医院检查,并称对此事负责。

  10月31日下午,郭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李哥庄镇建设主管部门已经支付了医药费用,并且赔偿4000元。

TOP

■数字

  胶州雨最大胶南雨最小

  据青岛市气象局统计,截至10月31日14时,市区降水量为22.8毫米,崂山区 26.6毫米、胶州41.7毫米、即墨20.4毫米、平度 15.5毫米、莱西14.2毫米,全市平均降水量为21.2毫米。其中,降雨量最大的自动观测点为莱西北墅站,达到84.3毫米;莱西马连庄站达到78.7毫米。另外,胶南市降雨量最小,截至16时30分许,胶南平均降水量12.7毫米,最大的降水点是灵山卫街道为24.5毫米,最小降水点泊里镇仅为1毫米。从整个降雨情况看,胶南市在各个区市降雨量最小,而且降雨分布不均匀。而截至10月31日上午9时许,黄岛区平均降雨量为25.7毫米,其中红石崖街道辖区降雨量最大为36.5毫米,黄岛街道辖区最小为19.5毫米。

  另外,崂山区气象局局长潘华告诉记者,崂山近期缺水,局部地区已出现了干旱,山林防火等问题都急需雨水的到来,这次降雨对缓解旱情、山林火灾都起到了很大作用。据悉,10月31日晨5时至6时许,崂山区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先后在仰口、大石村、大河东三个点进行了人工降雨作业,效果很明显,原本只是淅淅沥沥的小雨一下子变成了豆大的雨点,倾泻而下。据统计,截至10月31日14时,崂山大石村降水量达到29.3毫米、巨峰索道42.6毫米、太清索道32.4毫米、北宅32毫米、巨峰顶31.8毫米、北九水25.7毫米。

  记者 任金梅 本报通讯员 张诒年  杨凡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

TOP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