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326
- 名望
- 16 点
- 铜币
- 166 枚
- 优惠券
- 0 张
|
我想起那个小学三四年级的暑假。外面烈日炎炎,我坐在客厅地上铺着席子看HP的情景。刚刚开始一共是三本HP,是妈妈单位一位阿姨给我的儿童节礼物,她儿子一份,我一份。淡绿色的封面,有凹凸感的封皮 那个字体奇幻的名字。叫做——哈利·波特。
11岁的生日,我曾心存幻想,我有可能就是麻瓜世界的魔法师,晚上固执的不肯睡觉,总觉得会有一个可爱的猫头鹰伴随着呼呼的风声来到我的窗边,投来我的入学通知。12岁的生日一过,还是没有等到邓布利多的来信,只能相信我终究是一个麻瓜。那时候真傻,可是这样的感受离我好远好远了,从狂热到平静,最后回到现实的压力里来,我经历了我成长的必修阶段,可是,可是那些美好的单纯的感受呢~怀念我迷失在哈利的那段时间,他让我相信我有巫师的能力,他帮助我打住了现实的冲击,他让我感到世界的奇妙~
后来,上了初中,之后就有了HP的部电影,原来书中想象出来的情节,终于有了“哦,原来魁地奇是这样的,黄油啤酒是这样的,活点地图是这样的,隐形衣是这样的”那种兴奋。
记得初二的时候,哈5刚刚出来就有了盗版。小朋友买了盗版以后处理给我看,而初二学习紧张,我不敢在课上看,拿回家了压在床底下看。三天之内胆战心惊地看完,还是被妈妈发现了,被训了一顿之后,又无比恶劣地继续看。我就这样活在那段私人的记忆中,甚至避免与不了解的人碰触与分享。而看混血王子书的时候,我将要开始高二的学习,全国上下一片翻译哈6的高潮,妈妈也给我买了一本厚厚的英文版哈6和诺亚舟的电子词典。不过最后还是没有翻译到结束,妈妈又无奈地给我买了一本中文的……
从10岁到20岁,直到哈利波特系列终结,一转眼,记得很多事,忘记很多事。太长的时光,青春似乎就这样跟着他走了,一去不返,心里空荡荡地,只能一遍遍地回味,因为心里没有了期盼~~书架上堆着长长的一排书,都写满了哈利·波特的名字——简装版精装版英文版甚至还有盗版……从开始到现在,我们看的是讲同一群人的书,看的讲同一群人的电影,他们不断成长长大,他们还在一起,而我们身边的人怎么就一个一个改变了呢? 在看冗长的哈6时,我忽然之间伤感得不得了。
电影里的新教授没有想象中的胖,圣诞晚会女孩子们的服装有点雷人,走廊上有了中国的红红灯笼。和之前的几部一样,还是光明终究会战胜黑暗的主线,但是,大家都长大了,爱情,就成了电影的辅线。赫敏让盘旋的鸟万弹齐发的样子,背着光,竟然有了点女神的味道,为了爱情而伤心的女孩儿真可爱,她真漂亮,我喜欢她。请原谅,我真的不喜欢她现在的PUNK风,先入为主了,她就是那个霍格沃茨最聪明的女魔法师,锋芒毕露,偶尔也为爱情哭泣伤感。
而在敬爱的邓布利多牺牲的时候,前尘往事涌上心头,这个精神支柱的倒下真是象征一个时代的结束啊,所以在一向镇定从容的麦格教授强忍悲伤,举起手中的魔杖指向天空发光驱散黑魔头标志的时候,我真是想哭。就像哈利驱散摄魂怪,种种,种种,让人觉得光明是会来的……
从17岁到现在,我还在等待猫头鹰的来信,至少邀请我去霍格沃茨参观也可以,慈祥可爱的邓布利多,头发奇油的斯内普,新生入学晚宴上的好吃的和分院仪式,巧克力蛙、黄油啤酒、比比多味豆~~~~~让我穿过那道神秘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穿过对角巷其貌不扬却古灵精怪的各式商店,穿过阴暗的Tom酒吧,有一个少年拿着魔杖在我面前对我温暖地笑。
PS:今天和哥哥去看哈6的电影了,这是我第一次去电影院看哈利波特系列,音响效果真是震撼得我心惊肉跳的。看了很多影评,都说电影拍得一点都不好,删的情节太多,太仓促,但又怎样呢,电影拍得好不好,情节删得多不多,已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去看已经是一个内心多年的仪式。这样,我可以怀念我的那段满是魔法的童年。
By Honolulu 2009.7.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