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在宁夏路上一所小学外,学生们在观看体温自测记录卡。 本报见习记者 高亮 记者 刘雪莲 摄
从6月15日起,全市百万中小学生及托幼园所的孩子,将每天早晚各测一次体温,并填写《学生体温自测记录卡》;学校出现1例以上疑似或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则停课,并同时启动预案……6月14日,市教育局召开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紧急会议,就教育系统进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行部署。
学生幼儿每天两测体温
根据规定,从6月15日起,青岛在全市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建立对学生、幼儿进行体温在家自行检测制度 。体温检测每天两次,时间在学生、幼儿早晨到校(园)前和在家晚餐后睡觉前。由家长负责对孩子进行体温检测,分别在统一制定的记录卡上做好记录,并签名。
早晨学生、幼儿到校时,没有在家中进行体温自行检测的,由晨检人员、班主任教师进行补测,在统一制定的记录卡上做好记录,并签名。班主任、晨检人员在学生、幼儿进入班级后,应对晨检记录卡进行复核,对发热的学生、幼儿,应再次进行体温检测。
体温高于37.5℃要就诊
学生每日测体温后,学校要安排经过培训的校医、班主任教师负责体温检测医学观察工作。班主任教师负责每天将本班学生、幼儿的检测结果进行登记统计。“如发现体温高于37.5℃的患病学生(幼儿)应立即按晨检制度要求处置。”市教育局体卫艺处的李翠莲表示,学校一旦发现学生发热,就要通知家长带学生到医院发热门诊诊治,若属普通感冒,则学生回家休息。
学校现一例疑似则停课
根据规定,学校出现1例以上疑似或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由青岛市教育局、中共青岛市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甲型H1N1流感防控指挥部,报请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指挥部后,宣布该校停课,同时启动预案;部分学校在短时期内同时出现疑似或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由青岛市教育局、中共青岛市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甲型H1N1流感防控指挥部报请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指挥部后,视疫情情况宣布部分学校停课、部分区域学校停课或全市学校停课,同时启动预案。停课期间,学校内外的教学、课外活动以及各项比赛暂停。
>>>释疑
学校停课并不等于“放羊”
如果学校真停了课,那学生岂不是“放羊”了?采访中,有家长流露出这样的担心。而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停课前及停课期间,学校都会做好相关的工作。
停课前,各学校负责向学生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向家长说明停课原因,并由家长签字,班主任教师负责收回,确保每位家长了解情况 ;做好师生的心理疏导和宣传教育工作,向学生进行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消除学生的恐慌心理,减轻心理负担和压力;向学生提出停课期间自主学习、休息计划的指导意见和要求;建立家庭与学校联络体系,随时保证信息畅通。
停课期间,各中小学教师将坚守工作岗位,每人包干负责若干名学生,每天至少通信联系一次,及时了解学生健康、自学情况,并随时向家长通报情况。
各中小学校在停课期间,有条件的要利用网络建立“空中课堂”,按照教学计划要求,设计网上教学课时、内容和学生电子作业,提供学习网址,让学生及时学习知识并了解疫情动态;没有条件的学校和学生,教师也要每天通过电话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
>>>保障
无人照看小学生可到校
学校停课,可家里实在没有人照看孩子该怎么办?对于家长这样的担忧,市教育局也给出了答复:对于停课后无人照看的小学生,可由家长向学校提出申请,经学校批准后,可继续到校。学校应安排学生到教室、阅览室、微机室、会议室等场所自学,每个房间只限10人。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督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督促、检查指导各中小学校停课期间各项工作,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问题严重并造成危害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严肃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