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信:看到梁朝伟刘嘉玲结婚的消息,我落泪了,有感动,更多的是“顾影自怜”,因为我和男友也经历了很长的恋爱过程,从18岁开始,到现在,同龄人的孩子都上初中了,我们还在谈,说是谈吧,早就已经没有“恋爱”的感觉了。今天证实梁朝伟刘嘉玲终于结婚了,我的心里似乎有了点“开窍”,那就是对结果多了一份美好的期待。)
梁朝伟刘嘉玲终于结婚了,这令很多人感动,当然,也包括我。“伟玲恋”之所以难得,在于他们将“爱情长跑”的神话变成了现实,以生生的实例击破了所有的猜忌,20几年的漫长恋爱,结出了瓜果,让“看笑话”的人没有了机会。在娱乐圈,这是一个绝对特殊的案例,在凡俗民间,更是稀罕。相对于时下流行日盛的“闪婚族”,这样的爱情故事真如出土文物,抑或是“此曲只应天上有”的一个传奇。

但是,类似梁朝伟、刘嘉玲般把恋爱一谈就是老长时间,迟迟没有结婚动向的,却不乏其人。我们暂且提出个新名堂——长跑族。“伟玲恋”是否给了他们一个美好的联想,或者给了他们一个继续长跑的理由?
“伟玲恋”难能可贵,但是不值得仿效,更不应该当作“偶像”。
借用张爱玲之名言“出名要趁早”,我认为,一对有情人,“结婚要适时”。恋爱是培养感情的必然过程,而结婚是爱情的终极,恋爱的时间长度绝对要小于婚姻的长度,也可以说,恋爱就是一场竞技运动的热身,焦点还在于竞赛的过程。“热身”时间一长,下面的竞赛就没有含量了。
很多人这样认为,恋爱的过程越充分,对彼此的了解就越全面,感情的培养也越“足色”。实际上,恋爱的过程也是一个消耗和磨损、流失的过程,一旦没有把握好尺度,起到的就是反作用。我们的身边随便可以找到很多例子,相识、相恋八年十年了,在人们的高期待中忽然传出令人沮丧的消息——“他们黄了”。
原因不是在于“发现了不适合结婚”的理由,而是结婚的元素流失了。结婚的元素包括冲动、想象和冒险,当这些要素失却了,结婚就成了一个毫无期待意义的累赘。我们都玩过弹弓,对此怀有经验——当那截橡皮筋没有任何弹性了,还玩得起劲吗?

想在恋爱期间“看明白对方”,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恋爱和婚姻不是一个层级的活动,从物质是运动的原理出发,一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是运动的,恋爱的过程被无限拉长,情感的质量势必受到严重的影响。有个流行语叫做“审美疲劳”,即如是也。光恋爱不结婚,潜意识里产生的是“婚姻焦虑”,结婚不再是目标,而是一个雷区,谁都不愿意触及。
只有酿酒师傅才知道,“酒越酿越香、越醇”是一个完全错误的说法,酿造是一个机械的工艺设定,是有时间限制的,你放任了这个过程,酿出来的可能不是一坛好酒,而是一缸醋。恋爱和结婚的关系大抵如此。
一对有情人,相识了、相恋了,该结婚的时候一定要结婚,千万别把一坛好酒弄成了一坛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