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3日以“一箭八星”的方式发射世界首颗温室气体观测卫星“呼吸”号。
“呼吸”号预计今后5年从太空搜集全球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分布信息,为制定减排政策提供证据。日本希望这次发射既能推动环保事业,又能凸显日产火箭运载卫星的竞争力,进而吸引更多商业订单。
三破纪录
一枚日产黑、白、橙色相间H2A火箭搭载8颗卫星,当地时间23日12时54分(北京时间11时54分)从日本首都东京西南大约970公里处的鹿儿岛县种子岛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这次发射以温室气体观测卫星“呼吸”号为主角。H2A火箭离地约16分钟后,“呼吸”号与火箭成功分离,种子岛内科研人员、游客和学生欢呼鼓掌。
“呼吸”号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和环境省共同开发。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和H2A火箭生产商三菱重工说,“呼吸”号是世界第一颗从太空监测温室气体浓度分布的卫星。
由于7颗小型卫星也随“呼吸”号一道升空,这次发射创下日产火箭一次搭载卫星数量最多纪录。
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说,这次发射耗资85亿日元(约合9600万美元),创日本单次卫星发射成本最低纪录。发射最初定于21日午后进行,因发射场上空天气恶劣数度推迟。
全球监测
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网站发布信息说:“眼下用于监测二氧化碳浓度分布的地面观测点数量有限,且分布不均。‘呼吸’号投入工作后,科研人员得以把来自太空的全球监测数据、来自地面的数据和模型结合,从而精确监测二氧化碳浓度分布。”
这一机构说,截至2008年10月,温室气体地面观测点全世界范围内只有282个,并且大多位于美国、欧洲等。
“呼吸”号每3天就可以收集到全球约5.6万个观测点的最新数据,监测面涉及包括公海在内的地球表面各角落。
日本环境省官员安志忠巳(音译)说:“‘呼吸’号会在轨道中运行5年。我们希望在这段时间内,它搜集到的信息能有助于制定更为详尽的气候政策。”
“呼吸”号预计9个月后发布初步数据。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等机构可以分享这些数据。
美国计划在今年发射类似二氧化碳监测卫星。
推动科研
“呼吸”号还能帮助科研人员进一步了解生态系统究竟能吸收和释放多少二氧化碳。
这颗耗资183亿日元(2.06亿美元)研发的卫星以太阳能为动力,长2米,宽1.8米,高3.7米,发射重量约1.75吨。
按计划,它会在近地点高度约667公里、远地点高度约683公里的太阳同步准回归轨道上运行,绕地球一周约需100分钟。
“呼吸”号配备两部光学传感器。其中一部用于观测太阳发射并经地表反射的红外线以及地表和大气自身放射的红外线。由于红外线穿过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时,其特定的波长会被吸收,“呼吸”号据此推算出大气中这两种气体的浓度。
另一部传感器用于观测导致测定出现误差的物质云层和气溶胶,以提高温室气体观测精确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