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传统美食并不多,这不是说内蒙古没有什么吃的,只是相对沿海城市来说缺少花样就是。但并不能因为这样而忽略了蒙古美食。比如全羊宴就是不得不吃的一道美味。 全羊宴是蒙古族的名宴,精选羊身各部位,分别采用烧、蒸、爆、烤、焖、熘、烩、煎等技法,成菜多姿多彩,美不胜收。据说,标准的全羊席共有108道菜,其中凉菜20道、热菜88道。
稍美:又称烧美,是蒙古族的一种流传很久、至今不衰的传统风味食品。稍美制作工艺独特,选料精良,皮子精而薄、羊肉馅肥瘦适中,葱姜等佐料齐全。稍美出笼,鲜香四溢。观其形,只见皮薄蝉翼,晶莹透明,用筷提起垂垂如细囊,置于盘中团团如小饼。吃起来香而不腻,可谓食中美餐,形美而味浓。呼和浩特的稍美,过去专作早点之用,多由茶馆经营,如今,已成了许多饭馆的必备食品和家庭中的常用美餐了。
羊杂碎:蒙古族的羊杂碎在该地的诸小吃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讲究三料;三汤;三味;。三料又分为主三料和副三料。主三料即心、肝、肺,又称;三红副三料即肚、肠、头蹄肉,又称;三白;。三料下锅时切成长条或细丝。三汤即;原汤杂碎;清汤杂碎老汤杂碎;。原汤杂碎:将羊杂碎洗净,下锅煮好,连汤带水一起品尝,味在鲜美清淡。清汤杂碎:先将洗净的羊杂碎氽一下,汤扔掉,再将杂碎蒸熟切好,重新入锅添水放调料煮开,味在细嚼慢咽之中。老汤杂碎:老汤即一锅汤稠入油、色酽如酱、长熬不换的羊杂碎汤,用这种汤煮的羊杂碎,其味醇厚绵长,尽在汤里。三味说来很简单,凡青城专营羊杂碎的饭桌上都摆放着这三种佐餐之味:春意葱茏的香菜末儿,红灿灼目的辣椒面儿,洁白晶莹的食盐。食者可视口味自行调兑。
猫耳朵汤:传统民族食品,在蒙古族家庭的餐桌上,经常能够看到它。猫耳朵汤属于快餐型食品。因这种汤的形状酷似猫的耳朵而得名。这种汤一般都是用荞面做的。蒙古族俗话说:好荞面,胜过一般的白面&。另外,荞面食品制作过程与其它面食品相比,比较简便,很快就能煮(蒸)熟。做;猫耳朵汤,先把汤烧开,放入鲜羊肉,以及葱花等佐料,不一会时间,心灵手巧的蒙古族妇女就会把一碗香喷喷的;猫耳朵汤;,连同韭菜花等,一起端上来放在你的面前。 在猫耳朵汤中放入野鸡或者沙半鸡;等野禽的肉做佐料,那汤的味道就更加鲜美可口了。目前; 猫耳朵汤已从蒙古族的寻常百姓家,登上了大雅之堂,跻身于大城市的餐桌上。
马奶酒:又叫蒙古酒。此为草原上的一大特色,以其独特的醇香、丰富的营养和神奇的疗效而著称于世上。把发酵的奶放入锅中慢火熬煮、蒸馏后即酿成透明醇香的奶酒。马奶酒有驱寒、活血、舒筋、补肾、消食、健胃等效用。马奶酒酒精度不高,牧民们用它来款待客人,蒙医则常用掺上VC和消炎药品治疗胃病、腰腿痛和肺结核等疾病。
奶茶:是蒙古民族传统的热饮料。由砖茶水加鲜奶熬制成。喝时通常要加少许盐,还可以加黄油泡炒米和奶制品食用。可终日饮用。有暖胃、解渴、充饥、助消化的功能。
蒙古酒:是蒙古族人的主要饮料之一,蒙古酒是从牛奶中提炼而成,故称牛奶酒。蒙古酒绵厚醇香,无色透明,少饮延年健体、活血补气,男女老幼皆可饮之。蒙古族人制做;牛奶酒;历史悠久,据史书载,蒙古勃儿只斤铁木真1206年建国时每逢吉庆之日狂饮此酒,增添喜日气氛。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尤为盛产蒙古酒。然而,时过700多年,生产蒙古酒的原始工艺流传至今仍未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