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0
- 名望
- -1 点
- 铜币
- -30 枚
- 优惠券
- 0 张
|
心是人的主宰,具有很大的力气,
所以,我们应该随时随地留意自己的起心动念。
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很多人,
在频繁的接触中,
难免会跟他人发生磨擦或抵触,
或是,因为外界事物而影响自己的心境,
这是现代人普遍的困扰之一。
想要常保一颗安静的心,
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并不容易做到。
当我们登上高山或是站在海边时,
一望无边的风光,让我们敞开心门,
此时,世间纷繁扰扰的烦恼,
都会消失无踪。
因此有人说: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我们的心,
如果也能够像原野、海洋、天空一样开阔,
就能够容下有限的东西,
也更能享用生命的自在。
「心不开朗就是苦,心境豁达就能转苦为乐。」
禅宗特别强调「往常心」这三个字。
所谓往常心,就是指
我们十分清楚环境里的是是非非、好坏美丑,
对所有现象了如指掌,但却丝毫不受影响,
即使身处在那样的环境里,也不会随外境起舞,
也就不会受环境里的种种状况影响而浮动。
人有了定力之后,就不容易被外在状况坚定。
能保持身心安定,能把自己的状况看得很清楚,
对于能做、不能做;
该做、不该做的事,也都十分清楚,
这就是智慧。
想要让心保持清明安定,就不要心随境转,
「心随境转」是指失掉自己的主宰,
老是被环境的静态所影响,
也就是说,发生状况的时候,
心不要立即被当下的环境所动。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
观察唿吸从鼻孔出入的感觉,
或是观察内心的感受,
只要将留意力放在身体的感受上,
心境就会安定下来。
其实,烦恼心未必都是不好的,
事实上,它是清明心的基础。
因为,对于有善根的人,遇到困扰时,
觉得这是一种费事,
希望能够将它转变为安静、清明的心,
这时候,烦恼心反倒是一种助缘了。
所以,
如果懂得以智慧、慈善来处置问题,
心里就不会常常打结,而能清明自在。
那不管身处在任何的状况中,
都可以保持安静、波动、自主、自在的心境。
闭上眼睛好好的想想,
自己是不是因为心浮气燥,而搞砸过很多事?
自己是不是常常被环境、被人所影响?
自己是不是常常为了大事生气,不放过自己?
「心里放不下他人,是没有慈善;
心里放不下自己,是没有智慧。」
文章由 www.zhen8.info 记忆枕 整理,收集辛苦,希望能保留出处,谢谢斑竹大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