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高铁时代游客的需求,青岛市重点开展旅游信息服务“151工程”,在全国率先开通“12301”旅游热线服务,24小时提供中英两种语言的旅游咨询、旅游投诉等服务,城市旅游信息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投资1500万元建设具有青岛旅游指挥调度、旅游信息咨询投诉与公共应急事件处置、旅游信息采集与动态发布、旅游市场营销与商务预定、行业监测与辅助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信息公共服务系统,并于今年4月份正式投入使用。今年还将投入1000万元,加快旅游景区引导标识建设,完成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旅游引导标识设置,同时在市内主要交通要道补充设置旅游引导标识,完善星级饭店和A景区点中英日韩四国文字的旅游标识体系。
完善高铁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疏散和接待能力。青岛市在有效利用现有火车站的同时,已开工建设总投资50多亿元的全省最大客运枢纽站――铁路青岛北站,该项目建成后将与青岛市的地铁、海湾大桥有效衔接,设有地铁站、出租车站、公交车站、长途车站、停车场等设施,提高游客“零换乘”能力。海底遂道、海湾大桥也将于6月底通车,不仅能满足来青游客的东部观光,也能将游客及时送达青岛西海岸。在发挥青岛国际旅游集散中心辐射带动优势外,近期青岛市还将在四方长途站周边建立一个小型的、主要满足市民外出和乘坐长途车来青游客需求的区域性集散中心。借助火车北站建设,在该站周边规划建设一个大型的、具有连接市内交通、航空交通、长途交通、地铁交通功能的综合性集散中心。选定市内40余家规模较大、参与积极性较高的社会饭店作为高铁接待推荐饭店。
打造高铁旅游特色产品,加强宣传营销力度。根据近年来青岛市旅行社的发展情况及各旅行社的工作业绩,结合高铁游客的特点,确定了中旅、港中旅、中国国旅、华青、幸运假期、青岛铁旅等六家旅行社作为高铁地接社。针对高铁旅游的特点围绕省旅游局推出的“三个100”的评选活动,策划推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高铁产品。重点完善以休闲度假为核心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包括度假、海上、邮轮、文化、乡村、节会、购物七大旅游产品,以满足高铁游客不同人群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