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经验说:嘈杂的地方打手机,得堵住一只耳朵,防止噪音的干扰。
  
  实验说:利用“鸡尾酒会效应”,捂住嘴巴的效果更好。
  
  嘈杂的环境下你怎样打手机?堵住一只耳朵吗?错!捂住嘴巴效果更好。
  
  人的听觉是很神奇的。当你正在跟心爱姑娘说话,这时,即使有人在旁边叫你,你可能也听不见,尽管这个声音要比姑娘的声音大得多。这个现象就是著名的鸡尾酒会效应。在鸡尾酒会上,人们三三两两聊天,尽管声音都差不多大,你却只能听见你想听见的谈话。有时,你专注于自己的对话,其他人说什么你完全听不见。有时,尽管你表面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其实早已心猿意马,偷听旁边圈子的谈话了。
  
  你是怎么做到过滤这些声音的呢?是凭借声音的方向?读唇语?对方声音的特点(音色、音调、语速什么的)?口音?还是谈话内容?
方向、唇语、声音特点和口音这些都很容易测量。只要找同一个人录两盘不同内容的磁带就可以了。早在1950年代,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 Colin Cherry 教授就做了这样一系列实验。他找来同一个人录了两段不同内容的话,混合成一盘磁带,放给参与者听。参与者可以不限次数地反复听,直到他们听出两段话的内容。看上去容易,试想一下,同一个人分身在你面前说话,你能分辩出来吗?参与者们也没想到这个任务远比他们想象的要难得多,都闭上眼睛,捂着耳机,仔细地反复听。尽管最终他们基本上都能分辩出两段内容,但无一不是听了很多遍。
  
  如果不把两段内容混合呢?Cherry 把两段内容同时分别从左声道和右声道放出,任务一下子变得异常简单了。所有参与者只听一遍就能立刻说出左耳或者右耳听到的内容。更有意思的是,如果让他们锁定一只耳朵(比如右耳)听,他们甚至听不到左边耳机中在叫自己的名字。至于左边的内容已经由英文(和右边一样)变成了德语,参与者就更察觉不到了。除非左边忽然由说话变成了唱歌,或者说话人的性别变了。否则参与者都只专注需要注意的一侧,完全忽略他们不需要注意的另一只耳朵。
  
  但是,还有一个前提:被关注一侧的内容必须连续而完整。如果都是“我独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该出手时就出手,落霞与孤鹜齐飞……”这种上句不接下句的陈词滥调,参与者也很难辨认出需要注意的一侧内容。
  
  在嘈杂的环境中打电话也是这个道理,即使噪音比较大,但是只要在一定的范围内,人耳完全有能力自己过滤掉(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即便堵住一侧的耳朵也没用)。捂住嘴的作用就是让自己的声音从听筒里传出(嗯,不知道电话为什么这样设计,可是它就是这样的),如此一来一侧的内容就更加完整,分辩起来也更加容易了。


改天有机会试试  

TOP

哈哈 这个纠结的问题我以前还真没有想过~

TOP

莪。。。。

TOP

戴耳机呗
寻找一起去台服玩WOW的朋友

TOP

带耳机吧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