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向西,青岛向东
——华润置地助推青岛综合体时代真正到来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在华润置地组织青岛媒体从深圳、香港、上海三地回来后,“华润”与“万象城”已经成为业内的热点话题。华润万象城在深圳演绎了都市“综合体元年”,而在青岛,则会直接掀起都市综合体的高潮,助推青岛综合体时代真正到来。对于青岛华润中心,一个最具体的想像就是:明天青岛的六本木。
一座建筑引领一个城市
在深圳,笔者听到了一个颇感吃惊的说法:幸福里没有二手房。为何?其实细想一下也不难理解: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总是少数,而这些少数人找到了想要的生活,如果再跳出来,恐怕更是极其少数。幸福里没有二手房,是业主们的幸福;华润,只是幸福着业主们的幸福。这是开创中国综合体模式的深圳华润中心中住宅业主状态的真实写照。
深圳华润中心的格局是这样的:一期:华润大厦、万象城;二期:君悦、幸福里。深圳华润中心始建于2002年年底,2009年9月份完工,项目总投资约60亿,是深圳首个“都市综合体”项目。2009年,项目一建成,就引领了深圳的城市综合体风潮,居于“2009年深圳三大城市地铁生活综合体”之首,幸福里创下了深圳楼市的许多“第一”。
今天我们看到的华润中心,整个罗湖乃至深圳的商业重心都为她所倾斜,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华润中心的奇迹,罗湖的金融商贸和创新产业服务价值才被重新放大。
异曲同工:向西与向东
翻开深圳的昨天,其商业地产的主题词是:西进。深圳商圈的发展呈现出自东向西延伸的态势,传统、单一的商业发展模式也逐渐向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形成集餐饮、休闲、办公于一体的综合区。
异曲同工。青岛由于政府搬迁引发的“东进”运动引领青岛商圈格局的变化。而上世纪90年代以前,商业就局促在中山路一个“点”,9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东进,形成了沿海一“线”,再随后,李沧区、崂山区全“面”展开。随着东部的形成,商业逐渐转移,外资进入,青岛形成一个新的格局,这个格局就是青岛今天的商圈,有中山路商圈、台东商圈、以佳世客、家乐福、麦凯乐等形成的新东部商圈,北部还有李沧商圈。
进入最近的两三年,才逐渐有了SHOPPING MALL的概念。当佳世客、家乐福先后在东部开创了零售传奇后,进入2010年,一批城市综合体项目涌现,又将成为青岛城市开发的新景观。有关人士介绍说,现在,一些几万平方米的商业项目也宣称自己是城市综合体,目前不少地方都出现了“伪综合体”,很多伪综合体到最后一看,也就是社区商铺。城市综合体首先就是规模的要求,城市综合体又被称为“有钱人的游戏”:投资额屡创新高,项目投资额超过百亿元。
一个模式再造一个神话
借鉴国外购物中心成功经验的华润万象城,采用了“主力店+半主力店+次主力店+专门店”的租户组合方式,定位中高端群体,吸引了众多国际顶级、二线及国内优秀商业品牌。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万象城在三个方面占据领先地位:一是汇聚了众多顶尖品牌,比如LV、GUCCI、CARTIER的旗舰品牌;二是业态组合丰富,从高端电影院、真冰场、主力百货、品牌店、娱乐设施、特色超市、正式餐饮、休闲餐饮、咖啡馆等等一应俱全。第三,万象城的垂直同步停车场非常先进,从地下延绵到地上三层,每层都可以开车进入。
业内人士还都认为,华润置地是一家很优秀的房企,但却不具有太多的行业借鉴性。其原因有二:第一,多数房企并不具有华润置地那样雄厚的母公司背景。其次,华润置地的“住宅+持有物业”的发展模式,所需要的大量资金设置了相当高的进入门槛。
青岛综合体时代终于到来
如果说2009年是深圳的“综合体元年”,同样,在青岛,城市综合体也是崭露头角。青岛也是从去年首次引入“综合体”概念,在作了概念普及,大家开始知道城市综合体是怎么回事之后,市民又急不可耐地把目光投向了青岛华润中心。位于香港中路上的潜院地块,尽管似乎总是波澜不惊不事张扬,但青岛人都已被它的气场所吸引。尚未出生,已口含金匙,注定了将来的不平凡。
华润置地从小众的独特喜好到大众的普遍需求,每一个作品都体现了对生活方式的极致追求,拿捏地格外到位。如今,万象城开始向全国迈进,很快,“万象城模式”被快速复制到杭州、成都等十余座城市。华润在青岛的首席力作(现山东路10号地块),必将于青岛核心商圈的边缘处崛起,改写青岛城市现有商业格局,引领一场青岛商业界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