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062
- 名望
- 24 点
- 铜币
- 822 枚
- 优惠券
- 0 张
|
[娱乐] 看《大笑江湖》给《赵氏孤儿》的票 票房可以偷?
事件梗概
近日,一段名为“看《大笑江湖》为什么给《赵氏孤儿》票”的视频在网络流传。根据这段在石家庄太平洋影城偷拍到的视频显示,一名观众购票看《大笑江湖》,但票根却是《赵氏孤儿》,对此售票员表示没关系,可以看。此事随即再次引起业界关于偷、挪票房行为的讨论。就在《赵氏孤儿》与《大笑江湖》的“偷票房”疑云尚未解开之际,上映一周的两部影片票房双双过亿。与此同时,“偷票房”事件再度升级,网上又出现类似的偷拍视频,而地点则是在徐州。这种现象究竟是“个案”还是“冰山一角”?对高喊着冲破100亿票房的中国电影来说,繁荣的背后又有多少水分?
业界声音
赵佳(《大笑江湖》出品方博纳影业宣传负责人):我们看到视频后的感觉同观众的反应是一样的——非常震惊,目前已经有专人在打理这件事了,虽然怀疑是个别影城或公司在“违规操作”,但真相还有待查明,我们已向广电总局、电影局、发行放映协会呈上报告,希望他们对此进行调查。
孙小姐(《赵氏孤儿》出品方星美影业宣传总监):首先,我们同意《大笑江湖》的做法,希望广电总局等部门介入调查,并把结果公开,同时我们也希望媒体和影迷帮忙监督。如果涉及到有人恶意炒作或故意诽谤,我们还会上诉,请公安机关处理。
赵本山:之前在电视界,没遇到过这样的事。
冯小刚:宋子文说《天下无贼》偷了《功夫》的票房,这脏水泼得实在是没有技术含量。第一,这两部都是华谊发行的片,自己偷自己捣这乱干嘛?第二,偷票房只有电影院有这本事,导演和制片人想偷都没处下手,影院偷了不装自己兜里给我,我又不是他亲爹,这也太不合逻辑了吧?子文兄你泼脏水也太没诚意了,换一盆重泼!
宋子文(知名影评人):一边来封我口,一边还不住口,一定要我再开口,一干人等才哑口?好吧,下次想解决问题,唯有灭口。
惯用手法
典型搬砖式:即看A电影,给B电影的票,相应的票款计入B的票房。近日,网上流传的视频就是这种手法。但是这种做法风险较大,也最容易被发现。
瞒天过海式:即出售团体票和会员票,票款可以计入任意某部电影票房。
偷梁换柱式:即出售套餐票,部分票款可直接落入影院腰包。这种“乾坤大挪移”的做法更为隐蔽。比如看《唐山大地震》一般票价60元,而影院只按照最低限价30元出票,而把观众付的另30元算做“套餐”——购买饮料、爆米花的消费。而卖食品的费用是不与片方分账的,这样影院就巧妙地将利润转移。因此目前片方也严禁影院采取套票、套餐等形式的搭售行为。
另类黑客式:即进入电脑票房统计后台终端修改数据。
黑幕传说
1、发行方是幕后老大,公布票房的作用主要是以可观的票房数字,“鼓励”更多的潜在观众进电影院。基于这一目的,票房多少就成了电影成败的关键点,所以各大片才会那么重视首映日的票房数据。
2、“偷票房”的最大受益者是院线,发行方经常不知情。有专家言之凿凿地表示,院线在整个电影市场里是“吃大头”的角色,发行方要看院线的脸色,分成也要和他们有商有量。分成给得多,院线自然会想办法让你票房高。票房分红制度的利益诱惑实乃“偷票房”的根本原因。
本版短评
“加了个油,冲百亿了!”连日来,中国电影市场冲击百亿票房成为圈内津津乐道的话题。不过这节骨眼上偏偏留下了一道“阴影”——《赵氏孤儿》偷了《大笑江湖》的票房,不知是确有其事还是故意炒作?总之让业内时有传闻的“偷票房”行为浮出了水面。
其实无论是对于电影本身,还是对整个电影市场和所有电影人来说,要想长久发展、笑傲江湖,诚信还是第一要务!不能只是唯数字论,形式上的追求票房数量,长此以往只能是表面风光、内里空虚,更不用说形成大气候。相反,应该在电影质量、档期安排、分红制度上下工夫,这样才能避免“偷票房”现象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