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33553
- 名望
- 1466 点
- 铜币
- 18493 枚
- 优惠券
- 20 张
  

|

◎设计 地铁一期突出节能和安全
不少市民体验过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地铁,不同地铁线路设计也有所不同,同一地区的地铁设计细节的区别往往造成多余的经营成本 。其中,上海地铁2号线就因为在一些设计细节上的欠缺,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青岛地铁内部设计上又有什么特色?在设计上会不会借鉴到其他城市的经验呢?10月26日,记者采访了地铁指挥部的相关技术人员,“青岛地铁设计上参照了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在线路、车辆、供电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设计。”青岛地铁设计由北京城建院青岛分院负责,重点突出了节能和安全两方面。
线路弯曲,并非一条直线
“一条地铁浓缩在地图上,看上去就是一条直线,但其实青岛整条地铁线路都是弯弯曲曲的,并不是一条直线。”该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这样的设计同时兼顾了节能和安全。”技术人员说道,“坐过地铁的市民都知道,地铁的速度比较快,站点之间有的又比较短,快速行驶状态下不断停站 ,如果在一条直线上就需要很大的刹车力,将造成能源浪费,而进站设计成拐弯,列车主动降速可节约能源。”
“当然,线路虽然是弯曲的但曲线半径比较大,也就是弧很大,市民在乘坐地铁时是感觉不出来的 ,但是这样的设计作用很大。”技术人员说道。“线路设计弯曲,也限制了列车的速度,保证了乘客的安全。”另据介绍,如果线路设计成直线状,因为空气对流等原因还不容易保持隧道内恒温。
列车进站上坡,出站下坡
地铁的站点设计非常重要,青岛地铁在站点线路上就有着独特之处。“我们优化了线路节能坡,将地下车站布置在纵断面的凸形部位上,并合理设置进出站坡度,使列车进站时上坡,列车出站时下坡。”技术人员介绍道。
“如此设计,列车进站时,受上坡自然条件的影响,速度自然就会降下来;而等到出站时则可以借助下坡加速,这样就节省了大量能源。”技术人员解释道。
据介绍,这些节能措施都是借助自然条件设计的 ,另外,在牵引、供电系统上也将有节能措施,自动化程度也比较高,在速度、运行线路上都有控制。“这些设计都是国内外设计的成功经验,对于节能有很大帮助。”技术人员说道。
安全细节、青岛元素全考虑了
对于市民来说,最直观的感受来自地铁车站内部设计。据该技术人员介绍,青岛地铁车站内的设计属于建筑设计,还没有具体的设计方案。“像五四广场站在上次已经展示过,但是有些安全的细节还没有最终设计。”
“上海地铁1号线设计了三级台阶,先上后下,有效地防止雨水进入;设置了站台门,加强了安全……这些细节青岛地铁有没有考虑呢?”记者问。
“上海地铁1号线好的设计我们都会考虑,像装饰线的设计,在规划图上都有标注,车站的宽度也根据人流调查设计,舒适度上肯定会让市民满意,至于站台门等安全细节的设计我们在最终建设各车站时也会考虑。”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
另外,青岛地铁的建筑设计还将融入很多青岛元素,在五四广场车站,车站顶部有“五月的风”雕塑变体 ,内部墙体上还有五四运动的浮雕,八大关附近车站墙上将用不同的文字表明八大关各个关口,形成一道文化墙。
◎进展 地铁一期开始全面施工
近日不少市民都注意到,现在地铁站点处围挡内施工人员都在加班加点工作,自从浮山所站第一个安装上龙门架后,五四广场站等也装上了设备,宁夏路站、大学路站也在紧张地准备当中。“我们半个月之前就安装上龙门架了,下一步就等人员到位开挖了。”在香港中路北侧的五四广场站点围挡处,施工人员向记者介绍。
记者探访发现,现在地铁各个站点施工人员也陆续到位。“我是今天刚刚搬过来的”,浮山所站一位姓王的施工人员说道,地铁施工人员多是有过地铁施工经验的工人。
据地铁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不少站点已经准备完毕,具备了开挖的条件,有的站点则还在实施管道迁移,迁移的管道涉及雨污水管道、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等等,“现在地铁一期已经进入到全面施工阶段,管线迁改基本结束。”同时,地铁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地铁进入正式施工阶段后,有的施工程序难免要24小时不间断施工,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希望市民能够体谅。”文/图 记者 昌旭光
◎他山之石
忽略小细节带来大麻烦
上海地铁1号线和2号线由不同的人设计,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2号线投入运营,才发现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忽略了,结果2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1号线。
1、建三级台阶防汛
上海地处华东,地势较低,且夏天雨水多。因此1号线设计师在每个室外出口设计了三级台阶,下雨天可阻挡雨水倒灌,减轻地铁防洪压力。1号线内防汛设施几乎从来没有动用过;而地铁2号因为缺了这几级台阶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出口转弯很省电
1号线设计师在每一个地铁出口处都设计一个转弯。当2号线地铁投入使用后 ,人们才发现这一转弯的奥秘。原来,一条地铁增加点转弯出口,可省很多电,每天节省大量运营成本。
3、有了装饰线乘客更安全
1号线设计师把靠近站台约50厘米内铺上金属装饰,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当乘客走近站台边时就会“警惕”,意识到离站台边的远近,而2号线地面全用同一色磁砖,乘客一不注意就靠近轨道,地铁公司不得不安排专人提醒乘客。
4、站台宽度不同舒适度不同
1号线的站台设计宽阔,上下车都很方便,而当你转入2号线后就感到窄窄的让人难受,尤其遇到上下班高峰期,2号线站台显得非常拥挤。
5、安装站台门安全又保温
设计师在设计1号线时,为了让乘客免于掉下站台,并节省站台热量,每处都设计了相应的站台门,车来打开,车走关上。而2号线可能是为了“节省成本”,居然没安站台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