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288
- 名望
- 15 点
- 铜币
- 138 枚
- 优惠券
- 0 张
|
在高温天里,职场人最关心的莫过于高温补贴和高温假。近期液压英才网相关人士对部分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了调查,发现拿到全额高温费的员工不到5成;对于高温假,普遍反映是“听得多见得少”,高温费也成了不能充饥的“画饼”。液压英才网相关人士认为,“高温作业”应属于劳动保护的范畴,建议将高温费和高温假写进劳动法,并制定配套的处罚措施。特别是一些机械企业,在最该休息的酷暑,却缺乏假期,认为假期分布不合理,这种制度该调整了。
据了解到,江苏地区一些企业在岗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目前仍维持老标准,即从事室外及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6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30元,全年按4个月计发。高温费不得以发放清凉饮料等实际物品冲抵,应从工资渠道发放,即便发了实物,这笔钱仍要发。
实际上,高温费的发放状况到底如何?据分析,能足额拿到的多为事业单位员工,拿不全或拿不到的多为企业员工,尤其是一些小型私企的员工。
最该放假的酷暑缺少假期
据一些劳动专家介绍,除了钢铁、矿井、建筑等行业外,其他行业高温天气是否放假,在国家和地方的法规中都没有明文规定,是否放“高温假”由各单位视具体情况自定。过去防暑降温设施落后,每逢酷暑,一些单位会根据情况放半天假。如今,各企业一般会根据生产环境和生产进度来安排职工的工作时间。
据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目前并没有法律规定气温达多高时必须停业放假,不过对于高温季节的施工,他们还是严格控制加班加点的,如气温达到35℃时,应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工作时间,11:00—16:00之间不得在阳光直射下工作;温度达到38℃及以上时,原则上应停工,确需加班加点的,应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并配备管理人员跟班作业。
“我国一直采取经济发展、文化传统优先的假期制度,而忽视了地理环境、天气状况的自然制约,以至假期分布不均衡,最该放假的酷暑,反倒缺少假期。”这是一位劳动专家的观点,基于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考虑,调整假期或已势在必行。他建议,“高温作业”应属于劳动保护的范畴,尤其是对部分工种来说,应该把“轮休高温假”和高温费写进劳动法,以保证高温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员工健康受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