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市区300条路在超期服役 七大原因致138条路开挖

2.jpg

    俗话说:出门看天,进门看脸。对于岛城市民来说,近两个月内出门不仅要看天,还要提前选好路线,否则的话就可能被堵在路上。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岛城的不少路段就直接成了“停车场”,堵成了疙瘩。不少市民认为,这跟岛城近期多条道路扎堆开挖也有很大关系。据悉,继三月份本市开挖63条道路之后,4月份市内四区又要开挖75条。短短两个月时间内,138条市政道路开挖,部分道路甚至还存在重复开挖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脚下的道路无法承重?记者日前对此进行调查。

    原因一

    三成以上道路超期服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青岛市市内四区大小道路总数达1000余条,其中绝大部分道路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市规划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我国行业标准明确指出,在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的情况下,快速路、主干路的设计年限为20年,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情况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年限均为15年。

    而目前市内四区已经超过使用年限的道路所占比例在30%以上,也就意味着,目前有300余条市内道路在超期服役。由于相应的市政道路及公共服务设施容量目前大多都已接近饱和,集中进行翻修改造将引起“连锁反应”,因此,只能采取哪里损坏修补哪里的做法,这样下来就陷入“屡坏屡修、屡修屡坏”怪圈。

    原因二

    破损路“攒”着集中修

    据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处长曹顺清介绍,由于低温条件下无法达到修路标准,因此北方城市大多选择在气温较高的季节集中整修。为了保证外地游客及本市市民的正常出行,青岛市规定在旅游旺季不得对市内主要道路进行掘路施工,因而每年的三四月份就成了市内道路“开膛破肚”的集中期。“一年下来积攒的破损路,只能在这100多天的时间内抢着干完。”曹顺清表示。

    原因三

    超载大货成毁路主力

    曹顺清表示,超载大货违法上路是市内道路容易损坏的重要原因。

    据曹顺清介绍,本市大部分道路设计的承重量只有20吨,而现在一辆重型自卸车的核准载重一般在30吨左右,而目前在市内穿行的大货又普遍超载,因此超载大货成为损毁道路的主要原因。

    原因四

    去年雨雪多道路损毁重

    除了超期服役的道路之外,部分近年来新修补过的道路今春也出现了坑洼、破皮状况,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市政工程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这跟去年冬季气温异常、雨雪天气较多有很大的关系,低温条件下无法及时给新完工的道路恢复沥青路面,导致部分路面在春季气温回暖后出现了翻浆、松散等问题。

    市政工程管理处副处长司磊介绍:“事实上,去年很多施工项目都是在冬季完工。”偏偏去年冬季岛城的雨雪天气较多,春节前夕更是下了一场近年罕见的大雪,部分道路所遭受的“磨难”可想而知。

    原因五

    融雪剂成了“融路剂”

    市政工程管理处养护科周先生介绍,融雪剂与雪水混合后能腐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防水层,大大降低沥青材料与沙石料的黏着度,使得沥青路面表面脱落,来往车辆将破损沥青卷走后,就形成路面坑槽。但机械除雪的成本太高又是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在没有更好的替代品出现以前,使用融雪剂仍然是必要的清雪手段。

    “我们已经委托青岛理工大学的专家对‘抛撒融雪剂对道路造成的影响’进行专门研究,相信很快会有结果。”市市政工程管路处处长曹顺清告诉记者。


    原因六

    民生工程掘路需求大


    作为今年市办实事,青岛市市政公用局将在市区改造供水管网65公里,改造二次供水设施200处,改造一户一表5万户;建设燃气管网 190公里……上述工程大多涉及到市政道路的开挖和整修,这给道路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此外,还有海湾大桥接线、隧道接线等市重点工程所涉及的道路改造和翻建、管线改造和迁移等,都需要对相关道路进行开掘。

    原因七

    多种管线重复开挖

    据了解,目前本市道路下面铺设的地下管线多达十几种,除供水、供热、供气、排污归市政公用局统一协调管理外,其他的诸如通信、供电等地下管线均自成体系,分属于不同的单位。

    在目前的条件下,本市管线建设的综合规划和各专业规划之间的衔接还不够,有时候存在滞后现象,这也是造成道路重复开挖的又一重要原因。

    本版文/记者 马正拓

    ●记者体验

    道路“动手术”市民直喊“疼”

    根据市政道路管理部门发布的公告,岛城三四月份总共有138条路已经、正在或者将要“开膛破肚”,尽管交警部门针对这些道路都提前制定了调流方案,但仍有市民因道路的开挖叫苦不迭。

    4月1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市北区延安二路婚纱街路段看到,这条原本可并行八辆车的道路因掘路施工,东侧的半条道被围挡封闭起来无法行车,路上乱成了一锅粥。

    4月1日上午,听说记者要去辽宁路,出租车司机柳师傅露出无奈的表情。柳师傅告诉记者,进入3月份以来,辽宁路信息城周边先是泰山路开挖了一段时间,接着是辽宁路、热河路和包头路,乐陵路眼看也要开挖,出租车现在都不愿往那一区域跑。

    除了辽宁路信息城周边区域外,由于市北区要对台东步行街扩容,威海路以北也有好几条道路在翻修,“要七绕八绕才能把乘客送到地方”。柳师傅说,由于到处都在挖路修路,出租车根本跑不起来,好的时候上下班高峰的一小时能挣五六十元钱,现在能挣到40元就不错了。再加上开挖路段的路况一般都不好,车的磨损也比较大。

    ●市政部门

    开挖一平米倒贴百余元

    提起重复挖路的问题,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处长曹顺清也显得有些无奈。曹顺清介绍,根据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道路的开掘和修复分别由两个部门来完成。

    “由于掘路单位不具备专业的筑路技术,因此需要市政办对道路进行修复。”曹顺清说,根据山东省物价局核定的价格,掘路单位每挖开一平方米的市政道路,需支付300元修复资金。事实上,按照本市目前的道路修复标准,每平方米道路的造价在420元左右。

    “也就是说,掘路单位每开挖1平方米,市政道路主管部门就要倒贴120元进去。”曹顺清说,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说,市政工程管理处更不希望出现道路重复开挖的状况。

    曹顺清介绍,目前市内四区市政道路的总面积约为800万平方米。经过一个冬天的“积攒”,每年春季就会有大量的坑洼、破皮道路需要调派人手进行修复,这也是大多数北方城市道路管理方面的特性。而市内各区市都有个养护公司,养护公司下面会再设2至3个养护分公司,每个公司会有七八十名道路养护工人。平均下来,每个养护工人要负责1万多平方米的市政道路养护,“根本就干不过来,一旦再出现几起重复挖路的状况,养护工人的人手将更加吃紧。”曹顺清说。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