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74166
- 名望
- 3110 点
- 铜币
- 40586 枚
- 优惠券
- 124 张


|
虽然神舟七号的航天员是现役军官身份,但是太空探索活动却并非军事行动。然而,出于安全考虑,航天员的装备中仍然包括防身手枪,以便他们在非常时刻保护自己。本文将为您揭秘航天员携带手枪的原因,并详细介绍我国航天员的配枪情况。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供图
基本上,上天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携带枪械已成为一种惯例,对于他们而言,手枪并不是一件对抗外星人的武器,而是一件求生用的工具。
1965年的冬天,前苏联航天员阿列克谢•列奥诺夫和帕维尔•别里亚耶夫乘飞船返回地面时,着陆点发生偏差,降落在茫茫的原始森林中。在救援人员赶到之前,两名航天员遭到了饿熊的多次袭击。幸亏当时他们携带了马卡洛夫手枪防身,才免于被饿熊撕成碎片。由于马卡洛夫手枪的威力有限,此次事件之后苏联特意研发了航天员专用的TP-82型手枪。
这款手枪的研制时间超过了15年。它有三个枪管,分别用于发射信号弹、霰弹和普通子弹。枪托上安装有利斧,航天员可用它在原始森林中开辟出小道。首先,它是一个典型的求生工具,航天员落地后如果不幸置身荒野,这款手枪将会帮他解决发射信号、狩猎野兽和自卫防身等诸多问题。此外,具有丰富求生经验的航天员还可以利用子弹的发射药和底火生火。
除了苏联之外,美国空军早在二战时期就装备了专用的M6型求生枪,功能与苏联的TP-82型手枪接近。
中国航天员的配枪——64式手枪
自神舟五号开始,上太空执行任务的中国航天员的工具箱中就配备了一支中国制1964年式自动手枪。64式手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及公安、武警、司法和安全保卫部门都已经装备使用的自卫武器。该枪以小巧轻便、便于隐蔽携带、易于维护保养著称。因该枪曾是配备我军高级指挥员和外交使节的自卫武器,并可作为礼品赠送国外要人,有人称其为“将军手枪”。
64式手枪的研发始于1960年,虽然当时已经装备了以马卡洛夫为原型仿造的59式自动手枪,但是由于当时的politics(zheng zhi)气候以及对工艺成本的考虑,并没有大规模列装部队。但为了满足部队高级军官对防身手枪的需要以及飞行员、坦克驾驶员等非直接战斗人员的防身需求,还是特意研发了一种新的小型自卫手枪——64式手枪。该枪在结构和外形上借鉴了德国瓦尔特公司生产的PPK型手枪。
不过,64式手枪并非一款完美的武器:该枪所采用64式7.62mm手枪弹装药量小,弹头质量轻,在实战中经常反映威力不足。由于该弹的威力不足,而且64式手枪的体积也偏小,因此常常被一线的干警戏称为“小砸炮”。在实战中,歹徒中弹后并未丧失反击能力,从而导致干警受伤甚至牺牲,这样的案例曾经出现过多次,而且仅有7发的弹匣容量在实战中也显得有点不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