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昔日香饽饽如今成鸡肋 IC卡电话亭淡出青岛市民视线

1.jpg

    “大家还能记得几年前到处可见的电话亭吗?”近日,半岛网的一篇帖子引起了网友对电话亭的关注。可能很多人都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电话亭刚刚登陆中国的时候,到处可见的电话亭前排长龙的火爆景象。2005年青岛联通斥巨资在全市范围内投建IC卡公用电话,数量 30000部左右,截至目前,全市IC卡电话不足15000部。

    你还记得电话亭吗

    “大家还能记得几年前到处可见的电话亭吗?我现在还记得大学时候在里边给家人打电话的情景,也看过无数的电视剧,大雨滂沱下,那些经典的电话亭场景。”网友“bbong3025”在半岛网发帖,“这些电话亭还有没有重新焕发青春的一天?给他们一条出路,如搞成一卡通一类的终端,集缴费、充值、信用卡还贷、手机充电等一体。”

    目前,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都推出了一些功能多样化、智能化的IC卡公用电话,市民不仅可以上网查询和缴纳水电费,还可以享受音乐下载等服务。

    很多电话亭不见了

    毕业刚刚一年多就当上业务经理的张先生反映,前几天他跟客户约好谈业务,中途发现忘记拿重要资料了,想打电话回公司让同事帮忙,可掏出手机时才发现手机没电了。“我钱包里还有一张大学时买的IC卡,心想这个时候总算派上用场了。可我拿着卡在香港中路转悠了半天,有的电话亭电话不能用,有的电话亭连电话都没有。”无奈的张先生只能向路人借了手机给公司打了电话,“以前满街的电话亭都到哪里去了?”

    家住南京路的牟女士说,之前家乐福周围有十几部电话,可现在就很难找到了,有的电话亭子还在,但电话已经拆了。

    网友说可进博物馆了

    “时代不同了,它们可以走进博物馆了”、“现在手机通讯很方便,农民工都是人手一部,这东西早就不用了”、“现在学生都有手机,大学里电话亭也不多见了”、“除了报刊亭和学校附近几乎很难买到IC卡 ”……在网友的跟帖中,多数网友表示,电话亭应该撤除了。

    24日上午,记者在南京路和香港中路转了一圈,偶尔还能看到电话亭,有的电话表面完好,可摘下话筒,屏幕没有显示,话筒也没有声音;有的话筒破烂不堪,有的显示屏不见了,只剩下一个空空的电话亭 ;有些电话亭变成了“小广告”专栏,什么办证、中介广告比比皆是。

    每年损失60万元

    昔日香饽饽为何成了鸡肋?相关人员分析,行业发展是首要原因,随着手机的普及,IC 公用电话必然会淡出人们的视线。

    此外 ,据青岛联通工作人员介绍,从 IC卡电话亭投入使用后,公共设施屡屡遭到破坏,听筒被扯断,显示区域被砸坏,在话机上贴小广告,还有人拆除零件倒卖挣钱……尤其是进入 2007年之后,损坏的情况更为严重,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每年全市大约有1100多部IC卡公用电话设施遭到彻底破坏,损失至少60万元。

    处于贴钱运营窘境

    家庭电话尤其是手机的普及,使本市的IC卡电话都处于贴钱运营的窘境,有的IC卡电话数月无人使用。据了解,如今IC卡电话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大面积、高密度地分布,而是有计划地 、有针对性地安装,但即便这样,维修费用还是一再超支。“如今,青岛联通在IC 卡上的收益盈利微乎其微,维护费用每年就要40多万元,而且全市15000部电话,话机的品种也是各种各样,很多生产话机零件的厂家也倒闭了,有时候我们查到话机坏掉也无法修复,只能坏在那或者直接拆除,在这方面我们也很无奈。”谈到未来的发展,青岛联通产创中心张志强表示,IC公话不会退出市场,将根据市场的发展随时进行调整。

    文/图  见习记者 丁辉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宋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