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青岛市志67:崂山志 第五章 山区居民 第一节 居民分布

第五章 山区居民

第一节 居民分布


  崂山山区总面积约446平方公里,分四个支脉逶迤游走,形成许多峰、谷、丘陵和坡地,整个山区除中部少量地区因峰危涧深而无居民外,其余地区皆或稀或密散布着一些居民村落。崂山的高山区域有沙子口镇、王哥庄镇和北宅镇;丘陵区域有中韩镇、夏庄镇和惜福镇。1994年青岛市区划调整时,将原属崂山区的夏庄镇和惜福镇划归新成立的城阳区,而将中韩镇、沙子口镇、王哥庄镇和北宅镇组成新的崂山区,此为其行政区划,应与居民的自然分布有别。崂山中部是北宅镇,西南部是中韩镇,南部是沙子口镇,东部和东北部是王哥庄镇,西北部是惜福镇,西部是夏庄镇。
  【中韩镇】 中韩镇为崂山区Gov所在地,也是青岛市区向东部开发拓展的主要区域。该镇东邻沙子口镇,南临黄海,西南接市南区,西为市北区,西北是四方区,北与李沧区接壤。总面积58.5平方公里,辖37个自然村,总户数16200户,56561人,耕地35010亩,山林14834亩。
  境内公路纵横交织,有李村至山东头、吴家村至石老人、保儿至张村、湛山至流清河和308国道等公路。有大小山头11座,较大的山是午山,海拔398.3米,浮山海拔368米。主要河流是张村河,发源于北宅镇雾露顶山南诸涧,自北而南,经沙子口镇的南龙口村转入该镇境内,经张村与午山北流之水及老鸦岭南流之水汇流,至西韩哥庄转西北,流入李沧区境内。沿海有大江口、港口等海湾,还有天然景观“石老人”。
  中韩镇有古庙宇等遗址6处:浮山的朝阳庵和荒草庵、车家下庄的云峰庵、大埠东的慈云庵、张村的常在庵都建于明代;午山的大士庵建于清代。康有为原墓在枣儿山西麓,1985年迁浮山南麓,经山东省人民Gov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代考古学家王献唐之墓,亦于1994年3月迁于浮山南麓康有为墓的东侧。崂山烈士陵园于1976年建于该镇北部枣儿山西麓,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1984年将该镇大江口至石老人一带2.5平方公里地域划为“石老人旅游开发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1992年6月24日青岛市人民Gov决定在中韩镇建设面积为9.8平方公里的青岛高科技工业园。1997年,经山东省Gov批准,撤镇改街道办事处。
  中韩镇在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前,为即墨县仁化乡所辖,1898~1914年划入德国占领的“胶澳租借地”,1914~1922年为日本占领地,1922年后属胶澳商埠李村区,1938年归张村区管辖,1942年底改张村区为乡,仍属李村区,1945~1949年,除3个麦岛属浮山区外,其余境域皆属李村区。1949年青岛解放后,区划仍沿旧制。1956年撤区并乡,将中韩镇划为张村乡、中韩乡和午山乡。1958年,将这三个大乡组成中韩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名称,改称中韩镇,隶属崂山县。1988年崂山县改称崂山区,1994年青岛市区划调整后仍称崂山区,中韩镇成为区Gov之驻地。
1.jpg
  【沙子口镇】 沙子口镇位于崂山南麓,黄海之滨,距青岛市中心20公里。该镇东界王哥庄镇,西与中韩镇接壤,南临黄海,北与北宅镇相联,西北接李沧区。总面积106.7平方公里,辖90个自然村(36个行政村),总户数11228户,总人口47656人,耕地19806亩,山岚54140亩。境内有李村至柳树台、李村至沙子口、湛山至流清河三条公路。
  沙子口镇多为山丘地,东、北、西三面多高山,崂山之巅巨峰坐落在境东北部,海拔1132.7米;南有马鞍子山海拔573米,蟹子夹山海拔508米;西南有团崮顶海拔633米,小崂顶海拔587米。滨海有大福岛、小福岛、驼篓岛、老公岛、小公岛、潮连岛、处处乱等7个岛。海岸线全长约29.5公里,有登瀛湾、沙子口湾、流清河湾三个海湾,有沙子口、东乘口两个海口。境内有季节性河流三条:流清河、凉水河、南九水河。
  该镇古庙宇有建于宋代之前的潮海院,建于明代的玉清宫、茶涧庙、铁瓦殿、先天庵、沧海观、大石寺等,建于清代的天后宫。大福岛、登瀛村和东乘口都与徐福的传说有关。栲栳岛为晋代高僧法显漂泊海上归国的登岸处。此外,砖塔岭、烟云涧、茶涧、天门峰等处,奇峰秀丽,景如丹青,由此处登巨峰,可兼览山海之胜景。南九水景区在镇东北,风光幽美。
  沙子口在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前,归即墨县仁化乡所辖。1898年3月至1914年11月为德国占领的“胶澳租借地”,但东、西麦窑和流清河等村仍属即墨县。1914年11月至1922年为日本之占领地。1922年中国Gov收回后,归胶澳商埠李村区,1930年划为青岛市崂山区。1949年青岛解放后,属崂山办事处崂西区,1956年撤区并乡,划为四个大乡,1958年将这四个大乡合并为沙子口人民公社。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名称,改称沙子口镇,隶属崂山县。1988年崂山县改称崂山区。1994年青岛市区划调整后,沙子口镇仍属崂山区。1997年,经山东省Gov批准,撤镇改街道办事处。
2.jpg 3.jpg 4.jpg

  【王哥庄镇】 王哥庄镇位于崂山东麓,距青岛市中心45公里。该镇东部及南部濒临黄海,北部邻即墨市,西北部与城阳区的惜福镇、夏庄镇相连,西部靠北宅镇,西南部与沙子口镇接壤。总面积131.4平方公里,辖99个自然村,总户数9189户,总人口41208人,耕地25182亩,山岚59505亩。境内有王哥庄至青山、王哥庄至大崂和李村至王哥庄三条公路。
  王哥庄依山面海,南北狭长,海岸曲折蜿蜒,长达47公里。沿海有文武港、小岛湾、王哥庄湾、仰口湾、崂山湾、试金石湾、青山湾、太清宫口等八个港湾。滨海有兔子岛、狮子岛、女儿岛、马儿岛、长门岩等五个岛屿。全镇平地约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4%;丘陵37.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8%;山岭90.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7.6%。崂山巨峰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在该镇境内的北支有大标山、二标山、马鞍山,海拔都在600米以上;东支有天茶顶、三人崮子,海拔在900米以上,高石屋、万年船等山峰海拔在700米以上。另外,海拔在300米以上的山峰有46座。主要河流有土寨河、泉心河、石头河、八水河、王哥庄河和石人河。这六条河的发源地和入海处全在该镇境内,均属季节性河流。气候由于受崂山头和崂山北支山脉的影响,年降雨量比其他镇稍多些。该镇山奇海阔,气势雄伟,风光旖旎,钟灵毓秀,自北而南排列着小蓬莱、上苑山、仰口湾、太平宫、觅天洞、白云洞、华严寺、那罗延窟、棋盘石、崂山头、八仙墩、太清宫、明霞洞、上清宫和龙潭瀑等景区、景点,荟萃了崂山的主要名胜。
  王哥庄镇原属即墨县海润乡,1935年划归青岛市后设崂东区,辖一镇七乡。1949年青岛解放后属崂山办事处崂东区,1958年成立王哥庄人民公社。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名称,改称王哥庄镇,隶属原崂山县,1988年崂山县改称崂山区,1994年青岛市区划调整后,王哥庄镇仍属崂山区。1997年,经山东省Gov批准,撤镇改街道办事处。
5.jpg 6.jpg 7.jpg
  【北宅镇】 北宅镇位于崂山山区的中部,在华楼山东南侧,东依王哥庄镇,南靠沙子口镇,西南与李沧区毗邻,北和西部与城阳区的夏庄镇接壤。总面积81.3平方公里,辖85个自然村,总户数8202户,总人口27309人,耕地13887亩,山岚48164亩。境内有李村至北九水、大崂至王哥庄和贾家营至东乌衣巷三条公路。
  北宅镇地势东高西低,山岭71.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8.4%;丘陵6.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4%。主要河流有石门河、五龙河、白沙河和张村河。该镇名胜古迹较多,有三大景区。一是华楼山景区,峰秀峦奇,刻石遍山。二是大崂景区,汇集着芙蓉峰、大劳观、神清宫和花花浪子诸景点,山环水绕,清幽无比。三是北九水景区,此为白沙河的中游峡谷地带,又名白沙涧,因水有九折而得名,分外九水与内九水,又有太和观、双石屋、潮音瀑、蔚竹庵等景点,潭峡奇秀,清流激湍,水作龙吟,石同虎踞,音乐图画,文本天成。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前,北宅镇属即墨县仁化乡。1898~1914年划入德国占领的“胶澳租借地”。1914~1922年成为日本之占领地。1922年中国收回后,归胶澳商埠李村区,1929~1949年属青岛市崂西区。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属崂山办事处,1951年划为崂山办事处乌衣巷区。1956年撤区并乡,设鸿园、孙家、华阴、北宅科四个乡。1958年将四个乡合并成立北宅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北宅镇,属崂山县。1988年崂山县改称崂山区。1994年青岛区划调整后,北宅镇仍属崂山区。1997年,经山东省Gov批准,撤镇改街道办事处。
8.jpg 9.jpg 10.jpg
  【夏庄镇】 夏庄镇位于崂山山区西部,在石门山西北部。东界北宅镇,南和西南连李沧区,西与城阳区流亭镇接壤,西北和城阳区城阳镇毗邻,北依城阳区惜福镇。总面积84平方公里,辖96个自然村,总户数15821户,总人口66800人,耕地36113亩,山岚27802亩。沧口至夏庄公路、青岛至王哥庄公路和308国道纵横贯通境内。
  夏庄镇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南部多山地丘陵,西部、北部为平原。境内较大的山是石门山,海拔570米,系崂山向西伸延的支脉。主要河流为白沙河,由北宅镇入境,横贯该镇中部,流程约4公里,向西流入流亭镇;小水河为白沙河支流,发源于石门山西侧,由东南向西北流,流程约7.6公里,流入流亭镇后汇入白沙河。1958~1959年建成的崂山水库位于该镇中部偏东,在夏庄村东1公里处,筑坝腰截白沙河,形成了汇水面积5平方公里的水库,控制流域面积99.6平方公里,储水量为5601万立方米。
  境内财贝沟墓群为东周古墓遗址,1992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法海寺为崂山古老寺院,1982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家宅头(西宅子头村)龙山文化遗址亦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冷家沙沟龙山文化遗址、霸王台商代遗址和西窑顶东周遗址都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石门山,嵯峨险峻,峰峦耸峙,天将雨时,云气缭绕。丹山与少山,每当春日花开,桃红李白,灿烂若霞,是赏花游览的好去处。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前,夏庄镇归即墨县仁化乡所辖。该镇白沙河以南各村,自1898~1914年间划入德占“胶澳租借地”,1914~1922年为日本之占领地。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后,属胶澳商埠李村区,1935年设青岛夏庄区。1949年青岛解放后,为崂山办事处夏庄区。1956年撤区并乡,成立夏庄、营里、源头、华阴四个大乡,1958年将四个乡合并成立夏庄人民公社。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名称,改称夏庄镇,属崂山县。1988年崂山县改称崂山区。1994年青岛市区划调整中,将夏庄镇由崂山区划入城阳区。
11.jpg 12.jpg 13.jpg
  【惜福镇】 惜福镇位于崂山山区西北部,东靠崂山区王哥庄镇,南与城阳区夏庄镇毗邻,西与城阳区城阳镇相联,北依即墨市。总面积53.9平方公里,辖59个自然村,总户数8954户,总人口40000人,耕地26883亩,山岚22628亩。李村至王哥庄公路贯穿镇境,流亭至惜福镇公路至此为终点。
  惜福镇为丘陵山地,全镇平原10.8公里,占总面积20%;丘陵21.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40%;山地21.5平方公里,亦占总面积40%。境内较大的山是三标山,海拔683米,铁骑山海拔328.8米。主要河流有两条:葛家河,发源于三标山西南山涧,自南而北,流经镇境东部约8公里,入即墨市境;惜福镇河,发源于霞沟以南诸山涧,流经镇境约12.8公里,在纸房村东南流入夏庄镇境内,汇入白沙河。
  境内通真宫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铁骑山前的百福庵和傅家埠村的半阡子遗址都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标山,矗立云天,峭拔巍峨。不其山现名铁骑山,有康成书院和玉蕊楼遗址。
  惜福镇清代末期属即墨县仁化乡,1935年由即墨县划归青岛市夏庄区。1949年青岛解放后,为崂山办事处惜福镇区。1956年撤区并乡,组建惜福镇乡、傅家埠乡和金院乡,1958年,由三个大乡和崂东区的书院乡共同组成惜福镇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惜福镇,属崂山县管辖。1988年崂山县改称崂山区。1994年青岛市区划调整中,将惜福镇由崂山区划归城阳区。
14.jpg 15.jpg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