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第一篇 传记
 杨 振 声



  杨振声(1890~1956),字今甫,教育家。山东蓬莱人。
  杨振声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20年春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学,获博士学位后,又入哈佛大学攻读教育心理学。1924年回国,历任武昌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清华大学教务长、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教授。1930年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1938年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兼叙永分校主任、中文系教授。1946~1952年任教于北京大学,解放后兼北京市文联创作部部长。1952年调东北人民大学任教授兼中国文学史教研室主任。在其就学和执教期间,曾有数十篇杂文、评论、小说问世。
  杨振声思想开明,热爱祖国,同情革命。在历史转折关头和重大原则面前均保持了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早在北大读书期间,就因与许德珩等同学参加反对卖国贼陆徵祥、曹汝霖和火烧赵家楼活动,被北洋军阀逮捕。“九·一八”事变时,曾捐资数百元,支持学生南下请愿爱国活动。1932年为维护教育独立,抵制国民党和军阀干预,曾毫不犹豫地辞掉青岛大学校长职位。1934年受国民党委托,曾担任在英国举办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主持人,但当得知古物展出收将用于换军火打内战时,便拂袖而去。解放前夕,曾收到国民党“请”去台湾的飞机票,但他毫不动摇,坚守岗位,以热切心情迎接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临终前,唯一的遗嘱是将自己的全部藏书捐献给东北人民大学图书馆。
  杨振声一生主要贡献在教育事业,不仅从事高等教育,且重视中小学教育,亲手编写了《抗日救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实验小学国文教科书》。就任青岛大学校长期间,民主办学,广罗人才,始终坚持结合中国的历史传统和实际情况,吸收外国先进经验,创办有中国特色的大学。一时间,学才名流云集,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使国立青岛大学进入鼎盛时期。他自己则不辞辛苦,亲自开设“小说作法”课。
  杨振声出身于地主家庭,但其一生都站在贫苦大众的立场上,用笔抨击剥削和压迫者。从读书期间受到《新青年》先进思想影响,“首先发现了自己是青年,又粗略认识了自己的时代,心中就生就了叛逆的种子”起,陆续创作发表了《渔家》、《一个兵的家》、《贞女》、《磨面的老王》等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1924年又发表了代表作中篇小说《玉君》,被鲁迅誉为“极要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创作了许多联系现实斗争的丰富多彩的杂文、文学评论、小说,表达了反侵略战争的强烈爱国主义思想,逐渐成为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现实主义作家。1956年,杨振声病逝于长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