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8769
- 名望
- 1893 点
- 铜币
- 24979 枚
- 优惠券
- 243 张


|
第一篇 传记
许 翰 英
许翰英(1921~1971),原名许景烈,艺名翰英,京剧演员,“四小名旦”之一。平度桥北村人。
许翰英自幼喜爱音乐、美术,尤酷爱京剧。1936年,考入平度县立中学,成为学校业余京剧团的骨干。后因家庭经济困难,中途退学,到莱阳县黄金庵小学担任音乐、美术教师,但他仍倾心于京剧艺术,立志做一名京剧演员。1939年春,他到北平拜师学艺,几经奔波,始加入“鸣春社”科班习艺,宗荀派花旦,学会了多出荀派传统剧目,并搭李万春戏班在北平演出,崭露头角,从此跻身于北平京剧界。1941年起,他聘请配角,自己组班,开始在胶济和津浦铁路沿线各大中城市流动演出。由于他扮相俊美,嗓音甜润,颇具荀派韵味,受到观众赞赏。他并不因此而自满,每逢有荀慧生演出,他总是场场必到,用心观摩,细心体悟。1943年,经李万春引荐,始得拜荀慧生为师,亲承教授。经勤学苦练,技艺大进,融会精通荀派艺术,达到形似神化的境地,成为荀派的主要传人。
1944年后,他组班流动露演,活跃在冀、鲁、豫、苏一带,艺名大振。在他演出的剧目中,如《丹青引》、《花田错》、《拾玉镯》、《钗头凤》、《红楼二尤》、《杜十娘》等皆为精品,而尤以演唱《红娘》、《玉堂春》最为精采。
1947年,因原京剧“四小名旦”之一的李世芳去世,经平津观众重新投票推选,他当选为全国“四小名旦”之一。1948年,在上海经梅兰芳指点,艺术上更为精进。
解放后,许翰英先后出任青岛、新乡、南京、江苏、徐州等省、市京剧团团长、副团长,致力于京剧改革,不断探索京剧艺术推陈出新之路,多次荣获国家级、省市级京剧会演一等奖、荣誉奖。他曾担任徐州市人大代表、江苏省政协委员。
“文化大革命”期间,许翰英备受迫害,于1971年6月2日去世。1979年平反,恢复名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