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8769
- 名望
- 1893 点
- 铜币
- 24979 枚
- 优惠券
- 243 张


|
第一篇 传记
梁 前 光
梁前光(1916~1973),原名梁守业,胶东大鼓艺术家,梁派(北路)胶东大鼓的创始人。山东蓬莱人。
梁前光幼年因家境贫寒,仅读过两年私塾,但自幼喜爱说唱艺术,听过的段子经常能背唱下来。他13岁独身“闯关东”,当过学徒,做过伙计。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同年5月被分配到“山东抗日战地服务团”工作,1939年被推荐到“山东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0年到八路军五支队“前线剧团”当演员。为了适应战争环境下的演出条件,他利用辽南地区一种叫“莲花落”的唱腔,开始自编自唱抗日题材的故事,后来又加了一面大鼓和一副竹板,边打边敲边唱。第一次演唱的段子是自编的《唱唱抗日救国的大事情》,受到抗日将士的热烈欢迎,并送绰号“梁大鼓”。1940~1942年,梁前光以原来演唱的基本腔调为基础,吸取了西河大鼓、福山大鼓、栖霞大鼓的唱法,并配备了圆扁鼓和鼓架,将竹板改为钢板,形成了独特的大鼓艺术——胶东大鼓。由于唱腔朴实亲切,吐词清晰,节奏有力,委婉感人,很快在胶东地区流传开来。梁前光演唱的作品均为自己创作的现代题材,主要有抗日战争时期的《血战七里庄》、《二营战斗》、《儿童英雄李大朋》、《单臂夺枪路宝祥》、《智女杀敌》、《杨大娘纺线》、《十里堡打汽车》等,解放战争时期的《一等功臣罗瑞丰》、《女担架》、《功臣连》、《消灭黄伯韬》、《反蚕食》等,建国后梁前光调到青岛市文联文工团工作,其作品有《话神仙》、《恐美症》等;共计50多部作品段子,有的已成为青岛市曲艺团的保留节目。1950年梁前光担任“青岛市曲艺改进会筹委会”副主任,1956年当选为市政协委员、常委。
梁前光在淮海战役中曾荣立三等功。其抗日战争时期演唱胶东大鼓用过的钢板和鼓架,已被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并陈列。《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曲艺卷》中,明确记载梁前光是胶东大鼓北路创始人和代表人。1973年12月,梁前光病逝于青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