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第二篇 竞技体育  
第五章 其他运动

第十二节 自行车运动


  青岛30年代开展自行车运动,初由体育协进会组织自行车队进行春季郊游活动。1934年,自行车郊游人数已达近100人,40年代,社会上有一批人从事自行车技巧业余训练,每逢市级运动会则应邀到赛场表演。
  建国后,陆风鸣成立“青岛市飞车队”。从1952年起,这支车队经常在市运动会上进行表演,引起观众轰动,堪称岛上一绝。1953年7月,在市第四届体育大会上,王清坤以44分22秒5获2万米冠军,滕安英以26分11秒4获女子1万米冠军。同月参加第三届省运会,王玉兰以23分30秒4获女子1万米冠军。1956年9月,在第五届省运会自行车选拔赛上,刘曼丽的1500米以2分55秒6、3000米以6分8秒4打破2项女子全国纪录,并获3000米冠军,1500米第二名;李燕等7人获得前6名。
  60年代后,省运会再未把自行车列入正式比赛,间隔了27年。1965年7月,市总工会建立市职工业余自行车锻炼队,用普通自行车训练。多数队员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刷新了一批市纪录。“文化大革命”时期,自行车项目被撤销。
  1979年,自行车运动恢复活动。当年,纪玉章刷新男子场地1500米和5000米的市纪录。1980年底,省体委从烟台调来原省自行车队的车子、零件分配给潘兴常组织的省外贸局和市邮电局工会的两支业余自行车队。1982年8月青岛体育训练基地将这两支业余队调整组成一支16人的集训队,参加了第五届全运会。这支业余队难以在比赛中与其他专业队抗衡,成绩平平。全运会后,该队被撤销,车辆器材转交东营市体委。1984~1985年,石秀兰、崔红、李全惠参加全国工人运动会自行车赛,是两获女子40公里团体冠军的成员。1987年,崔红参加全国自行车锦标赛,分获场地3公里个人第一名和50公里团体第一名。
  80年代中期,青岛伞厂的张保国带领一些热心于自行车运动的青岛,利用业余时间坚持锻炼。1985年由市北区体委牵头组队训练。1986年,该队参加第十三届省运会公路自行车赛,获得团体第二名;刘文胜、宋延峰、于希和、张宗平组队参加男子100公里团体赛,以3小时14分24秒03夺得冠军;宋延峰获个人计时赛第一名。1988年5月,仍以张保国组织的自行车业余锻炼队为主组队参加省第下四届运动会,获公路自行车赛团体第四名。

TOP

第二篇 竞技体育  
第五章 其他运动

第十三节 桥牌运动


  青岛的桥牌运动始于1976年。当时,山东省政协和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徐一贯常约苗瀛州、姜锡纯、徐祖廉等人在沈蕴昌家中玩桥牌。沈崇立及其友董宏、郑汝标、钟长声也参加了打桥牌的行列。几年后,他们的桥牌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1980年5月,在青岛体育训练基地潘兴常协助下,举办了两期桥牌训练班,后又在德县路小学办了两期。沈崇立、郑汝标主讲,培训学员120名,为推广桥牌运动播下了种子。此后,桥牌运动开始普及,队伍不断扩大,尤其是在各大专院校,国棉一厂、三厂更为广泛。1982年,全首届桥牌团体赛,8支队伍参赛,沈崇立、董宏、季琪、刘国安、希海鸣获冠军。1983年,市桥牌双人赛,参赛选手110名,季琪、刘国安获东西向第一名,刘志刚、毕灯原获南北向第一名。4月,郑汝标、谢央军、马毅、张洪弟参加山东省首届桥牌团体赛,获亚军。1984年4月,郑汝标、谢央军、季琪、刘国安参加第二届全省桥牌团体赛,获第三名。1985年,全市桥牌选拔赛,组建了以沈崇立为教练、刘志刚为队长的市代表队,在第五人民医院训练半年。刘志刚、沈崇立组织了一年一度的全市友谊杯桥牌赛,以求普及。1986年4月,经过训练的市桥牌队参加第十三届省运会桥牌比赛,获团体总分冠军,翟云来、陈洪玉获双人赛冠军。赛后,市桥牌队又参加了全国桥牌邀请赛,获团体第四名;翟云来、陈洪玉获双人赛冠军,季琪、刘国安获双人赛第二名。1988年,市桥牌协会成立。1989年8月,市桥牌队参加在烟台举行的全国“柯达杯”桥牌赛,获团体第四名。

TOP

第二篇 竞技体育  
第五章 其他运动

第十四节 拳击运动


  青岛30年代即效仿西方国家的格斗形式进行活动,与武术柔和一起作为防身之术。当时从事这项活动的人数不多,末列入竞赛项目。
  50年代拳击风靡一时,青岛把该项目纳入竞赛。1953年7月,在市第四届人民体育大会拳击比赛上,吕崇贤获重量级、程武当获轻量级冠军。1957年,第二体育场组建业余着手击班,进行专项训练,并到公共体育场所为群众表演。1958年,山东省着手击队组建时,吕崇贤、程武当、江志壁、杜学礼入选。1959年,拳击以“不全国情”被打入冷宫。
  1979年,邓小平接见了世界着手拳击冠军穆罕默德。阿里,给沉寂20年之久的拳坛送来了春天的信息。从事多年拳击运动的四方机厂职工蘧峰,组建了四方区拳击队。这支队伍以后成为市拳击队运动的中枢。1981年,市南区体委也组建了区拳击队。这两区还都成立了区拳击运动协会,各类拳击表演、比赛应运而生,“拳击迷”在有人在。1981年以来,青岛以各区为单位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邀请赛、大奖赛、对抗赛20多次,其中获团体总分第一名9次,第二名10次,第三名3次;获单项冠军42次、亚军33次、第三名21次。青岛的拳击运动实力已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1986年3月,拳击列入全国竞赛项目,确定先在青岛等15个单位进行试点。青岛市遂将拳击列为市重点项目。1987年1月,国家体委在北京空军体育馆举行集训赛,于德顺57公斤级、于川63.5公斤级、王亚为81公斤级获冠军。3月,为迎接首届全国拳击锦标赛,市体委在沧口体育馆举办了“橡机杯”拳击大赛,有8支业余队、50余名选手参加了10个级别的角逐。5月,青岛以橡胶九厂队的名义参加了全国拳击锦标赛,于德顺、于川、王亚为分获57公斤级、67公斤级和81公斤级冠军。6月,在全国冠军赛上,宋效臣、高林青分获51公斤级和60公斤级第二名、第三名。10月,“中国体育报——武汉晚报杯”国际拳击邀请赛在武汉举行,苏联、朝鲜、日本、泰国、中国、民主德国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8支拳击队参加,青岛有8名运动员参赛,7人进入各级前3名;于川为中国拳击队获得了唯一的1枚金牌(63.5公斤级);于德顺、王亚为获银牌,袁青海、王立海、于伟、赵书鹏获第三名。1988年4月,青岛以印染厂队的名义参加僵拳击锦标赛,6人进入前3名。8月13日,市拳击运动协会成立,主席刘秉钧。9月,青岛举办“洛玻杯”全国拳击大奖赛,刘永胜、赵文进、赵书鹏获冠军。12月,在全国拳击冠军赛中,于川、王亚为获冠军,于德顺、袁青海、赵文进获亚军,陈源获第三名。1989年2月,在省首届拳击比赛上,青岛红星电器股分有限公司拳击队的7名选手参加了7个级别的比赛。李嘉铮、谭海顺、袁松本、赵文进、孟祥君、申伟刚、赵书鹏囊括7个级别的冠军并获团体总分第一名。5月,在济南举行的全国拳击锦标赛上,于川、王亚为获冠军。8月,在“密封杯”全国大奖赛上,赵文进、于鹏、金磊、黄斌、于德顺、王立海、弭庆分获71、81、91、54、60、63.5、67公斤级冠军。11月,在全国拳击冠军赛中,赵书鹏获91公斤级冠军。1990年5月,在省“振兴杯”拳击比赛中,纪永新、谭海顺、郑永军、赵文进、孟祥君、申伟刚、赵书鹏分获57、60、67、75、81、91公斤级冠军,并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几年来,青岛拳坛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选手,被输送到北京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和武警部队的有:司建占、陈克利、江熙、黄斌、宋晓臣、孙洪琪、袁青海、王立海、弭庆、于伟、马群、于德顺、王亚为、于连志、赵书鹏、于川、陈源、邵世葵、贾世宝、高林青。

TOP

第二篇 竞技体育  
第五章 其他运动

第十五节 健美运动


  青岛的健美运动始于80年代初。1985年以后,从事健美运动的人日益增多,尤其是一些女子挣脱封建束缚,勇敢地加入健美运动的行列。1987年10月,青岛举办第一届“成仁杯”健美比赛,吴本胜获70公斤级和男子全能第一名,陈国军获男子80公斤以上级第一名,纪文红获女子3人操第一名,徐红获女子52公斤以上级健美操第一名。1988年4月,青岛市第二届“成仁杯”健美比赛和1989年4月第三届“成仁杯”比赛,都涌现出一批新秀。
  健美运动虽开展时间短,但人才济济,水平甚高,在全国、全省比赛中成绩优异。1988年5月,在沙市举行的全国20大城市“华康杯”健美、健美操自主权上,陈国军获男子80公斤以上级第一名,项连国获第二名,高世英获男子70公斤级第一名,郭森获男子65公斤级第一名,陈其晖、陈红、徐红获女子3人操第三名,张智英获女子57公斤级第六名。8月,市健美协会成立,名誉主席孙炳岳、主席张泽忠。健美协会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青岛健美运动的发展。1989年8月,在桂林举行的全国“力士杯”健美比赛上,张军毅获男子65公斤级第二名,高世英获男子70公斤级第二名,范永强获男子90公斤以上级第三名。在山东省健美比赛中,高世英获男子70公斤级冠军,项连国获重量级冠军,李允和获男子80公斤级和两项多人造型亚军,章燕获女子57公斤级亚军,殷丹红获女子57公斤级和7人混合造型第二名。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