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8769
- 名望
- 1893 点
- 铜币
- 24979 枚
- 优惠券
- 243 张


|
第一篇 邮 政
第三章 邮政业务
第六节 青岛地区邮票
银元邮票 青岛解放前夕,物价飞涨,以纸币计收邮资难以维持邮务。1949年4月30日,青岛一等邮局发行青岛银元邮票1组。银元邮票用金元券邮票加籽改值,使用胶戳手工加盖,底部盖有“青岛”字样。改值后的面值有1分、4分、6分、1角4种。合计30.2万枚,价值1.61万元。至1949年5月30日停售。
德国在胶澳(青岛)发行和使用的邮票 1898年起德国在“胶澳租借地”使用其国内邮票,至1901年1月始发行“胶州邮票”。先后使用和发行的邮票按面值计有60余种。
德国在胶澳使用的德国邮票 1898~1901年使用面值有2种:2马克,棕紫色,自1898年使用至1900年止;2马克,紫红色,自1900年使用至1901年止。
鹰微芬尼邮票有8种:3芬尼,灰褐色,黄褐色;3芬尼,赤褐色;3芬尼,橄榄绿色;5芬尼,蓝绿色;10芬尼,绯红色;20芬尼,明蓝色;25芬尼(略呈红色的),橙色、黄色;50芬尼,淡褐色。
鹰微图案邮票带有加印斜体“China”字样(对角线状),种类为6种,面值有3、5、10、20、25、50、芬尼,颜色与以上8种类型票相同,唯3芬尼的仅使用了黄褐色、赤褐色的邮票。带有倾斜字样“China”7种;唯3芬尼的2种,一为橄榄绿色、黄褐色,一为赤褐色;其他面值颜色与上相同,使用期均至1901年为止。
1900年5月9日和7月19日在青岛发行两次辅助邮票,用10 芬尼鹰图1案邮票改作5芬尼,第一次加字改值5芬尼票,芬尼的原文缩写Pf,用Pfg表示。“China”(中国)印在邮票上呈56°,有2种,共印改5万枚。
第二次加字改值用的邮票规格面值与第一次相同。改值后的5芬尼Pfg又改用Pf,“China”印在邮票上呈48°,有3种,有的邮票在改值时芬尼Pf错印成fp,又改印2000枚。加字改值票使用期限为1901年12月31日止。
德国在前澳发行的德国邮票 青岛德意志帝国邮局于1901年发行胶州普通邮票,图案印有皇帝游艇SMS“Hohenzollern”(豪恩佐勒)号,一般称轮船邮票,先后发行3次。第一次发行是1901年1月,面值以德国货币马克、芬尼印制,计13 种:3芬尼棕色、黄褐色;5芬尼绿色;10芬尼玫瑰色;20芬尼蓝色;25芬尼橙色/黑色、黄色;30芬尼橙红色/黄色、淡红色;40芬尼绯红色/黑色;50芬尼紫色/黑色;80芬尼绯色/黑色、玫瑰色;1马克红色;2马克钢蓝色;3马克黑紫色;5马克墨绿色/红色。邮票使用期限至1905年12月31日止。
在发行胶州邮票时,青岛德总志帝国邮局发布通告:“自4月1日起本租借地德国邮局开始出售新邮票,不再出售旧式邮票,属民手中的旧邮票可用至本年9月30日,自该日起可持旧邮票至邮局兑换新邮票”。
1902年1月1日起德国邮局公告以德国货币马克、芬尼面值的邮票改以中国货币“元”、“分”计算。德国货币换算成中国货币面值折半,如3芬尼邮票改按1.5分出售。其他各种面值邮票依此类推。
1905年10月1日第二次羽毛“胶州邮票”,面值以中国货币“元”、“分”表示。图案与第一次相同,计10种:1分棕色;2分绿色;4分玫瑰色;10分蓝色;20分绯红色/黑色;40分绯色/黑色;0.5元红色;1元钢蓝色;1.5元黑紫色;2.5元墨绿色/红色。后又重印第二版:普通邮票,图案、规格、面值相同。所不同的是第二次印刷的有菱形纹水印(水印1),至1914年11月7日停用。
“胶州邮票”不仅在青岛使用,胶济铁路沿线的潍县、济南、胶州等地的邮局及代办所弯路亦曾贴用“胶州邮票”。
日本邮票 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使用发售的邮票,底部分别用红、黑色加印隶书型的“支那”两字。加印于菊花票,种类繁多。1914~1917年加旧大正手纸的有17种。1921年4月,日本青岛邮便局临时发行军事邮票,“军事”两字用黑色加盖于大正手纸红色3钱“支那”邮票中央,竖盖,高12毫米。使用地点青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