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8769
- 名望
- 1893 点
- 铜币
- 24979 枚
- 优惠券
- 243 张


|
第六篇 水产加工业
第一章 水产品保鲜与加工
第一节 海上保鲜
青岛沿海渔获物海上保鲜,主要有加盐储存和加冰储存两种方法。加盐保鲜,为早期的传统方法。流网船远航捕鱼,整个春汛多数船作业一个航次,所获鱼货全部在船上加盐储存,以保质量。加盐量一般占鱼货量的25%。出远海的钓钩船所获鱼货海上保鲜方法与流网相同。鱼货卸港后或市销、或晒干、或再入池继续腌制保存。大风网船所获花鱼海上保鲜,施盐量较少,卸港后多随时销售,不适于长时间盐制储存。船上施盐保鲜方法,一直延续到70年代初。
加冰保鲜始于30年代初。每对拖网渔轮出海一个航次所带机冰一般掌握在与渔获物大体相等的数量。船上备有装鱼木箱,渔获物分类装箱,覆冰层占箱容1/3~1/2,散装鱼货保鲜用冰量须多于箱装。70年代初,流网渔获海上保鲜方法,渐次改盐为冰。鱼货在船上保鲜方法与拖网船相同,唯流网获鲅鱼多,鲅鱼易破肚,不能重压,保鲜要求高,用冰量须多于拖网船。沙子口渔民在60年代使用过天然冰,因冰数量少,且不易贮存,故贮用者甚少。
60年代初,青岛开始有加工冷藏船。青渔冷1号(原名山水冷1),是青岛海洋渔公司1961年购进的小型冷藏运输船,主机520马力,主要担负扒载、运水、运鱼等冷藏运输任务。鲁冷2号(原名延安5号)是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青岛分公司1973年购进,作海上收购、冷藏加工船。船体总长133米,宽18米,吃水11米,排水量1.1万吨,总吨位7472吨,主机4500马力。船上设冷藏舱(冷库)3个,可储存冰块鱼3000吨,低温-18℃,设有6台40万大卡冷冻机,3个速冻间,速冻能力120吨/日。海丰828号是青岛海洋渔业公司1974年从日本购进的冷冻加工船,随船队到渤海、东海、外东海渔场担负加工运输任务。船体总长67.15米,宽10.9米,总吨位852.57吨,净吨位389吨,主机1800马力,设立式平板速冻器,冻结时温度-60℃,冷冻能力每昼夜42~48吨,冷库容量860立方米,最低冷藏库温-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