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8769
- 名望
- 1893 点
- 铜币
- 24979 枚
- 优惠券
- 243 张


|
第四篇 灌溉工程
第五章 喷滴灌
第一节 喷灌
1975~1979年,基本上是引进试验阶段。1975年,崂山县首次试用喷灌,使用195型柴油机作动力,3B33型水泵提水,用崂山县沙子口、仙家寨及威海市生产的流动式单喷头进行喷灌,但因喷头质量差而失败。是年底,又在狗塔埠投资5.6万元建140亩固定式喷灌工程,选用3B57型深井泵提水,用PYS-20型喷头。试验证明比畦灌每亩增产蔬菜2000公斤,每亩增产小麦60公斤。之后,即墨、胶南、平度、胶县、莱西5县都先后进行了喷灌试验,并举办了喷灌技术训练班。
通过4年多试点证明,喷灌具有节电、节水、保土、增产、减少病虫害、提前收获等诸多优点,因而在全市推广较快。各地在推广中逐步掌握和熟练了操作技术,因地制宜地选择喷灌机具。1982年,即墨县在营上公社辛庄村选择采用中型移动式机组,解决了土地不平整、水源少的矛盾。过去用大水漫灌,每眼井只能浇地100亩,使用喷灌后,灌溉面积增加一倍,灌溉周期缩短一半。1981年,平度县遭百年不遇的大旱,由于利用喷灌浇小麦25万亩,占小麦灌溉面积的35%;浇棉花30万亩,占棉花播种面积的70%;喷灌造墒61万亩,占抗旱播种小麦面积的53%,解决了水源紧缺的困难。1982年,青岛市水利局在胶县北王珠公社进行3万亩大面积移动式喷灌,及时解除了旱情。1987年,莱西县店埠乡建成万亩喷灌方,效果很好。1987年,全市共有喷灌机具16360套,实灌面积达41.14万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