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第三篇 有机化工原料与石油炼制工业  
第三章 石油炼制工业
第一节 油品

润滑油


  30年代,青岛市即有润滑油生产。1940年出版的《青岛工业制品调查》(11月号第一卷第一期)记载:青岛德记石油厂、永利石油厂,均以日本进口的重油为原料,加工生产机械油、车油等;德记石油厂年产机械油2.4吨、车油1.8吨,永利石油厂年产机油1.8吨、车油4.8吨。至40年代中期,两厂仍有生产,而且质量较好。” 
  1956年青岛市手工业管理局第二化工厂(青岛石油化工厂前身)开始生产润滑油,当年生产295吨,1958年达到1085吨。1962年改为以废油为原料,年产量在百吨左右。1964年青岛石油化工厂开始生产软麻油,当年生产2吨,翌年增至361吨。该产品自投产后一直是青岛市润滑油类的主要产品,随着石油加工能力的扩大,其产量逐步提高,1989年生产4610吨,为历史最高年产量,1990年生产3420吨。 
  另外,针织机油,1986年青岛自力化工厂开始生产,生产工艺采用白油、乳化剂、助剂反应法,当年生产12吨,1990年达到98吨。油酸,青岛石油化工厂于1963年投产,当年生产35吨,1976年停产;青岛红星化工厂家属工厂于1964~1976年也有过断续生产。青岛市历史最高产量为1971年的198吨。太古油,青岛化纤材料厂于1982~1984年生产282吨。

TOP

第三篇 有机化工原料与石油炼制工业  
第三章 石油炼制工业

第二节 其他石油炼制品


  石油沥青 简称沥青,主要由重油或减压渣油经氧化制得。1965年青岛市手工业管理局炼油厂开始生产,为省内首家。初期设备简陋,根据用户要求生产软沥青,没有固定型号,年产量一般在1000吨左右。该产品未经氧化塔氧化,只可用于防水防腐,1975年停止生产。1979年,青岛石油化工厂投资28.2万元,建成年产能力5万吨氧化沥青装置,以减压蒸馏装置生产的减压渣油为原料,经沥青氧化塔进行空气氧化后降温成型生产出建筑沥青,用于房屋顶面和地下防水工程的粘合剂以及制造涂料、油毡、油纸和防腐绝缘材料等。 
  石蜡 分为白蜡和黄蜡两种,其中白蜡系经脱色精制而成。1974年,青岛植物油厂在省内最早开始生产,年产量不足万吨。1974年,青岛石油化工厂建成冷榨脱蜡装置,以该厂常减压蒸馏装置生产的常压蜡油为原料,经加温精制而成。产品有48号、50号、52号、54号及普通石蜡等规格。1981年青岛植物油厂的石蜡停产。1990年青岛石油化工厂生产石蜡50吨。 
  润滑脂 青岛石油化工厂于1956~1987年生产,累计生产3033吨。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