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第一篇 电力建设  
第三章 地方小电厂建设

第三节 莱西市热电厂


  1987年5月16日,莱西县Gov决定建设莱西县热电厂。厂址位于城西南1200米处的河南工业区,莱西火车站至南墅石墨矿小铁路西侧300米,青黄公路西侧。青岛发电厂对莱西热电厂一期工程的厂内平面布置、机务、电气、热控、供水、化学水处理等进行工艺设计,并做好二期工程扩建的准备。一期工程规模为1台35吨/时锅炉加1套6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主设备选用无锡锅炉厂生产的UG-35/39-M8型锅炉;青岛汽轮机厂生产的C6-35/5型抽凝式汽轮机;济南生建电机厂生产的TQC5466/2型发电机;主变压器选用SFSL-8000/35/10/6.3型。另外,给水设备采用2台淄博产80DG-50型给水泵;水处理设备采用2台直径为1500毫米的强酸阳离子交换器,2台直径为1500毫米的强碱阴离子交换器;除尘设备采用旋风子除尘器,以及其他一些辅助设备。8月,莱西县建委设计室对莱西热电厂厂址进行勘察。9月,临沂地区建筑设计院对莱西热电厂一期工程的主厂房、辅助厂房等进行土建设计,由莱西县建筑公司负责土建施工。厂区占地面积28100平方米,其中主厂房占地面积1649.4平方米。
  1988年3月8日,莱西县热电厂一期工程正式全面破土动工。5月,主厂房、锅炉、汽机部分平台浇注结束。6月,江苏省溧阳锅炉安装队开始进行锅炉安装。9月锅炉安装工作全部结束。11月底,一期工程安装工作全部结束。12月5日,莱西县热电厂一期工程1号汽轮机组一次启动成功,正式投产运行。生产规模为35吨中压锅炉一台,6000千瓦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一套。电网部分共有两套系统,其中一套为35千伏线路,采用三路出线,一路去莱西发电厂,一路并入水集110千伏变电站,一路去莱西化肥厂。另一套为10千伏线路,配电线路采用四路出线,输送城南工业区。热网部分以莱西县热电厂为中心,通过一条主蒸汽管道向酿酒厂、糖厂、制药厂等十几家单位供应压力为5公斤/平方厘米,温度为275摄氏度的蒸汽,并同时对城区部分居民实行集中供热。一期工程结束后,正常生产需3500大卡以上的原煤34000吨左右,由莱西县热电厂自行采购,主要是淄博、龙口、山西等煤种。
  1989年3月,莱西县热电厂安装试验投入1号厂用变压器。4月,成立职工培训领导小组,对全厂职工进行分专业培训。5月成立生产技术科、运行分场、检修分场。运行分场下设汽机、锅炉、电气、化水、输煤5个工段,分四值三班作业;检修分场下设汽机、锅炉、电气、热工4个维修班。8月,完成1号机组第一次大修。在此次大修中,共完成两项重大改造项目,一是增加了一套飞灰复燃装置,将飞灰用风机从除尘器底部经两条管道送至锅炉炉膛后部,回收这部分燃料可将煤耗下降50克左右;再是对软化补水进行真空除氧改造。改造后,采用真空补水,将水吸入凝结器,在凝结器内进行预热,年可节约标煤400吨左右。12月底,共完成发电量2852.4万千瓦时,供电量2633.1万千瓦时,发电标煤耗量为22814吨,实现工业总产值947.9万元,利润141.27万元。
  1990年,莱西市热电厂通过了国家中型二级企业的审批。年底共完成发电量1562.5万千瓦时,供电量1448.6万千瓦时,发电标煤耗量为12052吨,实现工业产值498.6万元。全厂共有职工300余人,其中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职工占总人数的20%左右。

TOP

第一篇 电力建设  
第三章 地方小电厂建设

第四节 即墨市热电厂


  即墨市热电厂始建于1987年6月,位于即墨城区以北、即墨化肥厂及青烟公路的西侧,厂区南距横河及城区中心1.5公里,北距玻璃厂、发制品集团公司等五个热用户在3公里以内,厂区总面积52766.7平方米,有职工107名,隶属于即墨县工业公司化肥厂。该址电气、供热出线顺捷,经过对水文、气象、地质资料的分析,认为适宜电厂的建设。
  1987年6月25日,一期工程破土动工,安装一台35吨/小时的锅炉和一台3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其中,锅炉系济南锅炉厂制造的P35/39P型链条炉,汽轮机系青岛汽轮机厂制造的C3-35/5型抽汽冷凝式,发电机系济南生建电机厂制造的QF-3-2型,额定出力为3000千瓦。该工程总投资850万元,根据青岛发电厂设计室提供的设计图,由即墨建筑公司施工,青岛发电厂安装队安装,于1988年4月25日并网发电,并入青岛电网,年发电量1205.4万千瓦时,并可对即墨化肥厂、啤酒厂等六个单位供汽23吨/小时。
  1988年4月,开始进行二期工程建设,安装2台35吨/小时锅炉和1台6000千瓦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主设备选用青岛汽轮机厂产的C6-35/5型,额定出力为6000千瓦。2台锅炉选用无锡锅炉厂产的P35/39P型倒转链条炉;发电机系济南生建电机厂产的QF-6-2型。工程总投资1350万元,由青岛化工设计院设计,即墨建筑公司施工,青岛发电厂安装队安装。1989年5月二期工程并网发电。此时,即墨热电厂具备发电能力9000千瓦时,供热能力75吨/小时,供北山工业区、城区工业区等。
  第二期工程结束后,每年需用热质为5000大卡以上煤炭85000吨。煤源主要分为:外办煤(淄博一带)、计划内煤炭(山西一带)、燃料公司供煤等,各占1/3,基本满足了即墨热电厂用煤。水源供应由即墨宋化泉水库和自来水公司供应。
  1988年7月2日,即墨县人民Gov以即政发(88)第85号文下发《关于将县热电厂移交供电公司管理的通知》,自此,即墨县热电厂归供电公司管理。
  1989年7月,即墨县热电厂定为国家中型二级企业,职工人数有251人,内设办公室、生技科、企管办、行政科、基建科、财务科、供销科、安教科、保卫科、计量室、化水车间、锅炉车间、汽机车间、电气车间、制修车间,其中,运行工人按四班三运转制编制,检修人员只配维修人员,当机组检修时,运行人员参入检修。
  1990年,根据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缺陷,对机、炉进行首次大修,消除机、炉缺陷100余项,提高了设备健康水平,降低了消耗。供电煤耗由1988年的825克/千瓦时降为1990年的730克/千瓦时,厂用电率由1988年的20.14%降为1990年的9.76%。截至1990年底,即墨市热电厂已拥有固定资产2200万元,年完成发电量2839.2万千瓦时,工业产值1133万元,利税129.3万元。

TOP

第一篇 电力建设  
第三章 地方小电厂建设

第五节 胶州市热电厂


  1987年8月,根据青岛市经济委员会青经技改字(1987)330号文《关于胶州市热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中共胶州市委、市Gov专门成立热电工程筹建处及领导小组,领导建设胶州市热电工程,厂址选在南距胶青公路800米、西距胶东火车站2.5公里的胶东镇。9月,山东省地质矿产局地质队对胶州市热电工程进行厂址勘测。10月,由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设计研究院对胶州市热电建设工程总体布置,依照2×6000千瓦汽凝式机组进行初步设计,设计总装机容量为2×6000千瓦。第一期工程安装一台6000千瓦汽凝式发电机组,年发电能力4000万千瓦时。主设备选用江苏省无锡锅炉厂生产的35吨中温中压链条炉,青岛汽轮机厂1989年生产的N6-35-1型汽轮机,济南生建电机厂生产的QF-6-2型发电机,化学水处理采用2台直径2500毫米双流式机械过滤器,2台直径1000毫米的逆流再生式阳离子交换器,2台直径1000毫米的逆流再生式阴离子交换器及电渗析。输煤系统采用单路B=130000毫米皮带输送机。烟汽净化采用水膜式除尘器及其他辅助设备。计划总投资1368万元。由江苏省溧阳锅炉安装公司、胶州市小麻湾镇建筑公司分别承担安装、施工任务,筹建处提供工程建设所需原材料,开始动工兴建热电工程。厂区建设面积60333平方米,主厂房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
  1989年3月19日,胶州市热电工程初步建成并发电,归并青岛电业局电网,职工180人,企业隶属小麻湾镇Gov。厂内成立生产调度室、运行车间、检修车间、燃料分场。生产调度室实行统一生产调度;运行车间下设四值运行生产;检修车间下设汽机、电气、化水、热工、锅炉五个检修班,配备专业人员110人。生产规模为35吨锅炉一台及6000千瓦汽凝式发电机组一套,发电机电压10.5千伏,经主变压器并入胶州东电线。煤炭供应由胶州市燃料公司直接供应,厂内设置60米×60米贮煤场,其中干煤棚756平方米,煤场总贮量10000吨。主燃煤采用新汶、兖州、枣庄等发热量在5000大卡以上的硫煤或混煤,运行负荷在2000~3500千瓦之间。至1989年底累计发电量1702.6万千瓦时,供电量为1492.54万千瓦时,厂用电率13%,供电标准煤耗720克/千瓦时,耗煤量20431吨。
  1990年5月,由山东省荣成发电厂技术人员指导进行为期40天的设备大修,更换改造了预热器、省煤器等一类设备,并对水质进行改良,效果大有改善。该年,煤炭列入国家计划,国家煤炭部年分配指导性煤炭8000吨,由青岛市燃料公司、胶州燃料公司直接拨给,基本能满足正常生产需要。是年累计发电量2335.9万千瓦时,供电量为1948.4万千瓦时,厂用电率12%,供电标准煤耗680克/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1013万元,利税148万元。

TOP

第一篇 电力建设  
第三章 地方小电厂建设

第六节 胶南市热电厂


  1983年4月,根据省计委(83)鲁省计燃字第315号《关于胶南县化肥厂热电站第二台发电机组移地建设报告的批复》,中共胶南县委、县Gov决定在胶南县城北部规划的工业区内、紧靠东风路东侧、齐长城路北侧的地方进行热电移地扩建工程,并专门成立热电扩建工程领导小组及筹建处,领导扩建工程的建设。7月,青岛发电厂设计室对胶南县热电扩建工程的厂区总体布置、燃烧、机务、电气、热控、除灰、供水、化学水处理等按1×35吨锅炉配1×3000千瓦抽汽背压机进行设计,并留有第二台机组扩建的条件。主设备选用北京锅炉厂生产的BG35/39-W/Ⅰ型锅炉,青岛汽轮机厂生产的CB3-35/10/5型额定功率为3000千瓦的抽汽背压式汽轮机,济南生建电机厂生产的QF-3-2型额定功率为3000千瓦、额定电压为6.3千伏的发电机。化学水处理采用2台直径2000毫米双流式机械过滤器,2台直径1500毫米逆流再生式阳离子交换器,2台直径1500毫米逆流再生式阴离子交换器及1台直径1000毫米脱炭器。输煤系统采用单路B=500毫米皮带输送机,另设破煤机1台,烟汽净化采用高效文丘里水膜式除尘器。8月,胶南县建委设计室对县热电扩建工程主厂房、辅助厂房的土建及厂区外的热力管网部分进行设计:厂址南北宽118米,东西长150米,占地面积17700平方米,主厂房固定端布置在厂址西侧,采用由南向北顺序布置汽机房、除氧煤仓间、锅炉房(除尘器、烟囱),蒸汽通过直径273×7毫米管道经黄海海藻工业公司与一机组热网并网。12月,青岛市勘察测量大队对胶南县热电扩建工程厂址进行勘测。1985年3月,胶南县建筑公司着手进行胶南县热电扩建工程的建设,主厂房建筑面积3947.5平方米。12月,莱芜钢铁厂安装工程处以包工、包定额的承包方式负责胶南县热电扩建工程的三大主机、热控及电气的安装。
  1987年1月,胶南县热电扩建工程正式投产运行,生产规模为35吨中压锅炉一台,3000千瓦抽汽背压汽轮发电机一组,外网供热半径800米,热网管道全长4360米,发电机电压采用6.3千伏,经主变压器升压至10.5千伏,并入王戈庄“三八”变电站。燃料供应实行自行采购煤炭,主要燃用新汶、山西、淄博等煤种,年耗煤约5万吨左右。3月,胶南县热电工程筹建处定名为“青岛胶南化肥厂热电分厂”,5月更名为“青岛市胶南县热电厂”,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6月,成立生产技术科、运行车间及机修车间,运行车间下设汽机、锅炉、电气、化水、输煤五个工段,进行“三班”作业。机修车间设锅炉、化水、汽机、电修四个维修班,分工种、分专业进行检修。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4人。12月底,共完成发电864万千瓦时,供汽11.4万吨,实现产值120万元、利润19.8万元。
  1988年1月,胶南县热电厂撤销运行车间及机修车间,成立汽机、锅炉、电气、化水、输煤五个工段。10月,成立锅炉车间、电气车间及计量室。11月,成立生产调度室,由调度统一协调生产。12月底,完成销售收入606.7万元、利润4.45万元,工业产值144.7万元,度电耗标煤269克,吨汽耗标煤105千克。
  1989年12月,胶南县热电厂荣获青岛市一级节能企业。年底,完成销售收入961万元、利润87.33万元,工业总产值150.3万元,度电耗标煤208克,吨汽耗标煤108千克。
  1990年6月,经青岛市经委批准,胶南县热电厂续建一台35吨锅炉及其他配套设施。8月,完成建厂以来的第一次设备大修。重大检修项目一是改造1号机械过滤器,二是改造空气预热器及附属烟道风道。将原预热器移到6米层,重新安装排烟道及风道位置。至12月底,全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980.2万元,工业总产值141万元,利润58.9万元,总发电量977.1千瓦时,外供电量763.4万千瓦时,总发汽量16.3万吨,外供汽量12.9万吨,度电耗标煤270克,吨汽耗标煤108千克。

TOP

第一篇 电力建设  
第三章 地方小电厂建设

第七节 胶南第二热电厂


  1987年10月,中共胶南县委、县Gov决定在灵山卫镇筹建一处热电厂,厂址选定在该镇轻纺街南侧300米处。11月,由胶南地质队对所选厂址的地质情况进行勘测。12月,由青岛市经委节能办公室小发电专业组编制了《胶南县灵山卫热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经(1988)青经技改字第66号文批复立项。计划规模为3台35吨锅炉配2台6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一期工程按2炉1机的规模设计,二期工程扩建1×35吨/小时+1×6000千瓦机组与一期工程配套。
  1988年1月,中共胶南县委、县Gov组成专门领导小组,负责热电厂工程的筹建,定厂名为青岛胶南第二热电厂。2月,由青岛化工设计院对新建工程进行了初步设计,厂区总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7月,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对热电工程进行了总体设计,设计规模为2炉1机,一期工程安装1×35吨/小时锅炉+1×6000千瓦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预留二号炉扩建的位置。主要设备选用无锡锅炉厂生产的UG-35/39-M11型锅炉,济南生建电机厂生产的QF-6-2型发电机,杭州汽轮机厂生产的CN6-35/9型抽凝式汽轮机,化学水处理采用2台直径2000毫米双流式机械过滤器,2台直径1500毫米逆流再生阳离子交换器,2台直径1500毫米逆流再生阴离子交换器,输煤系统选用B=500毫米皮带输送机,配碎煤机1台,烟气净化采用C型旋风子除尘器。8月,黑龙江省轻工建筑安装公司开始进行热电厂工程的建设,总建筑面积8743平方米,工程计划总投资1250万元。1989年1~3月分别在青岛大学、山东电力学院、浙江民丰造纸厂、莱西电厂、济南明水热电厂培训机、炉、电、化水、热工等专业人员140人。3月,由灵山卫镇建筑公司取代黑龙江省轻工建筑安装公司负责工程土建部分的续建,江苏省溧阳县锅炉设备安装公司负责主机及其他辅机的安装调试。8月,电气部分安装完毕,发电机出线电压6.3千伏,发电机经两条变压线与10千伏母线接线,10千伏母线为单母线接线,出线有四回、三回馈电线,一回并网线与胶南县灵山卫35千伏变电站10千伏母线相联。
  1989年12月25日,热电厂一期工程一次发电并网成功,生产规模为一台35吨/小时中压锅炉,一台6000千瓦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经试运,主要设备均达到了额定出力,年生产能力可达到发电3770万千瓦时,供电3200万千瓦时,可供蒸汽11.8万吨。燃料供应实行自行采购煤炭,主要燃用新汶、淄博等煤种。年约耗煤4.5万吨。
  1990年1月,热电厂设运行、检修两分场,共配备各专业人员18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5人。运行分场下设汽机、锅炉、化水、电气、输煤五个工段,检修分场设置锅炉、汽机、电器仪表、化水四个维修班,实行三班作业。3月,热电厂成立生产计划科、技术科、设备科、计量室、节能办,共同配合协调生产运行。全年共完成发电量2653.88万千瓦时,供电量2419.7万千瓦时,销售收入966.4万元,利润43.43万元,税金54.39万元。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