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第二篇  港澳同胞
第一章  形 成



  青岛人赴港澳定居,从时间上分四个阶段: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至1937年,一些城市贫民、破产农民和小商贩因生活所迫赴香港、澳门谋生;二、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期间,有些人到香港、澳门避难;三、青岛解放前夕,有些人移居香港、澳门,有些人随国民党军队撤退到香港,还有些人到台湾后又移居港澳;四、建国后,有些人继承家产、投亲等定居香港,也有些青岛籍的印度尼西亚归侨滞留香港。
  青岛人初到香港、澳门,多数打工,有的当小职员,也有的做小本生意。他们中许多人经多年勤奋经营,积累资金,从开小店铺逐步发展为经营贸易商行,或投资办厂,有的甚至发展为百万富翁。如:即墨人赵贡琳,1949年赴香港,开始与别人合伙经商,后独资开设万谊行有限公司和精工发制品厂,有资产近亿万港币。胶南县人刘中兴,从当工人做起,到80年代末,已经营拥有800多职工的橡胶厂。即墨人褚华明赴港经商,现经营比林美亚股份有限公司,其两子各经营一个塑料工艺厂。1987年,青岛籍的港澳同胞中,经商的占28%,工人占13.1%,职员占12.9%;政界、科技、文教、卫生占6.3%,海觇占4%。其中,经济上有一定实力,科技上有专长,政治上有影响的人物有105人(工商界86人,科技界4人,文教卫生界8人,政界7人)。
  1987年,青岛籍的港澳同胞共1698户、6335人。其中,香港同胞1667户、6201人;澳门同胞31户、134人。


第二篇  港澳同胞
第二章  社会地位



  青岛籍和青岛出境的港澳同胞,经过长期奋斗,在港澳经济界有一定实力,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青岛籍香港同胞是冀鲁旅港同乡会的重要成员。
  冀鲁旅港同乡会是包括青岛籍旅港同胞在内的山东籍旅港同胞在香港的主要社团组织。该会始建于1948年8月,原名为“冀鲁旅港同乡互助社”。1949年2月,又更名为“冀鲁旅港同乡会”。该会成立以来,不仅经常开展文娱、京剧义演、集体郊游等联谊活动,还筹资建立了一些公益设施。如:1952年筹资建立了沙岭公墓,使客故异乡的乡亲有安葬之所;1955年成立冀鲁施诊所,1974年又在九龙设诊所,规定凡会员、同乡看病每次只收2元药费;1974年成立了文教促进委员会,设立了书报阅览室,办理会员清寒子弟助学金;同时,还成立了社会服务委员会,为同乡排忧解难,调解争议。1962年,该会鲜明地提出新的办会宗旨为:“敦睦乡谊,沟通侨情,服务乡梓”,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工作范围和社会影响。
  冀鲁旅港同乡会多年来与青岛市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其中一些在青岛市有亲属,在香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知名人士,在加强与青岛市的联系、支援青岛经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如:李作基(又名李有为),曾任香港利源长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香港冀鲁旅港同乡会永远会长,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1928年到香港利源长有限公司当学徒,后升任记帐员、经理,1956年起任总经理。该公司有80余年历史,主要经营人参、鹿茸、药酒等,是中国7个口岸药酒的总代理。至80年代末,资金达1亿港元以上。1959年,在青岛亲属的协助下,李作基到广州参加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洽谈成交了一批生意,为扩大国货出口作出成绩。1958~1980年,他曾多次向青岛市捐款捐物,支援青岛的经济、文化建设。在团结发动旅港冀鲁亲友支援祖国初级阶段建设、繁荣家乡经济、文化等方面,一直不懈努力。1962年,中央侨委邀请李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1969年、1971年,他曾两次来青探亲,受到省、市领导的热情接待。解放前曾在青岛冀鲁针厂任职员的刘雨亭,1948年随工厂迁居香港,曾任冀鲁同乡会十一届至十三届理事长。现任香港勤丰金属厂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冀鲁旅港同乡会永远会董、香港工业总会理事、山东省政协委员。他在团结香港同胞爱国爱乡、支援家乡建设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在同乡会中有较大影响。香港利源长有限公司股东、冀鲁同乡会永远会董、山东省侨联常委、青岛市政协常委、青岛市侨联顾问杨赞周,1938年由青岛到香港利源长公司当职员,后任总监理,兼任万利成商行副经理。1952年,他不顾亲友劝阻,放弃在香港的职务和优越条件,毅然回青岛参加建设。1954年任山东省外贸公私联营土产出口组副组长,1956年山东省食品进出口公司业务专员,中国出口商品展览筹委会委员,1957年任山东省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委员。1982年去香港定居。多次向青岛市捐款、捐物。即墨人赵贡琳,毕业于青岛崇德中学(今青岛十一中),1943~1949年在上海开设“易丰行”。受中共地下党员的教育和影响,决心终生经营国货。1949年赴港后,与人合伙开办“易丰行”,继续推销国货。后来他独自开办“万谊行”有限公司,是山东人在香港的大商号之一。以“买卖人讲实话”为宗旨,推销国产工艺品。1968年,他又创办了“精工发制品”有限公司。赵贡琳关心家乡建设,多次向山东省、青岛市捐款捐物,曾任青岛市政协常委。
  随着青岛籍和青岛出境的港澳同胞在港澳及大陆的经济、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他们中有的人成为全国、省、市政协委员。青岛籍的港澳同胞有1人为全国政协委员,3人为山东省政协委员,2人为青岛市政协委员。

TOP

返回列表